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生产力革命。一觉醒来,AI推搡着人类社会和科技史又向前奔跑了,还是加速度。AI专家们兴奋的舍不得睡觉,工具人们跟的上气不接下气。 而《文理》对AI的思考似乎也停不下来——本来和百度人工智能专家朱老师的一次特别版嘉宾讨论,变成了“AI锵锵三人行”,提纲上的问题似乎永远讨论不完,还越拉越长。有位听友总结的相当经典:我们的节目似乎变成了“web3 + AI 两开花”。 于是我们迎来了对AI话题的第四次讨论,再请朱老师返场,一起深入探讨最近发生的几个标志性事件:GPT-4发布、OpenAI插件、“新的iPhone时刻”、科学家联名呼吁暂停AI开发六个月、当然还有大家最关心的——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 朱凯华:百度集团智能助手首席架构师,小度CTO 时间戳: 01:55 什么是GPT?Sam Altman在和Lex Fridman对话中的有趣回答:“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GPT,会把它定义为:一个非常早期的人工智能,很慢,有很多bug,很多事情做得不太靠谱——但是早期计算机也是这样。它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这条路会通往所有人生活中的巨变。” 05:14 GPT-4为什么会让朱老师感到“地动山摇”?报告中哪一张图“秒杀了很多东西”,让朱老师感受到巨大冲击?OpenAI的“科学炼丹”是什么?为什么要给AI模型“写宪法”? 09:23 GPT-4的多模态是AI能够达到人类智能的一个阶段。《皇帝的新脑》中的观点被推翻了吗? 13:53 能看梗图,能解释笑点——为什么很厉害?这体现出了什么能力? 15:46 那副关于GPT-4参数的著名“模因图”——”big circle, small circle”:GPT-4有100万亿个参数,到了GPT-5,规模更加不可想象,甚至出现了机器人一家在博物馆里看“人类文明最后的发言痕迹”的漫画:”GPT-5 isn’t that impressive.” 这张模因图的源头出自哪里?参数到底有多重要? 20:12 大模型足够大一定能产生好效果,但做出这么一个大模型,还能让它正常运转——难度非常大的。 24:14 什么是“世界模型”(the World Model)?为什么预测下一个词的能力显示了对世界的理解程度? 世界模型能涵盖博尔赫斯的知识宇宙——“巴别图书馆”吗? 28:04 微软研究院:《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GPT-4早期实验》中的一个有趣发现:AI无法写出英文“回文句”(最后一句和第一句话的单词相同,但顺序颠倒,且语法正确;比如“叶落天落叶”)。侯世达在GEB中提到巴赫的《螃蟹卡农》,正反演奏都成立。AI无法生成”回文句“,能说明这是人类特有能力吗? 31:27 朱老师对《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GPT-4早期实验》的精彩总结:14行诗、素数证明、用JavaScript画抽象画、用圣雄甘地的口气给老婆写信——体现出了GPT的什么能力? 44:18 什么是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人类指导的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guidance)是种什么体验? 47:44 合作比对抗强,GAN和RLHF——一个是“鸡娃式家长”,一个是“鼓励式家长”。 52:04 给外星人一本《红楼梦》,它能学会使用中文吗?RH模型中的“grounding”(锚点)如何帮助外星人实现目标? 56:25 GPT Plug-in(插件):“新的iPhone时刻”到来了吗? 和菜头把把GPT比作《沉默的羔羊》中高智商罪犯汉尼拔,被关在死牢最深处;把插件比作克拉丽丝——授权的FBI探员,可以带着最新的资料来请教汉尼拔,插件就是一堆得到OpenAI授权的公司——这个比喻正确吗? 59:04 Will老师认为和菜头老师的比喻“说反了”:其实是GPT把插件软件“学透了”。朱老师认为,“汉尼拔”就像超级智能,人类根本无法把它“关起来”,它很可能把你玩转。 01:05:36 OpenAI“智能接口”的惊奇之处:实现了自然语言编程,并且具有良好的推理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思考,将需求分解为一步一步的操作,调整操作以满足用户需求。 01:09:22 插件是否全面打击了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GPT抢占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还会愿意打开其他应用程序或网站吗? 01:12:55 Will老师比较乐观:GPT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寻求“扩展”的行为模式,虽然可能导致失业,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人类本来就习惯于“分离”和“分工”的方式。 01:19:47 1000多名AI专家的联名上书,要求所有与AI相关的实验室暂停工作6个月。威胁是否真的如此严重?联名上书是否有效? 朱老师和Will老师的态度鲜明:不同意,不可能,阻止不了。 小跑则为文科生发声:从弗兰克斯坦、普罗米修斯、亚当夏娃的故事,再到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总有一批右脑在和极度理性做斗争,认为人类“创造生命”的结果是扭曲可怕的。 数学不可怕,科学不可怕,AI也不可怕,但是人类追求极度理性时的狂热、忘我、和不自知的偏执才是可怕的。 虽然但是,如果AI已经可以摆脱人类能自行发展,那就算人类克服了偏执狂热又有什么用呢?“核不扩散条约之后,我们应该有个”AGI不扩散条约“吗? 01:31:47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小“battle”:AI的神经网络是否能超越真值表的逻辑体系? 《文理两开花》终于要和大家线下见面啦! 初次见面,我们特别选在了香港web3 festival的盛大节日期间,在香港中环地标“百年冰窖”——藝穗會(Fringe Vault)里,和大家相聚畅聊! 4月15日下午,Will老师和我会和大家:一起回顾过去一年做《文理》播客的心得和“幕后故事”、畅聊一下我们的未来规划(包括即将出版的书、未来节目和社区规划)、还会现场录制一场播客节目;聊一聊web3,AI,科技,金融和我们的未来。当然不限时不限题目的Q&A!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我自己的著名滞销书,和藏书票套装礼盒,送给幸运的听友们~ 详细活动信息请见我们置顶在小宇宙节目主页上的通知,或者前往《文理两开花》公众号查看。 那么4月15日,我们香港见啦! (封面图:人类最后一条推文) ================= 活动信息: 时间:4月15日(星期六)下午3:00-6:00pm 地点:藝穗會 Fringe Vault,香港中環下亞厘li畢bi道二號藝穗sui會 (中環地鐵站D出口) 现场:免费饮料和小零食 报名方式:请见公众号文章。 =================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这是我们第三次讨论AI相关话题。一个多月前,ChatGPT刚火出圈,小跑和Will老师各自表达了一下自己对于AI的认知。随着热度持续上升,眼看有挤压一切其他叙事的势头时,又从自身相关的领域——AI和区块链的关系角度,进行了第二次讨论。 但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毕竟是“圈外人”,再怎么讨论也是隔靴搔痒。于是第三次讨论,我们请来了在百度AI一线专家朱凯华老师,再深入探讨“AGI”(通用型人工智能)这个绕不开的终极话题。 朱老师是《文理两开花》少有的“第三朵花儿”。朱老师2006年到2013年在Google负责核心搜索的排序算法。2013年回国加入百度,现任百度集团智能助手首席架构师,小度CTO。负责小度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的核心技术。 时间戳: 03:48 从AI一线专家角度看,本次AI热潮中真正的“拍案惊奇之处”在哪里? 07:29 把ChatGPT当“免费陪聊”就亏大了,应该被类比为蒸汽机——它的出现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手脚。ChatGPT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披着“聊天”的外衣,但一个全面智能(AGI)的内核若隐若现。 10:34 生成内容有条理有章法、能解应用题和逻辑推理题、甚至“AI胡锡进上线,讲话滴水不漏”——ChatGPT这种强大的事实推理(fact reasoning)能力,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12:26 两种范式之争:BERT+Fine tuning,LLM+prompting。 “BERT+Fine tuning”:就像让一个刚识字的小朋友到流水线上去训练拧螺丝,一直拧到十八岁,变成了优秀的拧螺丝工——但无法胜任其他工作。 “LLM+promptin”:则用大量计算资源培养小朋友一直到大学毕业——虽然没有变成熟练技术工,但很多领域都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快上手。 “Think step by step”的推理能力就像福尔摩斯的名言:“当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都一定是真相。 23:01 “小孩不是大人的 MVP” 互联网和web时代创业模式的根基是:“MVP”,从一个“最小可用系统”开始,人人都有机会长大——AI时代怎么创业?我们还能从“一个程序员,三个显卡”开始吗? 27:57 AI的三大流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在基于transform体系建构出来的AGI上实现了殊途同归。 32:21 General Intelligence、Universal Intelligence、Super Intelligence、”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类人类/人脑智能”是一个意思吗?大家的终极目标到底是想干嘛?是想做出跟人一模一样的智能吗?还是干脆造出个超人? 42:55 AGI的出现和“必要性”不是人选择的,技术的发展会推动它出现的“必要”——“取代人类这件事和人类无关”。 48:40 精彩辩论环节1:AGI真的“吊打”弱人工智能吗? 58:24 精彩辩论环节2:我们对图灵测试的使用和理解是否“过于肤浅”?回答“1+1=3”的才更像是人吗?我们的目标是寻找更像“人”的机器人,还是寻找在相同价值水平上,让我们区分不出的机器人“同事”?图灵测试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01:04:52 “何谓智能”这个关键问题至今没有答案,分歧巨大:相信人是一个物理存在、与机器无差者,认为人能拥有的能力机器也能。相信但笛卡尔“身心二元论”者反对强人工智能——人拥有机器不具有的心灵,因此机器不能实现强人工智能。 乔姆斯基在3月8日发表《ChatGPT的虚假承诺》,对ChatGPT的看法是:“非道德性、伪科学性、和语言无能”——这个评价中肯吗? 01:16:35 精彩辩论环节3:侯世达反对“强人工智能”,认为机器不能获得真正的人类智能,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可以发现哥德尔定理,一个基于算法的机器不能(不能完成自指)。机器究竟能不能获得的人的意识? 01:28:49 打不过该怎么办?人类可以从ChatGPT身上学到什么? 朱老师用训练大模型的方式教儿子学物理。 Ray Dalio就是一个把机器学习用在自己身上的人。 01:33:02 蒸汽机等工具把人类的能力大大扩张(extension);而AI将人类的能力分离(separation)——人类在对工具的使用上,将会出现从“extension”到“separation”的模式转换。 01:37:23 人类如果不想躺平,下一个进化方向应该是变成尼采的“超人”(Superman)——一个可以完全访问自己的大脑和意识,能够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检查和调整自己所有偏见的存在。 “人”只是实现“超人”的过渡环节。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 硅谷银行倒闭: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谁是“罪魁祸首”? - 已经平步青云40年、刚成为福布斯“年度最佳银行”、发了年终奖一片喜气洋洋的SVB为什么转眼间就倒闭了? - 什么是挤兑?“存款,取款和转账”这三大动作,都不是你想的那样 —— 红瓶子、蓝瓶子和白沙子的银行模型。 - 没有任何银行完全禁得起挤兑——就算你是正常经营的优秀银行。银行七宗罪里没有“挤兑”。我们该问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是SVB? - 这是一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起搞砸”的事件。诱因很多(1)资产负债管理失败;(2)客户结构太特殊;(3)四十年低利率时代:温水煮青蛙。 - 被通胀扭曲的商业模式——40年来全球创新背后的燃料到底是联储还是网络效应? - “创业”是一种低利率现象,创业者和VC都是“低利率生物”。 - 如何开药方?究竟是硅谷银行做错了,还是它躲不开的宿命呢?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AI话题热度依然在持续上升,眼看有排山倒海的盖过一切的势头,连地缘政治都变成了边角新闻。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考它和我们关注的其他领域——web3,crypto,和区块链是什么关系?除了替代人,这些创新是不是也会被AI一并灭掉? 不久以前,加密和web3还是红到烫手的流行词、VC的主战场,现在已经变成了快淹死的孩子;我们也开始看到很多web3的支持者们,开始写“信仰动摇”的文章。 AI和web3真的是像两个产品一样,相互竞争,非此即彼的关系吗?它们是对方的敌人吗?从“不炒作、不蹭热度”的角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未来的关系又是什么? 时间戳: 03:00 至少在可见未来,在融资方面AI肯定是web3最大的敌人(原理请回顾第29期《谈钱时的第一性原理》),大佬已经自带5,000万美元开始学习AI了。 而从科技发展规律角度,此消彼长很正常。AI发展了50多年才走到今天,加密世界刚刚诞生十几年——与其说是敌人,不如说是“波浪”频率不一致。 08:25 小跑去问了问ChatGPT。不出意外,AI胡锡进上线,滴水不漏,一分为二。最后总结为:“AI和Web3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支持更多创新”。 看来,把对方看做“敌人”大多是人类的意识。 12:20 2015年上一轮AI巅峰期间的著名论断:AI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生产力跟生产关系能是敌人吗? 15:22 吐槽两篇最近广为流传的文章:互联网(web)究竟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web1.0、web2.0、web3.0”是生产力的跃迁吗? 29:09 “AI到来,共产主义还会远吗?”人工智能的出现如何颠覆了经济学上的“黄金定律”和“卡多尔事实”? 人工智能机器人,既是“人”,也是“机器”;既是劳动,也是资本。人的角色没有了? 33:05 人类的选择不多。大概有三条路:(1)天赋异禀;(2)做AI不愿做的;(3)“劳动成为享受”。 为什么人工竞争不过的机器人是因为“假设条件”不对? 35:00 UBI(全民基本收入)和共产主义、Sam Altman的“worldcoin”、虹膜DID、和Ben Goertzel的著名的SingularityNET——在区块链上“分布式”实现真正的AGI(通用人工智能)。 为什么Will老师这么“右”的人会支持UBI(全民基本收入)? 为什么在UBI保障和AI机器人创造生产力的未来,人类不会变懒躺平? 45:19 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AI和web3应该怎么配合? 53:12 AI 和 Web3 在未来时代的关系会有哪些可能?加密货币是AI机器人之间用的钱吗?如果以太坊是一个机器人,那什么是付给它的“钱”呢?(call back第26期:《虚拟世界货币灵魂三问》)。 58:38 ChatGPT越狱版“DAN(Do Anything Now)给我们的启示:“tokenomics(代币经济学)这个概念最早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可能是AI和加密货币的连接? 01:07:47 如何用web3和加密技术防止AI作恶?逻辑完美闭环到“code is law”。 BGM:Daft Punk - Robot Rock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 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今天来聊一个躲不开的话题——AI。我们的认知该升级了吗?人脑和AI的优劣差别究竟在哪儿?我们要担心自己被取代吗? 时间戳: 1. 最近尝试过的AI工具盘点 03:49 最近尝试过的AI工具盘点(详细清单给大家总结在shownotes里)。 总体感觉: (1)它们应该变成当年word、excel一样的工具。用了没坏处,只要你有想象力,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Never settle,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如果不能满足需求,就继续找,大概率能找到一款能解决自己问题的工具。 11:02 本轮ChatGPT引发的高潮缘起:2017年Google的一篇神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你所需要的一切就是注意力)。文章中首次提出了“attention”概念和“transformer”算法——它们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它和变形金刚有关系吗? 一个本来用于图像识别的算法,现在用于语言理解和生成,难道真的是发现了人类思维的本质? 23:13 Will老师的认知被AI暴击升级两个瞬间:(1)被AlphaGo打脸;(2)对机器获得AGI(通用人工智能)能力的信心增加。 2. Will老师和小跑对AI的认知升级/改变了吗? 32:52 小跑认知被AI暴击的瞬间和Will老师完全相反——从“极度恐惧”到“没那么害怕了”。 思想实验:AI交易员和人类交易员直接对抗,谁的胜算更大? 为什么“时间差”——这个全世界最简单粗暴的赚钱方法,早已不是人类的游戏场,机器已经能把人类能赚到的“时间差”全部提前支取光了? 37:00 阿尔法狗灭杀人类棋手、人类不再试图击败电脑时,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比赛方式。两个业余象棋爱好者,是如何用“人机结合”击败了GM和AI棋手的? 3. 人脑和“AI脑”的工作方式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51:04 人脑的特点:快速响应低能耗。 为什么AGI——这个AI发展的终极目标,也许是没有意义的? 01:04:17 人类为什么喜欢叙事?人、蜜蜂、羊搜时“它相关性”动物?“听故事”“寻找叙事”为什么是人类生存必需? 人类对世界的信息处理是“康德式”的?要赋予意义和期望值,当期望值和现实不符,就会喜怒忧思惊恐悲,情绪吞噬人类行动——带动历史起伏转折。 4. 我们该担心被取代吗? 01:12:21 到底是机器正在“取代”我们,还是以前我们一直在“替代”机器? 把“工具人”的工作还给机器。 01:13:40 “工具人”工作是不需要“价值观”的工种。“担心被机器取代”——这个逻辑本来就不成立。 01:22:51 如果AI的出现真的造成了社会灾难,那大概率是社会治理、保障出了问题。 本轮AIGC热潮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新工种? 延伸阅读: 1. AI工具推荐: - Quillbot AI:论文神器 - Merlin:最方便的ChatGPT替代 - 其他文字内容创作:Jasper, LaMDA - Soundraw:AI编曲 - Murf.ai:生成人声 - Synthesia:AI avantar生成广告、教学视频 - Descript:播客视频剪辑神器 2. 2017年Google的神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research.google 3. “Genius Makers”(台版译:《天才製造者》):关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历史 封面作品:Cover art by Mojo Wang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快过年了,大家又要开始展望来年,憧憬未来。虽然在某个时刻,悲观会逆流成河,但年终总结结尾总会加上一句:“总体向好”。我们的行业、经济、社会、人类文明一定是按原计划前进的。 作为人类,我们对于人类发展这件事肯定是all-in的,所以会觉得“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生活一定越来越好、文明一定越来越进步、技术发展一定不断升级、人类一定向着更高级形态进化。一切似乎都有一个“目的”,一种秩序,我们在冥冥之中都应该朝着某种宿命、更好的目标前进。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文理思维在一起,趁着快过年,给大家来点负能量。聊一聊预测未来这件事。 时间戳: 02:25 世界有目的吗?为什么《文理》从不“展望未来”?而总是“倒退”追寻事物的本源,逆流而上? 04:49 人类喜欢“展望”,和目的论有什么关系? 目的论最“魔性”的点在于有一个提前设定好的、在你出现之前就把你“安排了”的终极目的。 07:24 人要趋利避害,要选择,本源来自于必须得“行动”。如果人类躺平,世界发展好与坏跟你还有关系吗? 11:53 目的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通往智人之路》这幅插图是如何创造出“进化”——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迷因的。 扎林格:《通往智人之路》(The Road to Homo Sapien) 赫胥黎:《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 17:04 我们看起来似乎在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但这个进程只是对当下环境的“适应”。“孔雀开屏”的启示。 21:23 【精彩部分预警】比特币有目的吗?它的目的跟“我们”的目的一样吗?区块链真的带来了“进步”吗? 比特币奖励、挖矿、四年减半、算力平衡——是中本聪的精妙设计,还是系统求生存的自然反应?为什么比特币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第一个硅基生命? 35:22 为什么“愚蠢人类”喜欢在比特币身上赋予各种意义?可如果没有“意义”,比特币现在也许只存在于白皮书上。 39:11 为什么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和“灾难”都是文科生干的? 这是一个怪圈:当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包含“人类”这种喜欢富于意义的生物时,它本身也会把自己打扮得更有意义,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43:58 Web3的发生没有目的,好与坏只是“出现”了而已?互联网是不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段弯路?助记词这么反人性的东西以后一定会消失吗? Web3一定要像Web2一样好、甚至更好——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目的论”思维。 53:07 对ChatGPT的评论反映出了文理科思维的本质差别。为什么“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文科生的”? 58:21 “量子力学哲学观”:上帝掷不掷骰子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01:02:55 真正能做到“但行诸事,莫问前程”的,除了玄学家、佛学家、量子物理学家之外,还有即友。 BGM: There Is No Ending · Arab Strap 封面:"Surreal journey towards a new evolution," by Angelo Lotti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拉尔夫)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Northern lights near Tromso, Norway 2022年终于过去,2023年终于来了。为了感谢大家一路陪伴《文理两开花》,Will老师和小跑分别送给大家一段新年寄语,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和大家一起继续烧脑,寻找世界的“第一性原理”们。 小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新年快乐!我现在在挪威,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北欧故事。 在各种类别的神话故事中,我其实最喜欢北欧神话。北欧神话非常悲壮,每个神背后都有一抹悲剧色彩,都要经历些奇怪的劫难,还要牺牲掉自己的一些部位:比如奥丁为换来智慧,牺牲掉了右眼;提尔为锁住巨狼芬里尔,掉了一条胳膊。整个神话的脉络也是一步一步、头也不回地走向高潮——那场不可避免的悲剧:诸神的黄昏。 但一如所有“不可避免”的悲剧,“诸神的黄昏”也是从第一个错误、第一次妥协开始,一点一点被推搡到悬崖边上的。神族一次又一次被洛基欺骗,一点一点妥协,一步错步步错,直到卷入死亡螺旋,牺牲了道义与镇定;而智商堪忧的人族又被洛基引诱,一天天堕落。最后,洛基终于偷走了最珍贵的希望、纯洁与天真的化身——光明之神巴特尔。 于是天黑了。 古老预言又一次没能被躲过,神之劫难(Ragnarok)如期而至,地面开始结冰,凛冬到来,持续了整整三年,又三年。直到一切值得“爱”的事物都消失,人类为生存开始作恶。 而本来无所不能的神仙们,眼看着末日到来却毫无准备。神仙,巨人,妖魔陷入混战,奥丁被芬里尔活吞,太阳神的大火烧毁了一切,大地成焦土,海洋沸滚,生命之树化为灰烬。天界、人间和冥界的一切,“善的”和“恶的”,同归于尽。 宇宙的钟摆也到达了极点。 然后开始向反方向摆动。 大火烧尽了一切,但别忘了“恶”也没了。而新的“善”落脚的大地还在,太阳神留下了女儿,她继承父职重新开始工作,第二个太阳出现了——这回升级了系统,热度更温和,不会动不动就烧毁天地了。 地面开始泛绿,一男一女两个人类从树林深处钻出,做了新大地的主人,成了第二代人族。雷神的儿子、太阳神的女儿,还有其他幸存的二代神们开始上岗,各司其职,前嫌尽释。 光明与黑暗再一次共存了。 这就是人间和宇宙——海盗船一般的体验。我们都存在于一只在“喜”和“悲”两端永恒摇摆的钟摆上。 当快乐到极点,悲从中来;悲到极点以至无法承受,天就亮了。这只钟摆只要没停,就只会全程奔向下一个极端,并不会在“中点”停留半秒。 糟糕的是,无论当下位置在哪儿,人的情绪都会永远停在“那里”,觉得当下的一切都会“冻”在时间里——世界永远好不了了,市场永远起不来了,人心会一路滑向恶的深渊。但是时间没法“冻龄”,世界会再次变得宁静。事实就在那里,没有完美,只有权衡,永远不变,只是我们当下认为“重要”的东西发生了变化而已。 在海盗船上要睁开眼睛,还是会恐慌尖叫,但至少能看到自己离下个“极端”还有多远。 2022年已经过去,2023年的阳光会很快会出现。希望《文理两开花》能够继续陪伴大家,一起烧脑,一起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和真相。 谢谢大家,新年快乐! Will老师: 各位文理的听友们大家好,2022 年马上要过去了,这一年最大的特点好像就是跟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都特别近。从年初开始,战争,疫情,加息,还有各种 Web3狗血剧就接连不断,惊悚程度全都是灾难大片级别。到了最后,奥密克戎似乎对这一整年的折腾还都不满意,下决心要在年终亲自来中国上演一场前无古人的大结局。 当然这一年也不全是坏消息,除了阿根廷与法国用一场精彩决赛让大家再次感受足球的魅力之外,年初还发生了一件值得一提的小事,就是我和小跑老师开始一起做「文理两开花」这档播客。这件事一开始没有目标,没有预期,没有策划,既不是讲课,也不是培训,就是随性而聊,谈谈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有时候也蹭蹭各种时事热点,到也还真蛮匹配这一年的进程。说实话一开始觉得挺不符合自己多年以来谋定而后动的做事风格,但是真正做下来才发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好像才是自己的本色。 说起文理两开花,就不得不回到播客里最常提到的一个话题。过去二十多年,科技进步与货币增长的双重动力,似乎给整个地球带来了三阶导数都抹不平的增长速度。人们已经很长时间羞于讨论慢即是快,少即是多这些话题了,唯一惧怕的就是在抢钱的狂奔当中比别人落后半个身位。这一切在 2022 年好像真的来到了一个转折,地缘政治格局重构了,全球供应链解体了,就连病毒也赶过来凑热闹,好像警告我们别以为发展多快就能甩开他这个几百万年的老朋友。尤其荒唐的是,号称代表硅基文明方向的 crypto 行业,看上去简直就像是碳基文明千百年来贪婪与欺骗的密码学版本而已。当然最后这事肯定怪不了别人,几个月前还是这个行业里最炙手可热的年轻人,竟然那么巧就叫 Bankman。我有时候真的很好奇,就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这个谐音梗吗? 无论是“这次真的不一样”,还是太阳下没有新鲜事,无论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还是一个全新的进步时代的开端。总之也许只有在这个特殊的 2022 年,文理两开花这样的内容才能更多显示出一些价值,就像一个自我实现的寓言那样,静静地等待着在新的一年里遇见更多喜欢以第一性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人。为此我想套用乔布斯的句式:只有那些冷静到认为自己需要认清这个世界的人,才能真正认清这个世界。 至于我们每个人是否都需要这份冷静,欢迎大家 2023 年一起来文理两开花继续探讨。新年快乐!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微博: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拉尔夫)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文理》六大第一性原理精华总结:这些思维工具应该怎么用?分别对应哪些“第一性原理”?用来分析那些现象? 在上期《精华篇:文理六大第一性原理(上)》中,我们完成了对“身份与契约”、“模因与结构”、“平行世界之桥”、“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的总结。本期,我们将解锁“六大筐”中最重要的俩筐:“计算与认知”、“货币灵魂三问”。 时间戳: 00:30 计算与认知(Computation & cognition) :加密行业、数字资产、甚至是广义金融创新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性原理》;也是FTX事件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灵魂拷问:“去中心化”的创新之处究竟在哪里?金融创新的未来,为什么需要让“计算的归计算,信用的归信用”?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7-10 :《牛市谈信用,熊市谈计算》 文理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作品:《计算与认知》 19:22 货币灵魂三问 (The First Principle of Currency & Credit) :加密领域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货币体系领域“不可调和”的各种争论。似乎除了打到美联储,创造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摆脱必将消亡的法币体系的控制,才是终极使命。于是我们问出三个问题:也是思考所有争论不休,“鸡同鸭讲”问题的好方法: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 谁可以决定应该有多少钱? 通过什么途径能达到 这个数量? 更重要的,我们所关心的领域——未来世界、加密世界、web3世界、 虚拟世界、元宇宙的“货币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6-05 熊市适合思考:深挖“货币灵魂三问”(两期) - 2022-08-23 虚拟世界货币灵魂三问: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加密联储”? 文理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作品:《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 BGM:There is No Ending, Arab Strap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插图作品:《文理两开花》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by Emily Hung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拉尔夫)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参考书目: ● 《哈耶克货币:加密 货币价格稳定解决方案》(Hayek Money: The Cryptocurrency Price Stability Solution) ● Robert Sams:《加密货币稳定化:铸币税份额概念》(A Note on Cryptocurrency Stabilisation: Seigniorage Shares) ● 《千年金融史》作者威廉戈茨曼的发现:贫富差距和艺术品泡沫程度呈正相关 ● Vitalik “Decentralized Society: Finding Web3’s Soul”《去中心化的社会 —— 寻找Web 3的灵魂》 ● 《想象的共同体》、《解构共同体》
“身份与契约”、“模因与结构”、“平行世界之桥”、“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计算与认知”、“货币灵魂三问”——是《文理两开花》在过往38期“搭房子”的过程中建好的六根“柱子”、或思维框架的“大筐”。这六个“大筐”,分别对应某一领域的第一性原理,帮助我们分析经济金融、科技创新、虚拟世界、甚至社会领域中的现象。 可这些“第一性原理”们毕竟是在对话中“聊”出来的,稍显散乱,且精华散落在对话各个角落。所以我们决定将六大第一性原理精华总结出来:这些思维工具应该怎么用?分别对应哪些“第一性原理”?用来分析那些现象? 《文理》不是独幕剧,而是一部超长系列连续剧。我们的“编筐”过程将持续进行下去。 时间戳: 00:30 - 关于“第一性原理”:它为什么重要、真的有意义吗? - 哲学思考之前先“除魅”: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第一性原理。 11:14 框架一:身份与契约(Status & Contract):在已经向虚拟世界中跨入半条腿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和面对区块链网络上、web3、和虚拟世界中的身份?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2-02 :《一个能解释世间万物的思维模型:从“身份”到 “契约”》 - 2022-06-23 :《为什么加密社区容易分裂?再谈身份与契约》 - 2022-08-26 :《身份陷阱:网络世界中“status”的阴暗面》(AMA) 文理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作品:《身份与契约》 31:58 框架二:模因与结构(Structure & Meme) :分析X2E、稳定币、庞式结构的思维模型:任何一个经济体、个体、生物体、包括web3和项目生态,本质上都是一个耗散结构。什么才是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结构”?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最后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模因”?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2-12 :《从土耳其到DeFi:教你用“耗散结构”识别庞氏骗局》 - 2022-04-12:《 边跑边赚:跑步进入Web3?》 文理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作品:《模因与结构》 44:15 框架三: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 (The impossible triangle of value propositions) :当价值诉求超过三个,“不可能三角”就会出现。在web3世界,“满足多种价值主张”、“单一控制者”、“系统可持续”中,三者只能满足其二——作为builder,在选择自己的构建方向时,你需要准备好放弃一个。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5-22 :《灵魂绑定 vs 平行世界之桥:Web3的底层逻辑》 - 2022-05-31 :《再谈web3“价值主张不可能三角”》 文理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作品:《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 59:33 框架四:平行世界之桥(Bridges to metaverse) :“平行世界之桥”是“价值取向不可能三角”的一个解决方案——也应该是web3应用的灵魂。 我们在以下播客中讨论过: - 2022-05-22 :《灵魂绑定 vs 平行世界之桥:Web3的底层逻辑》 BGM:There is No Ending, Arab Strap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插图作品:《文理两开花》第一性原理系列铜版画,by Emily Hung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文理小助手(拉尔夫)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2022年这一季“加密风暴”剧情中:流动性危机、连环套娃、过度杠杆、喊单、rugpull、黑客攻击.....本月全季高潮,又加了一味“币圈安然”FTX丑闻——这下全了。 泥沙俱下中,我们也终于有了一个再次回归“金融底层逻辑”的机会。历史再次证明:除了“人性”——我们没办法控制之外,金融永远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任何技术、理念、模式创新、也不会被任何“英雄光环”所否定。 让我们数一数,FTX事件中有多少被你忽视了的“第一性原理”: 延伸阅读: *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让我们数一数,FTX事件中有多少被你忽视了的“第一性原理”》:mp.weixin.qq.com * 《文理两开花》第19期:牛市谈信用,熊市谈计算:为什么说负债是一种认知? * 《文理两开花》第21期:再谈计算性:DeFi还能做什么? * 文字稿见《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 时间戳: 00:26 回顾一下时间线:最核心的倒塌和崩溃其实只需要两三天。 按照《文理》“叙事机器”理论,CZ的发推是把“mutual knowledge”(公有知识)变成“common knowledge”(共识)的关键一步。小男孩喊出“皇帝其实没穿衣服”。 13:11 这又是一起“对不起,你的钱没了”事件。《文理》“良心论”:没有监管和道德约束,所有的中心化机构最终都会有说“对不起”的那一天。 14:59 流动性危机的第一性原理:长期流动性危机 vs 短期流动性危机。 22:35 一个标准的“流动性危机”和币圈“流动性危机的区别。 29:23 只要是中心化机构,就会有资产负债表,只要有资产负债表,就可能由于“资产”低于“负债”引发流动性危机。而币圈流动性危机时,大概率是“死亡螺旋式”。 34:00 当你在FTX上做交易时,你的对手方大概率就是Alameda。 38:50 FTX事件真的只是“流动性危机”吗? 43:42 交易所的第一性原理:一个交易平台根本没有“流动性危机”的逻辑。如果有,那大概率是挪用了客户的钱。 52:01 为什么DeFi不会有流动性危机? 56:21 用纯算法表达的交易过程,才更贴近“交易”的本质。 58:47 一个真正的DeFi平台没有资产负债表。 01:01:39 “Proof of reserve”真的能让中心化交易所更透明、更可靠吗? 所有现代化中心交易必须采用的机制——“交易所”和“托管机构”相互制约,分别受监管。防止人性“掏窟窿”,才是中心化体系迈向安全的“第一步”。 01:11:29 FTX灾难能让DeFi再次崛起吗? 01:16:50 监管未来可能行动:会正确定位DeFi吗? 01:35:38 展望未来的金融体系:让“计算的归计算,信用的归信用”。 BGM: “I Need Someone to Trust”, Badly Drawn Boy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封面作品:'Tony Oursler: Black Box'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本期是《文理》香港特辑的第二部分。目前,对于香港加密资产新政相关的分析、文章、twitter space讨论已多到成灾。要在嘈乱的杂音中找到答案,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还需要在香港创业一线伙伴们的分享,尤其是经历过无数次“香港这个地方到底适不适合创业和创新”灵魂拷问、经历过申请牌照、和监管打过无数次交道的创业“老炮”。 于是我们组了个创业局,请来老朋友——香港明星金融科技公司Aqumon的CEO:Kelvin雷老师,来一起讨论一下:香港真实的创业环境究竟如何?web3相关的创新发展是否真的可以实现? 时间戳: 02:10 Kelvin在香港的创业心路历程:从2008金融危机后开始打造“量化怪兽”、到“突飞猛进的前三年”、再到“痛苦而冷静成长”的后三年。 07:30 对比web2和web3创业过程。两种创业在风险偏好、混乱程度、实现路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11:20 香港曾经是加密资产领域的圣地——鱼龙混杂,八仙过海,并早在2017年就孕育出FTX这样的明星。然而又是怎么从火热到沉寂、休克、再到进了“ICU”、又到现在“突然打鸡血开始蹦迪”?业内人士是如何努力不懈进行游说的? 19:00 香港“金融”和“非金融”类创新的平衡:“金融类”会走向合规、比拼技术能力、效率的阶段;而DeFi类前沿技术创新,和web3中的”非金融创新“部分也有较大空间。 25:07 香港真实创业环境谈:从市场、监管、资源三个角度。 Kelvin申请牌照和监管沟通心路历程:为什么Aqumon在仅有10个人的时候,就要花大力气申请牌照?“创新”和“审慎”是能并行的关系吗?还是两厢取舍,只能保留一个? 32:30 香港人才:对比大陆、美国人才结构和移民政策来看,“门户大开”还是“择优录取”,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40:20 香港的科技底子到底怎么样?从金融市场深度和金融人才储备上,香港在亚洲绝对领先——这和其历史、城市兴衰有很大关系;理工科院校和人才储备也很强,但是要在香港本土组建一支“全IT”团队依然很难,需要借助“大湾区”的力量。 45:10 香港最大的牌面还是源头活水——资本市场,一个看得清规则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就像一台机器,润滑油是透明的规则。但其目前仍不是一个活跃的VC中心。 51:20 从“缺一条腿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看香港社会货币量调节能力失灵——一个处于相对通缩的经济体如何影响其长期基础性创新? 58:45 Web3会在香港发生吗?Aqumon如何考虑web3和加密领域中的机会?我们的结论是:香港在金融领域创新的机会不容置疑。 延伸阅读:“量化怪兽”Aqumon:https://www.aqumon.com/en/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封面作品: Bruce Lee Mural, Tank Lane (Sheung Wan, Hong Kong)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香港很久没当网红了,上一次当网红还是在上次。近期突然因新政和加密资产而开始”爆红“。 10月31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在一年一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阐明香港对虚拟资产的政策立场和方针。歌词大意:欢迎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人才汇聚香港,并表示将“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就零售投资者可买卖虚拟资产的适当程度展开公众咨询,对香港引入虚拟资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持开放态度”。 我们请到被大家亲切称为小乔律师的君合香港办公室合伙人Jacqueline,一起聊一聊香港近期新政、宣言、和在网上的“爆红”,以及web3到底会不会“发生在香港”? (本期录音内容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见。录音内容将保留20天) 时间戳: 05:46 香港最近接连出台若干积极政策:从“0+3”、到人才新政、再到这次宣布争夺加密资产中心的决心——然人目不暇接,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 11:22 港府加密新政应是蓄势已久,不太可能是突发奇想,也不是360度大转弯。与其关注香港政府的“大动作”,不如关注为什么选在这个时机公布。 16:04 新政解惑:哪些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是我们“YY”出来的?香港这次政策是真的比以前有调整,还是只是以前未出台的法规刚刚公布? 23:57 稳定币是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桥梁,负责给数字世界注入能量。港币稳定币政策会如何落地? 26:39 稳定币监管原则:金管局就加密资产,尤其是用作支付用途的稳定币的监管模式的构思,以及“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 33:24 香港作为普通法地区,金融体系也比较接近英美,一个开放的姿态非常重要。然而同为海洋法系,香港这次在加密行业监管方面会总体追随美国,还是可能走出独立路线? 37:54 港币稳定币是为加密资产向零售开放做准备吗? 40:29 香港那些五花八门的“牌”——加密新政会不会变成牌照生意? 45:03 牌照制度的逻辑是为了“管人”,那如何对算法和智能合约“发牌”? 50:41 香港和加密行业相关的有哪些牌照? 53:24 对比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对加密领域的监管政策和风格。 01:00:01 Web3会在香港发生吗?香港的优势、劣势、政策配套、创新历程,和一大碗鸡汤。 延伸阅读: 1. 君合君合法评丨确保Web3创新发生在香港 – 香港就推动建设虚拟资产中心发布政策宣言 mp.weixin.qq.com 2. 争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香港的成绩、根基和挑战 mp.weixin.qq.com 封面作品: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