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陪朋友看了一遍《花束般的恋爱》,发现一个我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或者说,没有去深想的片段:男主邀请女主去家里看“天然气储存罐”影片,男主说这是他喜欢看的,可女主看的时候却昏昏欲睡,最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等男主问女主是否喜欢的时候,女主努力挤出微笑点头。 前后的剧情花了大量时间拍摄两个人的兴趣爱好多么一致,他们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将这些互相迎合对方的片段淡淡地带过。等爱情结束时,回望他们这一场爱情,发现有很多适配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相互迎合的地方,比如男主对木乃伊展览不感兴趣,但还是赴约了,比如刚刚说的,女主明明觉得“天然气储存罐”影片很无聊,但还是微笑表示有意思。 而这些不适配,在分开的时候才慢慢地回想起来。 谁不是像这部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呢? 刚在一起时,喜欢喝同一款饮料都会觉得“天呐,他和我好默契好相像好有缘分哦”,两个人分开时,才撕心裂肺地唱着“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甚至把相遇描述成一种错误,觉得彼此哪哪都不合适。 所以,到底是合适还是不合适呢?
所有你还没有逃离的状态,都是因为你还没有你以为的那么讨厌此刻。 这是我自己曾经对于“不改变”的底层逻辑认知。当我们自怨自艾的时候,当我们每天吐槽的时候,当我们觉得现在的关系、现在的工作、现在的生活太糟糕而不停地抱怨却又不真的做点什么去逃离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够讨厌现在。我天真地以为,不作为的抱怨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能导致的。 随着慢慢长大,我也才渐渐了解,生活的枷锁不止一重,而且钥匙有时候也不都在我们的手里。不是我不想走,而是有无法言说的但必须留下的理由。
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终于迎来的放晴,以晴天结尾的十月,仿佛是一个好运的预示。 我翻开相册试图回忆我的十月:先是一周的国庆假期伴随着重感冒,但丝毫不影响我去橘子洲头凑了一次热闹;10月10号回老家陪妈妈过生日,还给爸爸买了一套西装,这是我第一次给爸爸买衣服;10月21号,好朋友过30岁生日,托她的福,吃到了人生中最丰盛的长寿面,面里还有辣椒炒鲍鱼;10月28号,我被求婚了,他将世俗里需要的求婚钻戒折现成了钞票藏进袜子里,这正合我意。 我的十月还是挺美好的。来听听大家的十月吧。 欢迎给我来信,我在11月等你。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那个瘦小的少年坐在我对面,一直沉默着,目光投向车窗外面流逝的风景。 他穿一件灰色的短袖T恤,两只瘦削的手臂悬在空中,像枣树的枝。尖下巴上面有一双又黑又浓的大眼睛。偶尔与我目光相遇,他便下意识地低下头去,然后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 那个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火车中午一点十一分准时开出,于黄昏的时候到达贵阳,然后继续北上,预计在凌晨四点二十到达重庆。 青春的芳华易逝,但往事并不如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青春并不一定美好,但它一定难忘。因为里面有我们消逝的时光,失落的爱情,暗流涌动的理想。这些都是我们活过的证据。 我再也不会见到那个火车少年了,我也再没有见过那个女孩。但我知道他们最终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然后勇敢地、头也不回地走了下去。
在不是很久的以前,人们想要买任何东西除了需要钱,还需要拥有购买此商品的票,买粮食有粮票,卖肉需要肉票,卖电视需要电视票。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人们的消费都是围绕着“生存”的。 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凭票购物,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商的蓬勃,很多人也不自觉地陷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别人给你创造你本来不需要的需求,编故事告诉你,你需要买东西….而你呢,会为了虚荣心,而选择去购买一些东西…… 双十一的大幕已然拉开,两位主播为大家带来省钱小妙招和那些我们一起落入的陷阱经历。 很遗憾无法为你清空购物车,但是听听节目希望可以帮你扫除一点点烦恼吧~
每到月底,我就会整理邮箱里听众朋友们的信件,选取部分留言放在「收信快乐」的节目里。大部分的信件内容都与不那么快乐的经历和感受有关。 虽然有些痛苦以我现在的心态来说,根本不值得困惑,但是,回想自己在同一个阶段所遇到的不开心,无非也是这些在现在看来的小事儿,而痛苦不分大小。 于是,我试着去理解每一份脆弱,去理解每一个人行为逻辑背后的心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我这两三年才渐渐学会的事情。 它有一个我们从小就听过的名字:同理心,或者说共情能力。 在今年上线的电视剧《超异能族》中,“同理心”是戏中一直在讲述、传递这一核心价值。 比如:会飞的男主奉皙在小学时运用超能力以此炫耀自己是闪电侠英雄,这样的行为却遭到了他妈妈的批评。单纯的他认为有超能力就是英雄,就该运用,而母亲回答:“会飞算什么英雄?能理解别人心意的才算是英雄,同理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很少有人会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同理心的人吧?但理解别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特别难,尤其至亲之间,越亲密,我们好像越难发挥共情的能力,而圆满的爱要有同理心。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同理心强的人吗? 欢迎给我来信,不要害怕展露自己的敏感和矫情,再微小的情绪都值得被分享、被讨论。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从业8年的宠物医生——王医生 有人说,婚姻是我们人生唯一一次可以自己选择家人的机会,这句话在我27岁之前一直觉得特别有道理。直到“啧啧”的出现——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只猫——我恍然发觉原来机会不止一次。对于不养猫孩子的人来说也许真的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一个动物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因为在我们心里,它是家人,是一个永远会爱你,甚至整个世界都是你,陪你走过孤独、开心,等你回家的小生命。 我也知道你无法与很多人解释,他们觉得它们只是动物,觉得它们很脏,觉得它们会胡乱攻击人类,觉得它们就不应该存在。我想要和他们争辩又觉得自己好像拿不出什么证据,所以我找到了一位宠物医生,和他聊了关于毛孩子的故事。在整个聊天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你真的能在它们的眼里看到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
被工作鞭打了几年之后,时不时会冒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养老退休”的念头,可一想到养老,又不得不想到一系列现实问题:咱们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我们该存够多少钱,才能从容迈入老年?如果不结婚的话,老了之后该怎么办? 一部分年轻人纷纷加入“互助养老”小组,为的就是老了之后能互相照应,不至于生病了还要自己叫救护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助养老,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过生活看似理想,但也透露出人们对老无所依、对衰老、和未知的担忧。 每个人想要的养老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准备独自自居,好友帮忙;有人憧憬儿孙满堂,家人照料;有人打开宜居城市排行,为自己寻找养老胜地;也有人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觉得思考养老问题太遥远,未来无法预知。 我们思考养老,其实终极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上野千鹤子在《一个人最后的旅程》说:“你的死法由你的活法决定。”她认为,孤独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成家,是否有孩子,正如这本书的腰封里写的一句话:“不论结婚与否,最终大家都会是一个人。”孤独取决于你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 思考养老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去探索真实的自己现在应该怎么活。
太奶奶曾经给我讲过很多古代鬼故事,其中有一个经常重复出现的设定——阎王叫你三更“嘎”,没人敢留你到五更。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以为这只是封建迷信,却不曾想到这其实是成年人的日常,“黑白无常”他们会幻化成各种形态,有时候是你公司的领导,有时候是你认识的朋友,有时候是亲密无间的恋人,有时候是一辆末班车。他们不讲人情,不听你的理由,只会给你扔出一个时间节点,公司内称呼他为DDL,全称是“deadline”。生活中可以理解为他的直译“最后期限”。 今天我想和你讲点现代鬼故事:明天就是你的ddl了!
又是一年重阳。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对这个节日总是有着特别的情感。记得每年逢年过节,家里总是会来很多客人看望外公,一般都是家里的远方亲戚。 现在,外公外婆已经离开了好多年,那些远方亲戚再没见过,连近亲都很少再聚,没有了老人,才更明显感觉到,再好的兄弟姐妹,最后能顾的只有自己的小家庭。 可随着年龄越大,人越想要和这个世界建立某种连结,需要有亲密关系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脐带提供养分,需要知道这条脐带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需要知道自己来时的路。 作家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就提到,外婆的故乡是一处她从未去过的地方,但那个地方在外婆的讲述中反复触动她的本能和命运,她写: 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 人到中年,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件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九九重阳,思念他们。
我很难在工作日的清晨元气满满地醒来,但每个周六天不亮我就可以一个鲤鱼打挺,套上几件衣服狂奔出门。是什么诱惑让我能够对抗早起的恐怖?答案是,早市。自从在母亲那里得知,距离小区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早市之后,我就一直蠢蠢欲动,直到有一次做完母亲买回来的牛肉,肉香香了自己一跟头之后,每周的早市之旅,就正式开始了。热爱逛菜市场的汪曾祺老先生这样写到:“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摘掉了互联网蒙在眼上的七彩布条,置身于平凡热辣的市井人间,才惊觉,生活的滋味竟然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存在了如此之久。 难得周末,推着车在超市闲逛,学着爸妈的样子挑挑拣拣,每种商品的合理价格了然于胸,熟悉每种食材的评价标准,四只袋子鼓鼓囊囊满载而归,手指被勒得发白。回到家后,躺在沙发上看着长长的小票,总计上的数字比预期的还低,冰箱比预期的还满,喝完手里的汽水打个饱嗝,人生的惬意,也就不过如此了。 走遍世界各地,出入金碧辉煌,三十岁功成名就,成功人士的生活范例充斥在我们手里这个小小的屏幕当中,似乎觉得如果达不到某些标准,自己就是失败的。慢慢地,奢望二字也变得羞于启齿,所有的明媚都应该属于自己,这才是合理。但我相信,当你把目光聚焦在身边这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里,你会发现地球online的另一个版本的答案。
“幼儿园一个月8000元?” “零食偷偷论克卖简直是‘新型切糕’啊” “旧家电卖不出价格,反而要倒贴钱才帮忙回收?” “婚礼一天要换六套服装?” …… 或许是太无知,或许是对一些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多年前,总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会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 在不断颠覆中,我们终于明白:这世界,发生什么都不稀奇。 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颠覆我们固有认知的事情。 关于价格:水果的价格,苹果5块钱一斤。 关于婚礼传统:租婚纱原来这么贵,好一点的大几千往上。原来服装都有好几套。原来还有晨袍这个玩意儿。原来改口费要上万,结个婚拼命压榨自己爸妈。 有的时候需要做一些颠覆认知和传统的事情。 关于创新:电影可以这样拍?歌可以这样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