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种意义上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也是市场相对冷静的一年。追逐风口是人类的本能——从互联网到硬科技、再到如今依然热门的人工智能,十余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当下的我们要如何拨开迷雾、甄别噪音、找到泡沫与风口中的真实逻辑? 在周期的波动起伏中,哪些投资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在机会来临之前,投资机构又该如何沉淀与布局新业务?而在人民币基金持续发力的当下,投资机构应该如何专注于本地化投资,抓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增长点?本期投资笔记,让我们跟顶级投资人徐炳东一起,聊聊一家成熟的投资机构应该如何持续迭代,跨越不同的鸿沟和「非连续曲线」。 -本期讲述者- 徐炳东,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延伸阅读- 纪源资本徐炳东的年度关键词:要专注、要打破成见、好事情一定会源源不断发生|投资笔记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在这充满起伏波荡的一年中,宏观环境与具体事件中的不确定性,是大多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所感知到的事。 我们经历了诸多令人痛惜的离别,也遇到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难以预料的事件;当然,机遇也潜藏其中——年初ChatGPT推动了全球IT科技行业的飙升,也给中国创业者带来无数机遇;而尽管去年宏观环境有所波动,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并未停下。 在投资人符绩勋眼中,2023年是怎样的一年、他收获了哪些思考与感触?2024年,市场又将走向何方、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本期投资笔记,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讲述。 -本期讲述者- 符绩勋,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延伸阅读- 纪源资本符绩勋:四个关键词总结2023、展望2024|投资笔记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你害怕衰老吗? 或许对多数人来说,对于「衰老」的焦虑并不等同于年岁增加,而是与年龄渐长相伴的对疾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担忧。而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长生」的探索——史料中,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日本寻找天外蓬莱岛的长生不老药,雍正皇帝晚年则扎进圆明园炼丹......到了如今,抗衰老产业则不断细化并开始新的探索,马斯克联合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为了抗衰每天只吃一顿饭,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则试图通过换血延长寿命。 按照基因控制论,我们的衰老与死亡,是人类的基因经过精密统计而得到的利益最大化的生存方式,在复制基因的过程中,人类过了30岁便完成延续基因的使命,也不该再与后代争抢资源。但对于个体而言,如果想要在年岁增长的过程中活得更健康、更长久,有切实可执行的方法吗?本期投资笔记,我们请来两位投资人,从他们的观察与分析出发,聊聊「人类长生」这件事。 -本期讲述者- 吴陈尧,纪源资本合伙人 范超,纪源资本高级投资经理 -延伸阅读- 46000年前被冷冻的线虫都复活了,人类“永生”还有多远? 硅谷富豪们砸钱换寿命,Sam Altman也投资,能打败AI的只有长生不老了 科学家发现「返老还童」蛋白!Nature:抗衰老蛋白让老年猴子恢复记忆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社会人求职跳槽,总有若干招聘平台可供选择,但如果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呢?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而他们所面对的,则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不对等带来的信息差,以及同样面临招聘压力的企业们。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细分赛道,校园招聘有时仍存在需求错配、招聘效率较低、平台不够千人千面等痛点,那么这些痛点存在解决方案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长期观察行业的投资人和校园招聘赛道的创业者,一起拆解校园招聘不同于其他招聘的逻辑、梳理其中的痛点与解决方案,并探讨当下的校招现状——在年轻人开始求稳的当下,校招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在中国的数字招聘市场,还有哪些机遇可循?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本期讲述者- 任伯言,纪源资本投资经理 叶向宇,牛客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校园招聘的行业规模有多大?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精准打卡、休假系统、记录工时......这些工具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打工人实现「所劳即所得」?推出日薪与周薪制、实时奖励,是为了满足当下年轻一代「即时满足」的需求? 这多少有点反直觉,而事实上,劳动力管理不是反人性的,也的确并不站在员工的对立面——它的本质,是通过有效的评估手段、让员工得到公平的回报,也为企业降本增效;在当下,则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匹配合适的工种,拿到合适的回报。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盖雅工场联合创始人兼CEO章新波,由最早的花名册和算薪系统到如今模块化的劳动力管理产品——梳理劳动力管理在中国由粗放变得精细化的过程,以及从宏观视角看,零工经济与老龄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劳动力市场的? -本期讲述者- 章新波,盖雅工场联合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这款神器让老板与员工双赢:告别“带薪摸鱼”,真正实现多劳多得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从「药」被记录进史料的第一刻,人类就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对疾病与治愈的探索。 在过去,药物研发很大程度上依靠实验室中的盲筛,在不断试错中找到最优解。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都在「蛋白质宇宙」里探索——理解蛋白质的结构、设计出新的蛋白,确认蛋白质靶点的可制药性,并研发出对应的药......在这一过程中,仅靠实验室已经远远不够。 生物计算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制药行业,也让它愈发往精细化、更理性设计的方向演进——比如早期的化疗药物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如今靶向药则试图“对基因下药”,不杀死人体正常需要分裂的细胞。那么,生物计算是什么、它改变了药物研发中的哪些流程?制药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科学难题的解法又在哪里?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生命科学研发平台百图生科CEO刘维,一起探讨生物计算为人类医药史带来的无数颠覆可能。 -本期讲述者- 刘维,百图生科联合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仍有10亿患者在等待!这家公司下定决心做突破性创新药物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由「数据」构成的。偶然被推送的一条视频、社交媒体中的一次互动,或是生产线上精确到秒的操作、展现出超凡智慧的大模型......我们人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受益者。数据是当今社会得以运行的支撑,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某种意义上,相比石油、矿石、钢铁、耕地,数据可以说是「无限量供应」的。 而当我们的日常生活由越来越庞大的、海量的数据填充,它们又将被如何储存和使用?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数据平台云器科技的创始人,聊聊数据的价值——从结绳记事到绘画,再到文字的诞生、及此后图像影音的诞生,人类始终在寻找记录信息的方式;而计算机的诞生则让不同媒介的信息成为数字语言、被存储为数据。那么,我们要如何理解数据,又如何更高效地存储和使用数据?以及,为什么AIGC的浪潮也带来了数据平台的新机会? -本期讲述者- 喻思成,云器科技创始人兼CEO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如果你看过《西部世界》——其中刻画了数个人类与虚拟人共存的高科技主题乐园,虚拟人不但外形与人类无异,甚至还可以像人类一样行为处事。与之类似的AI社交相关场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或许,这样的未来并不遥远。AIGC的爆发,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开始颠覆人与机器的关系;而这也是促成虚拟社交蓬勃发展的底层逻辑。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两位AI领域的创业者,一起将时间线往前回溯——梳理AI的发展脉络与关键发展节点,解释那些行业内常说的「黑话」是什么——比如槽位匹配、GAN技术、多模态模型等等,它们分别对应了什么技术阶段?而回到中文语境,中文的AI生成领域存在哪些痛点与优势,未来还有哪些商业应用可能?以及从更形而上的角度,在「人」与「机器」产生越来越深的关联的当下,我们又要如何理解AI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期讲述者- Luna、Roger,AI领域创业者 -延伸阅读- AIGC杀入社交!生产力解放后,人类情感至上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吃」这件事,有多少创新的可能性? 对待口腹之欲,人类不会怠慢。你也许听过安藤百福作为“方便面之父”的故事,在食品工业的早期阶段,他在自家后院的小屋里研发出了速食鸡汤拉面,在此之前,甚少有人想过热水冲泡即可食用方便面的可能性。 而在此之后,伴随着从业者与科学家们在原材料、产品形态、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探索,我们能享有更多既满足口福、提供便捷性、又能够满足营养需求的创新食物——小到你在超市货架和餐厅里见到的新口味、新口感食品,大到产业链端的整体提效,都离不开食品工业的持续创新。而这背后,或许就是我们最简单原始的需求:吃好吃的。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食品科技领域的创业者、与食品与生物工程的科学家,一起探讨关于「吃」的新形态、食品科学的逻辑,以及食品工业背后的无数变革可能。 -本期讲述者- 朱沛然,Moodles创始人兼CEO 章悦,浙江工商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吃主食减肥?是懒人的异想天开,或鬼才的创业机遇?|投资笔记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电梯房、老破小、远大新、南北通、地铁上盖......都是「住」。而美式复古、杂货铺风、有很多绿植、或是卧室有一扇大大的可以看见绿色的窗,这些也是「住」。 当我们谈论家的时候,往往存在两套语言体系。在交易网站上它或许只是那些能让你更快了解其特点的标签,但落到个体身上,这些标签远不及「家的好好住」那么重要。洄游设计、空间分布、软装风格,这些需求诞生了一个千亿级别的家居大赛道。 那么我们的家到底要如何好好住?你或许听过一句话叫「装修是门遗憾的艺术」,因为行业内信息不透明、市场较为分散,导致普通人装修时往往面临一个核心痛点: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却要完成一件专业程度很高的事情。 这多少也是好好住这一平台诞生的初衷——将住户、设计师、装修公司、家居行业厂家链接起来,打破装修的信息差。 本期投资笔记,我们请来好好住创始人兼CEO冯驌——你或许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冯老板」,聊聊家居行业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好好住的家,可以是什么样的? -本期讲述者- 冯驌,好好住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听说00后不仅整顿职场,还开始“整顿”装修了?|投资笔记第153期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自OpenAI将大模型的训练成果以ChatGPT带入大众视野后,大模型便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众多互联网巨头、明星投资人与创业者也先后加入这场科技盛宴。 而在大模型热度依然未褪的当下,我们也开始思考:大模型的火热究竟意味着什么、背后是否存在泡沫?各方蜂拥进大模型赛道的同时,究竟需要积累哪些资源?以及,哪些因素组成了大模型成功与否的前提,它未来又将变成怎样的竞争格局? 我们请来投资人与不同创业者,从他们的视角深度拆解大模型。在过去30年中,伴随着不同的关键时间节点,AI与机器学习经历了种种进化演变成如今的样貌。从早期“不太聪明”的AI到如今具备了强大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行业内的人往往把机器在某个阶段突然爆发出能力的节点称为“涌现”。本期投资笔记,让我们一起进入涌现的世界。 -本期讲述者- 罗超,纪源资本执行董事 徐串,星鲸科技创始人兼CEO 堵俊平,Datastrato创始人兼CEO 李国兴,MOKA联合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风口还是泡沫?一文看懂大模型背后的技术与金钱之争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人力资源」概念的最早诞生在上世纪初,它最初主要伴随着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用人需求」,功能也很简单——员工考勤、发放福利,更接近「人事管理」的概念;此后「经验管理」概念出现,也由此诞生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开始系统性地量化人的工作。这套体系逐渐被完善到了如今——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多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HR SaaS工具开始兴起。而在AGI引发生产力变革的当下,HR SaaS工具也在迅速拥抱变化并尝试革新。 新一代的、有AI加持的HR SaaS,可以带来多少业务上的想象空间?本期投资笔记,我们请来MOKA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国兴,聊聊HR SaaS背后的需求与潜藏机遇,以及AI将如何颠覆HR SaaS行业。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讲述。 -本期讲述者- 李国兴,MOKA联合创始人兼CEO -延伸阅读- 科技驱动变革!如何重新定义HR SaaS?|GGV投资笔记第152期 -互动方式- 微信添加小助手(cynmxzs)获取更多节目资讯 本节目由纪源资本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