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6 你离用好定投这个武器,只差这一期内容!| 实操篇

话接上期,我们接着聊定投。 定投,这个看似简单的投资工具,却能使出十八般武艺。 有人想靠它从宽基的浮亏中翻身,有人想用它打理年末奖金,更有人想将其作为养老规划的核心武器。 为何有人定投收益颇丰,有人却深陷泥潭?奖金这类大额资金,该如何融入定投节奏?面对房贷压力,是提前还贷还是坚持定投?长期养老定投,又该如何调整策略?这些问题,正是普通投资者在定投路上的常见困惑。 这期我们依旧和来自深交所基金管理部的杨婕老师、韭圈儿APP的创始人北落的师门(韩老师)基于真实案例与实操经验,拆解定投在不同场景下的核心逻辑,告诉你如何让定投从 “简单动作” 变成 “高效理财工具”。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 深交所基金管理部 杨婕 韭圈儿APP创始人 北落的师门 Part 1:定投与核心要素拆解 01:20我的定投经历:2019 年定投获利,2021 年套牢,微笑曲线变滑梯 02:03定投——打工人的第一桶金 03:49定投能用来解套吗? 07:25北落的定投解套经历 08:42行业 vs 宽基:行业轮动快,宽基更适合定投 09:50影响收益率因素:频次、金额、时间、产品 Part 2 : 深入三大定投具体场景 一、打工人定投 10:30打工人定投要注意什么?止盈出来的钱怎么处理? 14:10定投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17:30年终奖该怎么加入定投计划? 二、房贷人定投 18:10 房贷与定投选择:优先定投,留足 6 月房贷钱,选宽基 19:44标的选择原则:不因房贷目标改变,避免现金流错配 三、养老人定投 20:33 长期养老定投问题:十年以上目标的止盈与操作调整 21:05养老定投策略:30 岁多投创业板,50 岁加稳健资产 25:59年轻群体配置:高波动权益类占比可更高,长期收益或更佳 Part 3:进阶策略与终极逻辑 26:43胜率提升方法:大跌补仓、宽基 + 行业组合、简化止盈 30:13止盈方式对比:目标收益率为主,估值法为辅 32:12止盈份额选择:无优劣,看个人习惯,关键在执行 36:35定投本质:如太极,坚持即能四两拨千斤,跑赢市场平均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定投非储蓄,不保证一定盈利,基于特定历史时期对指数的业绩模拟,不代表任何产品未来收益表现。

37分钟
13k+
2周前

E25 《定投不走弯路指南》:收益预期、止盈与如何启动正向飞轮

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让无数投资者又爱又恨,感觉熟悉但又充满困惑的话题——定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定投这个被银行机构说了十几年的策略,真的能帮我们普通人赚到钱吗?为什么很多人坚持定投好几年,打开账户一看,收益还是让人非常心塞? 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两位在定投方面给我们带来非常多启发的嘉宾。第一位嘉宾是来自深交所基金管理部的杨婕老师,杨老师身处市场一线,对于投资者行为、市场结构和定投的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 第二位嘉宾是韭圈儿APP 的创始人北落的师门(韩老师),北落老师自己就有着十几年的实战定投经验,而且他跟我分享了非常接地气的止盈打法。希望今天我们聊天的内容能带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启发。 最后要补充一点,关于定投这个话题,我们拆成了上下两期,在今天这个上期当中,我们会一起聊一聊机构宣传的定投和我们实际定投的体感到底有哪些差别?问题出在哪?止盈这个定投里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到底该怎么踢?在下周的内容当中,我们会从更实操的角度聊一聊如何提高定投的收益率。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深交所基金管理部 杨婕 嘉宾:韭圈儿APP创始人 北落的师门 时间轴 Part1:你可能需要一个机会——重新认识定投 02:50 买房vs投资,体感差到底差在哪里? 08:20 在A股定投真的是一个匹配的工具吗? 09:57 北落分享自己的定投策略进阶之路 13:21 定投的“小农模式”vs “捕猎模式 15:30 机构聊定投的误区 Part2:关于定投最重要的几个问题 17:31 定投是理财而不是投资,此话怎讲? 18:20 定投合理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25:00 定投适合特定的需求而不是仅限于一群人 38:49 定投收益vs一次性投资的收益 Part3:关于「止盈」: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 44:41 嘉宾们的“大道至简”止盈策略 49:51 定投这个工具带来的胜率价值 52:56 如何防止止盈卖飞 52:57 定投中不应该做的事情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9分钟
16k+
2周前

E24 揭开「新消费」这袭华袍后看到的:消费降级、叙事重塑和投资挑战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从排着长队的老铺黄金,到被拍出 108 万天价的泡泡玛特...一轮新消费浪潮下港股三姐妹打头阵,把消费的风吹向大江南北。 当物质丰裕到一定程度,消费就成了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当经济的贝塔不再强势增长,一张几十块钱的卡牌,几百块钱的玩具,反而成了对抗生活虚无的精神刚需。不知道你在这一轮新消费的火爆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消费者、投资者还是旁观者? 「新消费」突破了传统消费的商业模式和估值模型,映射着代际更迭、心理需求与投资逻辑的深刻变革。但为何是港股三姐妹?为何新消费的赚钱效应更多集中在单只股票而非板块?对普通人而言,在如红利、科技、新消费等主题投资热点中,又如何过滤市场噪音、正确评估风险,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特约主持文欣,与天弘基金基金经理沙川、前券商可选消费首席分析师Neko展开深度对谈,为以上问题提供关键思考框架,助你穿透现象,理解「新消费」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聊天的人 特邀主持:文欣 嘉宾: 天弘基金基金经理 沙川 播客《远行者与碎冰匠》主播、前券商可选消费首席分析师 Neko(江东猫草) 时间轴 Part1:为什么「新消费」火了? 02:35 最近一次「情绪价值拉满」的消费 04:59 消费方式的转向:由向上社交到自我满足 08:10 新消费之「新」体现在哪里? 14:19 从投资角度看,二级市场火热带动社会关注 17:48 资金层面和需求层面的「鲸落效应」 Part2:泡泡玛特领跑「新消费」板块 20:20 新消费=消费降级? 22:30 泡泡玛特股价飞升的「天时、地利、人和」 23:54 盲盒形象设计契合了bad feeling的小小释放 25:16 叠加社交和时尚属性,Labubu出现「人传人」现象 28:39 估算泡泡玛特市场空间,传统框架失效 31:52 高层级需求驱动下的新消费,赚钱效应更多体现在单只股票 36:56 用PEG估值模型看,当前投资新消费板块需谨慎 40:10 回顾「日本失去的30年」,动漫、偶像IP大爆发 Part3:「新消费」是一个长期趋势 43:53 消费主力成长背景:经济高速发展+民族认同感强 47:53 年轻人自我表达的长尾效应具有可持续性 48:24 主动投资对普通人来说有难度,但个股案例值得学习 51:59 对比红利和科技板块,看本轮新消费的上涨逻辑 56:18 主题热点涌现,普通人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0分钟
3k+
1个月前

E23 从套利到机遇,普通人如何玩好这场无限的寻宝游戏?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2025年5月,央行再次降准,多家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存首次跌破1%。与其在「存款缩水」的焦虑中反复内耗,不如换个思路,主动寻找不确定时代下低风险的「小机会」——套利。 「套利」看似一个经济学术语,其实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远,可转债打新、存款利率差、多平台商品价差、消费满减攻略......在信息洪流中捕捉关键点、抓住信息差,认知与行动相互配合,就能玩好这场无限的寻宝游戏。 这一期节目,我们再次邀请人间钱话的老朋友林荣华,一起聊聊什么是值得普通人长期实践的「套利」,我们见证过历史中哪些已然逝去的套利模式,又该如何抓住当下生活中储蓄、投资和消费场域的各类套利新机遇。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师 林荣华 时间轴 Part1:为何需要关注「套利」的小机会? 03:11 以历史的角度理解何为「套利」 04:42 房地产牛市、自媒体发展、黄金大涨,「大机会」并非人人都能抓住 07:15 对所谓时代大机会的捕捉,往往从注视「小机会」开始 08:55 知而不行则不知,「看到+做到」才能真正抓住收益机会 Part2:什么样的「套利」可以长期实践? 10:43 「套利」的词源和经济学释义 12:03 用一个公式说明什么是能长期实践的套利 13:34 低风险套利的特征和实操案例:可转债打新及衍生投资策略 17:29 生活场景中的低风险和无风险套利随处可见 20:20 事件驱动型套利的特征和案例:并购重组、ST摘帽行情等 21:52 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对套利「胜率」和「赔率」各有偏好 24:27 从时间、空间和制度视角解析历史中的套利机会 Part3:个人投资者如何在生活场景实现套利? 27:23 储蓄场景:50万存款下,向高利率银行「存款搬家」 28:57 投资场景-资产端:拓宽投资关注面、深耕某一领域、将认知化为行动 37:51 投资场景-负债端:基于不同类型贷款利差的债务置换 39:34 消费场景:在正确评估需求的前提下,关注平台价差、节庆满减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43分钟
3k+
2个月前

E22 中美关税、联储不降息..面对外部「强震」,普通人如何搭建个人财富防御系统?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美联储降息的靴子迟迟未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大起大伏,经济与政治的博弈将宏观环境推向更难看清的格局。 降息周期下,一面是跟随政策预期剧烈波动的股指走势,一面是仍旧强势坚挺的科技企业经营数据,普通人应该押注政策风向、还是坚守企业价值?又如何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建立相对稳定的个人财富防御系统?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的严浩,解读美联储后续的降息节奏和关税战暂停的经济考量,以企业基本面和统计学数据双重视角,深入剖析——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理性配置」与「长期持有」为何仍是普通人投资的最优解。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 严浩 时间轴 Part1:近期美国宏观政策解读:降息&关税 05:14 美联储本轮降息政策的核心逻辑:介于预防式降息和衰退式降息之中 11:39 从风险性和必要性分析美联储6月的降息概率 14:49 通胀预期与关税政策如何影响Q3的降息可能性 17:55 鲍威尔为什么如此看重对公众的「预期管理」 21:18 特朗普上任之后,美联储主席还能坚守独立吗 23:15 关税战暂停,特朗普决策背后的经济性因素 Part2:美股的投资策略是「长期持有」 27:46 为什么普通人需要关注美联储动作和关税政策 29:26 美股表现受益于降息周期和科技产业优势 31:29 纳指4月跳水后迅速收复,美股持有人如何应对阶段性波动 35:19 从企业竞争力的视角解读美股为何需「长期持有」 38:08 从统计学角度比较不同持有期限的正收益概率 41:19 对普通人来说,「高抛低收」的难度非常大 45:58 与其随市场舆论摇摆,不如关注企业财报数据 Part3:不确定性下的「人生防御支持系统」 48:27 向巴菲特学习,不做造成本金永久性损失的事 52:05 匹配未来预期,做好个人资产的风险等级份额划分 54:51 用保险兜底,在短期不确定中捕捉长期的确定性机会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指数根据特定历史时期进行模拟的业绩数据,不代表任何产品未来收益表现。

58分钟
2k+
2个月前

E21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理财,做个好好生活的稳学派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联合看理想圆桌出品- 大家好呀,好久不见 本期是一个特别节目,我们邀请了天弘基金基金经理胡彧 和美食作家田螺姑娘,以及看理想圆桌的颠颠三人坐下聊天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在美东时间4月4日接受彭博访谈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他接着补充到,“对未来的可知性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低”。 从贸易摩擦到关税升级,全球经济秩序正处于被巨力搅乱的阶段。 当确定性变得稀缺,宏观叙事的裂隙投射到每个微观个体身上, “稳健”两字显得更加可贵。 我们普通人的稳是什么——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今天,我们放松心情,加入三位朋友的聊天局 一起聊聊普通人如何做生活和财务规划 ——才有可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靠近“稳稳的幸福”。 本周在小红书搜索#好好生活稳学派 可以参与更多话题讨论 让我们从三餐四季聊到理财投资, 来一场关于钱和生活的真心话 00:05 在这个春天好好生活:春季时令美食建议 09:11 从随性消费到实用主义:消费观念的转变 19:19 如何平衡生活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4:17 关心生活和理财 37:01 固收+资产的进化,是为了让普通人更好投入生活 39:59 稳健投资与生活稳学派 聊天的人 串台主持:看理想圆桌 颠颠 嘉宾:天弘基金混合资产部基金经理 胡彧 美食作家田螺姑娘 陈宇慧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45分钟
4k+
3个月前

E20 重新养一遍自己之财商篇 | 串台《晨星投资说》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人们常说「智商」和「情商」,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财商」却是近几年才被广泛接受和讨论的。如果要给「财商」一个简单的定义,它是指我们在与金钱有关的选择中做出合理分析、得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在国际通用的「财商测试」中,消费、信用与债务管理、职业选择与收入、投资、财务规划、风险管理是财商评定的重要方面。 已经长大的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财商」的最佳培养期,不妨让我们将「财商」重养一遍——如何与金钱建立更健康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赚钱与花钱、如何通过职业与投资获取更多的收益,是成年人的必修课题。 这一期节目,「人间钱话」串台「晨星投资说」,和主播晨晨、晨星中国研究总监Rachel、老朋友荣华一起,聊聊「财商」的评定标准,「金钱观」的养成故事、重养「财商」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构筑坚固的抗风险财务体系。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 晨星中国研究总监 Rachel 晨星投资说主播 晨晨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师 荣华 时间轴 Part1:如何评定自己的「财商」 01:25 小时候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 07:41 什么是「财商」?又应如何衡量 13:35 掌握金融常识是培养财商的基础 15:11 会赚钱≠高财商,兼顾生活更重要 19:46 掌握「六大技能点」,为财商打分 23:07 极限「收支平衡」也是一种高财商 Part2:重养「财商」有哪些方法 26:35 培养健康「金钱观」,从娃娃抓起 30:05 攀比环境对成年后的「金钱观」影响很大 33:11 给家有儿女的朋友一些财商培养建议 35:43 从资产定价角度理解不同年龄的「长期主义」 40:09 重养Tip 1:削减不必要开支、多元投资 43:59 重养Tip 2:尽早找准个人「特色商业模式」 45:08 重养Tip 3:年轻时体验「做生意」的经历 Part3:构建抗风险的个人财务体系 46:11 职业选择:经济下行,先求稳再开源 47:32 投资建议1:分散风险,债基+红利+海外 49:20 投资建议2:长期来看,关注A股+黄金 51:53 现金流管理:调整工资上涨预期,做好风险储备 53:32 债务管理:降低杠杆,谨慎负债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6分钟
4k+
6个月前

E19 这里有一份「2024年投资盘点与2025年投资指南」,请查收!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黄金一路高歌猛进,美国资产持续博得市场关注,海外配置热度渐高,A股市场由低温到高热再回稳,央行连续降息国内进入「低利率」时代,房地产政策陆续出台预企稳楼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多地发放「消费券」提振内需...... 时间已拨入2025年,当前我们处于经济周期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哪个阶段?多轮「政策组合拳」下,国内经济何时复苏?未来一年的股债市场将各有何表现?哪些策略需调整重塑,哪些行业又值得关注?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安排自己的资产配置才有可能最大化财产收益?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天弘基金客户服务部张婧和资深策略研究员黄子函,分别以客户服务一线视角和专业投资者的眼光,观察和总结2024年投资市场与宏观环境的「风起云涌」,对新年新形势做出研判,希望她们的回答能够对你未来一年的资产配置决策有所帮助。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 天弘基金 客户服务部专家 张婧 天弘基金 资深策略研究员 黄子函 时间轴 Part1:从客户服务一线视角复盘2024年投资图景 03:34 十年一线客户服务专员的主要职责 04:54 客户咨询内容的「不变」和「变」 07:26 投资心态关键词:谨慎与乐观 11:25 客户咨询量、恐慌指数与市场情绪 15:09 投资行为趋势:资产配置多元化 20:05 普通投资者的「2025年前进指南」 Part2:用专业投资者的眼光展望2025年投资方向 23:25 2024年度经济关键词:压力和探索 28:23 从经济周期的视角看当前所处发展阶段 30:54 「复苏」两大指标:资产价格+居民存款 34:57 「通缩经济」怎样改变消费者行为? 36:26 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三个阶段 40:15 对比日本经验,谈谈中国的预期表现 42:23 股vs债,2025年怎么选? 44:43 「杠铃策略」在新的一年还有效吗? 47:39 哪些行业大方向值得关注? 51:05 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的日常工作 53:08 不同的行业如何进行比较与分析? 59:20 宽基定投和行业择时,哪种适合普通人?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6分钟
5k+
6个月前

E18 沪深300?A500?谁才是普通人跑赢大盘的更优解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巴菲特很早就有个著名的论断:「积极管理型投资模式无法跑赢指数」,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无法「跑赢大盘」的迷思更是一直存在。为何「跑赢大盘」这么难?想要「跑赢大盘」,宽基、行业、策略哪种投资方式更有效?「宽基增强」、「Smart Beta」和「固收+」能帮助普通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吗? 最近,A500相关基金产品密集发行,中证A500ETF成为2024年的「现象级」指数产品。交易火热的ETF相较股票和基金有哪些优势?新出现的中证A500指数编制规则有何特殊,与我们常说的沪深300又有何区别?普通投资者能够通过配置A500相关产品提高「跑赢大盘」的几率吗?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天弘基金基金经理陈瑶,为我们分享「跑赢大盘」的可能性投资策略与方式,帮我们近距离地认识和了解中证A500,一起探索普通人「跑赢大盘」的更优解。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天弘基金基金经理 陈瑶 时间轴 Part1:如何理解「跑赢大盘」 03:26 「跑赢大盘」的目标是个伪命题吗? 05:40 在A股,「跑赢大盘」也越来越难了吗? 09:56 历代指数:上证综指&沪深300 13:55 为什么A500指数更能代表大盘的真实情况? 15:33 将行业结构纳入编制规则,有什么好处? Part2:普通人想「跑赢大盘」有哪些选择 18:05 股票 vs 基金,哪种更易「跑赢大盘」? 19:22 投资ETF的几点优势 21:35 ETF更适合交易型还是配置型投资者? 23:54 ETF的费率优势和交易涨跌停板特殊规则 26:36 宽基、行业、策略、宽基增强,如何择时? 29:54 「宽基增强」指数的成分股如何确定? 32:18 「Smart Beta」策略在多长的区间内有效? 33:37 在锚定Beta收益后,平抑风险也很重要 Part3:A500指数 vs 沪深300指数 35:57 两类指数代表不同的市场风格,哪种更有优势? 38:42 对比过去十年表现:A500小幅跑输、大幅跑赢 40:38 A500指数相关产品更适合哪类投资者?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 过去5个完整年度中证A500(000510.CSI)年度收益率为(2023)-11.42%、(2022)-22.56%、(2021)0.61%、(2020)1.83%、(2019)0.37%;过去5个完整年度沪深300(000300.SH)年度收益率为(2023)-11.38%、(2022)-21.64%、(2021)-5.2%、(2020)1.91%、(2019)0.37%。

43分钟
4k+
7个月前

E17「川普赚钱学」,让你秒懂美国总统如何影响你的资产配置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11月6日,美国大选结果落幕,特朗普提前宣布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非连续连任的总统。四年后重回白宫,特朗普动用了哪些赢取民心的「杀手锏」?这些政策组合中哪些将会率先落地?哪些又将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在全面梳理特朗普的政策出发点、目标与内容后,我们发现了特朗普在政治领导中的商人思维,假如用「川普赚钱学」的角度去看待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向,特朗普的许多行为和主张都变得清晰、合理起来。而普通投资者更关心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特朗普上台带来的全球经济局势变化,进而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结构呢? 这一期节目,我们再度邀请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的杨恋令,从「川普赚钱学」这一新思路出发,详细解读美元、美股、美债、黄金、A股等全球资产的未来走势,为我们的全球资产配置的调整优化提供可参考的解法。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 杨恋令 时间轴 Part1:如何用「川普赚钱学」理解美国 02:16 四年后重返白宫,特朗普是如何做到的 06:45 为什么前期民调与选举结果有较大偏差 08:25 内阁人事任命速度加快有助于新政推进 11:19 「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下的政策逻辑 19:55 美国总统政策的行政令模式和立法模式 21:38 以产业政策为核心,民众满意度为优先 22:44 「川普赚钱学」,解读新政的一个角度 26:11 特朗普上台会影响美联储降息的节奏吗 Part2:美元、美股、美债未来走势预期 28:28 美元:汇率是国家经济实力预期的对比 30:43 美股:放松监管+提振经济,基本面向好 32:00 总统上任并非影响美股走势的重要因素 34:14 投资美股避免短线交易,支持长期持有 35:58 川普任期内,美股三大指数哪只更受益 41:03 成立「政府效率部」,如何帮川普省钱 43:51 美债:通胀+汇率风险,上行空间有限 46:41 配置建议:稳健配国内,风险配海外 Part3:美国大选如何影响近期大热资产 47:51 黄金:川普执政改变金价大涨的两大逻辑 52:25 A股:适当关注美国对外政策及国内的应对 56:34 全球资产三大梯队的划分和配置比例建议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7分钟
6k+
8个月前

E16 对标股票,要不要买房这件事上我又被打开思路了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买房」是当代年轻人特别关心也特别不想关心的话题。一方面,我们很想在大城市找到稳定的居所,扎下根来;另一方面,高企的房价也成为一种隐性的压力,每个人都不想当「房奴」。 就在近两年,房价开始止涨下跌,但年轻人的买房意愿似乎并没有明显回升。不过,有人可以站在楼市外观望,有人却不得不跑步入场。当面临小孩上学、准备婚房等现实问题,买房这件事又应如何考量?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人间钱话的老朋友刘老师和荣华,共同探讨:房价到底到底了吗?除房价外,不同类别的购房人群应分别关注哪些决策因素?如果将房产对标股票,我们还能得出什么房产交易新思路?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刘老师,荣华 时间轴 Part1:房价的「跌跌不休」稳住了吗 02:48 未来走势不确定,为何仍要聊房价? 04:45 经验性周期长度,给我们哪些启示? 08:04 供给端:政府干预,存量开始消化 11:28 需求端:新政出台,刚需人群入场 14:01 「止跌回稳」是个漫长的区间 16:31 类比A股,存在房产的估值指标吗? Part2:不同人群如何「看房」 19:46 什么是「房产刚需人群」? 20:52 从房子的三大属性出发判断购房需求 22:20 群像一:房地产市场外旁观的年轻人 25:12 群像二:无议价权的学区房刚需人群 28:16 群像三:在缓冲期可观望的刚需人群 32:28 地段、楼盘、新旧、大小,如何合理决策? Part3:用投资视角看待「买房」 40:47 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房产的流动性 44:40 参考A股技术分析,关注密集成交价 49:17 房贷加权成本 VS 投资收益率 50:56 以房贷博投资收益的实际风险 53:30 不明朗的未来,平滑风险、谨慎决策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7分钟
13k+
8个月前

E15 对话近20年财经媒体人:「震荡的牛背」上,该走还是该留?

-本节目由天弘基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9月24日开始,A股走出一波急涨行情,上证指数直冲3500点,一周内A股市值即实现十万亿级别的猛烈增长,人人都想搭上这趟「财富列车」,「A股」成为贯穿整个国庆假期的热词。 然而,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涨停开盘后,普涨行情利落结束,大盘再次进入震荡期,市场分化、缩量明显。牛市就此结束了吗?后续A股走出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有多大?投资者应以怎样的心态和策略应对牛市?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财经大V揭幕者,将本轮牛市以10月8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详解急涨行情政策面和技术面的原因与相关事件,展开对市场后期走势的分析与预测,并为普通投资者奉上一份「震荡牛市生存指南」。 聊天的人 主持:思思 嘉宾:财经大V 揭幕者 时间轴 Part1:第一阶段:急速疯涨行情详解 03:55 0924-1017 A股行情快速回顾 05:36 「无限子弹」:什么是「互换便利工具」 10:48 活久见的「上交所宕机」点燃市场情绪 13:19 量价齐升,券商、银行、房产各在忙什么 18:18 行情转换日的技术面与资金面分析 20:49 总结:行业普涨、情绪高昂、资金分化 Part2:第二阶段:这轮牛市结束了吗 21:54 A股的牛市会越来越短吗? 23:34 进入震荡调整期,会跌回3000点吗? 25:23 行情分化的政策面与市场面原因 28:20 普涨行情结束,还有哪些行业机会? Part3:给普通投资者的「牛市生存指南」 31:12 闲钱投资:明确闲钱标准与长期持有期间 35:32 拒绝杠杆:警惕人情杠杆,避免盲信荐股 38:55 切忌追涨:平衡资金,不要倒金字塔加仓 40:36 识别调/减仓信号:情绪/技术面/估值/政策 43:29 关注后续宏观数据、新手少投资多观望 46:08 资产配置:权益留出交易盘、固收耐心持有 48:58 学习各类资产投资策略,持续更新配置池 风险提示:音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和保证。

53分钟
15k+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