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上线:母亲节快到啦,让我们来聊聊与母亲的故事吧】 因为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六就是母亲节,我们想借此机会,来聊聊在这过去的25年中,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亲子关系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呢? 没有在母亲节当周上线,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听节目的大家,也能够有时间来想想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或许也可以抓取母亲节这个时机,来做些改变~ 本期重点: �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是怎么样的呢? �在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家庭中,母亲会不同吗? �成长过程中,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是越来越糟吗? �如何从报喜不报忧转为情绪分享呢?
【EP18上线:聊的是钢管舞,反思的却是各自的性别意识?!】 因缘际会下Brenda开始学钢管舞了,除了不敢跟奶奶说之外,身边的人时不时就会收到Brenda下课后两脚的瘀青照,旋转!跳跃!爬到天花板!!! 这集超精彩,我们聊了��� �钢管舞是为“悦己者”跳?还是为“悦己”跳? �为什么钢管舞者衣服都穿得这么少?身材不好的人在学习钢管舞会承受哪些眼光? �如何看待钢管舞中的男性舞者?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青年 #文化 #钢管舞 #polefitness #poledance #pl #钢管舞舞者 #庙会 #康熙来了 #褪下后的勇气旅程 #stripdownriseup #孙健 #柯宏 #感谢助教开了这堂课 #卢建彰 #最大的示爱 时间轴 7:26 钢管舞是多元的,是运动、是表演、是舞蹈,更是自我实现的追求与身体的再认识。 14:25 鼓励女性为“悦己”跳,是彰显主导权在自己身上的手段。 23:51 穿得少、不符合主流身材,技巧之外、我们谈的是女性的身体自主权。 32:04 走进充满异性的运动空间让人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仍困在传统性别规训,唯有真实看到,才有机会产生对话。
【读书会EP.2 上线】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贫穷? 本月读书会我们介绍的是《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于暴利》,从美国密尔瓦基贫困社区的租房现场,我们看到更多共通的贫穷议题,也从青年的角度去看为什么追求小确幸。 本期我们讨论的主题有: �作者为何走进美国贫民区?� �房东在贫穷住宅区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房东觉得穷人的钱很好赚? �穷人就是罪有应得?我们如何理解“无力地将就者”? 时间轴 3:52 贫穷、驱离、工作三者环环相扣,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复杂难解 6:20 在贫困社区中,房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坏人?还是精打细算的商人?抑或是弱者互相伤害? 17:04 当拉蕊将每个月的预算一次花掉、拿去购买龙虾,我们如何看待穷人未经规划的消费? #哩哩叩叩 #lilikoko #哩哩叩叩读书会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驱离 #贫穷社会学 #房东 #租房 #下一个家在何方 #扫地出门 #居住正义
大家好,我是Sophie,哩哩叩叩第二季的新节目—— #读书会# 上线啦~ 为了向Shawn的 #一周一书# 看齐,我和Brenda决定开启 #一月一书# 的新生活。读书会的第一本书,要讨论记者罗南法罗(Ronan Farrow)的作品《性掠食者与他们的帝国》(原文书名:Catch and Kill),在这周的节目中,我们将会讨论: 1.谁是罗南法罗?引发 #Metoo运动# 的关键报导说了什么? 2.书中高潮迭起的情节是「细节丰富」,还是「刻意排除灰色地带」? 3.让性暴力受害者噤声的天罗地网,究竟如何运作? 4.作为一名记者、生理男性、性暴力被害者家属,罗南法罗如何自省在报导中的位置? 02:30 谁是Ronan Farrow?催发#Metoo 运动的报导实际说了什么? 12:55 阅读亮点:细节的重要性、书名 巧思、像间碟小说一样高潮迭起但可怕的地方是这是真人真事、从这本书思考 观看#Metoo的两种方式 22:24 新闻所学生从书中看到什么:记者魂被唤起、法律是正义还是权力利器 31:09 Ronan Farrow在报导中的位置:从性别、被害者家属、权力结构下的人谈起、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EP17上线:在台湾,参加 #妈祖绕境# 是什麽样的体验?】 今天,是台湾大甲镇澜宫妈祖绕境进香的第六天。作为土生土长的台中人,Brenda今年也踏上了遶境进香之路,更让秉持 #交流生活中大小事# 节目主旨的哩哩叩叩,找到了完美的第17集主题~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大甲妈绕境的历史和由来 � 从掷筊到上路,走大甲妈遶境的第一手经验谈 � 为什麽有些台湾政治人物要参选,会说「是妈祖叫我出来的」? � 哩哩叩叩延伸阅读 �【报导者】黄伟强/从政治力到民间力:台湾妈祖绕境的时代意义 �【鸣人堂】林茂贤/台湾人的「神明妈妈」:妈祖信仰背后隐含的母亲意象 � 刘郁嘉. (2020). 徒步进香为何是艺术作品-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为例. 文化研究季刊, (169), 1-23.
EP.16【名字重要吗?】由鲑鱼之乱引发的名字意义大讨论~ 「鲑鱼之乱」已过去快两周的时间,吃到免费鲑鱼的人们也都早已将自己的名字又更改了回来,那么,从现在来看,改名换食是一件愚蠢可笑的事情吗?这一行为又是否会被归为不孝呢? 提到名字,大家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是否知道自己名字的来由呢?名字对于我们,初了辨识外,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在历史的演变中,时代又赋予了名字什么样的特征呢? 欢迎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节目,来听听名字背后的含义~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Shawn曾经为什么想要改名字?Sophie和Brenda名字是怎么来的? � 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 名字在历史的洪流中是如何演变的?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两岸交流 #新闻评论 #鲑鱼 #鲑鱼之乱 #改名字 #你的名字 #千与千寻 #名字的意义 #怎么取名字 #算命 #生辰八字 #名字
【EP15上线:连假将至 欢迎试试社交媒体断舍离】 我是本周主持人Brenda,有别于以往从新闻事件出发讨论议题,今天三人要聊聊我的近况:实施一个月的数位断舍离。从大年初一开始,我进行为期一个月删除手机上能够“联系、通知和娱乐”的科技工具,包括脸书、IG、Youtube都暂时从我的手机上说再见了。 为什么要选在正热闹的农历新年做这件事情,其实是来自于《数位深度大扫除》的启发,欢迎大家听听这集节目,听我分享为什么我开始做这件事情,又得到哪些收获? �温馨小提醒:可以先听听EP.5【陪伴经济与孤独】,会更能衔接上本集内容~~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Brenda开始做数位断舍离的契机、过程怎么进行、心得是什么? � 数位极简主义的三个主张与实践 � 删掉社群媒体就无法得知朋友近况,该怎么办?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两岸交流 #新闻评论 #数位断舍离 #数位极简主义 #深度数位大扫除 #网路成瘾 #社群媒体 #葬送的芙莉莲 時間軸 0:39 Brenda从大年初一开始实行了数位断舍离,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情,目的是什么? 13:41 进行数位断舍离时Brenda删掉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会上瘾的APP 32:20 断舍离30天后的收获之一:持续远离社群媒体不会让你失去社交生活,反而鼓励人往线下生活发展。 41:44 在社群媒体上花掉的时间空出来后,能够做哪些事情?
【EP.14上线:女性用品的男性广告代言人,是走错棚?还是消费者真买单? 】 你是否曾在内衣、卫生棉等女性用品的广告中,看到男性代言人的影子? 2月24日,李诞在微博发文宣传代言的女性内衣品牌,称该牌内衣为「职场救身衣」、「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结果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躺赢」暗示职场潜规则、不尊重女性,也有网友认为,男性根本就不应该代言女性用品。 「不过,现在有很多女性用品,都是找男性代言啊?为什么?」这是我们聊到这则时事时,大家共同的疑问。这个 #为什么,就生出了这一集ヽ( ^∀^)ノ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从心理学&广告研究来看,代言人性别特质与产品相符 or 相反,哪种效果比较好? � 利用消费者渴望「完美男人」符号作为行销手段,是物化男性吗? � 「女性用品,男性代言」的广告,是否重新定义「男子气概」?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性别 #广告 #性别刻板 #性别模糊 #性别气质 #男子气概 #阳刚 #阴柔 #代言人 #李诞 #躺赢 #harrystyles #harrystylesvogue
EP.13【货拉拉事件反思】过度敏感?公共恐惧!女性真的太难了 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街道上,你会害怕吗?身后隐约有一个人影,跟着你走过几个街道,你会害怕吗?回到独居的家中,在玄关处感觉到家中的异常,虚掩的门后不知隐藏着什么,你会害怕吗? 货拉拉事件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对于女生的指责还在继续,我们很难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没有相同的经历。但我们都有害怕的时刻,虚惊一场是最好的结果,但意外难免会发生,连我们自己的选择都难以预判,又怎么能够责怪他人过度敏感呢? 本集重點 � 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恐惧是过度敏感吗? � 公共空间中令人害怕的经历 � 我们该如何在公共空间中保护自己与令他人舒适 � 以上收听连结请见 #资讯栏 #podcast #播客 #两岸交流 #青年 #时事 #文化 #lilikoko #哩哩叩叩 #敲开议题的大门 #货拉拉 #女性 #公共空间 #害怕 #尾随 #尊重 #骚扰 #自我保护 #安全
【EP.12上线:本节目仅供试听 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这题目是房间里的大象啊!”这是Sophie听到选题时脱口而出的感想。 今年二月,人人影视字幕组因为因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被查处,我们决定从阅听人的出发聊聊对于字幕组和盗版的看法,如果你曾在搜寻栏上面打过“OOO 线上看”,欢迎来收听这集节目! 本集重点 �从实体到虚拟,我们的非正版作品观看经验 �字幕组怎么来、靠什么维生?从字幕组中看到有趣的互动 �供给需求、墙与审查,字幕组是否是超越盗版的存在? #podcast #播客 #音频 #podcast推荐 #两岸交流 #青年 #时事 #文化 #lilikoko #哩哩叩叩 #敲开议题的大门 #字幕组 #盗版 #礼物文化 #翻译 #咸蛋超人 #交响情人梦 #小叮当 #人人影视 #奥特曼 #肉鸭大魔王 #晒小花 #卤味 #九号密室 #insideno.9 #吸血鬼日记 #嗜血Y世代 時間軸 3:06 儿时记趣之非官方翻译非正版作品:邮差包、夜市和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空白光碟片 14:28 有了正版翻译影片还需要字幕组吗?选择字幕组的作品不只是因为“免费” 29:32 字幕组非营利模式下所催生的“礼物文化”如何作用在我们身上 36:04 盗版以外的意义:字幕组的存在是因为审查?还是因为有需求?
大家好呀,欢迎收听第二季第一期的哩哩叩叩。 在春节期间,Sophie和Shawn又重新体验了牙牙学语的快乐,在长辈的指导下,我们磕磕绊绊地拾起了方言,或是母语。Shawn说,即使我们说的很烂,但长辈们都非常开心,像小时学中文那样,长辈们指着家中的物件,一一为我们翻译。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逐渐退出生活的舞台,除了在春节的家庭聚会中,在与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交谈外,我们很难再听到这样的语言,很难用它去表达,去感受,去连接。或许以后,它像众多历史遗迹一般,尘封在博物馆里,或是悄无声息地被人们淡忘。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讨论并分享了以下几点: �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太会说方言了呢? � 方言是如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呢? � 北京方言为什么成为我们的官方语言呢? � 我们是否需要保护方言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呢?
EP.10【第一季回顾 】好友做播客会吵架吗? 哩哩叩叩在除夕夜迎来了第一季的最后一期,在迎接农历新年之际,我们想聊些轻松的话题,谈谈大家在第一季中的成长,在交谈中对彼此的发现,我们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期数,也讨论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吵架的原因。 感谢大家这两个月的支持,在春节期间,我们会休息两周,第二季第一期节目将3月4号上线,我们也会在第二季中增添新的板块与内容,大家敬请期待~ 最后,哩哩叩叩祝大家新年快乐呀~ #podcast #播客 #音频 #podcast推荐 # 两岸交流 #台湾 #大陆 #青年 #时事 #新闻 #文化 #lilikoko #哩哩叩叩 #敲开议题的大门 #新年快乐 #除夕夜 #好友吵架 #成长 #新发现 #金句捕手 #优秀主持 #MBTI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