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六期博客:为什么学生时代的女生会拥有很多“老婆”? 你在学生时代曾经见过同学互喊老公老婆吗?又或者你就是其中一员?这一期,我们就聚焦在这个有趣的话题上。为什么学生时代的女生会拥有很多“老婆”?我们本期邀请了心理咨询师Chelsea老师一起聊聊这个社会现象。到底这是一种男女性别认同的过程,还是女性交际当中心理上不可少的一步,还是学生一次社会化的尝试?在讨论中,我们发现女生拥有“老婆”背后有着更令人深思的问题,相信这一期节目会在有趣之余增加更多惊喜。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杨哲Chelsea老师 美国马里兰州执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任Sheppard Pratt进食障碍治疗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个体/团体治疗师。目前在马里兰州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主要提供个体和伴侣咨询,以及性心理治疗。同时在密歇根大学社工学院接受性健康教育和性心理治疗的专科进修。 时间线: 00:22-01:49 主题、嘉宾介绍 01:49-04:08 热场问题:你的班级里,有女生有“老婆”吗?你是其中一员吗? 04:08-17:27 班级里当“老公”的女生一般是什么样的? 04:15-06:00 Chelsea:按照男女生性格特点扮演“老公”或“老婆” 06:00-10:56 Yumi: 小学时当上了很多女生的“老公”,出现了社会化的隐喻 10:56-14:43 扣子:高中时如何当上了别人的“老婆” 14:43-17:27 没有在游戏范围内的女生和男生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女生的呢? 17:27-30:58 这个游戏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7:27-19:15 Yumi:是交朋友的过程 19:15-20:23 扣子:是“过家家”游戏的角色升级,向两性关系的演变 20:23-30:58 为什么女生小时候会抗拒跟男生产生“绯闻 ” 21:28-25:16 Chelsea:通过性别角色扮演,学习成人世界的权利和人际关系 25:16-25:54 扣子:低龄阶段更注重同性关系;是进入男女关系前的“过家家” 25:54-30:58 Chelsea:谈恋爱和“过家家”反映了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 30:58-49:30 大人们会有些担心,比如:孩子是否是同性恋?会不会形成小团体?会不会影响学习?这些担心是真实的吗? 32:22-33:16 扣子:跟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更多把它当游戏 33:16-34:20 Chelsea:会追求团体归属感 34:20-43:36 Yumi:可能会共同进步;团体中的权利意识过强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 43:36-49:30 防止小团体走向校园霸凌,家长有什么好的方式? 49:30-50:25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五期播客:青春期人际关系 本期播客我们将探讨大家特别感兴趣的话题:青春期社交人际关系。我们之前曾与高中生漫谈过压力,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关于社交压力的评论。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了目前还是高三学生的Stanley来谈一下他如何看待社交人际关系,从他自身的的社交圈开始,我们一起分析了关于青春期社交人际关系的千万面,希望可以让倾听到这期播客的你,对于自己的社交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五期下篇,下篇我们讨论了如何挑选价值观相投的朋友,什么是好的人际关系,和父母的教导社交方向应该是什么。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某高三学生 Stanley 时间线: 00:42-08:29 交朋友的要求和条件是什么? 00:56-02:06 Stanley:三观正,情绪稳定 02:06-04:01 Yumi: 交朋友是由时间决定的 04:01-05:23 扣子: 交朋友没有明确界限,主动和被动同时存在 05:23-08:29 要以自己为主心骨,寻求稳定的状态 08:29-11:34 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的? 09:09-09:58 Stanley:是可以带来正向的价值 09:58-11:34 扣子:能给自己和他人提供情绪价值 11:34-29:53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社交关系? 11:55-13:55 Stanley:保持沟通,了解身边朋友 13:55-17:50 扣子:如何看到拉帮结派的“小团体”? 17:50-29:53 需要在规则内的充分自由,了解孩子需求,适当介入;家长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29:53-34:56 男性间和女性间的相处模式有何不同? 34:56-35:59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五期播客:青春期人际关系 本期播客我们将探讨大家特别感兴趣的话题:青春期社交人际关系。我们之前曾与高中生漫谈过压力,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关于社交压力的评论。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了目前还是高三学生的Stanley来谈一下他如何看待社交人际关系,从他自身的的社交圈开始,我们一起分析了关于青春期社交人际关系的千万面,希望可以让倾听到这期播客的你,对于自己的社交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五期上篇,上篇我们讨论了人际关系是否需要学习,和当代学生人际关系烦恼来源点是什么,和我们对于人际关系压力的应对建议。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某高三学生 Stanley 时间线: 00:22-01:35 主题、嘉宾介绍 01:35-07:45 热场问题:你现在的朋友当中有从初中或者高中延续到现在的吗?你们如何变成好朋友的? 07:45-11:48 在你目前的生活当中,你的重心和目标是什么? 08:33-11:48 学习和人际关系,哪个更让人烦恼? 11:48-23:03 人际关系是需要去学习的吗? 12:24-15:37 扣子:做自己很重要 15:37-20:03 Stanley:不一定非要有“soulmate”,先和自己交朋友 20:03-23:03 交朋友有没有公式方法? 23:03-31:14 学生人际关系烦恼来源于什么? 23:33-24:34 Stanley:大家通常会想太多 24:34-27:20 扣子:青春期复杂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27:20-31:14 人际关系是如何影响学习的?老师是如何干预的? 31:14-34:09 青少年如何应对人际关系压力? 31:50-32:47 扣子:周围的环境很重要 32:47-34:09 Stanley:也需要换个环境的勇气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四期博客:Chatgpt、教育变革与家庭 本期我们邀请了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教育科技专业的研究生来和我们共同讨论最近的科技话题:Chatgpt。Chatgpt的横空出世,给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不同行业造成了影响与震撼。学生,会窃喜这个技术可以解除不少无聊枯燥的作业;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无疑更加担忧孩子是否认真学习了;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会思考这会不会推动一次大的教育改革? 这一期节目虽然来得有些晚,不过热点会过,这个技术对我们教育的影响注定是长久的。Chatgpt的技术只会更加精进,那我们注定也必须拥抱这个有了新技术的世界。到底,教育可能因此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期望这期节目能抛转引玉给你带来新的思考,为我们要在未来打拼生活的孩子,重新构想未来。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林曦 时间线: 00:22-01:14 主题、嘉宾介绍 01:14-06:04 热场问题:你玩了Chatgpt了吗?有什么有趣的经验吗? 06:04-09:54 AI的普及对于教育有什么影响呢? 06:55-08:32 林曦:AI可以推动教育界变革,教育可以与AI共存 08:32-09:54 扣子:教育变革是必要的,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9:54-23:18 Chatgpt是什么?大家怎么看待它? 11:18-19:54 Chatgpt的缺陷是什么?什么是它擅长的? 19:54-23:18 Chatgpt的缺陷会因为自适应慢慢突破吗? 会不会对教育行业产生威胁? 23:18-30:06 Chatgpt目前对于教育的影响 23:23-24:19 扣子: 人类是Chatgpt知识的来源,教育会持续推进 24:19-23:16 林曦:Chatgpt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作业的影响 23:16-30:06 Chatgpt对于学生能力影响 30:06-33:58 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使用Chatgpt? 30:44-32:39 林曦:需要了解Chatgpt的优缺点,开放并警惕 32:39-33:58扣子:家长要“认怂“,谨慎乐观 33:58-39:05 学校和老师如何看待Chatgpt? 34:18-35:34 林曦:强调学术诚信,需要创新性开放性课程设计 35:34-39:05 扣子:做Chatgpt不会做的事情,教育需要修改和完善 39:05-44:35 大家已经在担心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了,从这个角度,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 39:55-41:34 扣子:孩子需要学会调用知识而非死板记忆 41:34-44:35 林曦:高技术工作、情感相关是很难被替代的 44:35-45:46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三期博客:我们有理由不喜欢妇女节 本期我们邀请了一位从事家庭教育的男性作为嘉宾,以不同性别视角来看待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我们在探讨妇女节,但对这个节日我们的心态有些矛盾,由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聊天,从性别角度上升到女性主义,从夫妻关系谈到家庭教育。我们对妇女节的最终愿景:努力实现男女平权,也许不再需要这个节日。希望这一期可以给你带来启发,我们期待你的评论发言。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好生菜(未来春藤) 时间线: 00:22-02:08 主题、嘉宾介绍 02:08-05:46 Yumi,好生菜,扣子在3月8号这一天会有特别的仪式吗? 05:46-08:05 妇女节成了购物节 08:05-16:13 妇女节应该由谁来庆祝? 08:51-09:46 扣子:儿时记忆:密集的节日和高频率地为父母准备礼物 09:46-10:25 好生菜:丈夫应为妻子庆祝 10:25-16:13 妇女节被误解,给女性添加了一种标签;女王节、女神节、女生节等名称划分了女性的界限 16:13-27:04 你会让你的孩子在这个节日中做些表示吗?希望孩子在妇女节中学到什么? 17:17-21:13 扣子:对“妇女”标签有恐惧 21:13-23:32 好生菜:不会对孩子有特别要求;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女性互动 23:32-27:04 女性不应该只在妇女节这一天得到放松 27:04- 33:45 关于妇女节,有什么是不希望下一代误解的? 27:36-29:16 好生菜:妇女节不该强化女性的奉献和牺牲 29:16-30:10 扣子:需要实际的男女平等 30:10-33:45 女性的无偿劳动 33:45-36:12 展望一下,30年后,你期望我们的下一代在如何庆祝这个节日? 34:06-34:21 扣子:性别完全平等后,妇女节可以不存在 34:21-36:12 好生菜:希望性别不平等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 36:12-38:16 寄语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二期博客:中美小学教育比较对谈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继续放眼国际教育对比,邀请中美两地的小学老师,来一起讨论不同国家地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小学教育,家长们是会有不同观点的,有的认为这个时期打好基础很重要,但也有父母认为这是最应该放松和实现快乐教育的时期。双减政策以后,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也正在发生变化,那么现在再对比中美的小学教育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依然发现两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注点的不同。同时,学校老师如何与家庭进行的沟通,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家校沟通的本质是希望孩子与家长可以共同成长,但有哪些困难是我们容易忽视所以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呢?希望在中美教育的对比中,也能给大家启发。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二期下篇,下篇我们讨论了中美的小学学校老师如何与家庭进行沟通,主要沟通哪些内容,中美小学家庭各自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圣洁老师,Navy老师 时间线: 00:43-06:31 常见的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什么?频率高吗? 01:17-03:49 Navy:中国:家校联系册、钉钉反馈等,线下联系较少 03:49-06:31 圣洁:美国:邮件交流,很多电子平台分享孩子动态 06:31-14:25 家长如果找老师沟通,最常聊的话题会是什么? 06:50-08:00 圣洁:美国:对于孩子社交方面的问题 08:00-10:25 Navy:中国:学科上作业与成绩情况;学校生活情况 10:25-14:25 老师与家长容易沟通吗?(有没有特别让你发愁的家庭?) 14:25-23:12 普通老师会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吗? 15:16-17:04 圣洁:美国:学校会提供老师职业发展相关的学习机会 17:04-20:20 Navy:中国:老师更注重家校沟通 20:20-23:12 Yumi:在美国学校担任家庭咨询师的经历 23:12-29:10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需要去了解学习什么样的能力和知识? 23:44-26:16 圣洁:家长需要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 26:16-29:10 Navy:家长需要持续学习 29:10-33:43 中美小学家庭各自面临的挑战和优势是哪些? 29:46-32:02 圣洁:美国:家长有意识寻求专业帮助;需要学习如何跟不同文化的人交流 32:02-33:43 Navy:中国:家长重视教育;需要找到培养孩子的模式 33:43-34:55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VX:weeduwest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二期博客:中美小学教育比较对谈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继续放眼国际教育对比,邀请中美两地的小学老师,来一起讨论不同国家地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小学教育,家长们是会有不同观点的,有的认为这个时期打好基础很重要,但也有父母认为这是最应该放松和实现快乐教育的时期。双减政策以后,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也正在发生变化,那么现在再对比中美的小学教育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依然发现两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注点的不同。同时,学校老师如何与家庭进行的沟通,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家校沟通的本质是希望孩子与家长可以共同成长,但有哪些困难是我们容易忽视所以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呢?希望在中美教育的对比中,也能给大家启发。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二期上篇,上篇我们讨论了中美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对比,双减政策后中国小学教育的变化,和中美小学学生的压力差异来源。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圣洁老师,Navy老师 时间线: 00:22-05:49 嘉宾、主题、美国小学教育基本介绍 05:49-18:46你现在当老师感受的教育和和自己当小学生时感受的教育差异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06:11-08:06 Navy:老师与学生的角度的切换 08:06-18:46 圣洁:教育关注的重点不同 18:46-25:25 美国是传说中的快乐教育吗? 19:02-22:56 圣洁:美国小学生通常从玩中学习知识 22:56-25:25 Navy:中国小学的日程安排 25:25-41:18 中国在经历了这么多次教育改革之后(如“双减”政策),有实质性的教育变化吗? 26:33-29:49 Navy:作业更加注重作业的质而非量;学校提供更多课外内容 29:49-31:08 为什么中国孩子总是在跟作业打交道? 31:08-41:18 美国小学生是如何跟作业打交道的? 41:18-45:57 中美小学生在学校中压力指数有多大?大多数孩子感受到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1:41- 42:44 圣洁:美国孩子的社交压力较大 42:44-45:57 Navy:中国孩子社交、学业压力大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VX:weeduwest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一期博客:孩子问:我是抑郁了吗?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聚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最近热点新闻关于胡鑫宇的案件牵动着人心。在热点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录制了这一期,因此没有案件分析,但是新闻背后,问题是共通的。我们邀请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她们曾见过很多在抑郁周围徘徊的孩子和需要求助的孩子,除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抑郁症的专业信息,她们也更懂当这类孩子重返校园时需要额外的家校守护。这期节目你们将听到在心理咨询师和家庭咨询师角度所看到的:从发现孩子异常到再次回归校园,家庭将走过的一段路程。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一期下篇,下篇我们讨论了孩子被发现抑郁后学校和家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抑郁症。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叶子老师,Vinca老师 时间线: 00:42-15:00 如果发现孩子真的是抑郁了,一般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会有什么样的建议?老师一般会怎么做?孩子需要休学吗? 01:06-04:08 叶子老师:根据抑郁程度会有不同治疗方式;学生如果抑郁症状影响 到正常学习生活,是需要休学 04:08-10:32 叶子老师:系统性的支持很重要 10:32-13:20 Yumi: 初中时收到老师的鼓励,帮助解开心结 13:20-15:00 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抑郁吗? 15:00-24:32 如果孩子抑郁了,家长应该怎么做?有什么是千万不能做的? 15:12-17:08 Vinca: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一个环境里 17:08-20:59 叶子老师:不要指责,不要质疑,高度重视;去了解心理健康信息, 药物管理,提供照顾和陪伴 20:59-24:32 家长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关注 24:32-28:02 抑郁症从发现到恢复正常生活需要多久? 24:59-26:11 Vinca:3个月-几年都有可能;根据症状程度和服药 26:11-28:02 叶子老师: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效果最好;需积极配合治疗 28:02-32:29 如果孩子去了正规医院,没有发现抑郁,是一场误会,可以放心了吗? 28:25-30:19 叶子老师:需要有维护心理健康意识,没有确诊也需要重视 30:19-32:29 Vinca:了解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 32:29-39:07 青少年的抑郁可以预防吗? 32:45-33:43 Vinca:健康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33:43-39:07 叶子老师:找到并发展个人兴趣 39:07-41:16 总结,寄语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询问VX:weeduwest 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一期博客:孩子问:我是抑郁了吗?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聚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最近热点新闻关于胡鑫宇的案件牵动着人心。在热点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录制了这一期,因此没有案件分析,但是新闻背后,问题是共通的。我们邀请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她们曾见过很多在抑郁周围徘徊的孩子和需要求助的孩子,除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抑郁症的专业信息,她们也更懂当这类孩子重返校园时需要额外的家校守护。这期节目你们将听到在心理咨询师和家庭咨询师角度所看到的:从发现孩子异常到再次回归校园,家庭将走过的一段路程。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一期上篇,上篇我们讨论了目前全国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家长及学校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真实反应现象,和如何判断青少年是否抑郁。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叶子老师,Vinca老师 时间线: 青春期的困境不止属于胡鑫宇——孩子抑郁了吗? 00:22-03:12 主题、嘉宾介绍 03:12-11:55 青少年中,说自己抑郁的人多吗?他们是真的抑郁了吗? 03:33-06:01 叶子老师:实际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待的青少年的特点与评估方式 06:01-06:30 青少年真正确诊抑郁的比例并不高 06:30-08:46 网上的心理问卷评估方式靠谱吗? 08:46-11:55 目前全国青少年抑郁发病率 11:55-24:52 家校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态度 11:55-14:35 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14:35-17:09 家长应如何跟老师沟通? 17:09-22:04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如何沟通? 22:04-24:52 把孩子心理问题向家长推进的阻力 24:52- 36:34 如何判断青少年是否抑郁? 25:27-26:58 Vinca:判断是否有三大核心症状其中的表现 26:58-27:28 叶子老师:观察孩子是否有自残自杀的危险信号 27:28-29:29 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持续性的“不对劲”的情况,找专业人员评估 29:29-32:42 青少年寻求心理咨询的频率 32:42-36:34 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意识程度很重要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询问VX:weeduwest 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期博客:东西方幼儿养育真实观察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聚焦在低龄孩子的中美教育差异上。我们邀请了目前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家长,她的孩子和目前在国内的扣子孩子同龄,都是三岁。从真实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一起探讨中美3岁孩子的真实生活。 无论身处何地,家庭教育始终是一个核心需要持续关注学习的话题。 在节目中你会听到基于真实育儿经历的话题探讨。美国的教育真的是快乐教育吗?中美两国的教育是否一样卷?在西方教育社区支持服务方面,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效仿学习的地方呢?国际形势日益变化下,不同地区的家庭是抱有如何的想法和目标呢?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期下篇,下篇我们讨论了中美两地家庭教育的不同,社区服务的差异性,和国际形势日益变化下妈妈们的教育观念。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海外家长Rasha 时间线: 00:22-08:03 不同的国家(环境),“爸爸”和“奶奶/外婆”在家庭中的角色有差异吗? 01:21-03:10 Rasha:美国大多情况下父母为主要养育人 03:10-03:42 Yumi:国内家庭咨询实例:老人承担了孩子的教育任务 03:42-05:22 扣子:在美国接触到的例子,亚裔家庭中老人会参与养育孩子 05:22-08:03 什么样的家庭背景能够支持父母双方养育孩子? 08:03-17:13在养育孩子的社区服务支持方面,你觉得西方国家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吗?有什么不如国内的吗? 08:27-11:02 Rasha:国内可以借鉴美国投入更多社区服务系统和特殊儿童教育资源 11:02-17:13 扣子:国内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支持和医疗系统 17:13-20:25 在孩子出生之前,你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希冀/理念吗?随着孩子长大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有发生过变化吗? 17:52-18:29 Rasha:没有很细节的理念,但会随着孩子成长而变化 18:29-20:25 扣子:更注重健康成长 20:25-29:28 回忆自己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你觉得有什么,今天依旧在影响着自己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吗? 20:45-21:46 Rasha:独生女的经历,会更懂得怎么爱孩子 21:46-24:55 扣子:传承的“家长不急孩子急”的状态;鼓励孩子探索 24:55-29:28 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传递 29:28-31:44 在面对不同教育文化的对比之下,会有什么“他山之石”,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受冲击吗? 29:48-30:06 Rasha:美国家长也鸡娃 30:06-30:58 扣子:跟美国公立教育相比,中国学校教育还是很优秀的 30:58-31:44 Yumi:父母需要辨别分析不同教育方式 31:44-34:47 国际形势的日益变化,一部分人坚定的选择国内教育,一部分人追求国际教育,从海外华裔妈妈的角度,你怎么看? 32:37-33:46 Rasha:适合孩子的教育是最好的;尊重孩子独立个体特点 33:46-34:47 扣子:为孩子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资源,最终选择权在孩子自身 34:47-36:17 总结;给孩子的寄语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VX:weeduwest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十期博客:家庭教育,即便在海外 本期播客我们将视角聚焦在低龄孩子的中美教育差异上。我们邀请了目前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家长,她的孩子和目前在国内的扣子孩子同龄,都是三岁。从真实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一起探讨中美3岁孩子的真实生活。 无论身处何地,家庭教育始终是一个核心需要持续关注学习的话题。 在节目中你会听到基于真实育儿经历的话题探讨。美国的教育真的是快乐教育吗?中美两国的教育是否一样卷?在西方教育社区支持服务方面,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效仿学习的地方呢?国际形势日益变化下,不同地区的家庭是抱有如何的想法和目标呢? 本期我们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为第十期上篇,上篇我们讨论了中美两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规划路线,不同地区的教育环境是什么样的,美国的教育是否也很卷?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海外家长Rasha 时间线: 00:22-01:44主题、嘉宾介绍 01:44-03:30 中美对于幼儿园的不同定义 03:30-05:52 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期望自己接受国外教育还是国内教育?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呢? 02:53-04:32 Rasha:无论国外还是国外教育,家庭教育远重于学校教育 04:32-04:50 扣子:国内的学业压力可能会感到畏惧 04:50-05:52 Yumi:期望国内国外教育结合 05:52-13:50您孩子目前的教育安排是什么样的? 06:10-07:09 扣子:上幼儿园,以及延时托管中的兴趣培养 07:09-08:42 Rasha:上私立幼儿园,父母陪伴,注重培养独立性格和思维 08:42-13:50 着重于低龄阶段自我意识培养和创建积极家庭氛围,对于未来教育还没有具体想法 13:50-18:58 您孩子的教育规划与周围同龄孩子相比是大体一致,还是会更辛苦或者更轻松些呢? 14:11-16:00 Rasha:跟国内比是轻松;跟美国家庭比会差不多 16:00-18:05 扣子:孩子没有比同龄人优秀,但对知识很渴求,喜欢挑战 18:05-18:58 Yumi:孩子身处的环境会决定他们的生长方向 18:58-36:17 美国的教育卷吗? 19:10-21:32 Rasha:与社会阶级有关;卷的广度深度比较小 21:32-22:55 Yumi:中产阶级以上注重运动和兴趣投入 22:55-36:17 美国和中国家长持有的不同的教育理念 25:40-26:37 在美国的亚裔父母和孩子的特点 26:37-33:36 为什么亚裔孩子学习好? 33:36-36:17 亚裔女孩更容易融入美国文化和社会吗?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VX:weeduwest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期博客:病毒来了,你家还好吗? 2022年12月,全国人民都开始慢了下来,因为疫情的蔓延,大大小小的家庭都被迫卷入与病毒的抗争之中。当所有家人都几乎同时陷入发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会遭到不小的挑战。所以我们决定临时插播一期播客,讨论当下家庭在遭遇全家都阳时会面临的困难和我们的建议。希望听众朋友们可以与你的家人朋友共渡近几周的难关,我们会为您和您的家人打气加油,共同战胜病毒。💪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22-1:51 我们录制时的大致疫情感受 1:51-03:47 主题介绍 02:06-03:47 扣子:最近的关于疫情来袭的家庭咨询实例 03:47-16:43 病毒下,家庭的可能是危机,也可能是机遇 05:45-09:50 病毒来了,家庭争吵变多了 09:50-10:47 但是似乎这也是一次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温情的时刻 10:47-16:43 有孩子的家庭面临更多的困难 13:15-16:43 妈妈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16:43-20:02 病毒下,家庭中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 17:00-17:37 获得药的途径 17:37-18:32 “阳”之前做个预案 18:32-20:02 放低心理预期,放平心态 20:02-21:04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如有详细问题,可咨询官方助手微信微信:weeduwest 欢迎关注我们的全网同名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