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讨论一个很酷的问题。听起来有点颠覆,但再想想也是一件很可能要落地、或者至少需要开始琢磨的事——如果AI要开始和“钱”产生关系了,比如要用钱、要帮我们付钱了,它该怎么办? 乍一听很酷,但金融业界中登老登们稍微想一想,这里面就全是坑了:安全、合规、手续费、结算速度、拒付风险…样样踩雷。 更别说未来如果真是一群 AI同时协作下单、自动分账,现在的传统支付压根儿没为AI和机器人准备过入口。 那么问题来了: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本期我们就开开脑洞:聊一聊AI付钱这件事。展开一下:传统支付为什么不适合 AI?加密支付更合适吗?AI世界里的合规与身份,“身份与契约”会如何体现?未来的支付关系(人→机、机→人、机→机)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现在就能落地的场景? 本期金句:“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AI+Crypto让一切殊途同归。 时间戳 ·00:05:00 传统支付为什么不适合AI? ·00:14:25 传统支付的合规红线:设计本来就是“对抗机器人”的 ·00:25:16 DvP与“即付即得”:AI原生服务和加密支付其实是完美对应的: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 ·00:33:52 人↔机、机↔人、机↔机:有可落地场景吗? ·00:39:08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它俩在密码学上本来就是同构的? ·00:58:17 身份与契约:AI的独立性何以成立? ·01:02:16 最后评论一下GPT5: 难道未来AI只是一个“大号人类”? 文字版: 01 (00:05:00) 为什么不能把信用卡交给AI? 一个“谁是主体”角度的解释: 假如人类把信用卡“三要素”交给一个强大的Agent——它能识别网页、填写表单、完成支付,技术上确实可行。但此支付行为仍然指向持卡人本人,信用卡交易可通过银行申诉撤销,AI 既没有决策闭环,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后果,这与希望 Agent 甚至 AI–AI 形成自洽经济体的目标相悖。 回到中本聪的原点:互联网上的付款依赖中介、交易可撤销;现实中用现金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可撤销。不可撤销的数字货币交易,才让AI 的支付与交付对等,像现实中的民事主体那样承担结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02 (00:14:25) 传统支付的合规红线:设计本来就是“对抗机器人”的 一个实操角度的解释: 这个问题问支付从业者,回答就很简单了——三个字:不合规。“AI记卡号”这件事本来就是雷区。 现在支付行业的标准:PCI DSS 对任何持卡人数据(CHD)与敏感数据(SAD,如 CVV)的存储、处理、传输有极严格要求: CVV 不可存储,截图、语音、聊天记录、日志都不可以,prompt 里也不行。现在大模型LLM链路伴随向量库、日志追踪、备份,一次可见就可能多副本落地;甚至可能因幻觉回吐被动泄露。 唯一可行是让AI 永远看不到卡数据,转而用支付网关的 token 化、ID 触发扣款或高度间接的二层授权。但这一切意味着专网隔离、全链路改造与高昂成本,对小团队几乎不可行,传统支付因此对 AI 基本关上大门。但如果假定任何上云都有泄露风险,加密支付也需对抗同样的问题。 更深层的冲突在于:传统支付的体验与风控是“对抗机器人”的:CAPTCHA、生物识别、页面各异;费率以按笔计费为主,不适配 AI–AI 的高频小额。要从防范转为协作,需要支付范式的整体迁移。 03 (00:25:16) DvP与“即付即得”:AI原生服务和加密支付其实是完美对应的: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 数字货币真正匹配的场景是DvP(deliver vs payment)/DOP(deliver on payment):付款即交付、即刻完成。 AI 服务天然契合这一范式——一次 prompt、一次算力、一次输出,支付对价清晰,若不满意可以再问再付,上一次支付买的是那一次的输出。相比订阅月费这种传统方式买现代服务,链上即用即付更原生。 更进一步,连计费单位可以对齐!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链上token 的最小计量对应模型输出的 token,甚至让 Agent 发行自己的结算 token,用多少 token 输出多少 token 的结果,预付、退款、分账全由链上合约处理。这种按量计价与微支付粒度在法币体系中难以落地。 04 (00:33:52) 人↔机、机↔人、机↔机:有可落地场景吗? 支付关系可以拆成三类:人向机(比如购买数据/算力/服务,或让 AI 代付)、机向人(比如补偿、分润、版权回流)、机与机(比如协作、自动分账、自动签约)。 只要把人摘出去,机与机就是原生数字世界,crypto 天然适配;而目前 1.5 阶段,人仍在链路中,需要法币桥接与合规过渡。 在可落地场景上,多Agent 游戏最直观:玩家对 NPC/Agent 投喂与打赏,NPC 之间互相打赏、购买素材,角色设定驱动自治经济,智能合约自动结算。自动化代码悬赏也契合:机器人发布精确规格、收集提交、按份或工时自动结算,面对人或 AI 均可。电力/用能优化具备现实耦合:订阅天气 API,预测负载高峰与日照,提前制冷或蓄能,按 API 调用计费,由 AI 自动控制与结算。 05 (00:39:08)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它俩在密码学上本来就是同构的? 将钱包私钥交给Agent 在安全上不可接受。实践路径是交易构造与签名分离:Agent 在公网发现支付场景并正确构造交易包,发送到本地离线签名设备,通过二维码等光学通道单向传递;本地核对、签名,再上链广播。数字货币只需要一个签名,不需要任何交易中介,不需对接各家网关与表单,安全边界与简洁性兼得。 这一流程与信用卡芯片的线下签名同构。刷卡机为芯片卡供电,卡内电路本地签名后回传数据,读卡器并不读出密钥;区别仅在于物理与网络形态,以及算法从线下适用的RSA 到线上高效的 ECC。 由此分岔出两条路:支付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同一密码学原理在不同场景演化为两种基础设施。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AI+Crypto也许可以让一切殊途同归?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流行,在于便利性提升,但安全依赖中心化系统本身,这也带来高昂合规与风控成本。与之对照,链上钱包像你自己的POS 机,签名权收回本地设备。 作为人与AI 协作的规则层,code is law 可以落在标准化账单/发票上:Agent 生成支付提案(付给谁、付多少、资产类型),本地设备弹窗或二维码请求签名,签完即不可撤销。若要不上链,也可以用中心化托管与一次性口令、API 授权等代签流程,路径更简单,但信任与被攻破的风险也更高。 06 (00:58:17) 身份与契约:AI 的独立性何以成立? 当Agent 经由银行或支付平台去付钱,账户权属仍然是人,它并没有独立身份。只有当 Agent 能用加密货币完成支付,它的行为才成为自己的民事行为,具备数字世界的身份。 即便把Agent 当作工具人,链上签名也在那一瞬间形成不可撤销的委托,构成数字世界真实的委托关系。这里的法律基础就是 code is law:执行签名代码本身,构成数字法律上的不可撤销。 07 (01:02:16) 最后评论一下GPT5: 难道未来AI只是一个“大号人类”? 延伸到AI 的认知能力:如今大模型几乎不会把人类提的问题理解错,但推理与计算仍可能出错? “10.9 与 10.11 之间差多少?”这一类问题,模型对问题意图的理解没问题,推理路径却未必正确;比如在语音输入误识别时,模型可能一本正经地解释并不存在的词条,输出似是而非的结果。 训练上的逐步推理与数学强化有助于提升正确率,但在线推断不保证按训练时的正确路径走。这意味着,在支付等关键路径上,必须引入签名与规则层的刚性约束,以工程手段补上推理不确定性。这也回到了本期主题:技术、合规与经济设计的多重协作,才能把AI 的支付能力真正落在可控、可结算、可追责的地面上。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本期是上期稳定币话题的续集,上次聊得意犹未尽但时间接近两小时就打住了。一周后发现还有很多潜在话题没展开,干脆新开一期串联讨论下。 本期干货预警。烧脑级别:★★★★☆ 时间戳: (00:01:09) 孤山银行:硅谷教父与国防科技大佬的金融新实验 (00:11:29) 银行发行稳定币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 (00:13:40) 稳定币与银行存款的货币属性差异 (00:17:10) 存款保险为何不适用于传统稳定币,而银行发行模式却可能破局? (00:24:41) 银行稳定币业务模式的创新思考:一种融合模式 (00:33:46) 银行参与稳定币业务的三种潜在场景分析 (00:44:16) 监管塑造商业模式 (00:49:13) 稳定币KYC和反洗钱技术机制详解 (00:56:56) KYT机制与链上风控的技术实现 (01:02:02) 区块链货币本质:介于现金与账户之间的1.5版本 (01:13:08) RWA:新一代金融游乐场的代际变迁 (01:23:45) 数字资产面临的核心矛盾源于一个永恒的社会现象 由于字数限制,文字版请移步至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nXSGLt9N98_dyAJUjaQGHQ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没算错的话,这应该是《文理两开花》第三次聊稳定币了(前几次讨论分别是: 2022年5月5日的“稳定币全梳理”;2022年8月12日的“效率高又不会作妖的稳定币方案真的存在吗?”;还有穿插在“货币灵魂三问”和“货币之锚”等等话题中的很多次讨论)。所以本次再探讨就不科普了,而是灵魂拷问一下那些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 但与前两次不同,当下背景已大变,无论是市场格局还是监管环境。所以我们决定用两个人设:一个是站在传统金融立场,对稳定币持怀疑态度的“老登”;另一个是虽已是老登年纪,但仍奋斗在加密领域第一线的“老炮”。看看能不能碰撞出稳定币身上那些迷思的答案。 时间戳: · 00:05:29 回顾稳定币来时路 · 00:10:25 美国“大聪明”法案(GENIUS)为什么是转折点? · 00:19:06 灵魂拷问一:一个没有存款保险的“债务”怎么会“安全”? · 00:36:09 灵魂拷问之二:商业模式:支付工具还是结构性投资载体?(SIV) · 00:59:41 灵魂拷问之三:到底有什么应用场景? · 01:23:34 Crypto 2.0:加密世界的秋天来了? · 写在最后的感慨 由于字数限制,文字版请移步至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r-mE0c9D3eQ0fRzCawfytA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本期是"锵锵三人行",邀请《文理》唯一返场嘉宾——人工智能专家及从业者朱老师。 巧的是,上次请朱老师来聊天,正好是两年前(2023年3月),当时GPT-4刚刚问世。当时引发的热潮与现在DeepSeek非常相似,都有"AI要颠覆一切"的心潮澎湃感觉, 以及文科生们集体陷入大面积焦虑。 本期讨论源于朱老师听完前一期GEB节目后留下的评论。作为一位AI专家,他在节目大约一小时处听出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涉及到生成式和判定式智能的本质区别、AI将向何处发展、以及人类处境——本期就来好好头脑风暴一下。 时间戳: 00:04:22 尘嚣散去,复归平静:平心而论评价一下DeepSeek 00:07:50 推理模型就像“三体人” 00:13:07 "外求"哲学:DeepSeek的判定能力来自更大的模型? 00:28:10 与众不同的激励和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出"野生智能"? 00:43:05 底座模型与思考时间的关系 00:53:48 AI智能体时代已来? 01:08:24 说点儿惊悚的: AI开源的后果你想到了吗? 01:30:32 人类该怎么办? 01:39:14 最后开个大脑洞:AI自我认知与智能极限到底在哪里? 本期剪辑:小碗 由于字数限制,文字稿请转移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E5XOox-VK6qNGjZePPRCGQ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GEB 第二季回归!不管是热爱科技热点的催更粉丝,还是和喜欢数学底层逻辑的硬核理科生,为满足所有听众的需求,本季将穿插热点话题,保证更新。 (免责声明:这段话是过年期间,谁料年后风云突变,全球变疯,遂把最后一句改成“争取保证更新”)。 本期进入GEB第三章——图形与衬底,录前预感是场脑洞盛宴,录后没想到居然聊出了DeepSeek的底层逻辑;及其他有趣的话题:创新与追随、开源与闭源、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等等。 开始烧脑吧! 时间戳: (00:03:37) 信息量爆炸的“无伴奏阿基里斯奏鸣曲”独白 (00:07:30) “昔”+“火”= “蜡烛”;为什么图形与衬底与数学的精确性相悖? (00:18:42) 什么是“倍流畅图形”: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能被画出来吗? (00:37:35) 什么是“递归可枚举集”:我妈给我一袋混装糖,让我“慢慢找所有草莓味的” (00:50:06) 真理与谬误能“互换”吗? (00:56:16) DeepSeek之问:“生成性”与“判定性”是不是智能的本质区别? (01:03:44) “生成式”人工智能(GPT)真的有智能吗?智能是不是一种“系统外”的东西? (01:08:57) 数学世界可以互换,真实世界呢?《道德经》和量子的启示 由于字数限制,详细文字稿请移步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uuRUSSudnxGMv4m4FBjtRA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本期是《文理两开花》新年特辑,给大家拜年啦! 新年特辑当然得聊《文理》的主场话题——“加密货币”加上“底层逻辑”。 一位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突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布发行加密货币,几个小时内市值就飙升到几十亿美元。世界震惊,币圈懵圈。这个加密货币以他差点中弹的“英雄”画像为品牌标识,配上“fight fight fight”的字样。域名注册不到一个月,80%的代币集中在同一地址,内部人士低价购入、高位套现,呈现出典型的“割韭菜”操作。随后,夫人也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家族上演了一场币圈狂欢。 这一系列操作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巨大。从加密货币圈来看,机构、个人大户等几乎都对这个迷因币趋之若鹜,甚至狂热追捧——有人财富自由,有人黯然爆仓——这种故事每个迷因币行情都会出现。 这件离奇事件对加密行业会有何影响?我们可以用《文理》哪个底层逻辑(筐)来解释? 时间戳: (00:01:24) 未来加密货币行业会形成“比特币”vs“迷因币”双头格局? (00:17:23) 用文理“迷因与结构”、“身份与契约”底层逻辑来解释 (00:33:01) 迷因币是否会冲击美元信用? (00:41:50) 我们的未来:当“注意力”变成核武器 (00:51:46) 小红书难民:互联网终究不是乌托邦 剪辑:小碗 由于字数限制,详细文字版请前往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2024年已经翻篇儿了。我和Will老师琢磨着搞个特别节目,聊聊未来几年看好的科技高光领域。不是预测,毕竟技术可比金融市场变化莫测多了,金融就那么几个套路,科技领域那可是日新月异。 我们挑了八个未来几年都值得关注的领域,还是老规矩:上底层逻辑。 文理八大科技高光榜单: 1. (00:02:47) 量子计算加速发展 2. (00:27:30) 核聚变搅局新能源? 3. (00:43:03) 火箭和火星:星际旅行、星际移民还是星际殖民? 4. (00:58:18) AI agent小机器人儿开始用钱(crypto)? 5. (01:07:16) 叙事(narratives)和迷因(meme)可以被计算 6. (01:26:04) 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满街跑? 7. (01:40:07) 脑机接口对抗人工智能? 8. (01:50:34) 链圈和币圈已经“分叉” 完整版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FFTWNX5fqkEUKZMFoglFig 剪辑:小碗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文字总结完整版:请在文理两开花公众号阅读文字总结版。链接:mp.weixin.qq.com Polymarket因美国大选而声名大噪,特别是在2024年大选期间影响力大幅提升。从两党候选人宣布参选,到拜登退出竞选的传闻,再到两轮辩论,Polymarket逐渐“破圈”,成为预测市场的焦点。 大选当天,Polymarket的表现令人惊叹。美东时间周二晚上投票结束后,特朗普的胜率立即跳到58%。到晚上11点多(北京时间6号上午),胜率飙升至95%。这比美联社宣布结果早了近六个小时。Polymarket的预测精准度甚至超过市场和特朗普相关交易反应。 这次大选,Polymarket的投注额高达37亿美元。选举日当天,它在苹果免费应用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向美国公民开放的合法投注市场Kalshi。这令人瞩目的表现也引来了FBI的调查。一周后,FBI持搜查令突袭公司CEO,没收其手机和电脑。调查重点是平台是否非法接受美国用户交易。 但Polymarket的价值远不止于大选预测。它涵盖了各种事件,无论大事小情。韩国戒严,Taylor Swift是否结婚,甚至马斯克一天发多少推文,平台上都有相关市场。它利用群众智慧,实时反映事件发生的概率,如今已被许多人当成新闻资讯来源。 越研究越发现,不仅越来越像一个金融市场,还有可能成为一个新闻、信息、甚至社会治理工具——这究竟是为什么? 本期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Polymarket为代表的预测市场(prediction market)——它到底是什么?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用了什么技术?未来会变成什么? 主要讨论了: (00:01:12): 如何接触到Polymarket(或其他预测市场)?觉得它最有趣地方是什么? (00:14:57): Polymarket可以视为预测市场的 Uniswap (00:21:29): 预测市场vs传统博彩(赌球赌马买彩票)和民调:谁更胜一筹? (00:28:27): Polymarket的核心在于做市商机制 (00:41:08): “第五权”和“信息金融”时代的到来 (00:54:32): 预测市场的底层哲学来源:哈耶克和Robin Hansen (01:01:10): Polymarket作为社会治理变革,成为未来社会政治治理机制的一部分? (01:15:19): 未来亚洲或非西方世界会出现一个Polymarket吗? 文字总结完整版:请在文理两开花公众号阅读文字总结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m0vuWCa7H9C2WLoI3zKUg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BGM:Portofino 2 by Raymond Scott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好久不见,刺激话题来了:聊聊比特币。 录播客时比特币一颗大概9万美元。有意思的是,现在推特上、圈子里,几乎没人喊“泡沫”;中本聪、反美元、反政府、达到美联储的理念也没人提;好像自从美国政府,特别是懂王表示支持比特币后,大家就把初心忘光了? 2024年美国大选,加密货币成为左右选情和重塑政治格局的关键变量。从特朗普积极拥抱加密货币社区,到民主党内部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的分歧,都表明加密货币已成为两党争取选民的重要工具和政策焦点,开始影响美国政治格局。 从大选结果可见,一个新兴的加密货币选民群体正在影响大选走向,围绕加密货币的监管之争也成为两党阵营角力的重要战场。从特朗普公开拥抱加密货币,誓言终结"敌对监管",到民主党也开始重视这一群体,向加密货币从业者靠拢,不能排除加密货币领域正在重新定义美国的金融生态,甚至可能重塑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性。 加密货币是政治新宠,还是美国未来金融霸权的新工具?懂王能用比特币让美元再次伟大,重塑金融霸权吗? 本期剪辑:小碗 时间戳: (00:01:35) 回顾一下大选前至今的走势。顺便弱弱问一句:比特币现在是泡沫吗? (00:15:08): Polymarket (00:20:10): 加密票仓 (00:26:15): 为什么特朗普要支持加密货币? (00:33:10): 比特币对维系美元霸权是有促进作用还是有破坏作用? (00:35:35): 比特币如何增加美元霸权? (00:44:30): 美元的问题比特币能解决吗? (00:51:46): 比特币被华尔街收编,会失去其特殊性 (00:51:46): 比特币被华尔街收编,会失去其特殊性? 由于字数限制,详细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比特币与美国大选:加密货币重塑美国金融霸权?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一个简单的符号游戏如何揭示数学的本质?什么是“同构”?“形式”和“意义”到底是什么纠缠关系?为什么1+1=2?为什么1+1=2是数学的基础?OK,1+1=2,然后呢?量子、数学与人类之间有什么三角关系? 请听本期烧脑。 本期剪辑:小碗 时间戳: (00:02:05)如果用ChatGPT来解读 “WJU” (00:12:02)阿基里斯和乌龟又抬杠:芝诺悖论的数学与逻辑延伸 (00:22:58)“pq系统”:这是一个伟大的章节,献给那些不知道“2-1=1”的人 (00:27:09)为什么这么无聊的游戏(pq定理)是一个伟大的定理? (00:53:35)上帝之问:为什么1+1等于2? (00:57:30 )图灵测试:一场主观的“游戏” (01:06:46)量子、数学与人:人类骨子里就有数学? 由于字数限制,详细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 本期剪辑:小碗 关于《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MVVC9ck0-IykvJFehWgnvQ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我们的几个奇怪的主人公终于登场了!一只乌龟、古希腊英雄阿基里斯、芝诺。后面章节中还会出现几个奇怪的角色,包括螃蟹。 这就是GEB著名的招牌结构:在每个章节前,侯世达老师会编一篇对话小故事,把内容引出来。这也是我每一章最爱看的部分,因为相对容易懂。 侯式幽默,虽然有时很冷,但是每个对话都回味无穷,看完这个小故事,带着印象进入下一章,读完后再回来重温一下,方知其奥妙之处。有时会恍然大悟,原来对话中另有玄机;但有时文科生上头,也会想:侯世达老师炫技有点儿过了,让读者觉得智商堪忧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侯世达老师并不care读者智商的承受能力。 上一期留了一个悬念:提到了图灵机——他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有啥关系?哎别说,那还是很有关系的,不仅有关系,还能带出到底“什么是智能”的一些深层哲学。 本期和大家解读的第一章内容,也是层层嵌套的绝活儿,不仅带出了第二次数学危机,也带出了整个数学大厦、计算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础,地基——形式系统。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听本期播客之前之后,分别能在这一章中找出多少“梗”? 本期烧脑提纲: * (00:06:22) 全书和大家见面的第一篇对话是《三部创意曲》。 * (00:09:26) 这么一篇奇怪的对话,到底埋了多少梗?为啥叫“三部创意曲”? * (00:18:26) 芝诺禅宗谐音梗,你看出来了吗? * (00:23:39) 什么是形式系统? * (00:30:22) 用国际象棋举个例子 * (00:36:21) 侯氏龟能梦电子龟吗? * (00:42:27) MIU还是WJ? * (00:48:56) 机器能“跳出系统”吗? * (00:56:52) 大梗来了 * (01:02:14) 哥德尔和图灵机:人工智能的极限是什么? 由于字数限制,详细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https://mp.weixin.qq.com/s/ZQQq0MPufU1NqUa__l3Ofg 本期剪辑:小碗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前一集已经成功把大家拉下水了,还有几位朋友给我发了新买的GBE的照片。那就welcome to 天坑,欢迎和我们一起填天坑。无论后面发生了什么都不要怪我们,就当给大脑来了一次铁三训练。 本期和大家聊一聊导言。我读的大部分书,都会直接从第一章开始,几乎从来不看导言。但是GEB不一样,《导言》部分是最吸引人的,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独立的提纲挈领之作;这是让你脑回路打开的章节。 当然啦,也很有可能,大家和GEB的缘分也永远停留在这一章。 这一章把哥德尔的数学、埃舍尔的画作、和巴赫的音乐丝滑交织在了一起。数学、音乐、艺术这三个领域,精通其中一个已经很难。三个全精通,且能串在一起,发现共同规律,还是得在奇人写的奇书中体会。 本期剪辑:小碗 ----------------------- 时间戳: 01:04 《导言》部分:为什么哥德尔的数学、艾舍尔的画作、巴赫的音乐能在这本书中交织在一起?侯世达算是博学家吗? 17:15 巴赫的音乐:用数学的视角是怎么看的? 30:50 埃舍尔画和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的相似性?是怎么对上的? 47:15 哥德尔为什么是Will老师的精神图腾?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如量子力学般伟大? 50:31 数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危机?30年代以前的数理逻辑史:数学基础的大厦是怎么被哥德尔推翻的? 因字数限制,读后感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EP02: 《导言》烧脑三重奏——哥德尔、艾舍尔与巴赫的跨界幻想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苹果播客中国区可复制open.firstory.me手动添加节目)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