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29. 如何在战火中为平民建造一座“永不屈服”的避难所?|1123

☀️ 本期放晴故事 在11月7号的节目里,我们介绍了在巴以冲突当中,致力于从平民角度推动两国和平的民间组织,今天,我们想继续从人道主义的视角出发,和你聊聊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俄乌战争。 为了应对战争对民众造成的创伤,乌克兰成立了一个名为“永不屈服”(Unbroken)的项目。这个项目位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市,它的目标是:让在战火中受伤的那些乌克兰民众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及时接受治疗,不必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一个规模巨大的避难所为什么能在战火中建起?除了动荡,避难所的建造还面对着哪些困难?希望听完本期节目,你对“战火中,城市能做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Untitled] 在项目中接受治疗的女孩维罗妮卡 图源:UNBROKEN 延伸阅读 * UNBROKEN * Ukraine Relief: Q&A with UNBROKEN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 Ukraine’s War Wounded Take Giant Steps at ‘Unbroken’ Rehabilitation Hub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825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好好吵架” * 亲密关系中,5个「好好吵架」的小方法 ☀️ 往期节目 * s3e24. 战争年代,是ta们在疾声呼救|1116 * s3e21. 战火里的教育和希望|1113 * s3e17. 巴以冲突中,平民们尝试打破对立呼唤和平|1107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文稿撰写:贾静晗、周闻晓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贾静晗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3分钟
99+
1年前

s3e27. 蝴蝶信箱,传递受虐儿童说不出的话|1121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常说“童言童语”,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们说的话都不被认真倾听,也得不到重视。但这些天真话语的背后,可能掩藏着不被看到的创伤。正是由于孩子们不敢说,或者说了也没人当真,在我们身边,儿童受虐问题显得并不常见。但就像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湖泊,儿童受虐往往只是被忽视、被掩盖了。 今天的节目,我们来介绍一个尝试打破这个平静湖面的组织,看看他们是如何像蝴蝶一样,飞到每一个角落,用漂亮的翅膀带去希望。 [蝴蝶信箱] 蝴蝶信箱|图源:AP 延伸阅读 * 美联社关于蝴蝶信箱的报道:“如果你说不出,就把它写下来” * 蝴蝶组织官方网站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21 如何像冥想一样放松? * 不冥想,也能像冥想一样放松 ☀️ 往期节目 * 309. 什么是女孩教育,它能改善什么?|1012 * s3e21. 战火里的教育和希望|1113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文稿撰写:周闻晓、祝福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周闻晓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4分钟
99+
1年前

s3e26. 在咖啡馆谈论死亡|1120

☀️ 本期放晴故事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议题,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有意避而不谈。通常,我们会觉得讨论死亡是令人不舒服的,有想谈论死亡这个想法也是奇怪的。一般来说,大家不会想这么做,也避讳这么做。但是,Jon Underwood觉得,谈论死亡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对于那些想谈论死亡的人,应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给他们去做这件事情。如果好奇Jon做了什么让大家来轻松、自由地诉说自己对死亡这个话题的经历和想法呢,欢迎你收听今天的节目找到答案。 [1120] The Exeter Death Cafe|图源:Death cafes and planning your own death | Death Land #4, The Guardian 延伸阅读 卫报: 什么是死亡咖啡馆? 南方周末: 走进死亡咖啡馆: “在死亡面前,谁敢说自己是专家” 有关「死亡咖啡馆」的问与答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54 如何好好生气 美国心理学会: 我们应该控制愤怒的反应而不是被愤怒控制 ☀️ 往期节目 s3e20. 对于自杀,我们不应有这样的误解|1110 329. 什么是“荒野教堂”项目?|1109 ☀️ 本期制作 主播:王子诣 文稿撰写:张紫涵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张紫涵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4分钟
99+
1年前

s3e24. 战争年代,是ta们在疾声呼救|1116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要如何了解到战场上在发生什么? 在远方的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投去关注的目光。可是,时间一长,“战争”似乎又回变为庞大的利益搏斗,变成一件遥远的与我们无关的事。而战场上有限的互联网信号、不定时的轰炸、各方对信息的封锁,也让我们更难得知战争具体的模样,更别说听到被无辜牵连的平民的呼救了。但在战火中,还有一群人在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唤起远方的我们对于战争的关切,唤起人类对于和平的期许。这群人就是战地记者。 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走近战地记者的世界,聆听战火纷飞下的那些激发共情和追求和平的声音,听听战地记者是如何传递出真实的声音,又是如何帮助实现和平的。 [战地记者] 在加沙不幸遇难的巴勒斯坦记者Saeed al-Taweel和Mohammad Sobh的葬礼|图源:The Guardian 延伸阅读 * 《卫报》的加沙日记栏目 * 《“我想告诉世界”:记者决心分享加沙的故事》 * 中国记者陈慧慧的战地手记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1:05 如何控制情绪化饮食(stress eating) * 切断情绪化暴饮暴食的轮回 ☀️ 往期节目 * s3e17. 巴以冲突中,平民们尝试打破对立呼唤和平|1107 * s3e21. 战火里的教育和希望|1113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文稿撰写:祝福、周闻晓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周闻晓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7分钟
99+
1年前

s3e23. 不再被隐蔽的月经:月经也可以庆祝?|1115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的女性听众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刚踏入青春期,开始有了月经,却发现这是一个在大众面前不能随便提起的话题,不只是月经不能被公开讨论,就连与之相关的用品也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但是2019年的国际妇女节,联合国的人权专家强调:女性的月经健康不应再是禁忌,而且在每年的世界月经日,有一群人不仅公开提倡月经议题,还大方地邀请大家参加以月经为主题的狂欢节。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让我们洗刷月经羞耻吧! 延伸阅读 * 【世界月经日2022】月经也可以庆祝?一起认识各国如何庆祝月经和亚洲的女性倡议家 * 不再被隐蔽与污名化的月经:自由的身体,多元的答案 * 月经也可以庆祝?望月女子谷慕慕集资举办亚洲第一场“月经狂欢节”,2022世界月经日一同狂欢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7:18 如何在小组讨论时自信表达 ☀️ 往期节目 * 309. 什么是女孩教育,它能改善什么?| 1012 * 273. 怎样通过纪录片改善女性境遇?| 0817 * 343. 什么是"女孩车间"?| 1129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文稿撰写:陳婧怡、张紫涵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陳婧怡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2分钟
99+
1年前

s3e22. 世界给我们垃圾,我们报之以音乐|1114

☀️ 本期放晴故事 提到垃圾掩埋场,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恶臭?脏乱?但是在巴拉圭,却有一个充满着音乐,快乐和希望的垃圾场。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位环境工程师,法维奥。他在巴拉圭卡特乌拉的垃圾场旁创办起一支交响乐团,帮助当地生活在贫民窟社区的孩子们用音乐找到归属感,拥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梦想。不过,这支乐团的乐器从哪里来呢?如果你好奇的话,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故事找到答案。 [Cateura Orchestra] 卡特乌拉的再生交响乐团 Cateura Orchestra |图源:Instruments Beyond Borders 延伸阅读 NPR: 卡特乌拉的再生交响乐团的故事 纪录片-垃圾场中仙乐扬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36 如何摆脱通过取悦别人维系关系 卫报: 专栏作家分享关于摆脱取悦别人委屈自己的建议 ☀️ 往期节目 s3e19. 穿上特制的服装,聋人也可以听见音乐|1109 333. “维修咖啡馆”有多好玩儿?|1115 ☀️ 本期制作 主播:王子诣 文稿撰写:张紫涵、祝福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张紫涵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3分钟
99+
1年前

s3e21. 战火里的教育和希望|1113

☀️ 本期放晴故事 最近,世界各地的动荡好像接二连三发生。在那些宏大的政治争端背后,尤其令人揪心的,是日常生活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平民和儿童。在不定时的轰炸中,正值学龄的儿童因为校园被摧毁、被占领,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在内战持续了十多年之久的叙利亚,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儿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在战火纷飞之中,教育就是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叙利亚一个非营利机构马萨拉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的前途就此止步,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上网课。他们是怎么给不同年龄段孩子设计教学内容的?他们又提供了哪些课程之外的资源,来帮助孩子们发展?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来了解马萨拉特的故事。当然,你也可以报名成为志愿者加入他们,一起给叙利亚的孩子们点亮更多机会。 [叙利亚教育1113] 正在用手机上课的叙利亚妇女|图源:Masarat Initiative 延伸阅读 * 马萨拉特的志愿者注册链接 * 叙利亚正义与问责中心关于叙利亚教育的报告 * 马萨拉特的YouTube主页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7:58 如何在滑雪季不受伤? * 《纽约时报》关于滑雪保护的建议 ☀️ 往期节目 * s3e17. 巴以冲突中,平民们尝试打破对立呼唤和平|1107 * 309. 什么是女孩教育,它能改善什么?| 1012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文稿撰写:周闻晓、贾静晗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周闻晓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2分钟
99+
1年前

s3e20. 对于自杀,我们不应有这样的误解|1110

📚赠书 我们第三季第六期有关失智症老人的节目播出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联系到我们。他们最近其实刚好出版了一本相关的书籍《想带你看看失智症病人的世界》。 这本书是第一本从失智症病人的视角出发,介绍他们眼中世界的图书。书中结合温暖的插绘与故事,让你成为失智症世界的旅行者,体验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同时,书中还包含面向失智症的生活指南,介绍了病人面临的44种身心障碍,详解他们遇到问题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帮助家属迅速查找定位,解决日常难题。温暖守望失智症世界,获得与病人在漫长旅途中一同前行的智慧与勇气。 为了感谢大家对于放晴早安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我们将向几位热心听友赠送此书。只要你在本期节目的小宇宙留言区,分享你帮助和照顾老人的经历,就有可能获得赠书。这些故事,不一定需要和失智症相关,也可以和行动不便、听力下降等等常见的衰老状况相关。我们会认真阅读大家的留言,并且选出4位留言的听友,各赠送一本《想带你看看失智症病人的世界》。具体获得赠书的听友名单将在下周五公布。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呀! ☀️ 本期放晴故事 每四十秒里,全世界平均就会有一个人自杀。当自杀事件通过媒体、互联网,或是在现实中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大众对于自杀的带有误解的看法,甚至污名化的议论也变得多了起来。自杀事件本身就是一种不幸,而伴随其后的那些污名化的误解,会普遍留存在旁观者的心里,给自杀未遂的幸存者本人或是不幸的家属带来严重的二次伤害。今天的节目希望能让我们对于自杀事件有更全面和理性的看法,破除我们刻板印象里的与自杀有关的看法,看看到底哪些是错误的,甚至是污名化了自杀的观点。 延伸阅读 * 揭穿有关自杀的神话有助于鼓励同情心和理解 * 揭穿关于自杀的 5 个常见误解 * 米歇尔的故事 * 如果我们都谈论自杀,这对每个人来说不是更好吗? 求助热线 香港热线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内地求助链接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3:08 人生重启计划 ☀️ 往期节目 * 269. 日本如何通过"柑橘丝带运动"消除歧视?| 0811 * 277. 什么是"减少世间不幸基金会"?| 0823 ☀️ 本期制作 主播:祝福 文稿撰写:祝福、王艺雯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陳婧怡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23分钟
99+
1年前

s3e19. 穿上特制的服装,聋人也可以听见音乐|1109

☀️ 本期放晴故事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听障人士有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体会到这种快乐呢?对于 Not impossible lab来说,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他们就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设备,让听障人士也能和我们享受一样的音乐体验,举办了一系列听障人士也可以参加的音乐会。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听听那个不可能的事情是如何实现的。 延伸阅读 * Not Impossible Labs网站 * 振动触觉套装为聋人提供了感受现场音乐的新方式 * 新型可穿戴技术帮助聋人通过感受音乐来享受音乐 *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振动背心”正在改变聋哑观众的现场音乐——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3:00 如何增加成就感,摆脱“虚度光阴”的愧疚 ☀️ 往期节目 * 261. 如何理解听障人士的语气?| 0801 * 252. 听障人士友好的公园有哪些独特设计?| 0719 * 326. 导盲犬不陌生,那什么是听导犬?| 1104 ☀️ 本期制作 主播:祝福 文稿撰写:王子诣、周闻晓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陳婧怡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18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