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前几日我读到一篇题为《多少年轻人,在给苹果手表做“牛马”?》的报道,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苹果手表最初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手机的控制,通过运动等方式获得身心放松。但如今,它成了不少年轻人‘折磨’自己的‘新型刑具’。很多人调侃自己说,一旦戴上了智能手表,就像‘上了套的驴’,不干出点成绩来不肯停下;又像主动戴上‘电子镣铐’的‘运动囚徒’,不把卡路里消耗的数字刷到新高,就不能‘出狱’。” 报道中提及,苹果手表有一个运动闭环功能——手表将监测佩戴者当日活动消耗卡路里、锻炼时间和站立时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健身需求设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完成目标,三个圆环才能合上——让许多用户患上了“合环强迫症”。 这篇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其实是因为我在这个月初刚刚开始使用苹果手表,目前正处于与这只电子表的“蜜月期”。作为一个使用苹果手表还不满一个月的新用户,我发现苹果手表确实在改变我的生活习惯上施展了重要的影响力;但我也发现,苹果手表在进一步将社交网络填入我的生活缝隙,争夺我的注意力。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潘文捷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05 苹果手表:健康检测的好帮手or手机的附属品 06:00 购买苹果手表背后也可能是对科技潮流的追求 08:52 “苹果生态”的形成和成瘾 12:18 苹果系统背后体现的“技术独裁性”和“技术封建主义” 18:02 苹果手表是更具有粘附性的“赛博格” 20:15 时间度量工具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28:33 苹果手表等智能产品的使用也伴随着隐私的泄露 34:07 健康的个人义务和公共责任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法】塞德里克·迪朗《技术封建主义》 【法】吉尔伯特·西蒙东《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 【英】玛格丽特·麦卡特尼《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variatuon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不知道大家是否刷到过这样的贴子,讲述父母一辈人既上班又养育孩子,精力依然那么旺盛,可是自己这代人仅仅是上班就耗尽了一切力气。“你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这个总是被拿来询问女性的问题,如今似乎被摆在所有人的面前。工作和家庭生活可兼得吗?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时间困境: 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一书中提出,在过去,很多男性把工作当成避风港,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也是如此,她们害怕失去在职场上的位置,因为这样的位置变成了安全感、自信心和强烈价值感的来源。缩减工作时间,会意味着失去和职场世界的链接。许多女性接纳了一个更悠久、男性导向的职场世界对职业和风险的定义,远胜于男性接纳和分担家庭中“女性”职责的意愿。而女性的改变比男性更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职场的“男性”世界似乎比家庭和孩子的“女性”世界更荣耀、更有价值。关于时间的性别之战正在进行,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是,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否越来越长?我们是自愿还是被迫过劳?工作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期嘉宾】小熊 尹清露 董子琪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02 工作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07:14 gap year羞耻:享受闲暇带来的是巨大愧疚感 13:18 鸡娃妈妈将家庭变成了职场,将孩子培养成资本 15:25 时代差异带来的“躺平”,背后是难以出头的明天 17:06 当工作成为生活,当生活充满工作 32:45 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的天平两端 40:09 女性在家庭与生活中的独特困境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时间困境: 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 【英】沙尼·奥加德《回归家庭?》 【日】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消失的劳动者》 【美】杰玛·哈特莉《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死之孤独》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tude Op. 10, no. 4 in C sharp minor - 'Torrent'.mp3 48000.pek
本期主持人|尹清露 就在加拿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逝世两个月后,一件被掩埋了太久的秘密浮出水面:近日,门罗的小女儿安德丽娜·斯金纳对加拿大媒体《多伦多星报》披露,称自己童年时曾经遭受继父盖瑞·弗兰姆林性侵,母亲对此知情,但仍与弗兰姆林继续生活,直到他于2013年去世。 根据安德丽娜的描述,虽然她在事后告诉了生父,她的生父却决定向门罗隐瞒此事。当安德丽娜时隔25年终于向门罗坦白真相,门罗的反应是“感到自己被背叛了”,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跟一名受害者说话,而受害者正是自己的女儿。从安德丽娜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性侵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她因此患上暴食症等病症,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她找到了应对创伤的方式,她如今是安大略省的一名冥想和正念教师,擅长治疗童年创伤。 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震惊和讨论,也把“作品与艺术家能否分开看待”这个老问题摆上了台面。一个被普遍提起的观点是:门罗之所以能把人性的复杂刻画得如此精彩,说明她曾亲身经历过。门罗带有类似情节的短篇小说《破坏者》,也由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包含一名年轻女孩被年长的标本制作师性侵的情节,而他的女性伴侣却对此视而不见——尽管她曾资助过女孩上大学。然而,这种事后归因的做法又是否妥当呢? 抛开“作品与本人”的亘古议题不谈,事件真正令人心情复杂的地方在于如下事实:一名写出了女性内心最细微复杂的感受和心声、被誉为女性主义典范的作家,她的真实行为却背叛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讽刺的是,在门罗拒绝为女儿伸张和辩护时,她用到了“厌女文化”一词作为理由——根据安德丽娜的回忆,门罗对事件的回应是“她太爱他了,如果我期望她拒绝自己的需求、为孩子牺牲、弥补男人的过失,那么我们的厌女文化就是罪魁祸首。” 【本期嘉宾】 林子人 徐鲁青 董子琪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左佳华(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30 门罗事件的回顾 05:00 门罗事件中性别的双重标准 12:06 作家的作品到底有多少的自传成分? 16:57 读者通过对作品审查寻找作者的真我 19:07 被简化的女性主义教条 25:20 复杂且具体的生活情境 36:21 写作与文学的道德 41:03 作者和作品能划清界限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加】爱丽丝·门罗 《逃离》 【中】曹雪芹《《红楼梦》 【波兰】纳博科夫《洛丽塔》 【巴勒斯坦】Saba Mahmood《Politics of Piety》 【美】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 《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 【法】茹斯汀·特里耶《坠落的审判》 【意】玛吉·吉伦哈尔 《暗处的女儿》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OP: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ED:史塔密兹《降B大调中提琴奏鸣曲》
本期主持人|董子琪 所谓的中式恐怖是什么样的?一双绣花鞋?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单元楼梯间的煤球堆和红对联? 最近读李安的访谈录时,注意到他在电影《喜宴》中对中式大团圆的理解:大团圆是虚假的,内里其实非常悲哀和感伤,因为每个人都为大团圆付出了代价。这点出了李安故事悲喜交加的情感内核,也间接回应了中国缺少悲剧传统、热爱庸俗大团圆的说法。 中式恐怖根植于大团圆的情感吗?一方面,它与传统、过去和老灵魂相关。就像澎湃思想市场的那篇文章指出的,中式恐怖作为一种游戏风格,几乎总在重复冥婚、纸人和绣花鞋等元素。与美式恐怖不同的是,玩家并非处于完全陌生的空间或秩序崩坏的荒野,而是在一个充满熟悉之物的复古空间,甚至就是玩家童年生涯的一段拟象。单元楼的楼道、厂区的大门、医院和学校都可能是恐怖的场景。 可是为什么熟悉也会造成恐怖感?从电影里看,似乎港片更擅于把握中式恐怖的要领,像是《双瞳》(2002)里建筑在居民楼里的道观,壮观而诡异;《时来运转》(1985)里父债子偿的逻辑驱使着阴差故事的发展;《灵气逼人》(1984)被男子抛弃后自杀的女鬼会身着红衣红鞋附身。无法摆脱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式恐怖的要素之一,《鬼吹灯》系列的黄皮子大仙、蛊咒传说与知青下乡的革命往事混合。中式恐怖与梦核的关系也颇有意味,有许多“醒来吧,现在是2005年”的帖子,画面里有蓝色铝合金玻璃、windows2003系统的电脑、桌子排成一圈的空荡教室,黑板上写着“2005年元旦晚会”——又是一个团圆的热闹景象。我能感受从中到压抑的怀旧与抒情的意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各位心中的中式恐怖。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03 婚丧嫁娶,中式恐怖的元素 06:15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恐惧来源:桎梏女性的社会权力结构 11:55 从传统民俗到游戏,中式恐怖的不同形式 18:33 与日式和美式恐怖相比:关键在于诡异感 27:12 诡异的关键是“完全超出认知的东西” 29:58 中式恐怖与社会历史变革的关联 33:19 世纪之交的中式梦核,是怀旧还是恐惧?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李安、卡拉·雷·富勒《李安访谈录》 【中】鲁迅《女吊》 【美】斯蒂芬·金《宠物公墓》 【日】小中千昭《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怖》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双瞳》 《时来运转》 《灵气逼人》 《鬼吹灯》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万箭穿心》 《招魂》 《午夜凶铃》 《闪灵》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文武贝《我的一个道姑朋友》、班得瑞 Caribbean Blue
本期主持人|徐鲁青 最近两年,张雪峰在高考前后总能成为舆论焦点,其爆款金句“理科590分,学新闻一定后悔”、“孩子报新闻系就把他打晕”和今年建议农村学生做“乡村医生”都引起了网民们的激烈讨论。从市场接受情况看,“张雪峰们”似乎借助互联网创造出了新的商业热点。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在没有张雪峰的时代是如何填报志愿的,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张雪峰效应呢?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48 从个人喜好到就业前景:高考志愿填报的多重考虑 09:37 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壁垒 13:57 “张雪峰热”的背后,是小镇做题家和精英学生的区隔 19:12 选“好”专业并不能一劳永逸 22:40 大学生中的两类人:直觉依赖vs目标掌控 29:34 风险时代,普通人追求的确定感 32:57 志愿填报只是社会阶梯攀爬的第一步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谢爱磊《小镇做题家》 【中】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 【中】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18 - Variatio 17 a 2 Clav.
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端午假期,我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个打扮奇特的女生:她穿着一件帽衫,拉链一直拉到眼睛下面,整个上半身只露出了一双眼睛。那个女生显然是为了防晒,但那天其实是多云的天气,气温虽然不低但阳光并不强烈。回到家和我妈闲聊,她掏出手机点开电商APP,让我帮她挑选防晒衣的颜色。我还挺吃惊的,因为她以前从来没有在意过防晒问题。 然后我就开始不自觉地注意到,马路上多了不少身穿防晒衣、撑着遮阳伞、戴着墨镜、防晒面罩和防晒帽的行人,主打一个“全副武装”;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防晒衣”的分享贴。数据证实了我的观察: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防晒衣行业标准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6年,防晒服饰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9.4%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成为新的千亿规模产业。2026年,中国防晒服饰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58亿元,其中防晒衣以超过50%的市场占比成为防晒服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晒意识的空前高涨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种种推动因素包括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商业的推动(正如乔布斯的名言所说,“不要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一个企业的目标就是去创造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防晒衣可能是一种通过广告传播被创造出来的需求),或许还包括某些与社会氛围同频共振的微妙心态。本期编辑部聊天室,想与各位聊聊这个话题。 你们是怎么看防晒这件事的?会采取哪些防晒措施?买过防晒衣吗? 【本期嘉宾】 林子人 尹清露 徐鲁青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左佳华(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37 会传染的防晒焦虑 06:38 防晒需求与全球灾异 10:46 被纳入流行穿搭的防晒衣 18:57 防晒是一种延迟满足? 25:34 防晒的文化隐喻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 【英】弗兰克·菲雷迪《恐惧: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 【俄】契诃夫《套中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Quintet for Piano In a Major Trout Op.114 D667: Andante - Caspar da Salò Quintet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你知道内疚粉/愧疚粉吗?这个词意味着对一个公众人物印象的翻转。 “内疚粉”一词来源于周一围和朱丹夫妇。一开始,网友们发现周一围谈论朱丹时使用大男子主义的语气,他不认同朱丹的演技,说她不专业。此后,周一围又被拍到和女助理共用吸管喝同一杯奶茶,对此,朱丹在网上写道,媒体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把自己老公往“坏男人”的人设上推?当时网友的评论是:“朱丹,别再对自己撒谎了,他不爱你。”但舆论迎来了再次反转,网友们发现,朱丹曾因为轻信好友被骗光了积蓄,是周一围到处借钱帮她还了巨额债务。周一围油腻、渣男等形象立刻翻转,成为了完美爱人的代表。不少网友为过去的言论道歉,开始热议朱丹“是周一围最大的黑粉”、“不会表达”,纷纷转为周一围的“内疚粉”。 最近,金莎的男友孙丞潇也拥有了不少“内疚粉”。孙丞潇比金莎小19岁,两人宣布恋情时即受到许多质疑。《爱的修学旅行》中二人谈到,孙丞潇去杭州向金莎表白,天天给她做饭,53天菜色基本不重样,做了超过100道菜。但他在节目上表现出紧张和局促,被网友质疑是装出来的憨厚老实和天真,有评论称“他演技太糟糕了”、“明显在装可怜博同情”、“肯定是故意的”。近期在《岛屿少年》中,孙丞潇展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样子,对菜价了如指掌,还为13人准备了饭菜。他的努力并未得到认可,反而因做饭时间过长,遭到了队长的严厉批评。不少网友对这个节目中的孙丞潇好感倍增,称,“孙丞潇,带上你的锅碗瓢盆,升咖了”,“孙丞潇,你现在也有愧疚粉了”。 本期想和大家聊聊内疚粉/愧疚粉,你印象中的内疚粉有哪些例子?如何看待公众人物这种人设的变化?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40 从谩骂到拥护的内疚粉 05:20 造星工业下,完美人设不再吃香 09:15 从讽刺文学到网络骂战 15:38 应对网络暴力:用魔法打败魔法 17:08 极端语言可能导致事实失真 21:02 明星与粉丝的距离越来越近 25:32 面对评论,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自我调节机制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加】雷勤风《大不敬的年代》 【中】赵园《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增订本)》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tude Op. 10, no. 4 in C sharp minor - 'Torrent'
本期主持人:尹清露 这期我们来聊一个最近热议的话题:音乐综艺节目《歌手2024》。如许多乐评所说,是“全开麦无修音”的直播形式让这档节目重焕新生,直播意味着意外,《歌手》自开播以来也因此话题不断。从第一期排名出炉后“那英五旬老太大战八国联军”的热梗出圈,到网传Adam Lambert空降节目的预言成真,节目场内和场外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观众边看直播边紧张地为选手们捏一把汗,实时查看各路乐评,博主们的reaction视频也成了观众的乐趣之一。 《歌手》首先是一档竞技性的音乐综艺,这也是为什么请来的两位国外歌手Chanté Moore和Faouzia都是唱功极佳的唱将类型,在网友眼中,也只有同属唱将的那英能与之一战。这种比拼方式十分符合中国传统观点中对“唱得好”的定义,甚至在网络舆论场上一度上升到“为国争光”的程度。但是在节目安排上,却能看到不少时代变化后的错位,比如请来赛道和受众完全不同的二手玫瑰,以及中年男性喜欢的“车载烟嗓”式歌手海来阿木,令人疑惑节目的标准,以及在音乐审美已无法被统一起来的今天,音乐竞技到底在竞争什么。 节目想要照顾各个圈层的听众,又有意引入国外大牌歌手进行交锋,也让节目产生了一种魔幻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的画面,欧美流行歌手Adam Lambert和属于“下沉市场”的网络歌手海来阿木站上了同一个舞台,接下来,另一位袭榜歌手Charlie Puth和孙楠也有可能同台对打。正如乐评人耳帝所说,相比起海来阿木的表演本身,“因为短视频的出现与颠覆性影响力,以至于海来阿木唱《流浪兄弟》竟然会和斯汀、亚当·兰伯特、惠特尼·休斯顿的歌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这才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学与社会学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歌手2024》现场。图片来源:豆瓣 【本期嘉宾】林子人 董子琪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48 音乐live现场的情感联结是完美录音无法替代的 06:38 两位外国选手的加入为《歌手》增添新的看点 08:26 舞台上难以兼顾的竞技性和音乐性 13:01 飙高音者胜出?有时歌手自身独特的魅力更吸引人 16:35 《歌手》唱功比拼的背后还涉及到不同文化审美体系的差异 19:59 歌手的成功离不开其为听众提供的情绪价值 25:53 社交媒体视域下流行音乐的去中心化 29:58 声音媒体的式微和乐评人的去权威化 35:21 《歌手》“民族情绪”背后体现的更多是文化交流 36:34 《歌手》的评价标准依然被包裹在欧美主导的传统流行音乐体系里 38:48 如何将本地local的音乐元素和现代编曲相结合是中国音乐工业面临的问题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毛利嘉孝《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Piano Concerto No.3, Op.37 - III. Rondo. Allegro
本期主持人 | 董子琪 “河南说唱之神”的歌曲《工厂》MV日前在网上流传。我看了这首歌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原始版本:巨大烟囱矗立,几个小孩在村头废墟间玩耍;另一版用不同的电影片段剪辑而成,取材自《钢的琴》《白日焰火》《hello树先生》还有贾樟柯的几部电影,电影片段以这样的形式融为一体,配合着歌词所唱的,“我不是热爱这里,只是出生在这个地方,工厂的烟雾都盖住了星,周围的村庄都被他合并。” 这首歌以回忆视角展开,“小时候河水就不是很清,现在它换来了金钱和病,搬不走的人,成为了钉。”这样的哀婉目光在去年《中国奇谭·王孩儿和乡村巴士》中出现过,只不过,土地庙拆除以后,田野上矗立起的是一间公共厕所。 从《工厂》这首歌,我还想到了另一首济宁话说唱《机器铃 砍菜刀》。山东小城的生活虽与河南乡村不同,但也有类似对雾霾盖住星空的哀叹(“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但被霾盖住了光明”)以及对童年游戏的追悼(“你知道我有多想回到老家和泥巴,再捞着那些光腚家伙去坑里逮青蛙”)。 当然也有美化的怀旧视角的创作,像是华北浪革的《县城》里唱,“千重山,万层浪,比不过县城一碗汤。” 由《工厂》《中国奇谭》再到《机器铃 砍菜刀》,我不禁想到了曹寇笔下的县城生活。他的《鸭镇往事》以长三角江边小镇为背景,人们在乡镇与市区间来来回回,他当时说,因为中国城市现在分为三六九等,资源非常集中,乡镇如同被遗忘一般,这种遗忘不是经济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乡间盖起超豪华的大别墅,可是走进去什么都没有,还是一张“文革期间的长板凳”摆在那里。 近来关于县城生活的报道也增多了,像是《南风窗》的《人在县城,逃不过命》,还有关注县城贵妇生活的报道。在菏泽车站唱《诺言》的郭有才也走红了。比起对于现象或生活方式的描述,我更想与大家聊聊所谓的“县城美学”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00 爆火的《工厂》MV和Emo Rap 05:34 “南北之争”:五条人歌里的南方县城 08:59 先进or落后,中国城市的三六九等 13:42 县城的干净与脏乱:双手干净是一种巨大的特权 19:19 回到县城:向往的生活vs“走不出,看不破”的牢笼 29:06 商业品牌进驻县城为什么叫下沉?“上”在哪里?哪里又是“下”? 33:10 另外一重对比:县城人觉得你们城里人吃的都是预制菜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中】李孝悌《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音乐】 《工厂》 《机器铃 砍菜刀》 《县城》 《城市找猪》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lodberg Variations,BWV998-15-Variatio 14 a 2
本期主持人:徐鲁青 你们会有时间焦虑吗?我对“浪费时间”的行为总是很内疚,当我闲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做些什么,刷手机都可以,好像闲暇总是被规划好的、有限的,如果这一刻的行为无法为日后的目标做出贡献,就没有价值。 前段时间读到一篇题为《时间的暴政》的文章,作者廉思写到,“时间本应是于我们自身中的存在,现在却被统统剥离开去,成为整个社会崇拜效率至上的通行证。”我大概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仍然很难想象一种存在于我们自身中的时间,是不是因为我被异化太久了呢。你们感受到过时间焦虑吗? 【本期嘉宾】董子琪 尹清露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38 “时间就是金钱”和尼采“永恒的一天” 04:52 日程管理APP:管理时间的有效工具or时间焦虑的“止痛剂” 10:47 影视文学作品中对“永恒的一天”的呈现和阐释 12:45 现代社会时间的均质化抹杀了时间自身原有的意义 19:26 不同民族和国家会有不同的时间观:hope和intention 24:42 女性身体中蕴藏的时间节律感 26:19 现代机械计时技术对原有传统自然计时产生冲击和破坏 27:54 马斯克的“时间拳击” 29:48 消除事件的模糊感或许可以减少焦虑 31:57 网络游戏对“时间焦虑”的利用 36:20 “时间焦虑”成为知识爆炸时代互联网行业的新商机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离自由》 【美】艾伦·莱特曼《爱因斯坦的梦》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Perfect Day - Lou Reed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还有谁觉得多邻国像个霸总一样,每天都在默默给你施加压力!你的多邻国焦虑严重吗?”在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类似的吐槽。多邻国是一款语言学习类app,目前提供包括粤语在内四十多种语言的学习,它设定了级别、排行榜、各种成就来激励学习,也可添加好友督促或共同完成任务,其logo——绿色猫头鹰“多儿”也被称为小绿鸟。 多邻国创始人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曾经在TED演讲中谈到,在设计多邻国时,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一个旨在教授知识的APP怎么能和TikTok、Instagram、游戏这样令人上瘾的平台竞争?“通过智能手机提供教育,就像指望人们会吃西兰花一样,但在西兰花旁边你放了最美味的甜点,例如TikTok、Instagram、游戏……为了让人愿意学习,多邻国要让西兰花尝起来就像甜点。”因此,多邻国采用了社交媒体和手机游戏的套路来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全球普及教育,其秘诀就是使用连胜打卡和通知系统。 多邻国的“劝学”形同“追杀”。如果你学习了,小绿鸟就会喜上眉梢。如果连胜天数令它满意,它会表情火热。如果你没有学习,它就会变成表情包,随着你弃学时间的延长,它的表情会越发狰狞,劝学的内容从撒娇卖萌的“练习时间到!”、“坚持,就是胜利!”“还不去学?!”到“你忍心吗?”“你完全不学是吗?”“最后通牒!” 除了小绿鸟,多邻国另一位负责短信轰炸的劝学大师是态度很差甚至有些阴阳怪气的拽姐。“是我,拽姐。要是29天连胜就这么丢了,这滋味不太好受吧……反正不关我的事,你看着办!”“是我,拽姐。多儿说你连他也不理了。一句英语也不学,佩服佩服!” 用户边挨骂,一边对此津津乐道,并在社交网络抱团诉苦。多邻国也不失时机地玩梗——去年圣诞,它在日本涩谷推出了模仿KFC的特别活动KFD,全称 Krispy Fried Duo(酥脆油炸小绿鸟多儿),限时售卖圣诞款绿色炸鸡。不少网友对此表示:做了我最想做的事。多邻国俨然成为了互联网的社交货币。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多邻国的学习体验以及多邻国如何成为社交货币。 【本期嘉宾】徐鲁青 尹清露 董子琪 林子人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00 多邻国的学习体验:游戏激励和多元包容 06:15 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 13:09 教育场景逐渐趋于线上,被数字技术掌控 18:25 外语教材和日常用语的区别 22:44 外语学习场景化:在小红书学外语 26:39 多邻国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34:28 东亚“做题家”的快乐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 【英】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 【日】稻田丰史《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由金秀贤、金智媛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泪之女王》是2024年到目前为止热度最高的一部韩剧。4月底该剧完结时,以24.85%的收视率打破了《爱的迫降》的记录,成为韩国有线电视台史上收视率排名第三的剧集。该剧在Netflix同步播出,在海外观众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播出期间,《泪之女王》数次登上微博热议话题,大结局当晚更是登顶热搜榜首。 我是第一时间追完《泪之女王》的,看到剧集的后半段,我都快忘了最初是怎么被这部剧吸引的。该剧在最初的人物设定上颠覆了正统韩国浪漫爱情剧的套路,故事从通常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开始,讲述一对夫妻在热恋期激情褪去后变为怨侣,继而开始反思这段关系。另外一个新颖的设定是,这部剧倒转了一般浪漫爱情剧的性别权力结构,剧中的女主角洪海仁成为了百货公司的“霸道总裁”,婚后一心扑在提升百货公司业绩上,疏于对丈夫的关心;男主角白贤宇则是出身平民家庭的“入赘”女婿,不仅在工作中担任妻子的下属,在家庭中则听命于颐指气使的岳父岳母,还要和其他进入这个财阀家族的女婿们一起准备祭祀食物。乍看之下,白贤宇很符合这两年颇有人气的“窝囊废人夫”角色设定。 但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很快发现,《泪之女王》骨子里依然是我们熟知的那种韩国浪漫爱情剧——女主落难,男主拯救,经历百般磨难,男女主角终于修成正果。就在白贤宇(男主角)受不了妻子的冷漠和岳家的控制,准备提出离婚时,洪海仁(女主角)告诉他,自己身患一种罕见的脑瘤,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与此同时,洪家陷入了一个巨大阴谋,集团的控制权岌岌可危,而白贤宇则成为了那个拯救妻子和妻子的家族于水火之人。在最后四集里,剧情可以说已经脱离正常逻辑,塞满了韩剧套路,包括女主治愈了绝症但失去了记忆、争夺家产的阴谋、男二为爱痴狂绑架女主、男主遭遇车祸但奇迹般地立刻离开医院营救女主,为她挡下子弹…… 尽管我也是观众之一,但我还是惊讶于这样一部集合了经典韩剧套路的平庸之作能吸引那么多观众。不可否认的是,韩剧已经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就《泪之女王》而言,它巧妙地利用了观众对韩剧的熟悉程度来设置彩蛋剧情,比如宋仲基在剧中客串的离婚律师,其人物设定和台词致敬了他此前演过的《黑道律师文森佐》;洪海仁的妈妈在和弟弟聊天时,背景电视里播放的画面是《爱的迫降》,而《泪之女王》的编剧朴智恩正是《爱的迫降》《来自星星的你》的编剧。 近年来韩国影视剧不断推陈出新,涌现了一批现实主义的作品,而《泪之女王》似乎又象征着某种传统韩剧的复兴。想跟大家聊一聊,2024年,我们为何依然会被韩国浪漫爱情剧吸引呢? 【本期嘉宾】徐鲁青 尹清露 董子琪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26 韩剧三大套路:车祸、绝症和失忆 7:54 从《哈利波特》看写作套路的轮回 10:21 随着时代思潮变化的韩剧套路 13:36 韩剧缘何开始吸引男性观众 26:02 为什么我们现在依然会被韩国浪漫爱情剧吸引 31:56 原子化生存状态下的“羁绊”叙事和本真情感 44:41 两种不同的电视剧创作策略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金仁顺《春香》 【英】J·K·罗琳《哈利·波特》 【韩】张庆燮《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转型中的家族政治经济学》 【日】稻田丰史《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剧集】 《泪之女王》 《爱的迫降》 《黑道律师文森佐》 《来自星星的你》 《蓝色生死恋》 《女主播的故事》/《夏娃的诱惑》 《浪漫满屋》 《王的男人》 《天国的阶梯》 《我叫金三顺》 《罗密欧与朱丽叶》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 《恶作剧之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新世纪福音战士》 《请回答1988》 《俗女养成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15 - Variatio 14 a 2 Clav.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