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520并不仅仅是说我爱你的日子,还是世界陌生人节。 据说在这一天认识10个陌生人你将会一年好运连连,十全十美。 这个节日最初旨在拯救现代人的社会公信,帮助人们摆脱空虚与孤独。 今天美学公社两位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聊聊陌生人社交,你是“社牛”还是“社恐”呢?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想必最近社员朋友们或多或少听说了刘畊宏和他带来的健身操火遍社交媒体这事儿吧! 朋友圈不管之前是否运动,每个人似乎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到这场全民云健身的狂潮之中。 本期节目两位老师将和大家聊聊—— 健身运动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究竟经历了怎样有趣而微妙的历史演变? 健身运动又是怎样规训我们并帮助我们建立身份认同的? 在这里也要提醒社员朋友们运动要适度,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哦~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前几期的节目中我们聊到了哲学是一生的事业,年轻时候就要开始尝试哲学的思考方式。 许多年轻朋友非常喜欢这个观点,两位老师也收到了“要怎样开始学习哲学”这样的问题。 那么本期节目两位老师将与大家分享哲学“快速入门”心得,聊聊哲学的日常与非日常。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4月23日不仅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逝世406周年的日子,与哈姆雷特振聋发聩的“生存还是毁灭”不同,莎翁在他的四大喜剧中还塑造了许多“奇怪又可爱”的女性形象。 与英国的莎士比亚相对应,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也刻画了一个广泛引起共鸣的女性形象杜丽娘。 本期节目美学公社两位老师将结合时代背景与大家聊聊,东西方两位代表性剧作家莎翁和汤显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诗中一树一树花开的希望;是漫画家笔下的《四月是你的谎言》。 然而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诗人艾略特却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荒原》今年诞辰100周年,本期节目美学公社两位老师将与大家聊聊为什么四月是“残忍”的一个月,聊聊现代文明繁华的另一面。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上一期说到2022年是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同样今年也是《教父》上映50周年的时间节点。 《教父》作为电影史上不可逾越的山峰,让黑帮电影上升到了新的艺术层次,也成为了暴力美学的源流。 本期节目美学公社两位老师将与大家重温《教父》,聊聊暴力美学背后,人性的克制与宣泄。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2022年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其作品《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 凯鲁亚克和同时代的作家们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术的、物质的社会,追求文化的超越、人的精神解放和生存状态的更新。 本期节目美学公社两位老师将带大家走近凯鲁亚克,走近上世纪美国文艺界的反叛与追寻。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讨论wwwwww
上一期聊到哲学是一项青春的事业,我们应该在年轻时读哲学,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哲学要老了再读。 与之相反,诗歌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项青春的事业,青春激情飞扬映照出诗歌的浪漫和辉煌。 然而,诗歌真的只是年轻人的事业吗? 本期节目美学公社的两位老师将与大家分享不同的看法,聊聊诗歌为什么是一生的事业。 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探讨wwwwww
关于哲学的很多误解:一门最“无用的”的学科;一门年轻人读不懂的学科......尤其在充斥消费主义和物欲需求的网络时代,我们还需要哲学吗?青春需要哲学吗? 或许你也听过年轻时读不懂哲学的论调,然后停下了求索的脚步。事实则恰恰相反,本期节目小珉老师和可可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的哲学热开始,聊聊为什么年轻人更要读哲学。欢迎评论区与两位老师交流探讨wwwwww
俄乌战争的爆发,让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俄罗斯。拥有194个民族,地跨亚欧大陆的俄罗斯联邦不仅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光辉的艺术成就,这期我们就来聊聊俄罗斯。 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信仰中强烈的原罪意识,使俄罗斯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道德体系,众所周知,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苦难与救赎贯穿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回顾充斥着征服与毁灭的苦难历史,俄罗斯人总是以坚强的意志回应苦难,争取救赎。
作为网络热门词汇的“摸鱼”已经越来越被更多年轻人认可和接受,甚至有走向明面的趋势。我们从生活哲学角度聊聊摸鱼为什么让你快乐?首先,解读当下围绕摸鱼的种种现象和关于摸鱼这件事的争议——摸鱼是投机取巧/偷懒误工VS摸鱼是高强度工作中的必要休息和放松,以便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然后,我们该如何休息和放松?工作的时候能不能放松?当下科技飞跃发展和资本市场扩张给年轻人带来一系列问题,大环境的裹挟让我们很难真正地放松自己。为摸鱼正名:人只有在放松的闲暇状态中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每个摸鱼人都有强大的内心,有自己的工作节奏能随时感受生活细微的美好。最后,闲暇是哲学之母。英国16-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提出这个观点。闲暇就是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自我时间、个人兴趣是个人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冬奥会即将结束,这期聊聊冰雪运动的魅力,进而探讨从文学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冰雪美学意味。 首先,冰雪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冰雪运动展现了山地、白雪、健儿的一幅自然画卷。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冰雪运动的相关描写,如老彼得·勃鲁盖尔绘画作品《雪中猎人》(1565)、英国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中写过作为休闲运动的雪橇游戏,美国《小妇人》中也有描写。 然后,以冰雪为艺术对象造景生情,如写冰雪的诗歌,中国的古诗词文赋中的冰雪意象(独钓寒江雪);保罗·策兰(《死亡赋格》)写冬天和雪的诗歌;川端康成的《雪国》、帕慕克的《雪》、马頔的《南山南》的歌词意象: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等等。德国电影人赫尔佐格的《冰雪纪行》,讲述他徒步从慕尼黑走去巴黎见他的恩师,冰雪成为他的人生历练。冰雪在美学意味上的两重含义:a,洁白莹润清新。B,冷冽肃杀死亡。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