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别墅咖啡馆的周末,我们决定谈谈播客为什么断更 | 断更播客集中营01 【番外】

城记播客

本集节目是一期番外节目,也是“断更播客集中营”的第一期节目。 断更播客集中营是一个诞生中的播客主播(面壁)互助与自救计划。hualun自认为这可以成为一种播客主播们的“心理咨询”,也许可以帮助播客复更,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给新手主播们分享一些实战中出现过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你也想聊聊播客、断更、与创作,欢迎添加微信id:yuezhou0905,加入断更播客集中营。 【聊天的人】 hualun@翻转体育播客@忽左忽右播客 王越洲@城记播客 【我们聊了什么】 1 那些播客更新不了的时刻 2 Guxi、大材小用播客、与自习室Study Room播客 3 王汉洋、重轻、与蜉蝣天地播客 4 主播到底(应该)多在乎听众反馈和数据? 5 播客的自由,和谈话的“笼子” 6 谢梦遥、两个写作者对抗AI播客、与中美的特稿写作 7 朋友圈、媒体研究、与熟人环境里的创作 8 播客与口头表达好的创作者,相互成就 9 有人逃避笼子,有人在笼子上雕花 10 认知和品味的进步,可能是新手播客主播看不见的陷阱 11 阿冷来、从球说起播客、和体育播客的死与生 12 打工人创作本行业垂类播客的红与黑 13 一腔热血的新手播客小白,与带流量进播客的创作者 14 也许主播们都需要“断更心理咨询师” 15 婉莹与一个播客主播独特的“素人感” 16 主播可能需要“碎片”存放处,也需要笼子类的内容产品 17 纯闲聊,没有结尾。 剪辑:李彤岩

54分钟
99+
3周前

从台北故宫到乌溪江畔:遂昌独山村的生态博物馆实验

城记播客

这期节目是关于浙西南遂昌独山村的乡村运营实践。独山“东西山为屏,南北水为界”,几百年来得益于叶氏家族的悉心营造,造就了村落“天门”和“地户”的格局,但常年一直藏于深山烟云中的独山,既保留了千百年来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脉络,但也给发展带来了些许阻力,相比同属丽水的松阳等地,独山村距离遂昌城区(最近的高铁站)大约60分钟车程,距离省会杭州则需要3-4小时车程。 几年前,随着一批有识之士来到独山,他们开始尝试用一些轻量化的方式,结合文化艺术赋能乡村,也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是什么吸引到大家来到这个地方,独山村所进行的乡村实践又有什么特点? 本期节目就邀请到何春寰老师。她是策展人,在21世纪初就将美国公共艺术案例介绍到华语世界。2008-2012年,她出任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运营部门总经理,4年时间不仅推出了“朕知道了”等爆款文创产品,一改台北故宫30年保守经营状态,也让观众来到博物院的理由扩展至了展厅之外,不仅仅是文创产品,咖啡厅、餐厅甚至卫生间都能成为文化目的地的一部分。这些理念,也逐渐化用到独山村中。 时间线 00:56 《带你逛纽约无墙美术馆》:介绍美国公共艺术案例到华语世界 12:05 让大家来台北故宫的理由不仅仅在于看文物 30:39 遂昌独山村:更开放的生态博物馆 40:18 在独山的挑战:用了三年时间来慢慢赢取当地村民的信任 57:12 运营的机构需要保持非盈利的属性,村民的收入也无需投入到村落本身的运营中去 嘉宾:何春寰,策展人,品牌文化顾问,博物馆、企业集团品牌及运营管理顾问。艺术管理硕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诚品画廊创始经理人,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博物馆商店与餐饮服务业务总经理,中央电视台《一馔千年》12辑饮食文化探索节目常驻嘉宾,杭州市国际文创产业博览会“台湾精致文创品牌展区”策展人。著有公共艺术管理专著《带你逛纽约无墙美术馆》。 主持/制作:王越洲

70分钟
99+
2个月前

日常街角中的建筑风云:重新发现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城记播客

武康大楼城市交集的最后一场展览“求新时代——华盖上海建筑地图1932-1952”,呈现了华盖建筑事务所成立20年间在上海的建筑作品代表作。本期节目将结合展览,聊聊华盖的三位创始人赵深、陈植、童寯是如何走到一起,以及华盖的商业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策展方织城网络还为展览制作了一部vlog,从当代上海市民的视角出发,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发现藏在街角中的华盖建筑作品。这也是本期节目想着重讨论的内容——华盖留下的建筑遗产和我们日常生活。 时间线 00:49 促使华盖三位创始人走到一起的两个共同好友:杨廷宝和梁思成 10:44 天降来自浙江兴业银行的委托加速了华盖的成立 16:16 当时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环境以及建筑事务所运作流程 26:43 华盖是如何拿到项目的 36:21 对三位创始人MBTI的猜测 37:34 上海留存至今的华盖建筑作品,命运各不相同 56:29 如何认识华盖、找寻资料的经验谈 嘉宾 黄潇颖:织城网络团队成员 张琪:织城网络团队成员 蒋春倩:一级注册建筑师,《华盖建筑事务所(1931—1952)》作者 主持:王越洲 求新时代——华盖上海建筑地图1932-1952 展期:3月28日 至 5月11日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846号城市交集 相关书籍推荐 《华盖建筑事务所(1931-1952)》 《烽火中的华盖建筑师》 《长夜的独行者:童寯1963-1983》

67分钟
99+
4个月前

2024年度上海商业空间观察:如何才能撑满要素过度的城市?

城记播客

本期节目称得上是鸿篇巨制,时长直接上到了2小时以上。我和微信公众号《建筑师小姐姐的日常》主理人Joy、资深城市观察者里斯本一起聊了聊我们对2024年至今上海商业空间的观察和思考。这个时长既说明上海城市发展更新的蓬勃生机,也反映了商业和空间运营过程中的重重挑战。 节目中,我们将这些项目粗略地分为三个类别:历史建筑活化更新、商业街/综合体/园区以及还在更新过程中的项目,来逐一盘点。但挂一漏万,一定也有不少项目未被我们提及。商业和公共空间是属于大家的,不仅设计师、规划师等专业从业者可以发表他们的观点,来自各方的使用者更应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所以也欢迎听众们听完节目,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我们也想在评论区听到大家的声音。 时间线 00:21 本期节目结构 历史建筑的更新和活化 00:38 何东公馆、辞书出版社旧址附属绿地和现所三期,以及它们能否串联起周边的陕西北路(西摩公馆、印刷字体展示馆、雷士德医学院) 06:18 静安艺术苏河:苏河皓司、Fotografiska、三月重开的UCCA EDGE,文旅商如何更可持续 15:11 历峰双子别墅和之禾卡纷乐园:品牌的大账和小账 商街、综合体和园区 23:09 淮海路上:“名不符实”的“新”妇女用品商店、一切皆可调整的HAI550 38:07 海粟文化广场:把白领和市民引进来之后,商业会怎么做? 45:15 兼谈武夷路:与愚园路截然不同的街区更新实验 54:41 荟聚购物中心:松弛且扎实,公共空间尽可能对外打开 58:21 红坊再更新:三菱操盘的A.F.A上海融侨中心能否成为长宁区新的门户? 1:03:04 蟠龙天地:作为辐射全市的微度假目的地,还是主要服务青浦新城居民的社区配套商业? 1:11:41 上生新所一期和二期:从网红打卡地到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也成为了市中心城市更新案例的活化石(兼聊产业园区如何招商) 1:21:18 徐汇万科:火车站辐射区域内城市空间优化的一个起点 1:23:35 花木时光里:傍着上博东馆这样一个王炸然后险险赢了 1:28:21 EKA天物:10年租约内,这个建筑设计乌托邦能回本吗? 1:34:16 洛克外滩源15年:作为创意中枢的外滩美术馆和作为外滩街区一部分的外滩源 更新现在进行时 1:42:12 五角场和江湾里:校园+大厂形成的新街区形态 1:45:13 非常努力的四川北路:做市集才有人气是因为周边居民区基盘未稳? 1:52:30 西岸滨江新的发展节点:从艺术到产业的规划能完整的执行落地 2:04:48 老市府:要不直接把市政府迁过来? 嘉宾: Joy,建筑师小姐姐的日常 主理人 里斯本,媒体人,资深城市观察者 主持/制作:王越洲

132分钟
2k+
5个月前

2024城市漫步盘点:当咖啡馆、图书馆与社区中心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之后

城记播客

延续去年的传统,本期节目和资深城市观察者里斯本老师,一起来盘点2024年我们走过的那些地方。2024年我们都逛得松弛,但盘点下来竟然也走了不少地方,优中选优之后,我们将这些地点分为社区(新村与社区中心)、基础设施活化(公园和城市基建灰空间)、商区、乡野、沪外等几个版块来分别进行盘点。另外也说明&预告,关于一些园区和商业街区的部分,年后会有独立的节目来进行讨论。 时间线 00:03 节目简介 社区漫步 00:31 东安新村:碉堡、青砖斜顶旧房、东安公园,变化快得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02:54 甘泉三村:“原拆原建”方案被否后的萧索景象 04:57 曹杨新村:不起眼的公厕里还有热水 06:19 田林新村:漕河泾和上澳塘腹地的更新进行时 11:19 东明路街道:以生活和居住为主的社区如何营造适合自己的生态体系 16:00 社区中心的滥觞与深度探索:乐山市集、徐虹北路斜杠咖啡、“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高境新境地公园社区中心、新华345与365、闲下来合作社 27:13 老城厢:又见露天摄影展 基础设施活化 29:43 徐汇中城绿地:商业体和交通枢纽交融下的大公园 30:30 梅园公园森林咖啡:商务休闲好去处,社区级的地方“特产” 33:11 新公园盘点:新晋日落观赏地双子山、比邻复兴岛的油酷艺术公园、环上公园初探之绥德公园 35:50 武宁路桥桥下空间的重生 37:50 曹杨路桥下空间口袋咖啡运营的似乎并不顺利 39:26 浦东的“苏州河”张家浜沿岸:从陆家嘴水环穿行到乡村腹地 商区漫步 43:12 南阳路漫步:南京西路商圈后街的秘密,顺路去了何东公馆和辞书出版社绿地 50:13 没有意外流量之后的黄河路:作为上海城市更新现场“实验室”的一部分 乡野漫步 55:03 崇明东滩富圩村:世界自然遗产与村民和公众如何共处 57:08 松江泗泾和朱家角:古镇老街的更新与商业化开发 59:51 品牌参与到的乡村建设:震泽柴米多农场与素然青浦农场 上海市外 1:01:56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文化建筑的城市主义 1:07:57 东北漫记:牡丹江:新的城市边界、长春:工业遗存资源与运营和更新能力的错配 1:16:18 江浙其他:南京东南大学蓁巷(城市更新的未来在二三线城市?)、想把更多人留下的莫干庾街、杭州大运河北段、金鸡湖驿站系统 嘉宾:里斯本,资深媒体人,城市观察者 主持/制作:王越洲 图文版本之后将在城记播客微信公众号更新。

82分钟
1k+
6个月前

艺术与地方年度盘点:人的流动才是潮水的方向

城记播客

本期节目是一期关于2024年艺术与地方的盘点,这次我和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刘林选取的几个艺术项目和艺术机构都是处于相对边缘的地方。比如位于上海崇明的没顶艺术中心,位于浙江丽水的泥鳅美术馆和即将开幕的地心美术馆、位于西藏的吉本岗艺术中心等等。它们为何选在那里,过去一年的运营情况和反馈如何?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关系网络。 本期录制的地方我们选在了松江方塔园中的何陋轩,整修完成后的何陋轩恢复了茶室功能,老人们搬着椅子和板凳在暖阳下喝茶打牌,我们也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录制,也感谢茶室老板在茶室营业时间到点后依然放任我们在里面录制。室外录制,不免有环境音影响,还望各位听众多多理解。 时间线 01:26 已经告别崇明的没顶艺术中心 10:11 野心不止于吴中的吴文化博物馆 14:45 丽水之一:寄生于庆元青瓷博物馆中的泥鳅美术馆 26:32 多元文化并存的西藏,作为枢纽的吉本岗艺术中心 45:34 丽水之二:遂昌驻地项目和聊出来的地心美术馆 58:42 大地艺术节也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回应地方 1:04:30 温州弘美术馆的《十一种床》:私密的、离散的、温州的 1:16:45 今天“山水”有用吗? 嘉宾/刘林,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主持/制作:王越洲 注:在温州留下28星宿的风水大师是郭璞

87分钟
99+
7个月前

走遍中国足球各级职业联赛之后,他发现观众最爱看的看球视频居然是...

城记播客

看球博主不染的真心从2023年起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中国各级职业足球联赛,甚至还包括了不少社区级比赛。他在留下了无数段珍贵影像的同时,也亲历了各地球场内外的风风雨雨,和不少球队的消亡。 在2024年底,我邀请不染的真心做客节目,一方面会聊聊他这两年看球和做视频过程中的趣事和奇特际遇,这些故事始于比赛,但又不止于足球。比如说有点反直觉的是,目前他数据表现最好的几个作品是关于上超联赛、杨浦区老头乐以及安徽省超三个草根足球的作品。 另外,我们也会聊聊看过如此多球队和比赛、去过不同城市后,再回到八万人,对于这赛季申花比赛和周边开发的感受。本期节目还有两位非常资深的看球达人一同参与讨论。 时间线 01:12 做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视频巡礼的契机 02:55 来自德国的看球体验:起鸡皮疙瘩的队歌齐唱、会跳站的德铁、翻了10倍的柏林联合球票 16:54 一个月看19场比赛之后,直接支原体肺炎住院了 20:52 国内球票比演唱会好抢,但也保不齐有些球场比较逆天 24:45 比赛日当天球场外的商业策划 28:39 金牌球市的核心在于人和专业足球场 30:41 看球囧事:帮球迷保管iPad怕你扔出去、大学生充场、主席台锁门、铁窗签名 40:38 足球确实能给一个小城带来快乐:曾以葫芦岛作为主场的丹东腾跃 45:01 见证了哪些球队的告别 55:35 上海球队在2024年足协杯的表现 59:58 在球场内场看球和拍视频有什么特别的体验? 1:04:09 输出倒逼输入:让观众能在视频中有所收获,但数据表现好的视频挺颠覆刻板印象的 1:14:33 巡礼后再回申花北看台:关于看球心境、周边开发和新山远征体验 聊天的人 不染的真心 Charlio 高老师夫妇 主持/制作:王越洲

92分钟
99+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