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8月22日深夜,现任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在芝加哥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并压轴发表演讲。 走上演讲台之后,哈里斯通过自己的移民后代背景、从州检察官到联邦政府官员的经历,阐明自己对于共和党对手唐纳德·特朗普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其对于美国的愿景和竞选政治纲领,包括维护边境安全、优化分配机制、降低生活成本、捍卫女性生育权、支持以色列人保卫国家等。 哈里斯演讲中提到的部分内容与8月18日公布的《2024年民主党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草案基本一致。该草案已于民主党大会首日8月19日通过表决。 在发展经济问题上,民主党强调将自下而上、从中产阶级开始重建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努力避免供应链的冲击和企业贪婪造成的物价上涨、继续致力于促进制造业回流并扭转近年来研发投入逐步下滑的趋势、强化职业培训以确保更多没有大学学历的美国人可以达到10万美元年薪、提高最低小时工资至15美元、加大对公立学校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等。 在分配机制问题上,民主党纲领强调“奖励劳动,而非财富”。与特朗普针锋相对的是,民主党拒绝增发5万亿美元国债来减免企业税收,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数百亿美元补贴以及高管薪酬等特殊税收减免政策将被叫停;针对在美国超过1000名的亿万富翁,民主党计划将其所得税率提高至最低25%并收紧避税政策,以在10年内筹措5000亿美元资金。不过,年收入在4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将免于任何增税政策的影响。 …… 特约作者 钱伯彦
2024年7月13日的遭暗杀未遂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火速重返大选拉票活动,在全美各地举行了10多场集会。但这些活动都是在体育场等室内举行。 8月21日,特朗普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伯勒举行了自暗杀事件以来的首场户外竞选活动。在演讲时,这位美国前总统享受了现任美国总统才能享受的安保待遇:在防弹玻璃屏障后讲话。 但在活动中,特朗普再次展现了自己娴熟的公关技巧。现场一名观众因身体不适接受救治后,特朗普走出防弹玻璃保护屏障,在特勤人员的簇拥下走向观众席拥抱了这位观众。 在周三的演讲中,特朗普提到了多个政策问题。他再次对北约提出批评,宣布将对美军撤离阿富汗追责,承诺要在防务、AI等先进技术上大力投资。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特勤局在周三的活动中提高了对特朗普的安保。除了防弹玻璃屏障,特勤局在会场周边堆放了集装箱以作为隔离墙并用于阻隔视线。会场附近屋顶上有狙击手蹲点,演讲台后方还停放了一架老式飞机。 特朗普上台时被特勤人员簇拥走入防弹玻璃屏障内,他走出屏障时立刻有特勤人员上前保护。7月的暗杀未遂事件后,美国特勤局局长金伯莉·奇特尔引咎辞职,特勤局副局长小罗纳德·罗威出任代理局长。 特朗普的此次户外竞选活动平安完成。但据当地媒体报道,特朗普和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J.D·万斯的演讲结束后,警方在会场逮捕了一名男子,还从一辆汽车内发现了武器。现场没有人员受伤,警方尚未公布逮捕详情。 记者 | 安晶
随着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超过2周,乌克兰再次采取新行动提振士气。 2024年8月21日,乌克兰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动了俄乌冲突以来的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同一天,乌克兰士兵试图进入位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交汇处的俄罗斯布良斯克州。 在库尔斯克,乌军控制的定居点数量上涨至93个。俄罗斯方面则继续淡化乌军在俄本土的行动,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自2011年以来首次视察车臣,展示对打击“恐怖主义”的信心。俄罗斯将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行动定性为恐怖行动。 截至目前,乌克兰在俄本土的行动没有对俄罗斯在乌东部的战斗产生影响。由于俄军兵临城下,乌东部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开始撤离居民。 俄罗斯国防部周三表示,俄罗斯防空系统摧毁了45架从乌克兰发射的无人机,其中11架在莫斯科州上空被拦截。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将其称为莫斯科遭遇的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之一。 索比亚宁表示,至少3架无人机在莫斯科市以南的波多利斯克市被拦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受损。波多利斯克距离莫斯科约40公里,是莫斯科州的第二大城市。 乌克兰去年多次对莫斯科发动无人机袭击,袭击均遭拦截,失控的无人机还曾撞上当地建筑物。今年以来,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重点为边境地区的军事和能源设施,减少了对莫斯科的袭击。相比造成实际破坏,乌克兰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更多是心理战意义。 同样也在周三,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州长亚历山大·博戈马兹宣布俄当局成功阻止乌克兰的入境企图。乌克兰方试图进入布良斯克州的边境村庄,被俄罗斯边防军和国防部士兵击退,有俄媒体报道称200名乌克兰士兵参与了当天的袭击。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美国东部时间周一,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芝加哥市正式拉开帷幕,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将在周四晚会议闭幕时发表演讲阐述其政治主张。在上周五的演讲中,哈里斯首次系统阐述了她的经济纲领,以降低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生活成本作为切入点,围绕物价、住房、医疗、育儿等领域提出一系列措施。 “如果我当选总统,壮大中产阶级将是我任期内的一个决定性目标。”哈里斯在演讲中说。 物价方面,她提出通过立法禁止食品和杂货企业“哄抬物价”,要求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州检察长新的权力,以调查企业违法行为并施加严格的处罚。 住房方面,她计划“双管齐下”,通过增加住房供应和减轻购房者负担来降低住房成本。具体措施包括:未来四年内建造300万套新住房;设立400亿美元的联邦基金促进新房建设,同时,提高对经济适用房开发商的税收抵免;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更多权力,以打击物业和房东之间的窜价等行为;为首套房买家提供25000美元的首付援助以及税收抵免等。 育儿方面,哈里斯表示,将为不到1岁的新生儿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同时,将抚养者的儿童税收抵免额提升恢复至疫情期间的3600美元。 此外,哈里斯承诺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提出增加联邦医疗保险市场平台的保险补贴、对处方药自付费用设定每年2000美元的上限、为数百万美国人免除医疗债务等措施。 本月初,现任副总统哈里斯正式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第一位领导主要政党进行美国总统竞选的有色人种女性。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贝东丹进入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学习政治学时,也是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将他信赶下台之时。贝东丹把在朱拉隆功大学读书的经历称做自己最艰难的经历,持续“被仇恨包围”。 她于2008年完成本科学业,他信也从当年开始流亡海外。贝东丹随后前往英国,在萨里大学获得酒店管理硕士学位。 返回泰国后,贝东丹进入了家族企业,他信家族的资产遍布通信、房地产、酒店、金融等多个行业。贝东丹成为泰国房地产巨头SC Asset Corporation的最大股东,该公司此前由英拉掌管。 贝东丹也是Thaicom Foundation基金会董事,拥有曼谷瑰丽酒店、考艾泰晤士河谷酒店等多家公司的股份。她还是家族企业Rende Development酒店业务的首席执行官,Rende Development由贝东丹的姐姐萍通塔管理。 直到2021年,贝东丹才步入政坛,成为为泰党的包容和创新顾问委员会主席。一年后,为泰党任命贝东丹为“为泰家族”领导人。在2023年5月的国会下议院选举中,贝东丹成为为泰党的3名总理候选人之一……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2024年8月14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涉嫌受贿一案。孙志刚被指控受贿达8.13亿余元,他当庭认罪悔罪。 作为二十大后落马的首个省委原书记,孙志刚的贪腐异化过程值得深思。尤其是孙志刚主导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5年,其工作作风和方向受到争议。他举全省之力欲“消灭”玉米的行为令人印象深刻。仅3年,孙志刚“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便无疾而终。 “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 2015年10月,孙志刚被任命为贵州省委副书记,随后成为副省长、代省长,第二年1月他当选为省长,其主政贵州之路正式开启。 履新后,孙志刚曾公开表态,“从今以后,我作为贵州人民的一员,一定全身心地融入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 当时孙志刚已经62岁,这是正部级官员即将退居二线的年龄,但他反而再获重用,这被外界解读为上层打破用人惯例,“不拘一格降人才”。 随后,他开始发力“玉米革命”。实际上,在2018年之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在通过市场引导和资金补贴等方式,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15年,原农业部曾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 在贵州当时官方宣传的口径为,玉米属于低效作物,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收益仅有600元左右,而如果改种蔬菜、水果和药材等其他高价值经济作物,一亩地收入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此外,有研究单位称种植玉米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会危及贵州生态发展底线。 “贵州山地比较多,适合种植玉米,农民自己也有意愿种,倒不是说看重收益,因为农民自己也要食用,在家种一点玉米,喂猪、喂鸡都可以自给自足。”贵州省一位玉米研究单位专家对界面新闻表示,官方宣传说玉米产值低,是因为没有跟养殖业连在一起,连在一起意义就不是一般产值所能体现的。只不过,当时人们在行政命令的宣传下,只看到玉米种植的弊端,而忽视了其作为粮食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4年8月13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 现行《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于2003年,历经20余载,部分条例亟需跟随时代变迁。此次出台的草案,规定了结婚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登记地域限制。同时,草案新增了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的条例,也相应加入了“离婚冷静期”程序。以及强调要保护登记者隐私,强化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目前,公众可以通过登录民政部网站等方式提交对草案的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1日。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二的中国留学生Lemon,感受到了今年美国实习招聘市场的寒意。 “找得挺辛苦。”为了今年的暑期实习,她早在1月份就开始做准备,包括制定严格的目标和规划。在投了数十份简历后,她终于拿到一份中型康养企业的Offer,但实习前两周,因资金链问题,该公司撤回了所有的实习offer。 她身边的中国留学生朋友最晚也在今年二、三月开始找暑期实习,多数都在美国实习市场碰了壁。其中一位即将毕业的金融专业生找的是全职工作,大公司投不进去,无奈之下转投小公司和初创企业,最后选择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小型公司。 “他简直是我遇到过最卷的人。”Lemon认为,这位朋友之所以能找到工作,关键因素是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金融敏感度,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看商业金融新闻。 还有从大一就开始“卷”实习的案例。 多伦多大学数学统计系的大一新生Mingo虽然才刚入大学,且被该校直接保研,但相比同龄人,他已有两段实习经历。趁着暑期空档,他目前在国内一家大型央企做实习数据分析师。 “对自己的专业有些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Mingo告诉界面教育,提早实习可以帮他筛选哪些工作更适合自己。 这段为期两个月的央企实习也让他意识到,还是好好学习更重要,因为工作中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更高的眼界和学历能带来更好的发展。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随着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超过一周,俄乌双方展开拉锯。 乌克兰宣布继续在库尔斯克推进并拿下74个定居点,社交媒体上流出了乌军士兵在库尔斯克一座村庄升起乌克兰国旗的视频。2024年8月14日,与库尔斯克相邻的别尔哥罗德州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另一方面,俄罗斯并没有因本土遇袭而减弱在乌克兰战场的攻击力度,反而对乌东部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发动一周以来的最猛烈攻击。攻入俄罗斯本土、减轻乌东部的防御压力被视为乌军此番进攻俄罗斯本土的目的之一。乌克兰官员称俄罗斯已将乌东部的部分士兵调离,但调离数量有限。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2022年,现任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先后发布《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推出总计超40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贷款和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以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回流本土。两年过去,这项雄心勃勃的制造业回流计划看起来进展不顺。 英国《金融时报》周二发布独家调查结果称,在上述两大方案背景下宣布的造价过亿美元的大项目中,近四成项目进度滞后或停摆。导致项目难以落地的原因包括成本超预期、需求放缓、政策缺乏细则以及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 《金融时报》称,与上述法案相关的过亿美元大项目共114个,总投资2279亿美元,但其中总投资约840亿美元的项目进度滞后两个月至数年,还有些项目被无限期暂停。报道称,该报记者在查阅了公司新闻稿和文件、以及采访了100多家公司和地方政府后得出以上结论。 这些“难产”的项目包括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在俄克拉荷马州投资10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韩国LG集团在亚利桑那州投资23亿美元的电池厂,以及全球最大锂矿生产商美国雅宝公司(Albemarle)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13亿美元的锂精炼厂。 在《金融时报》的调查发布前,今年7月,天风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有一些迹象反映美国“制造业回流”可能并没有按预期顺利展开。比如,尽管设备投资增速在《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出台之际有所回升,但整体增速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两大法案实施后,在厂房建设阶段的确促进了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在进入设备投资阶段后,回流的速度有所放慢;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械和设备更多依赖进口,而非通过国内工业设备来满足需求。 天风证券指出,相比之下,在清洁能源领域,光伏的“制造回流”进展相对顺利,但半导体产业的“回流”步伐较为缓慢,这主要是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美国政府补贴能否持续,二是专业技能人才存在缺口。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从2024年8月6日开始,俄罗斯与乌克兰交界的边境地区库尔斯克州就遭到乌克兰进攻。战斗进行近一周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首次承认乌军攻入俄边境地区。 俄乌冲突开始后,乌克兰多次对俄边境地区展开空袭,亲乌克兰武装也曾跨境突袭。但库尔斯克州的行动是冲突以来,乌克兰正规军首次大规模进入俄罗斯领土作战。 乌克兰正面临兵力短缺困境,此次进攻俄罗斯本土的意外之举被视为“围魏救赵”策略。俄罗斯对乌东部顿巴斯的战略要地波克罗夫斯克发动猛攻,乌军正在奋力苦守。 俄罗斯则有意淡化乌军进攻库尔斯克的严重性,仅宣布在库尔斯克等三州发起“反恐军事行动”,没有要求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进行集体防御。 …… *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作为一种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简称“指居”)制度设立十数年以来因频繁被滥用引发各种批评,如今随着刑事诉讼法启动第4次修改,法学界围绕其存废之争讨论愈加热烈。 2024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多次就刑事诉讼法新一轮修改广泛调研,听取意见。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黄永在《法律适用》期刊发文介绍,刑事诉讼法修改引起理论和实务界关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完善逮捕条件,废除径行逮捕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指居”制度究竟有无存在的必要?废除之后大量需要执行此类措施的案件该如何处理?专家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必要尽早启动修法调研,通过实证研究全面评估“指居”的实施效果,以此判断是否需要废除该项制度,以及如果废除之后的替代性安排。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