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4年8月14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涉嫌受贿一案。孙志刚被指控受贿达8.13亿余元,他当庭认罪悔罪。

作为二十大后落马的首个省委原书记,孙志刚的贪腐异化过程值得深思。尤其是孙志刚主导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5年,其工作作风和方向受到争议。他举全省之力欲“消灭”玉米的行为令人印象深刻。仅3年,孙志刚“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便无疾而终。

“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

2015年10月,孙志刚被任命为贵州省委副书记,随后成为副省长、代省长,第二年1月他当选为省长,其主政贵州之路正式开启。

履新后,孙志刚曾公开表态,“从今以后,我作为贵州人民的一员,一定全身心地融入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

当时孙志刚已经62岁,这是正部级官员即将退居二线的年龄,但他反而再获重用,这被外界解读为上层打破用人惯例,“不拘一格降人才”。

随后,他开始发力“玉米革命”。实际上,在2018年之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在通过市场引导和资金补贴等方式,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15年,原农业部曾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

在贵州当时官方宣传的口径为,玉米属于低效作物,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收益仅有600元左右,而如果改种蔬菜、水果和药材等其他高价值经济作物,一亩地收入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此外,有研究单位称种植玉米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会危及贵州生态发展底线。

“贵州山地比较多,适合种植玉米,农民自己也有意愿种,倒不是说看重收益,因为农民自己也要食用,在家种一点玉米,喂猪、喂鸡都可以自给自足。”贵州省一位玉米研究单位专家对界面新闻表示,官方宣传说玉米产值低,是因为没有跟养殖业连在一起,连在一起意义就不是一般产值所能体现的。只不过,当时人们在行政命令的宣传下,只看到玉米种植的弊端,而忽视了其作为粮食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主播...
界面新闻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