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如何度过痛苦的英语口语表达初期?(下)

feacher非老师

这期播客咱继续聊那个令人发愁的难题:#如何度过痛苦的英语口语表达初期? 温馨提醒:建议先听完上一期再移步这里:) 🎧 你会听到 🔴 更详细文字稿 & 更多图片展示在这里 01:48 口语提升中期:开始激活自己的输入(input) “你根本不重视内容的积累” “啊对对对对” 输入的定义:通过阅读、听力等途径获取到的receptive language。 写和说是一脉相承的:我并没有单纯地只积累口语素材,而是口语和写作同步进行。 重复记忆7次不如积极使用1次:囤在本子上的词词句句,如果不去使用和激活它,就还是passive words/expressions 把passive words/expressions激活为active words/expressions的方式—— 1)✍️ 用英文写心情日记 05:12 2)🗣 找个没人的地方跟自己说说话 06:13 ㊙️妙招:如果担心异样的目光!可以假装自己在打电话! 3)随便拿个可以练习雅思口语的APP答个1-2题 10:30 4)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看过的书/文章/段落 12:26 5)用英文去回答问题 16:24 🔴 更详细文字稿 & 更多图片展示在这里 本阶段快速总结: 要想方设法把自己通过阅读/听力输入的内容、囤在本本上的passive words/expressions,通过日常里的各种方式,持续地进行口语和写作的输出以达到激活它们变成active words/expressions。 这个学习过程一定是持续的,持续的,持续的。每天5分钟,每天1句话,都比1个月不输出,然后突然1周集中强化的效果要好。 🔴 更详细文字稿 & 更多图片展示在这里 20:15 口语提升后期:开始注意跨文化交流的CONTEXT “你礼貌吗?” 当我们还在挣扎于口语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程度时,似乎根本还无暇顾及到自己的表达符不符合对方的文化规范。 虽然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成了一套语言系统,但这套语言在迁移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家,即使是英语为母语&官方语言的国家都融合了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 一些小贴士: * 关于不同国家的习语,可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搜索:【Slang/Idoms/Expressions+国家名】 * 关于不同文化交往习俗/用语的注意点,可搜索:【Cultural Facts/ Dos & Don'ts / Culture&Customs 之类的关键词 + 国家名】 * 一个节目:World Friends 最后总结: “losing balance is also a part of keeping balance” 🔴 更详细文字稿 & 更多图片展示在这里 📝 02 & 03两期内容的参考文献: 💁‍♀️主播:Fiona 教过2-70岁男女老少的英语老师 CELTA认证国际英语教师 & 中外EFL教师培训师 本科英专(文学与翻译)、硕士儿童早期教育 🎙节目制作 录制&剪辑:Fiona 片头曲 & 片尾曲:Neil Young - Heart of Gold(Eat, Pray, Love电影主题曲) 音效:Lakewavebeatz - 【Free beat】"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 👀 Contact 豆瓣:Fiona

26分钟
6k+
3年前

02 如何度过痛苦的英语口语表达初期?(上)

feacher非老师

这期播客咱们聊聊同样是困扰我身边很多朋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度过痛苦的英语口语表达初期? 和上期一样,本文最初也是po在豆瓣上的一篇文章,至今有2W多的阅读量,直到现在还是时不时有网友会评论、转发,甚至还有后台特地来私信我,表示“自己正在按照文中的方法练习、明显感觉语感上来了很多”等等。 加上昨天刚好有朋友又来问我提升英语口语的事儿,跟她聊了五毛钱之后,我想着就顺便也把这篇文章搬到播客来吧(不是文字转语音,针对不同媒介,我对信息都会做不同的处理:D)。 当然,因为原文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会分为上下两期播客来录制。 🎧 你会听到 Intro:自我介绍(给不认识我的听众) * 00:49 个人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经历 全英文访谈,全英文主持,全英文师训都没啥问题——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文字版 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在公立学校体系中成长,对哑巴英语的痛苦感同身受 初三:突如起来的国际社交欲 * 03:26 从小爸妈不管放任我网上冲浪,看到小广告去试听了一节电话口语课 —— 为十八线城镇姑娘开启国际社交的大门 * 06:20 疯狂找网络聊天室和外国友人聊天,结果竟然都是设情网站! * 08:07 一个经验总结:找到有共同兴趣的语伴(而不是单向输出技巧和知识给你的老师),会更有交流的动力 口语提升初期:语音模仿 * 10:06 一开始我只在乎自己的发音是不是native,我根本都不care自己的内容 * 10:50 4年语音模仿刻意练习的五步骤: 以《新概念英语3》这本为例,我的使用方法是: 第①步:阅读理解 - 读懂文章 ✅(一般是选择已经读过的文章进行训练) 第②步:听音频模仿(同时录音) - 听一句,暂停,然后模仿(如果句子过长,可能模仿半句) 此环节循环往复,直到整个语音语调(重音、连读、抑扬顿挫等等)都跟原音频差不多之后才会到下一句。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可以训练好几天。所以,我不以每天1篇这样的数量要求自己,而是每天至少保证30min的练习时间来要求自己。 第③步:当整篇句子都已经模仿过之后,我会脱离原声音频自己从头到尾读一遍,且录音。 第④步:听自己的录音,和原声音频做对比,标注语音语调差距很悬殊的细节,比如连读没有注意、重音读错等等。 第⑤步:根据自己的标注提示,再重复第三和第四步——重新再脱离原声音频读一遍,且录音,对比自己的录音和原声,直到听起来已经差不多为止。 * 15:48 同传入门的影子练习(Shadowing Practice)也很适合大众做英语口音提升(戳链接可以去B站看小姐姐示范) * 17:40 一个经验总结:将自己学习的过程可视化/可听化,能直观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提升自信心特别重要。 * 18:55 一个对过往的反思:告别语音羞耻!告别英本主义!英语口语交流中,更重要的不是standard American/British accents,而是understandable pronunciation。 ▶与本文相关的References: Eaves, M. (2011). English, Chinglish or China English?: Analysing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a English. English Today, 27(4), 64–70. doi.org Fang, F. (Gabriel). (2017). World Englishes or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Where does English in China stand?: An ideological negotiation and attitudinal debate of the use and function of English in the Chinese context. English Today, 33(1), 19–24. doi.org Holliday, A. (2006). Native-speakerism. ELT Journal, 60 (4), pp.385–387. [Online]. Available at: doi:10.1093/elt/ccl030. Kachru, B. B. (1986). 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English. World Englishes, 5(2–3), 121–140. doi.org Kubota, R. (2004).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B. Norton & K. Toohey (Eds.),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1st ed., pp. 30–5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org Phillipson, R. (1992). Linguistic imperialism.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主播:Fiona 教过2-70岁男女老少的英语老师 CELTA认证国际英语教师 & 中外EFL教师培训师 本科英专(文学与翻译)、硕士儿童早期教育 🎙 节目制作 录制 & 剪辑:Fiona 片头曲 & 片尾曲:Je t'aime moi non plus(by Jane Birkin & Serge Gainsbourg) 音效:【Free beat】"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 (by Lakewavebeatz) 👀 Contact 豆瓣:Fiona

25分钟
10k+
3年前

01 如何度过痛苦的英文原版书阅读初期?

feacher非老师

这期播客回应了这样一个话题:#你是怎么度过痛苦的原版书阅读初期的? 文章最初是2020年po在豆瓣上,至今收获了近3W的互动量,期间一直有读者还在留言告诉我他们的收获,所以我把它作为第一期播客的内容,让更多朋友也可以以声音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当然,不是文字转语音哈。针对不同的媒介,我对信息做了不同的处理:D) 🎧 你会听到 Intro * [00:45] 这其实是一篇无心之作!完全是因为当时我写论文写不下去了orz * [03:12] 我为什么没有给一篇Tips & Tricks教大家怎么做,而是分享了自己走过的山路十八弯? 因为我不相信真的有one-fit-for-all的标准答案。 阅读打怪阶段I:Learn to Read * [05:00] 高一开始做阅读笔记,靠着6本笔记“华丽”撑过三年(不听英语课) * [06:51] 真正意义上的原版书征途从大一文学课必读书目Washtington Square 开启 —— 太!难!读!了!明明每个词都认识,怎么拼在一起就是不认识了?! * [09:55] 不懂怎么挑选难度匹配的原版书,所以就是一整个“拿来就乱咬”的大动作。 * [13:00] 英语大神(们)教我做人:“你这种方法不对啊,阅读就不应该查单词!” * [14:21] 如果一定要分享两点阅读笔记记录的小贴士,我会分享这两点! 词不能只查意思,一定还要知道发音,从meaning, form, pronunciation 三个维度都要击破,review的时候也不只是默读,一定要read aloud大声读出来,这样这个词才能刻到脑子里! 摘抄不能只摘词,一定要抄下整个句子,甚至段落,这样在review的时候才能在context中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 [17:20] 泪目了友友们!量变真的带来质变了:我重读Washington Square感受到了什么叫“一泻千里”。专八裸考也过了! 阅读打怪阶段II:Read to Learn * [19:31] 工作之后依然保持忙里偷闲的每日阅读:一个月光用地铁阅读可以读完1.5-2本书 * [20:33] 我的阅读真的过渡到Read to Learn的阶段了,体现在: 我在阅读时减少了划生词的频率,一方面是自然而然的词汇量提升了,另一方面也是知道有些词不需要查; 开始抓重点阅读,尤其是文献类、社科类的材料,不必字字过目; 阅读时,会一边读一边整理脑图或读完后整理脑图,总结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文学类除外); * [23:00] 克拉申爷爷给我们的阅读建议-三大要素:massive, interesting, comprehensible * [25:15] 一本让我度过痛苦原版书阅读初期的书: 💁🏻‍♀️ 主播:Fiona 教过2-70岁男女老少的英语老师 CELTA认证国际英语教师&中外EFL教师培训师 本科英专(文学与翻译)、硕士儿童早期教育 🎙 节目制作 录制 & 剪辑:Fiona 片头曲& 片尾曲:Coffee Cup(by Anthony Lazaro) 音效:【Free beat】"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by Lakewavebeatz) 👀 Contact 豆瓣:Fiona

27分钟
4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