1975年,24岁的夏伯渝作为中国国家登山队的队员,第一次挑战珠峰。在下撤的过程中,一名同行的队友不慎丢失睡袋,夏伯渝没细想就将自己的睡袋给了他,结果冻掉了自己的双脚。 经历低谷后,夏伯渝选择安上假肢,忍受魔鬼式训练,将自己的目标重新定位了珠峰,开启43年的冲刺珠峰的征程。在漫长的岁月里,夏伯渝中间两次截肢,经历过淋巴癌病痛的折磨,曾分别在2014年、2015年连续攀登珠峰,可又因为珠峰雪崩、尼泊尔大地震而取消。2016年攀登珠峰是他最遗憾的一次经历,“就差94米了”,但考虑到暴风雪的天气和身边5名向导的生命安全,夏伯渝最终选择下撤。 2018年,夏伯渝终于成功登顶珠峰,在峰顶留下了眼泪,“今天是一九——二零一八年5月14日8点31分,我终于站在了我梦想41年的珠峰8848米的顶峰”。 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登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夏伯渝五次攀登背后的故事还有哪些? 高山登顶中会产生哪些心理上的变化? 攀登珠峰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吗? 面对生命的安全,极限运动的边界又在哪儿? …… 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夏伯渝和《无尽攀登》的联合出品人、心理学家钟杰,一起从电影出发,畅聊夏老师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攀登的意义、极限运动的自由界限和珠峰那些鲜为人知的趣闻。 【本期嘉宾】 嘉宾 | 夏伯渝:纪录电影《无尽攀登》主人公,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人,第四位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中国人。 嘉宾 | 钟杰:心理学家,纪录电影《无尽攀登》的人物顾问、联合出品人,中读精品课《这就是心理学》主讲人 主播 | 五月:三联中读编辑 力莎:三联中读内容总监 【时间轴】 13:36 登顶珠峰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15:22 登山的动机会某种程度上决定登山者在极限情况下的反应 21:46 北大山鹰社不允许内部谈恋爱? 23:47 登珠峰从南坡/北坡登,有什么不同? 29:00 夏伯渝的无腿登珠峰成功,会不会让其他登山者产生珠峰易登的误解? 34:00 极限运动的自由边界到底在哪? 41:08 登山者被塑造成了“冒险家”和“英雄”的两元对立形象? 45:49 珠峰上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延伸阅读: 更多背后故事: 老人与山:无腿登山者夏伯渝的珠峰征途 珠峰为何如此吸引人? 课程《珠峰:征服与敬畏》 珠峰背后:人类的极限与突破 为什么要登山? 王石:攀登珠峰,不断超越自己 多次直面生死,她为什么还要登上?丨反潮流俱乐部 北坡登顶60年丨周刊《再测珠峰》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一直以来有关“社交天花板”的讨论特别多,《乔家儿女》中的乔四美,《鬼吹灯之云南虫谷》里的王胖子……不少明星也被网友们送上了“社交达人”的王冠标签,然而犹记得有关“社恐”热火朝天的讨论好像就在昨天,看似对立的两种标签,其实在我们看来有太多的矛盾性和相通性。所以,尽管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我们仍然很想来聊一聊,也就诞生了这一期的节目。 自认“社恐”的同事曼馨对于线上和线下社交感触颇深,社交媒体兴起后,“群体性孤独”却更严重了,近在咫尺的人们能够直面沟通的距离更远了;调侃自己是中读“搬运工”的珍妮面对亲密关系中的社交,搬出了自己的“有个朋友”,她认为其实相亲可以是一种不带目的的社交……原来亲密关系是被我们想复杂了?最好破的一个社交困局是……相亲?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试图去从宏观还有一些个人体验上去聊聊社交这件可大可小的事儿,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社恐”或者“社交达人”的话,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想法:包括但不限于“社死”小现场,被动社交了怎么办?打破相亲局窘境的办法是? 【本期嘉宾】 嘉宾|珍妮,三联中读运营 嘉宾|曼馨,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主播|天健(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时间轴】 7:07 社交达人身上的表演性是一种个人标签 10:07 灵魂发问:有没有人真正享受社交这件事儿? 16:45 社会焦虑量表,专业测试社恐的“神器” 21:20 社恐的社会学意义其实多于病理意义 22:48 在工作聚会被动社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5:23 大为震撼的社恐修罗场集锦 27:30 “社恐”村上春树心中的《理想的派对》 28:46 “群体性孤独” ——线上和线下社交的困境 33:08 珍妮经典提问: “你今天吃什么”? 41:28 当开始考虑社交时,内心本意是抗拒还是接受? 延伸阅读: 社交焦虑量表(LSAS):针对社交产生的焦虑进行自评,有助于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 “理想的派对”:摘自村上春树散文《派对是我的弱项》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这一期是“中读编辑部内部研讨大会”,我们邀请到了家有宠物的两位同事,再加上主播译丹,从临近过年,宠物们的安排开始聊起,畅谈了有关“养宠物为啥会令人上头”“养宠物是不是养孩子的预备式”等话题。 同事如雪家里正在养“猫和(仓)鼠”,她还曾养过水母,自述“养猫让自己有了心路历程的转变”而“买仓鼠是因为担心猫咪自己在家无聊,给它提供一个电视机”;主播译丹家中有两只猫,但因为是“重组家庭”,却面临着称呼上的复杂局面;同事灰灰家里有一只叫“饭团”的泰迪犬,如今却成了传染给她幽门螺旋杆菌的“嫌疑狗”…… 这期节目,主人们都“瞒着”自己家宠物,爆料满满,当然也有一些对于宠物领养、照顾的思考。 那么,对于你来说,宠物意味着什么?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和宠物的故事,我们评论区见啦! 【时间轴】 06:15 第一次养宠物:如雪给猫买了个“电视机”牌仓鼠 10:06 两只猫初见的“见面礼”能有多惊人? 14:53 宠物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样的? 17:19 捋捋和宠物的称呼: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24:47 你们一个月在宠物上面会花多少钱? 29:07 什么?猫、狗也能得幽门螺旋杆菌? 38:45 那些成为网红的宠物…… 45:58 宠物像主人,是不是人类的错觉? 57:30 养宠物是在给养孩子做准备,靠谱吗? 1:04:12 如果再次选择,会想养什么宠物?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如果说上一期(我们现在是不是把“搞笑”定义成“喜剧”了?)更多的是两人对于彼此行业的讨论,那这一期则是聚焦到了他们本身。 身处艺术行业,如今拥有270多万微博粉丝的阎鹤祥,怎么看待名气对于自己的影响?黄盈则坦言粉丝和观众之间的微妙差异。面对如今观众的不同需求,他们所期望的演员、导演和观众、粉丝之间的理想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呢? 当主播五月和两人聊起生活,阎鹤祥最初想写一部有关相声演员老了之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戏,黄盈曾考虑实现的体育题材戏剧竟是冰壶……结尾,更有因为“较真”,引出意料之外的土象星座大聚会! 【本期嘉宾】 嘉宾|阎鹤祥,德云社相声演员,青年戏剧演员,《吐槽大会第五季》第二名,话剧《福寿全》中张长福的扮演者。 嘉宾|黄盈,国家一级导演,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被冠以“新京味儿导演”“鬼才导演”“中国新锐艺术家”等头衔,享有“一戏一格”的美誉。 主播|五月,三联中读编辑 【时间轴】 【03:53】综艺节目给行业带来的变化是向好吗? 【08:15】粉丝和观众的区别? 【11:24】观众和演员、导演之间的理想状态:艺术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艺术属于所有人 【16:35】阎鹤祥:还是要踏实地掰扯自己的作品。 【17:46】名气对演员的价值:努力有名气,是为了自己做得更好。 【21:11】爱橄榄球的黄盈,会拍什么体育题材的话剧? 【25:50】黄盈:如果给三联写戏,我会要求来打卡的 【26:47】阎鹤祥在微博上把生活写成了段子 【28:30】阎鹤祥:想写一部相声演员×阿尔茨海默病的戏 【36:53】观众的诉求变了,演员创作要变吗? 【39:11】怎么看待话剧中的新媒体手段? 【44:16】下一步的动向: 阎鹤祥:也想做个播客? 【彩蛋】 万万没想到的,土象星座大聚会!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话剧《福寿全》,这部相声题材的原创话剧由黄盈参与编剧、导演,围绕着主人公张长福和李延寿的悲喜交加的人生经历,串起了一部相声发展史。 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阎鹤祥则在其中贡献了自己的话剧首秀。当一位德云社相声演员在话剧中演一位相声演员,这种戏剧和现实的高度重合感,不禁令人好奇:阎鹤祥选择话剧表演的原因是什么?而被称为“一戏一格”“新京味导演”的黄盈,为何会选择相声这个题材? 在节目中,主播五月和阎鹤祥、黄盈还聊到了当下讨论非常热的“喜剧”。“搞笑跟幽默,谁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那么幽默真的有所谓的标准吗?而相声的“悲中有喜”以及戏剧中的“幽默”又该如何理解 ? 【本期嘉宾】 嘉宾|阎鹤祥,德云社相声演员,青年戏剧演员,《吐槽大会第五季》第二名,话剧《福寿全》中张长福的扮演者。 嘉宾|黄盈,国家一级导演,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被冠以“新京味儿导演”“鬼才导演”“中国新锐艺术家”等头衔,享有“一戏一格”的美誉。 主播|五月,三联中读编辑 【本期时间轴】 01:15 播客“新搭档”阎鹤祥 12:38 所谓对行当的刻板印象 15:40 曾经的“斜杠生活”让阎鹤祥最受益的是什么? 20:38 理工科背景为导演黄盈提供了“量化”思维? 24:46 学历对于表演和相声行业,重要吗? 25:39 阎鹤祥:大家曲解了我师父说的那句话“相声演员可以没学历,但不能没文化”。 34:52 “只有术,没有道是不符合一个行业的专业标准的。” 38:38 做演员,表演说乐就乐其实比哭更难 44:42 《福寿全》:用戏剧理解相声演员的七情六欲、真情实感 52:33 喜剧是不是都要用悲剧做底? 56:30 当搞笑变成了生意…… 1:04:25 阎鹤祥:戏剧给了我更大的延迟享受感和满足感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与余秀华的对话,总是被她不可思议的坦诚打动。她甚至主动提起,“我知道,你们对贞洁那个话题感兴趣”。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是一个在意贞洁的女人。希望自己下辈子轮回转世,能做一个好看的没有残疾的女人”。这些话,不但与余秀华过往那些放肆的作品产生了反差,也引发好奇,她所说的“贞洁”是戏谑调侃还是发自肺腑? 余秀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总是以很极端的方式出现,有时候觉得自己有点才华,但又常常觉得自己狗屁不是。但对于“贞洁”的态度,她是认真的。尽管并不是所有人对余秀华的缺陷带有歧视,但事实上,整个社会对她身上呈现的一切却并不包容。在她的诗歌里,有她与身体和解的愿望,但更多的还是无奈。 【本期嘉宾】 嘉宾|余秀华,诗人。2015年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18年诗歌集《摇摇晃晃的人间》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2019年推出首部自传体小说集《且在人间》,代表作品还有《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无端欢喜》等。 主播|寒芽,三联中读编辑;严岩,三联中读(前)编辑 【本期时间轴】 05:50 两性之间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解决? 09:03 “我从来不骂人,骂的都不是人” 15:53 余秀华:婚姻里的贞洁对我来说是一种讽刺 18:50 通过爱情来证明自己存在? 22:18 女性和男性,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什么不一样? 30:59 “女权”这个词让性别对立了 35:09 聊弗里达:每个人的痛苦不一样 41:05 “余秀华有一种天真的淫荡” 43:36 余秀华:别羡慕我,像我这样你早就死掉了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