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创投聚焦现实,但青年影人还缺少直击当下的勇气

6月19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SIFF PROJECT)揭晓推荐项目,为期四天的创投落下帷幕。 电影节创投是青年电影人走向市场前的关键一环,上影节创投负责人范静雯将其比喻为新电影人的“考前辅导”。电影行业正在经历调整期,上影节创投对新人的辅导作用也变得尤其重要。 自2007年设立以来,上影节的电影项目创投共见证了98个项目进入制作,其中76部参与国内外电影节展,57部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有38部又回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展,同时有68部影片实现了国内外院线上映。 比如刚刚在上影节金爵奖的亚洲新人奖单元拿到最佳影片的《这周五的游乐园》、年初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的《虎腹之中》都曾入围2023年的“制作中项目”单元。更早之前的《白日焰火》《师父》《永安镇故事集》以及《鹦鹉杀》等影片,均曾入围电影项目创投。 今年的上影节电影创投设有青年导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创作中项目和制作中项目四个单元,共收到380个有效项目申报,最终有34个项目入围。 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陆川,制片人、监制梁琳和演员、监制姚晨作为电影创投项目年度推荐人,公开点评了18个青年导演和制作中项目,最终《无名女孩》和《水中游》分别获得本届创投的青年导演推荐项目和制作中推荐项目,《伪君子》和《山中来客》则获评创意推荐项目和特别推荐项目。 这次的上影节创投,也反映出青年电影人创作意识的变化。 纵观今年项目的题材和故事,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是共同点。亲人的逝去、年老的焦虑、女性寻找身份认同、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命运,这些议题被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封装,呈现为一种时代精神的潜意识。 这些思考通过上影节得到了更多进入市场的机会,也许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见到这些对于时代的表达真正落地。 ……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婧 界面新闻编辑 | 张友发

11分钟
99+
10个月前

女性专用车厢:美好概念的尴尬现实?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英国铁路公司早在1874年就引入女性专用车厢(women/female-only carriage/compartment)。但是,这一政策在1977年被废止了。之所以女性专用车厢不流行,是因为车厢往往坐不满,铁路公司赔不起。后来铁路公司改为女性乘客申请预约制,但是也很少有女性提出需求,而且政策效果也不明显。 女性专用车厢的概念最近在英国又卷土重来,因为政客拿来作为政治题材,争取选民支持。但是,这些提法在技术、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很快被专家否定了。 日本地铁从21世纪初推行女性专用车厢,如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主要是为了防范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可能出现的性骚扰问题。在日本,有一个专用词,“痴汉”或“色狼”(chikan),指在摩肩接踵和人多眼杂的地铁车厢,一些人向女乘客伸出“咸猪手”上下其手。 “痴汉”问题和日本社会的严重性别不平等文化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相关问题在日本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凸显出女性专用车厢的必要性。总体来说,日本地铁的女性专用车厢运行良好,也的确有效保护了女乘客。当然,相关问题也并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因为这需要男乘客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共识。 全球来看,现在欧洲国家几乎都取消了女性专用车厢,这也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变化。但是,在巴西、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泰国、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女性专用车厢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女性专用车厢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也千差万别,不一而足……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7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