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被认可,是人的必经阶段

主播/李荟莹 听说,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阿诺拉》是具有争议的。 人们创造出很多奖项,以激励从业相关的人员,而有些奖就和小学生期末发奖状一样,近乎每个小朋友都能获得奖状和奖品回家,我小学一年级时,捧回家一张“小白鸽”的奖状,奖励我卫生搞得干净,老师以这种方式激励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 说到那些媒体颁奖现场,一个个都是修罗场。 2019年,歌手裘德发行了《颁奖的时候我要缺席》,整个歌想表达的是:认为很多人都喜欢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但是他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好,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二十年前,周杰伦写了一首《外婆》讽刺颁奖典礼只是个游戏,自己没有输,不需要改变。 不屑于获奖,意味着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得多强大的人才能修炼出这种心态?当年歌手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铺天盖地的新闻说:“他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其实这是一个假新闻。可人们愿意相信鲍勃·迪伦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始终的对抗者,就应该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就应该挑战拒绝一个被世界看重的奖项。 人们乐于看到拒绝领奖的桥段,觉得是得奖人对外部世界的一场反抗,达到了一种人人羡慕的“不需他人认可”的姿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我们需要认可,需要奖状,需要名利,因为没获得过。 都说不要执着于被喜爱、被认可,这终究是一个口号,希望被别人看得起,希望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有的人时间长一点,有的人时间短一点,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被困在里面。 当真正发自内心不在意外界评价时,就不需要这些口号来自我鼓励了。 在那之前,祝你多获几个奖,虽然有些奖,含金量不高,也会慢慢懂得根本没必要执着拿下那些成就,但那是以后的事了,至少领取“小白鸽”奖状的我是快乐的。

24分钟
99+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