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4:万圣番外——还会期待令人心动的恋爱吗?白清扬与小A的炉边谈话

【导言】 本期节目没有嘉宾——百鬼夜行前夕,白清扬与小A两个人决定无视牛鬼蛇神,谈谈心里话。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近来对于感情的体会,以及有关感情的疲惫、怀疑与期待。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35 故事从“不再心动”谈起。已经太久没有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了——一段完满的爱情必然从心动开始吗?如今正在迅速“工业化”的恋爱,是否徒增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呢?这种令人感到麻烦的恋爱过程,白清扬和小A分别又会怎么处理? 22:48 继而,我们不得不谈到“标准”——不再心动、无法恋爱,或许也跟我们给自己设定了太多无谓的标准有关。比如“智性恋”——在这个时下有些被过度使用的身份认同背后,透露出人们为恋爱设定一系列模板的意图。当我们将完美的许多碎片拼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理想对象”的模型时,这个模型还会是“恋爱”本来该有的样子吗? 45:01 那么,他们又对未来的恋爱有什么期待呢?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呢? 最后,由于白清扬受到流感影响,上周节目无法按时更新,和听众朋友们道歉。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Nintendo halloween music �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50分钟
2k+
2年前

Ep33:谈钱伤感情?那我们今天专门谈谈钱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的高材生小k,与我们一起聊聊爱情“金钱观”的问题。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却又唯恐避之不及的敏感话题,这是一个乍看上去与浪漫爱情无关的话题。但有没有可能,我们根本离不开它;又有没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聊好,爱情可以更加浪漫? 【本期嘉宾】 小k 牛津大学区域研究博士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5:21 金钱观的差异可能不分对错,但它会消耗爱 “借钱/帮忙付钱后……我们很难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依赖的亲密感了。” 25:55 金钱观也需要磨合期 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三观的完美匹配一样,金钱观的一致性也需要磨合期。 35:12 金钱观矛盾的存在是必要的,恰恰体现着对彼此独立人格的尊重 “到后来,我们反而发现,我的消费观能间接提高他的生活水平,他的消费行为也让我在不稳定的生活中感到安心。” 56:58 什么是“主流”的金钱观? 赚钱能力不是考量亲密关系中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证明。 本期节目相关概念与推荐图书可移步「月亮纵队」公众号关注第二日相关推送。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Once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68分钟
2k+
2年前

Ep32:爱情圆桌:母胎SOLO——不是你的错,是世界的错!

【导言】 本期节目,月亮纵队责任编辑陈天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爱情圆桌”讨论出发点:母胎SOLO。这个近年来很有热度的情感词汇,都有哪些值得讨论的方向?它是定义我们情感价值观、经验乃至“水平”的方式吗? 【本期嘉宾】 天怡 月亮纵队责任编辑 纽约大学本科在读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36 首先,我们从天怡的个人感受聊起,从“母胎SOLO”这个身份聊起。没有谈过恋爱是什么感受,因为什么原因?它是一个负面词汇吗? 27:44 随后,我们聊到了近年来年轻人“欲望”越来越低的现象及其原因。大家似乎都不谈恋爱了——战争、政治、经济等宏大叙事看似遥远,但它们切实地侵入了我们的私人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情感经历。这绝对不是夸张! 43:49 另一方面,女性主义以及“情境恋情”(situationship)的崛起也是值得一提的原因。主流父权社会体系下,男性与女性分别都因为什么原因而对亲密关系更加迟疑了?他们为什么更倾向于“无需承诺”(commitment free)的情境恋情? 72:07 无论如何,我们要拒绝被“母胎SOLO”这样的词所定义。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做自己,绝对没错。 本期节目相关概念与推荐图书可移步「月亮纵队」公众号关注第二日相关推送。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Ottawa (Produced byOak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5分钟
3k+
2年前

Ep31:爱情辩论赛(二) “坏女人”大讲堂:爱男人不如爱自己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转换角度,由白清扬担任主持人,嘉宾小郑与小A老师针对四个爱情立场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两位自我认知为“坏女人”的女孩儿,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本期嘉宾】 小郑 我是长得像杰尼龟的小郑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07 自己的情绪、需求、底线与原则 一定要更注重于自己的情绪、需求、底线与原则,而不是对方的。 22:14 如何解决“恋爱脑”问题? 摆脱恋爱脑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 41:13 恋爱中的沟通问题 爱情不需要完全的坦诚相待。 58:26感情中的占有欲 我认为和喜欢的人不用一定要在一起。 本期节目相关概念与推荐图书可移步「月亮纵队」公众号关注第二日相关推送。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Stelle(ProducedbyOak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82分钟
4k+
2年前

Ep30:爱情辩论赛(一): 81年与97年生直男,看待爱情观点竟如此相似?

【导言】 第30期《爱情故事》,我们准备了一个新题材:由小A老师担当主持人,白清扬化身嘉宾,与嘉宾“大叔”一起,对小A老师提出的四个论题进行交流与“辩论”。80年代初与90年代末出生的两代人之间,对待这些敏感话题,会有什么样的思想火花呢? 【本期嘉宾】 张超(大叔) 北京汉堡店WasPark店主 职业铲屎官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5:13 “择偶标准”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择偶标准,但很少有人会和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在一起。 21:15 “真心相爱”和未来 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有没有未来不重要,享受当下就好。 32:07 如果看待前任 我们应该把前任在生活中所有的痕迹抹除。 我们应该和现任伴侣分享自己所有的恋爱经历。 55:44 恋爱中的隐私 我们都不应该介意伴侣看自己的手机。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Jungle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7分钟
3k+
2年前

Ep29: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

【导言】 在第24期节目(“人生三大错觉之一:TA是不是喜欢我?”)上线以后,热心读者Wendy向月亮纵队发来了一封十分诚恳的邮件。信中,Wendy讲述了去年她所经历的故事,以及她的许多困惑。本期节目,我们将Wendy请来,向大家分享她的故事,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她的困惑。 【本期嘉宾】 Wendy 无法冷酷的温柔律师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54 围绕Wendy的经历,我们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名义”的责任问题。事先发表会伤害对方的“免责声明”就等于真的可以“免责”吗?承诺(即“名义”,如男女朋友、夫妻等)本身所承载的责任符号是什么? 22:01 随后,我们谈论了恋爱中有关性行为的一系列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性同意”?男人全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围绕性,我们在节目中讨论了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的《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并援引其中比尔德教授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解读该议题下比较模糊的灰色地带。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Oasis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68分钟
5k+
2年前

Ep28:和自己恋爱:从恣意潇洒到稳定长久的心态变化

【导言】 这期节目,我们与此时此刻第一次在恋爱中感受到“确定感”的刘老师聊了聊这些年来,她的心态变化。从给自己设立了许多要求的当年到今天,她的择偶标准、她的伴侣、她自己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本期嘉宾】 刘老师 多多体验 纽约大学戏剧教育研究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刘老师从她在录制节目前的体验讲起:在如今的情感中,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确定感”,这让她感到陌生。顺着这种陌生感,我们梳理了她的情感经历,以及她很长时间“与自己恋爱”的思考期。 当年的择偶标准与今天的恋爱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当年的恋爱都是上头很快、下头也很快?我们给自己设置了许多择偶标准,从帅/美、六块腹肌/线条火辣到名校毕业,到最后发现这些条件似乎都只是我们受到主流文化影响,“说服”自己采取的标准——社会建构的结果。更深层次,也可能有一种“自恋”: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自己。 变化发生之后,我们重新梳理变化的原因,逐渐将重心放在“与自己恋爱”的那段时间。或许,单身的那段时间,成为了自己反思亲密关系经验的桥梁,让自己更好地学会恋爱。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How far I’ll go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68分钟
4k+
2年前

Ep27:享受当下:定格那不在乎过去与未来的浪漫时刻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流窜”于北京各大酒吧的市民刘先生,给我们讲一讲她经历过最浪漫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享受当下是怎样的一种浪漫,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呢?是否存在无关承诺的爱情? 【本期嘉宾】 刘先生 野生喝酒大师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45 贯穿整个节目,刘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几年前认识的小弟弟之间的故事。年龄差距很大的他们,在男孩子的演出中相识,并度过了一个浪漫的夏天:夏天结束以后,分道扬镳。刘先生用诗意的语言向我们勾勒了那份浪漫与美好。 25:25 随后,我们一起讨论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享受当下”的爱情。作为当事人,刘先生如何定义这段感情?事后回想起来,它为什么会是最浪漫的经历?重新带给刘先生初恋感的,是对方这个人,还是这次恋爱的经历本身? 41:12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享受当下”与“承诺”之间的关系呢?看重承诺,是否与享受当下矛盾?我们又该如何一步一步引导自己学会享受此时此刻的每一个瞬间?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0分钟
2k+
2年前

Ep26:“红/蓝颜知己”:当你的伴侣告诉你,TA有要好的异性朋友时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一位初恋刚刚分手不久的女孩子,来为我们讲讲她在第一段恋爱中的困惑与经验。在丛丛这段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漫长恋爱中,她与伴侣因为“异性朋友”的事发生了一些争吵与矛盾;最终,这件事也成为了分手的其中一个导火索。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 【本期嘉宾】 丛丛 华威商学院咸鱼毕业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34 首先,丛丛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并向我们讲述了伴侣与一位要好的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次出现矛盾时,伴侣发誓,要和这位友人一刀两断。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次争吵:在这里,问题究竟是伴侣与友人的关系,还是他对誓言的打破呢? 29:29 随后,我们谈了谈在爱情中,异性友人究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两位主持人与嘉宾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或许,异性友人并没有那么“恐怖”,问题的核心,终究在于人本身:对于伴侣、友人、恋爱与友情的尊重。 53:28 继而,我们谈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大家觉得当友情加上“异性”的前缀时,就变得可怕起来了?两个性别之间真的存在文化意义上的绝对隔阂吗?或许,对于“异性友人”的恐惧本身就是文化建构的迹象。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Daisy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68分钟
22k+
2年前

Ep25:据说真的有神:当我们将恋爱的希望寄托于占卜与算命

【导言】 本期节目的嘉宾小涵一直以来将自己对于爱情的希望寄托于占卜、算命以及超自然现象之上。事实上,这并不罕见:星座、属相,都可以被纳入此类范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讨论中,它们充斥在我们对于爱情的话题里。我们为什么如此信赖超自然力量?它们如何带给我们心里安慰? 【本期嘉宾】 小涵 悉尼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读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49 小涵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她与前任的恋爱故事,以及在这段感情中,她对占卜、算命等逐渐上瘾的过程。为什么会开始尝试算命?为什么又会逐渐上瘾?从相对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这些占卜与算命又是服务于商家的什么目的呢? 25:34 随后,我们聊到了自己自己各自的算命经历,小A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学习塔罗牌与算命的一手经验。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向外界——甚至宇宙——寻求答案,而非自己的内心呢?如果说它源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与迷茫,那么这种不安全感与迷茫又是从何而来? 57:47 接下来,我们简单谈论了这份不安全感与迷茫的源头。小涵讲述了她被PUA的经历,创伤经验让她一度沉迷于向宇宙寻找答案。推而广之,我们每一个个体,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与迷茫呢?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The Clear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4分钟
1k+
2年前

Ep24:人生三大错觉之一:TA是不是喜欢我?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自封月亮纵队第一“死直男”的活都,为我们讲述他的上一段情感经历。这是一段极为短暂的感情:在十天之内,他和对方经历了相识、相恋又分离的纠结过程。对于情感经历并不丰富的活都而言,这段经历究竟带给了他什么?对于广大缺少恋爱经验或者“母胎SOLO”的朋友而言,又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呢? 【本期嘉宾】 活都 月亮纵队成员 理学学士 工学硕士在读 字面意义的“理工男”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17:48 我们首先探讨了表白的技巧。作为确定关系的最关键一环,表白究竟应该如何操作,才能顺利为恋情升温?有没有什么沟通、节奏上的技巧可以参考?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个体对于“表白”的意义以及价值?“接收表白”是否就意味着两个人确定为绝对的男女朋友关系? 30:12 这些微妙的问题一起带我们走向第二个话题:在恋爱中,我们如何通过真诚又有效的沟通方式,让恋爱渐入佳境?活都讲述了匆匆结束的恋爱,白清扬与小A老师也各自给出了他们的分析与建议:真诚,或许可以从放弃表达“我”开始。 55:46 最后,我们聊了聊活都最困惑的问题:作为直男,究竟应该如何判断对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传递积极信号”,又该如何克服“她肯定是喜欢我”这样的经典错觉?事实上,这个话题并不仅限于缺少恋爱经历的男性朋友。对于更多性别、性取向的朋友而言,这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Parcels (Produced by Oak Studios)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83分钟
4k+
2年前

Ep23:在逃避的路上依恋你:漫谈多种情感人格

【导言】 本期节目,我和小A老师连哄带骗,终于把和我们两人关系最要好的姐妹之一Eve请到节目中。她选择不讲故事,而是从第一分钟开始便谈起了理论,对自己做了反思:关于回避型依恋,关于沟通,关于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 【本期嘉宾】 Eve 社会闲散人士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36 首先,Eve从《亲密关系》与《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两本书出发,讲起自己的人格识别与对其的思考。“回避型依恋”都有哪些特点?它与伴侣以及情感本身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2:42 随后,我们谈到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在沟通中的问题。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吵架?伴侣之间无法真正理解彼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刻板印象塑造的男女形象对沟通又有什么伤害? 29:54 最后,我们谈到了原生家庭相似的成长经历所导致的不同情感人格及其原因。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与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并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 听众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月亮纵队”,与我们一起交流! 如果你有自己的故事想要分享,就将你的想法发在月亮纵队后台吧,也可以发邮件哦:[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节目,可以远程连麦录制。期待你的故事! 【本期音乐】 Nocturnes, Op. 9: No. 2 In E-Flat Major 主编:涂涂 本节目由「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72分钟
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