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 | 徐鲁青 这次清明档,梁朝伟和段奕宏主演的《猎狐·行动》表现得相当平淡,豆瓣评分只有4.7,票房预计也不过五千万,这对于一部上亿投资的电影来说,可谓票房惨淡。实际上段奕宏这几年饰演的角色都差不多:警察、军官、硬汉,似乎被困在了同一个类型里。这种困境不止他一个人有,像孙红雷、廖凡、胡军这些“中生代硬汉”演员,似乎都遇到了同样的瓶颈。 这些演员曾凭借粗犷的硬汉形象在影视圈大放异彩,然而如今,他们被限制在同样的警匪、军旅类型片中,演出的空间越来越小。 段奕宏的困境或许反映的是一种“硬汉审美”的危机。另一边在好莱坞,过去几年崛起了一种新风潮:“面条男孩”——比如提莫西·查拉梅(“甜茶”)代表了这一波风潮。他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肌肉男,瘦弱、清秀,蓬松的卷发,流露出一种顽童小鬼式(impish)的帅气。在戛纳获奖的《阿诺拉》男主马克·埃德尔斯坦也是这个类型。 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中国的影视创作中,男性气质的变迁往往与时代的价值观、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从上世纪80年代,施瓦辛格、史泰龙等肌肉型男演员占据荧屏,到如今以更加柔和、纤瘦的男性形象为主流,背后无疑反映了社会、文化乃至政治风向的变化。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荧幕上的男性形象变迁。 【本期嘉宾】潘文捷 丁欣雨 王鹏凯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00 荧幕上的男性形象变化 4:59 面条男孩流行反映了人们对男性的期待和转变 8:21 文弱书生是传统的中国男子气概 19:08 从文人特质到“武”的复苏,男子气概与国家形象相关 28:10 男性更喜欢能让自己代入的角色 30:58 从incel到绿化:当男性自身凝视自身 37:19 男子气概不只是一个性别问题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宋耕 《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 【中】王实甫 《西厢记》 【中】《金瓶梅》《肉蒲团》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狂飙》 《棋士》 《士兵突击》 《侠女》 《倩女幽魂》 《小妇人》 《沙丘》 《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 《猎狐·行动》 《真正男子汉》(综艺) 《运动少年》(综艺)
本期主持人 | 张友发 《白雪公主》的滑铁卢成为了最近全球性的娱乐新闻,上映第三周后,目前在中国大陆的累计票房甚至没有破千万,全球票房则为1.44亿,低于市场预期,媒体预测亏损将会达到1.15亿。这部电影从选角到最后上映,一直在不断陷入到舆论风波之中,从女主肤色,主演们的政治立场,甚至小矮人角色不用真人出演,都引起了不断的风波。从《小美人鱼》到《白雪公主》,迪士尼最近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一直陷入到争议之中,更多元化的卡司并没有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也被批评其内核并不新锐。 值得注意的是,该动画系列立项于2016年,恰逢特朗普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反映了美国电影在政治转型期的困境,也就是从身份政治转向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时面临的摇摆问题。 【本期嘉宾】徐鲁青 潘文捷 王鹏凯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01 迪士尼重说童话:伪先锋还是真激进? 14:46 为什么中国不欢迎迪士尼新童话:东西文化语境差异的讨论 16:39 无法形成的普适价值观进一步导致文化讨论脱钩 20:42 中美对于“政治正确”的看法和理解差异 25:10 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追求背后,透露着社会现实与其政治主张 34:12 好莱坞与多元化政策的量子纠缠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河野真太郎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 【中】林垚 《空谈》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剧】 《小美人鱼》 《白雪公主》 《冰雪奇缘》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星际穿越》 《冰与火之歌》 《甄嬛传》 《黑暗荣耀》 《阿诺拉Anora》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美国队长》 《哪吒》 《大都会》 《绿皮书》 《大地》 《青蜂侠》 《喜福会》 《摘金奇缘》 《瞬息全宇宙》 《新白娘子传奇》 《芭比》 《小妇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头:Snow White Returns_Rachel ZeglerHz) , 结束:从心底祈愿_希林娜依高
本期主持人|丁欣雨 最近出现了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爆雷,而距离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湖北经视就报道了其店员使用常温存放的隔夜水果切片制作饮料的新闻。 当餐饮店越开越连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人的味觉也被塑造得适应了标准化和工业化口感,难以辨认其原料构成,反而是已经提供到饭桌上来的食品给了我们“应该是这种味道”的幻觉:虾仁就该是这么q弹,鸡肉就该是这么滑嫩。原材料与成品在流程上的距离,给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我们的食物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工业化、规模化又会给食品和身在其中的人带来什么影响? 2:22 人们为什么不批评蜜雪冰城 4:07 三聚氰胺到地沟油,消费维权考古 10:33 原来樱花味不是真实的味道 20:13 食物工业嵌套着资本增值逻辑 29:06 从共享经济到零工经济 32:10 吃不吃麦门,有得选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本期主持人 | 潘文捷 歌手方大同2月21日因病去世,享年41岁。有人分析他是因为极端吃素导致免疫力下降,也有人说他是因为长期在环境恶劣的录音棚内录音导致身体状况不佳。2月初,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享年48岁,也引发了许多悲痛。 在我们所处的媒体行业,今年,41岁的媒体人、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为严重流感而早逝的新闻也受到了许多关注。 作为记者,我们经常撰写逝者讣闻,你如何看待英年早逝的消息? 【本期嘉宾】徐鲁青 张友发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00 名人的英年早逝:亲身经历比遥远的怀念更震撼 10:58 我们为什么哀悼大S和方大同? 15:10 从青年学者到韩娱明星:英年早逝或许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体现 19:38 消费死亡:讣闻报道的流量逻辑反思 26:08 从讣闻对象中获得看待人生的新角度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俄】列夫·托尔斯泰 《伊凡·伊里奇之死》 【韩】吴赞镐《我们赞成差别对待:变成怪物的年轻一代》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St: 天之涯 海之角_天外飞仙原声大碟 En: 回留_方大同
本期主持人 | 徐鲁青 这段时间,AI占领了身边大多数新闻,而大家尝试AI的第一步是用它“算命”。我们拿Deepseek做表格,写报告,也用它测紫薇看星盘。扔给它出生时间地点,能看到人类的命运起伏。为何我们在面对这样先进的技术时,第一反应竟是问“命运”?人们是怎么面对AI的? 【本期嘉宾】潘文捷 张友发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43 由古至今的“命运”之问:从传统占卜到AI算命 07:52 当AI、大数据加入现代占卜,算命变得更“科学”了吗? 12:13 线下算命的骗局 16:30 算命过程中的互动也是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 19:05 不止算命,当AI成为现代搜索引擎 22:40 会骗人的AI:消失的信源和被取消的逻辑链条 27:25 透过版权问题聊聊“AI热” 30:00 数据主义vs人文主义:我们对于“人”的反思 35:45 AI对于创造的理解是一种非人类中心的思维启发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金庸 《连城诀》 【法】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中】易之 《我是个算命先生》 【中】王化平 《占问苍天:出土文献中的数术文化》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t: 黎恩濟序曲_瓦格纳 En: 齊格菲牧歌_瓦格纳
本期主持人 | 潘文捷 【本期嘉宾】 王钦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零度”日本:陷入“关系性贫困”的年轻一代》作者 薛静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脂粉帝国: 网络言情小说与女性话语政治》作者 【音频&文字版整理】潘文捷 【时间线】 01:42 “女性单身是主动选择,男性单身是被动筛选“? 07:56 情感变成了“剥洋葱”,除了恋爱和结婚,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满足的可能才是爱情的核心 12:37 年轻人不谈恋爱的现象和“安全的疼痛”有高度关联性 14:32 把人际关系当中的偶然性都提前排除在外,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17:09 不恋爱源于对不稳定的恐惧 19:19 伴侣变成了“审判者” 20:04 Situationship流行,人们不进入严肃关系 22:20 女生喜欢找同性cos委托 28:52 自恋和自卑相互交织 30:24 女性玩的乙女游戏和男性玩的美少女游戏有何区别 31:56 夫妻互称队友 42:43 直播打赏为何能带来快感 45:36 不要区分仿佛的关系和真正的关系 49:57 在情感关系中过度追求真实感,带来的必定是灾难性的后果 54:27 洋葱的核存不存在? 56:48 我知道这个牛排是假的,但是它很好吃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零度”日本:陷入“关系性贫困”的年轻一代》 《脂粉帝国: 网络言情小说与女性话语政治》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甄嬛传》 《群体性孤独》 《黑客帝国》
本期主持人 | 张友发 根据多家台媒报道,著名台湾明星徐熙媛(大S)春节赴日旅行期间,因患流感并发肺炎不幸逝世。对于大S的逝世,网络上有两种讨论,一方面是惋惜大S的人生,感谢她陪伴了大家成长;另一方面,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无论是大S还是她的前夫汪小菲,这家人的新闻过多地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在大S的人生里,她的婚姻和私生活一直在真人秀、社交平台、直播间叫卖中被反复讨论,重新讨论这位女星的一生,也是重新思考东亚女性的身体与娱乐业以及大众媒介复杂的关系。 【本期嘉宾】徐鲁青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53 艺人新闻是否占用了“公共资源”? 05:20 大S被真人秀化的一生折射了娱乐生态的变迁 11:40 敢爱敢恨的大S,是保守的东亚女儿,还是做自己的女性主义? 15:48 陪伴我们学生时代的台偶剧与社会观念 24:23 从早年台偶剧到今天,“少女”形象的塑造仍在继续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王钦 《“零度”日本:陷入“关系性贫困”的年轻一代》 【中】徐熙媛《美容大王》 【中】闫岩《娱乐新闻小史:从讲八卦到流行文化的诞生》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剧集】 《恶作剧之吻》 《欲望都市》 《想见你》 《我们与恶的距离》 《流星花园》 《青苹果乐园》 《王子变青蛙》 《微笑PASTA》 《娱乐百分百》 《康熙来了》
本期主持人 | 董子琪 就要过年了,又是面对饮料、甜食和炸物诱惑的时候了。前阵听一档播客,将这类精心制作的、加入很多添加剂的食物称为UPF(ultra processed food),即超加工食物。这种食物的特征是面目全非(其实西式饮食中这方面比较明显,中式蒸煮都可以作为正面例子出现)、非常可口、可以长时间储存、经过复杂亮丽的包装和营销,比如说早餐麦片、巧克力饼干等等,而最关键的特点是,它让人们吃得更多,吃得上瘾。 一边是明显有害的对象,另一边是无法戒除的上瘾。成瘾,指的是一种病态的依赖关系,它的象征意义也是多重的。除了对于食物上瘾,人们还会对抖音上瘾,对坏音乐上瘾,对爽片上瘾。就像布莱德利·库珀主演的电影《永无止境》(2011)里一样,永远没有终点,主角只会越来越依赖于神奇药片的神奇功效,而它将永无上限。想在春节前容易比较放纵的时间段,和大家聊聊成瘾和快乐的话题,日常中对于这些现象的观察,比如说会对什么上瘾?它又是怎么样形成的? 【本期嘉宾】徐鲁青 张友发 王鹏凯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16 上瘾是如何形成的:烟酒、游戏和短视频 08:22 “成瘾”是权力互动的结果 13:55 上瘾未必能带来快乐 18:56 反思上瘾,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21:36 成瘾的发展历程与边缘资本主义 28:17 造成成瘾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安娜·伦布克 《成瘾》 【日】三浦展《下流社会》 【法】阿兰·埃伦贝格《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
本期主持人 | 潘文捷 东亚人一直以卷王著称。然而,从2025年起,日本东京都政府将允许其员工每周工作4天,以扭转日本的低出生率。“上四休三”不是日本独创的。冰岛此前也进行过类似实验,结果显示,员工的幸福感和生产力都有所提高。在元旦和春节的缝隙里,想和大家聊聊工作和休息的关系,休息在今天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要怎么休息。 【本期嘉宾】小熊 徐鲁青 张友发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18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又卷又累? 07:35 后福特主义时代的工作热词不再是996,而是24/7 13:15 技术的进步没有解放劳动者 18:14 “上四休三”和“做二休五”可行吗? 22:50 东亚卷王的完美主义 31:43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休息?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德】迈克尔·富尔 《韩国流行音乐》 【日】森冈孝二《过劳时代》 【日】大原扁理《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 【日】广井良典《后资本主义时代》 【英】珍妮特·温特森《十二字节:过去、偏见和未来》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场 La Provence_Bandari 中间配乐 First Rose in Spring_Bandari 结束 The Ancient Book_Bandari 辛苦老师们加一下
本期主持人|徐鲁青 转眼又是一年,我们聊了整整一年。了解一个人意味着了解早餐、睡衣、没梳的头发和卡在wifi里的脸。这些聊天室都帮我们做到了,今年最后一期聊天室,我们来盘一盘写过的稿子也聊一聊各自的变化,这变化或许关于目光的投向、写作的方式,最终也反映的是我们的内心。相当于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年终总结。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胡玉藜(实习记者) 【时间线】 Part1. 你今年印象最深的一篇稿子? 03:24 燕妮·埃彭贝克对人的存在的重视 10:55 难以归纳的古尔纳,在董宇辉直播间里“被金句” 24:27 评论从雄辩到感动 27:49 想要写出厉害的评论,其实是一种执念 33:12 如果不设任何限制,你在未来最想做的题或系列是什么?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燕妮·埃彭贝克:忍受时间流逝却不被允许活跃起来,这是可怕的浪费与苦难》 《诗人甘德:人类史上第一次我们的语言变得完全“交易性”》 《三国时期没那么特殊,曹操没那么坏,诸葛亮也没那么神奇》 《作家王安忆:语言不发达的人,心理也很简单》 《白先勇:文化断层后,中国人对情与美失去信心,感情表露和手脚无措了》 《韩国作家赵南柱:即使同住一个屋檐下,人与人也存在着超越“代沟”的隔阂》 《从MBTI回到荣格:当心灵的河流日渐干涸》 《在暴力与绝望的年代如何活下去:从藤本树的〈蓦然回首〉说起》 《日本动画Chiikawa:不是“电子布洛芬”,是残酷与悲剧的一种可爱写法》 【英】默林·谢尔德雷克《菌络万象》 【美】马西娅·比约内鲁德《垂向时间》 【美】李海燕《心灵革命》 【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
本期主持人 | 董子琪 转眼到了年底,今年我们编辑部聊了许多话题,从一年一度的春节聚会、高考报志愿到体育盛事巴黎奥运,再到年度热议的各类文化现象,像是综艺《再见爱人》《歌手》、现实主义电影、淡学、治愈系、老登学,以及流行时尚单品,比如防晒服、苹果手表、学术酒吧还有精神卫生中心的文创。 全年四十六期当中,我们试图在日常中捕捉文化的趋势还有时下人们的心态。记得去年也在这个栏目中盘点了世界上的年度关键词,包括日韩的年度词汇、《咬文嚼字》的年度词汇、《柯林斯词典》和《剑桥词典》以及《韦氏词典的》的关键词等。听了那么多别人的关键词,不知编辑部的各位,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Part1. 2024年,你的第一个年度关键词? 03:00 东亚身份认同与音乐工业:从白女风潮到韩女流行 09:19 《再见爱人》与短剧爆火,被“冲突”吸引的注意力 13:47 精神状态成为自嘲单品,我们在残酷现实中寻求治愈 17:03 影视作品与底层写作,现实主义题材的流行与反思 22:30 “黏腻”是一种厘不清也道不明的感觉 Part2. 备受关注的社会心态与文化心理 24:48 浓人vs淡人: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 31:40 学会钝感是一种生存策略 35:30 抵抗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方式之一:看到另一种生活样态 41:28 吞噬感与中式恐怖,恐怖与压抑是灵魂的战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宮崎広和《The Method of Hope:Anthropology, Philosophy, and Fijian Knowledge》 【中】颜世安《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 【日】宇野常宽《〇〇年代的想象力》 【日】斋藤环《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美】凯茜·帕克·洪《少数派的感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八角笼中》 《年会不能停》 《逆行人生》 《凡人歌》 《我是刑警》 《热辣滚烫》 《白莲花度假村》 《再见爱人》(综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n:Dream It Possible_Delacey
本期主持人 | 尹清露 不知不觉中,最近的豆瓣时间线多出许多对“老登电影/文学/艺术”的讨伐。最早出圈的是“老登电影”,指的是男性本位、讲述男性故事的电影,豆瓣TOP250中的多数都没能幸免,如果说《海上钢琴师》还是“小试牛登”,那么《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就是“登峰造极”的典范。紧接着,网友还发明了“老登文学奖提名”,贾平凹和冯唐位列前二,海明威、刘慈欣等作家也纷纷中弹,互联网上一时间充满了活泼的气氛。 根据媒体《新周刊》的溯源,这次讨伐的缘起是电影《好东西》热映,网上出现了它“是不是小妞电影”的讨论,于是有网友用魔法打败魔法,提出了与之相对的“老登电影”概念。关于这场讨论,最大的争议焦点在于它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还是在乱扣帽子。一部分网友认为,这说明我们终于能够以女本位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不再只是相信从小耳濡目染的“权威”,而能够夺回属于女性的语言;也有网友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极端,性别视角也不是唯一可取的视角。 在今天混乱的舆论场上,另一个概念也还没来得及得到厘清,那就是“小妞电影”,它起源于美国的“chick flick”,指的是以女性为核心、故事场景较为轻松欢快的一类电影,多以都市爱情为题材,比如《BJ单身日记》《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小妞电影诞生的背景是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与欧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到了今天,“小妞电影”也迎来了另一轮质疑:虽然看上去是在彰显女性权利与自由,但无害的爱情题材以及通常无辜可爱的女性形象,让这个门类在不少观众心中成为了“轻浮肤浅”的代名词。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老登”。 【本期嘉宾】董子琪 徐鲁青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56 突然爆火的“老登” 13:12 从玩梗到立场对立,why so serious? 18:23 老登文学vs小妞电影 31:45 重新关注周遭,在女性主义成为“显学”的今天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韩】闵智炯 《她厌男,她是我女友》 【意】翁贝托·埃科《米兰讲稿》 【意】翁贝托·埃科 / 【美】理查德·罗蒂 / 【美】乔纳森·卡勒 /【英】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海上钢琴师》 《教父》 《肖申克的救赎》 《好东西》 《BJ单身日记》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过把瘾》 《乡村爱情故事》 《狂飙》 《老炮儿》 《穿普拉达的女王》 《失恋33天》 《北京遇上西雅图》 《给朱丽叶的信》 《爱情与灵药》 《相思成灾》 《和莎莫的500天》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st: 滥俗的歌_钟楚曦 en: Send My Heart With A Kiss_Stephen Sanchez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