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9 从躺平、小确幸、低欲望与三抛看亚洲青年的无力与挣扎 “我卷不动了”,“躺平虽然很爽,但我好焦虑啊”,“躺平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关于躺平,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讨论,躺平青年认为这是对资本的反抗,是重新回归自我,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或是感慨生活的无力,对未来的无望;而年长一辈则大多是斥责的声音,他们认为青年就应该有狼性,而不是想混吃等死。 躺平的含义在网络讨论中失去了原本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性的表达,无论是对生活的谩骂,还是对下一辈的训斥。那么,躺平原本的含义是什么呢?它一定是消极的吗?其他地区或社会文化没有躺平吗?我们该如何处理躺平与内卷的关系呢?如何取得一个内心的平衡呢? 这一期我们讨论了: _(:3_ヽ)_我们三人是躺平一族嗎?我們如何看待躺平文化呢? _(┐「ε:)_对于个人与社会而已,躺平是不可取的嗎? ∠( ᐛ 」∠)_台湾的小确幸、韩国的三拋文化与日本的低欲望社會指出哪些青年的困境? _(:△」∠)_在高福利國家,躺平不是正義,而是普遍 =(:з」∠)_我們該如何在內卷與躺平中平衡自我呢? 时间轴: 0:55 躺平主义的缘起 1:26 知乎上的躺平主义 3:38 Sophie:生活除了买房买车外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做 5:59 Shawn:想要躺平,但却躺不平 9:45 Brenda:像买房买车这些事情本身就没有预设在我的人生轨道上,所以即使我没做,我也不觉得自己是躺平 11:10 韩国关于两个女人同居的书,就是提供了一个不结婚的案例 13:21 躺平与内卷很像是在做仰卧起坐 15:08 台湾的小确幸,小儿确切的幸福 15:20 村上春树对小确幸的定义 16:35 台湾社会对小确幸的批评 18:44 大陆的狼性与台湾的羊性 19:13 幸福小宝典 21:19 韩国的三抛世代与日本的低欲望社会 22:23 低欲望社会产生的原因 23:17 韩国的三抛、五抛、七抛,都在抛什么? 26:00宏大叙事与集中力量做大事 28:28 冰岛的做四休三 32:08 北欧的生育率为什么提高了? 33:48 女性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生育 35:25 如何平衡躺平与内卷 35:38 躺平的责任不在个人身上 36:18 但小确幸的同时也不能失去对大结构的批判 39:30 Shawn对内卷的妥协与自我取悦 42:47从《芷的新生活》中学习如何跳出原有的框架
【EP.28上线:#特殊教育 是个 #很小众的议题 吗?录完这集节目,才发现每个人都身在其中】 这周迎来了第二集的#论文会客厅,我们邀请到好同学老周,聊聊她今年刚完成的报导论文〈为融合教育织一道网,接住特殊生也接住老师──由隐性障碍的在校处遇/盘点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提到特殊教育,多数人不是觉得「很复杂不好讨论」,就是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反正,这是个冷门,也很难让人觉得有趣的题目。 然而,在录制过程中,我们频频被老周的分享触动,例如,我们好奇让情绪容易「爆炸」的情绪行为障碍生进到普通班上课,不会影响班级秩序吗?而老周悠悠地回答,其实过去情障不为人所知时,这些学生早已「被迫融合」在普通教育中,只是常被视为坏孩子、甚至中辍。而现行有专业进驻、和配套措施的融合教育,则是希望在校园期间就能让不同特质的学生看见彼此,而非拖到进入社会中遇见彼此时,才激化歧视和恐慌。 这集节目中,老周分享了许多小小的故事,却都蕴含着柔软而坚定的力量。这些故事不只是谈特殊教育,更展现了教育如何不放弃每一个人,而人与人之间又如何互相体谅、互相成就。这集我们聊了: ️一个新闻所学生,如何走进特殊教育的教学现场? ️情绪行为障碍生在学校可能碰到哪些困境?特教老师为何分身乏术? ️特教老师心底的担忧:在校时努力接起孩子,但孩子进入社会后的安全网够牢吗? ️写作者的自我剖白:好想把报导写好、不想辜负受访者,但自我期许为何变成了跨不过的心理障碍? 时间轴: 00:40 欢迎老周、老周的论文关键字:融合教育、情绪行为障碍生、特教老师 08:02 情绪行为障碍生在学校可能出现哪些行为?聊聊小赫「爆掉」的故事 11:10 融合教育为什么重要:拒绝过去因不认识情障的「被迫融合」,也避免未来社会因歧视产生的无谓恐慌 16:10 既是老师,也是救火队——特教老师为何分身乏术? 21:08 特教师生困境的可能解方:像侦探般办案的「专支」团队 27:35 聊聊从硕论发展出的最新报导〈无助的沉默,看见选缄儿〉 34:50 研究生甘苦谈:当「想做好」的自我期许变成跨不过的心理障碍,论文写作频频卡关怎么办?
【EP.27上线:10个雨天故事和作品】 录完这集节目,台湾进入第二波梅雨季。在这个每天下雨的季节,我们聊了雨天回忆和作品,相比于出太阳的日子,雨天带来的情绪更加千变万化,在这集节目中,你可以听到疗愈的、有趣的、难过的、莫名其妙的雨天经验,欢迎收听。 本集我们聊到 �在不下雨/常下雨的地方长大,形塑我们对雨天的想像 �异地的雨天总是特别有趣 �雨在影像与文字中的多元意象 #留言分享你的雨天记忆 #或是推荐一部印象深刻的雨天作品 时间轴 2:36 下雨搭车请小跑步、在小学午休的一场午后雷阵雨、解开讨厌湿鞋子禁忌的谜底 13:48 台东爱情故事:雨、机车和凉亭(准备好�) 16:35 上海梧桐绿色好薄饼奇遇记、东京飞鸟山公园和紫阳花、泰国风雨标遥小船 26:42 大雨中你和我《言叶之庭》、快乐荒岛片单《万花嬉春》、悲伤如潮水《雨季不再来》
【EP.26上线:看剧和运动一样,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疫情期间,大家出不了门,想必追剧追综艺的时间也变多了。但哩哩叩叩製作群聊天时,發现三人不仅追剧取向大相径庭,连步调都差很多,因此催生出这集节目,这集我们聊了: 1.什麽特质的人,会喜欢/无法接受慢综艺? 2.从南韩罗PD的综艺新尝试,聊快餐文化,以及电视综艺如何跨足网路节目 3.阅听节奏太快的血泪史(聊到 #钢之鍊金术师、#进击的巨人、#星空、#亲爱的房客 4.影像作品节奏的快与慢,反映出阅听人的哪些需求? 时间轴: 01:21 吃饭配影片,「九十分钟慢综艺vs 十分钟精彩剪辑」选哪个? 05:30 慢综艺与哩哩叩叩:Shawn为什么看不下去、Brenda被A节目感动所以离开它、Sophie爱慢综艺但B节目太慢了真的无法 11:00 南韩王牌节目制作人罗PD,为什么从慢综艺跨足制作「五分钟综艺」? 16:07 阅听节奏太快让人丢失了什么:10分钟解说也想开倍速、一周追完十年连载结果对分镜没印象、追剧感动留不住 26:12 终极大哉问:所以快节奏毫无优点吗?
当我们骂出「你有Bing」时,我们在骂什么?这里是否有特指的疾病?癌症?肺结核?艾滋病?思觉失调?「你有Bing」的辱骂,针对的是疾病的症状,还是其背后的隐喻呢? 大疫之下,我们翻开了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原本觉得书中的隐喻是「过去的事」,但读着读着,突然发现人类强加在疾病身上的隐喻是现在进行式,且无所不在。 本集节目我们讨论的内容有: 1.三人自白读这本书时「有点难进入状况」,为什麽? 2.以文学手法谈疾病的隐喻,意义为何? 3.隐喻无所不在——谈《相思光年》、《爱情人形》 4.如何从《疾病的隐喻》,反思COVID-19疫情的恐惧和荒谬? 时间轴: 03:17 以文学作品为「疾病的隐喻」佐证,意义为何? 08:00 疾病的隐喻会带来无逻辑的恐惧——聊电影《相思光年》和《爱情人形》 11:50 读过以科学角度谈论癌症的《众病之王》后,Shawn怎么看癌症的隐喻? 16:36 为什么人类总为疾病赋予隐喻? 24:30 在COVID-19疫情之下,读《疾病的隐喻》的意义是?
在台中有一个生命关怀教育推广协会,他们设计了一款名为「告别通关」的游戏,参加者必须回答12个问题,选择自己葬礼需要用的照片,置办的场所,背景音乐等。 我们总是在逃避谈论死亡,觉得忌讳,觉得不吉利。但死亡有时来的很匆忙,我们甚至来不及与身边的人好好告别,或是与逝者说声再见。 这期我们会聊的话题包括: � 我们是如何与家人、朋友聊死亡的? � 我们对于自我死亡的预感 � 关于死亡,我们可以做的三件事 � 我们会如果置办自己的葬礼、告别仪式 � 我们该如何好好地告别 2:55 死亡在Shawn与父母和朋友间不同的角色 8:40 Sophie觉得与死亡最近的接触 20:47 告别通关游戏是什么?该怎么玩? 23:35 生前告别仪式该如何置办? 27:45 三人对于自己未来葬礼、告别式的想象 35:39 通过电子遗书、盆葬的方式,我们学着如何告别
【EP.24上线:180天回顾和6题灵魂拷问】 6月了!2021转眼就要进入下半年,本月初也是我们上线满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也陆陆续续累积了快30集的节目,本周哩哩叩叩回顾过去半年的心路历程,也用6个问题深入了解彼此,分享节目以外我们的生活和思考,在台湾最近因为疫情而有些苦闷的日子,向你推荐这期节目,和我们一起大笑。 #这集的6个大哉问 ️如果有一个水晶球可以告诉你关于自己、人生,未来乃至任何事情的真相,你会想知道吗? ️你上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哭呢? ️你觉得什么东西是严肃到不能开玩笑的,假如有的话。 ️假设你拥有的全部东西都在你的房子里,现在房子着了火,救出家人和宠物之后,你还有机会安全地冲进去最后一次,取出最后一件东西,你会拿什么,为什么?(不能选钱) ️和对方分享生命中那些尴尬的时刻。 ️说出一件你的个人问题,问对方如果遇到此事要如何解决。另外,也要让对方如实告诉你,在他或她眼中,你对于这个问题的感受是怎样的。 时间轴: 3:35 感谢来自新朋友的回馈、偏离轨道反而能得到更精彩的讨论 6:35 想聊什么就聊什么,戏剧推坑、白噪音和毫无遗憾各自是谁想做的? 9:50 Shawn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做的两件事情;人工推播是Sophie的人生一大步;Brenda在这半年看到毫不犹豫的自信 15:31 对哩哩叩叩许三个愿望:持续做下去、真心准备每一期选题、不同想法热闹交锋、和更多专业者对话 20:25 不爆雷6个灵魂拷问,Brenda:你们就是会说这种话的人啊~
【EP.23上线:认识未知的日常练习——聊聊 #红包场# 和 #歌厅秀#】 这一集,我们要聊台湾的 #秀场文化#。 Shawn在台湾的时候,曾经去西门町的红包场拍影片,在这集节目中分享了超有画面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们还聊到「出国深造」的猪哥亮,为什么在Sophie的生活中无所不在?以及他的复出历程竟让Brenda啧啧称奇?(不过主要是因为�啦~) 而这一切讨论的起源,都是因为上周疫情升温后,众人在网上讨论不休的万华茶室染疫事件。让我们思考,去认识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而非凭着少少的理解擅自形塑对方的样子,或许是有意义的吧! #这集我们会聊# � Shawn去红包场的第一手现场观察 � 各种和 #猪哥亮# 有关的回忆:模仿招牌台词、苹果日报大发现、想到奶奶 � 歌厅秀里各种政治不正确的笑点,算是戒严年代下抒发压抑心情的出口? � 秀场文化就像现在的OOO #欢迎自由填空# 05:37 大家对红包场和歌厅的想像是:坏孩子去的地方?类似日本的公关店? 07:32 认识红包场:红包里面是放钱吗?歌手表演也有业绩制? 10:40 Shawn的红包场拍摄惊魂记:除了很紧张,还必须完成搭讪受访者的任务 21:47 介绍另一种秀场形式——歌厅秀、Sophie模仿「猪哥亮的歌~厅~秀」 25:00 从戒严的时代背景切入,聊聊歌厅秀中各种现在看来政治不正确的脏话和黄腔,为什么受欢迎? 36:22了解这些我们不熟悉的「小事」,意义为何?
EP.22【论文会客厅】考上名牌大学后,我发现自己抑郁了 他们身上的标签很多,人生赢家、高学历、天才、成绩优异、别人家的孩子,但正是这些标签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容易迷失方向,容易陷入自责,他们的情绪困扰不被看见,也不被允许,焦虑被认为是过于脆弱,抑郁被认为是过于矫情。好像考上顶尖学府后,人生就必须是一帆风顺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线的记者,也是我们新闻所的学姐—德伦,她的毕业论文便是关于高学历青年的情绪困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本期重点 ��为什么考上顶尖学府后他们出现了情绪困扰?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情绪困扰?是因为男生的情绪被隐藏了吗? ��出现情绪困扰后,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与药物的关系? ��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扰吗? ��如果身边的朋友出现情绪困扰,我们该怎么做呢? 7:40 报道中的人物似乎大部分都是女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性别差异呢? 11:35 社会大众对于情绪困扰存在污名,认为这群「人生胜利组」的学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太多」,我们该如何反驳这些观点,让他们的情绪困扰被看见呢? 24:00 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焦虑的情绪,但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也会有一种「自己病了」的自责感与恐惧,那么该如何与药品共处呢? 29:05 出现情绪困扰后,又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是区隔出「生病的我」与「健康的我」,还是强调「接纳自我」,「接纳自我」是一种共处的方式,还是另一种压力呢? 54:24 陪伴对于出现情绪困扰的他们很重要,但陪伴不是点对点的支援,而是像一层层的Cheese,总有一层可以接住你。
【读书会EP.3 】一個关于蜜蜂的成人暗黑童话 本周读书会我们介绍的是《蜜蜂717》,一只底层的清洁蜂,如何在规训与威权的集体中活出自由且广阔的人生。 本期我们讨论的主题有: � 在集体中,蜂后与雄蜂的角色与定位 � 在蜂巢中,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 在集体至上的社群中,真的可以活出自由与广阔的人生吗? 时间轴: 2:06 我们三人对《蜜蜂717》的评价与评分 6:35 女王在蜂巢的角色是什么?「母亲的爱」又是什么呢? 11:35 谁是蜂巢真正的领导者? 15:30 雄蜂的一生与工蜂有区别吗? 29:10 蜜蜂717是否有实现自由而广阔的人生呢?
【EP.21上线 不谈恋爱,也能拥有亲密关密吗?】 两地最近相似的新闻,是结婚数目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不结婚的理由很多,但是在众多理由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些更崭新的亲密关系,远超过过去我们对于婚姻的想像。 本集我们聊了: ️《两个女人住一起:非关爱情的同居时代》:同居是为了互相陪伴。 ️〈From Best Friends to Platonic Spouses〉:结婚是为了更稳固的家庭生活。 ️《小偷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一个家庭是为了纯粹的羁绊。 ️LAT:选择伴侣的目的不是结婚生子,而是在有限生命里,活得舒适满意。 時間軸 2:51 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11:26 自认独立、独居生活十年,仍旧向往有人陪伴 22:20 和长长久久的友人走入婚姻,更能照顾好家庭 31:55 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更能显现纯粹的爱与善意 37:39 晚年的亲密关系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照顾
【EP20上线:在千变万化的升学制度中,什么是 #真正的公平? 】 上周,有人在PTT贴出今年大学入学的榜单,点出有考生以学测成绩申请亚洲大学是备取23,却透过繁星考进高医牙医系。有网友力挺这位考生「按照正规管道考上」,但也有人质疑是靠繁星钻漏洞。其实,这类和繁星制度有关的争议,几乎年年出现,也让我们想要借此讨论: · 考试真的是最公平的升学制度吗? · 从 #学习历程档案# 来看,透过慢慢累积作品自我探索,是否又造成另一种压力? · 中国的 #鸡娃# 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和家长没有反弹? · 回首过去考试升学的日子,大家觉得有意义,还是浪费时间? 时间轴: 03:50 在研究所相遇前,各自怎么渡过求学生活?质疑过读书考试的价值吗? 10:12 从两个「谁是台大学生」研究,讨论考试真的是最公平的升学制度吗? 16:50 聊聊108课纲下的「学习历程档案」:立意良善,为什么有连署要求废除? 30:17 Shawn分享:何谓「鸡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只好拼命内卷 36:21 回首过去考试升学的日子,觉得有意义吗?还是浪费时间?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