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马晓橙 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公司会给每个员工配一个带挂绳的工牌,本来我觉得那就是一个门禁卡而已,公司所有人应该都是一样的,结果有一次参加一个和总部其他部门的大会议,发现有一个同事的工牌挂绳logo居然是亚马逊的。我还以为这是别的公司的,后来会议结束我问老员工才知道,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高层,只不过人家之前是亚马逊的。 这个挂绳就是自己最高光的证明,你说他是不是后悔自己当年离开的选择了呢?我觉得他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挂绳下面的那张卡现在只能刷开我们公司的大门了。
主播/马晓橙 对于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来说,想要最快速的了解他,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看他在听什么样的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听音乐这件事看上去比过去容易获得很多。但同样的,我们也正身处在信息茧房的困境下,和短视频的推荐逻辑一样,各大音乐平台都几乎只会给你推荐你之前收藏的,点赞的同一种风格的歌。 然而这个世界显然不只有适合emo的时候听的民谣,不只有适合装杯的时候听的说唱,当你热血沸腾的时候,当你想要对这个世界说不的时候,当你想要干翻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还需要一种音乐,摇滚乐。然而当你想要去了解他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类音乐的榜单基本都是老一辈的,开口魔岩三杰,闭口唐朝黑豹,他们当然很好,但很多编曲,真的没有那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了,他们愤怒的歌词内容也真的和如今年轻人面对的困扰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摇滚乐迷,我该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爱上摇滚乐,让你们在荷尔蒙躁动的时刻找到最适合的音乐,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后的答案是去听每一年的“迷笛音乐奖”获奖的歌,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25的迷笛音乐奖】以及,这个奖诞生的故事。
主播/李荟莹 一代人有一代人流行的言情小说。 在现在言情小说的细分类型里,有一个标签很受欢迎——救赎。 在大多数的救赎文里,女主都刚好出现在了男主人生至暗的时刻,从此男主角的生活有了乐趣和意义,而男主会在女主“被骚扰”“被催债”“被赶出家门”等等困难模式中英雄救美,成为她唯一的依靠。 有人会自嘲:“小时候就是看这些看坏脑子的”,较真去阅读或观看这些救赎情节,会觉得人物是如此单薄,女主经受的一切挫折在等到男主救援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使命,“被男主爱”就是女主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而男主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拯救女主。 我不是在说这种救赎情节不应该出现,也不是说不能喜欢救赎设定,它当然能为我们提供了轻松愉悦的阅读、观影感受,提供美好的做梦素材。 不过,做梦归做梦,回到生活里,会发现:“生活不是言情小说,爱情里没有真正的救赎,婚姻更不是庇护所。”
主播/李荟莹 建议不自信的人“自信一点”和建议不快乐的人“快乐一点”一样,无用且残忍。 我想,很多人在刚工作的几年,都会一直处在不自信的状态里,像电影《啄木鸟和雨》里小栗旬饰演的新人导演幸一一样。幸一是一个极度缺乏自信的人,20多岁的年纪的他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自信是学不会的,它是一次又一次拿到结果累积出来的气质。 那么多人在强调一句空洞的“你要自信”,是在把不够自信描述成一种缺点,而其实“不够自信”只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感受无所谓好坏。 每个正常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卑而自卑,自卑不应该成为一个自卑点。 所以,怎么提高自信呢?弄明白自己恐惧的是什么,然后,装作不自卑。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李荟莹,马晓橙 都说吵架是有套路的。 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星爷把吵架的艺术搬到银幕上,已被熟读的网络吵架指南正等待派上用场,可是那么多吵架Tips真的指导得了不会吵架的我们吗?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吵架是什么? “小吵怡情”让情感更浓了吗? 你的吵赢秘诀是什么? 这期节目,将送给不会吵架的我们。
主播/李荟莹 爱是什么? 爱是没人能够完全了解的东西,而父母爱情可能更难被我们了解。 “我一直觉得爸妈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当好朋友跟我说出这句话时,她正在与父母做相亲上的抗争,父母劝她:“这么好的人不要错过了,爱是可以培养的”,她放话:“你们懂什么是爱”。她觉得父母之间没有爱情,也没体验过真正的爱情,所以可以在她为情所困时,轻飘飘说一句:“不行就赶紧分手!”,也可以在相亲时笃定地说:“爱是可以培养的。” 自我们出生起,我们见到的就已经是作为父母身份的他们,或许是离得太近,看待父母的感情,总有种当局者迷的感觉。 他们之间有过爱情吗?他们还爱着吗?如果不爱,是怎么一起对抗生活琐碎的?如果爱着,为什么他们彼此间又可以如此冷漠呢? 爱情不是婚姻唯一的面貌,但发现他们有爱情,或者有过爱情,我们也就找到了相聚在一起的意义。
主播/马晓橙 作为一个重度的讨好型人格的i人,当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状态,要么就是i属性占据上风,一言不发,表现得极其冷漠。要么就是讨好型人格发作,生怕其他人觉得场面尴尬而强迫自己发起一个个话题,让大家都聊起来。 事实上这两种状态我本人都不是很自在,真正舒服的其实是和熟悉的人在一起而不说话。就那么一起坐着,我们相互陪伴但不需要攀谈,我此刻只是如此想着,都觉得那真的很美好。
主播/李荟莹 我是一个近视眼,戴眼镜已经21年了。 五年级,经过眼科门诊,被大人拉进去测视力表,近视的事情得以暴露,戴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眼镜。 在那么多的影视剧里,眼镜都是丑小鸭的象征,每次丑小鸭女主要变身天鹅时,第一步就是摘下眼镜,仿佛她们是因为那架厚厚的眼镜才变丑的。 有句西方谚语:“不要与戴眼镜的女人调情”,现在听来全是偏见,但不论男女,但凡小小年纪戴上眼镜的,都被叫过“四只眼”,我也不例外,这可不是一个可爱的形容。 听说有一位9岁的小女孩写信给迪士尼,希望能有一位戴眼镜的公主,因为她常因自己戴眼镜而自卑。于是,迪士尼真的出了一部主角是戴眼镜的电影《魔法满屋》,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有了第一位戴眼镜的女主角。 这位女主角的人设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却拯救了自己家族的命运。“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再一次证明了戴眼镜的角色定位依然是励志那一挂。 到现在,我对于美丑早已经不在意,对近视也早已不感到羞耻。近视是我生理的一部分。 近视已经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没人知道我为了眼镜做过多么长久的斗争。
主播/马晓橙 作为一个声音工作者,经常会有人问我,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好听。答案其实很简单,和所有后天习得的技能一样,只要多练谁都可以。不排除有些天生音色好的朋友,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属于这类天赋型选手。我在大学,有两个学期的时间保证每天早晚都练习,音色才变成如今能靠它这个吃饭的程度。 回想当年练声的时候,整个广场上百人一起“嘿,哈,妈妈~~~”说实话那个场面很吵,当年老师教过我们一个办法,把手凹成一个“C”字型,然后放在自己的嘴边,或者耳朵边,你再去练习就会发现,自己的声音一下子变得明显了很多。 这个世界的声音很多,生活的杂音很多,想要自己变好,请务必听清自己,请务必不要在任何情况下丢了自己的回声。
主播/李荟莹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在伴着鸟鸣的清晨,丈夫穿着白色背心靠在床上,妻子睁开眼慌忙坐起来问好:“早上好,伊万诺。”两秒钟后,这声问好换来了一记响亮的巴掌,紧接着,轻快的音乐响起,歌词里歌颂着美好的生活和爱情。 一切开始得莫名其妙,这就是电影《还有明天》的故事开头。 尽管2025年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经确定,《还有明天》会是今年我在院线看到的最有后劲的电影,所有有关剧情的猜想在电影最后四分钟被推翻,当知晓结局再去回看整个故事,会发现线索已经藏在了很多细节里,也藏在了电影配乐里。 这部2023年意大利本土票房冠军,用了一种创新的方式讲故事,在许多重要情节中借鉴了歌舞片元素,再配上黑白画面,很像一部卓别林时期的黑白喜剧片。 今天,我想跟随着电影里的音乐,和你一起“看”一遍电影《还有明天》。
主播/闯先生 都说旅行是爱情的试金石,而现在我们有了平替,双人游戏。 被戏称分手游戏的《双人成行》,照见了现代人缺失的耐心与包容。在终于完成这场电子世界的跋涉之后,或许我们能试着懂得:最高级的浪漫不是完美配合,而是愿为彼此保留一份耐心,分享探索世界的勇气。
主播/赟赟 有些事情,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做。 比如去年入职新公司的第一天,HR为我介绍公司的俱乐部制度,我翻看了所有俱乐部名单,有篮球、羽毛球、电影、健身等等,却发现没有一支乐队的时候,我知道我转正的第一件事该做什么了。 自从上一支乐队带给我短暂的高浓度荷尔蒙之后,大家又各自分散忙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我一直都处于一种戒断反应,很想再找齐伙伴,重新排练。 尽管我心里非常明白,乐队容易散,同事容易散,由同事组成的乐队,更是说散就散。 事实也的确如此,今年开年的时候,我们的鼓手和吉他手已经相继离职,乐队处于再一次解散的边缘。 但我现在心态很好,不像上次那样会很难接受和相同爱好的朋友们不能在一起玩。或许是我已经到了一个年纪,经历了太多的分道扬镳,所以麻木了?总之是不会特别伤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支乐队,从最初我成立俱乐部的极度缺乏乐手、四处找朋友帮忙、第一次排练每个音都发育不良——这么一塌糊涂的开始,到最后完完整整地为600多人献上了一场演出,已经非常非常足够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