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人生的第6211次反省自己的拖延症。 偶尔会安慰自己,谁还没有拖延呢? 一个名叫安德鲁·桑泰拉的美国作家,为了讲述拖延症史,她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拖延进行时》。 这本书里有句话是这样写的:“拖延有时有助于我们看清,原来有些事并不值得去做。而且闲逛有时会变成思考和创意。推迟必须要做的事情让我们更有人情味、更有趣。对大部分人来说,当我们本该做别的事情时我们做的那些事情才是我们的生活。这不是最高效的生活,但比遵循规则更有趣。拖延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但它也能让我们实现自己。” 但我必须承认,我人生中那些“好像什么也没做,但感觉好疲惫”的时刻,都因为我过于拖延,我下定决定,周一我一定要按计划执行生活! 就像契诃夫的誓言: “我决不食言:我只懒到5月份,从6月1日起我就坐下来写作。”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南方的小城长大的。这里很不发达,铁路线只有一条,去省城坐火车都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很小的时候,自己住的地方,既不算城内,也不算乡下,只能说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那时还没几户人家在这里盖房子,在一片荒野上,就孤零零的只有几座房屋。 在那样的旷野上,冬天的风刮起来,无遮无拦地,肆无忌惮地。整个冬天我都躲在屋里,听北风呜呜地呼啸。被窝里真暖和啊,尤其是听着那样的风声。整整一个冬天,我都在做梦。梦里那些千奇百怪的事情,现在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记忆中,冬天总是那么漫长,好像永远也到不了头似的。在我们那儿的偏南方地区,冬季很少下雪,只是天空永远是那样阴沉沉的,空气很潮,裹挟着刺骨的寒气把人团团困住。 但那时的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春天迟早都会到来的嘛。小时候对于世界的理解,都是从朦胧印象里得来的。去年是这样,今年也这样,明年也会这样吧。好像季节是个很守承诺的家伙,从来不放你鸽子。我信任春天,就好像候鸟信任湖泊。鸟们每年都回来,飞越万水千山,历经风雨,忍受折磨,躲过猎人的枪。看到湖泊还在,它们就很安心了。
上周我们参加了电影《最好看的电影》媒体点映,我们预测它会成为今年口碑最强华语电影。 这是一部集奇幻、悬疑、喜剧元素的公路片,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十岁的小贾生活在一个南方小镇里,有一天,一个神秘的男人迪老板在镇上开了第一家电影院,小贾是电影院的常客,大家不清楚迪老板为什么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小镇开这个电影院。 有一天,迪老板说在另一家电影院有一部稀缺的片源,看过的人都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迪老板驾车2000多公里去取影带,偷偷带着小贾一起上路了,这一路上他们遇见了很多人,也慢慢揭开了迪老板和小贾的身世之谜…… 它是一部2D、3D结合的电影,中间会有半个多小时有3D效果,当迪老板和小贾误入一个村庄的时候,会提醒你带上3D眼镜,然后你就会融入到那个奇幻的村庄里,导演作为诺兰视觉团队里唯一的中国人,特效做得特别精彩。 在这部电影里,你能看到无数“彩蛋”,颇有《头号玩家》的意思,只有大量阅片量的观众,才能GET到导演放在片子里的彩蛋。 看完结局,你会感觉:你在看电影,但你其实也不过是电影里的一部分,你也正在被别人看着,走出电影院会有点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虚幻。 邀请大家4月11号走进影院看《最好看的电影》。 节目最后有福利哦。
这个月我公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邀请大家通过邮箱联系我,说一说三月里发生的事,或者是分享近期的一些思考感悟。 这段时间,收到了大概四五十封的邮件,每一封我都回复了,同时也挑选了一些朋友的信件想在这里分享,很高兴看到朋友们还保有旺盛的表达欲,我知道,有一些话写出来、说出来只是需要被倾听。 三月结束了,对一些朋友来说,三月不全是开心的好事,希望你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不要忘了这里有一个长期倾听你的地方,我的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会一直敞开。 但愿四月,也有好事。
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史上能找到关于人类婚礼最早的文字记录如下: 我来自北京周口,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握住你毛茸茸的双手,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段子,不过,就算是一个笑话他也是要符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逻辑理解才可以成立的。所以分析一下,结婚是因为彼此相爱,但你仔细回忆一下你所经历的爱情最甜蜜的部分大概率是你们刚在一起的时候吧。所以结婚不等于全部的爱情。 我自己也想了很久这个问题,最终的答案是,结婚是为了给我们彼此一个身份,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缠着一个人的身份,因为亲人和你是有血缘关系的,DNA里写着你们是一家人,但是亲人没法陪你到老,你老公,你老婆,其实和你是陌生人,人家凭什么和你生活那么久啊,如果结婚了似乎就有了合法的逻辑了,因为你和我在一个户口本上了。 可这似乎也不是人生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似乎认定了,只有结婚才不会一直孤单,只有结婚才能半夜有人给你倒水喝,只有结婚你才是正常人,可实际上,不婚并不代表你要独身,不婚也不代表你不能生孩子,不婚也不代表你不正常的。 今天的嘉宾是一个生活在加拿大的不婚女性,张铁锅,但是她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他们甚至准备要孩子了,但她就是不结婚,并且她还认识不婚只恋爱的90岁大妈,和她聊完,我对婚姻好像有了新的理解。 人永远会羡慕别人的生活,却忘了你也是别人眼里的别人,婚姻这道墙应该是永远不会垮塌的了,但是墙里墙外你都可以听到笑声不是吗?结不结婚不重要,幸不幸福才重要。
刷视频刷到了一部古早台湾电影的片段,说是古早其实也就是十一年前,岳小凤对桂纶镁说: 虽然我不是主打歌,但我可以是B面第一首。 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愧是台湾小清新,能把一个备胎的自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B面第一首,在听磁带的年代,我们总会先听A面,再听B面,尽管B面代表的不是不值得提起的小小配角,而是一个阶段新的开始。 但作为一个B面人,还是意味着不会优先被选择。 我们都会尽量给自己找一条后路,找一个planB,它让我们不至于走投无路。 我们接受了自己拥有planB,就要接受别人拥有planB。 谁是谁的备胎呢?谁也说不清,有时候也不那么重要。就算是B面的第一首歌,也可能会在某天成为排行榜第一名。
前几天听播客,主播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因为所有成员都是老北京,又都是好朋友,所以平时说话的时候会经常夹带一些北京方言,谈话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字“丫”比如,“你丫干嘛呢”“你丫太缺了”。 结果就有一个南方听众给主播留言,说“你们丫太逗了,我太喜欢你们丫的节目了。” 主播看完就无奈地笑了,可能因为是南北方差异,他并不太清楚这个“丫”字的含义,传统来讲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不过在朋友之间的对话里其实是一种亲昵的表达,可这仅限于好朋友,完全不熟悉的人如果用到了这个字就有点不合适了。 当然,这位主播是可以领悟到听众的喜欢的,但成年人的世界不是每一个没分寸的表达,都能被对方一笑而过的,你身边有这种没有分寸感的朋友吗?
听说你最近在找工作? 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打开招聘软件,看哪位Boss或HR发了新的招聘信息,果然,一登陆二十几条打招呼,有十九条都在问你:“小仙女,小帅哥,做直播吗?底薪6000包吃住,包培训哦。” 还有一条是系统内部消息,给你推荐找工作的八个实用指南。 偶尔也会收到还不错的面试邀请,写着薪资8k-12k,但真的到了面试的那一步,老板会送你一张大饼,外加底薪3k,说做得好两万都不是问题。 你在心里骂了一句骗子,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打开了交友网站,顶着帅气头像来自香港的律师男说自己跟着表哥刚投资了新的基金,你反手举报“杀猪盘”,然后又随便右滑了几个看上去正常的人,等待新的回应。 你常常感慨,谈恋爱和找工作怎么就那么相似呢? 又常常沮丧,恋爱和工作怎么就一个也没着落呢? 我一直都觉得工作就和恋爱一样,恋爱哲学和工作哲学有时候是互通的。 无论如何,请像恋爱一样,去对你的工作负责吧,也请像找工作一样,去努力找恋爱对象吧。
“请假堪比借钱,即便真有事,却总觉得自己在撒谎。” 你有过这种心理吗? 对不少兢兢业业的打工人来说一想到要请假,就会感到焦虑、愧疚。 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公司请假太难,对请假理由刨根问底,也可能是个人对“疑似偷懒”的请假行为总是分外敏感,怕被误解…… 因为请假难,网络上催生出了“请假理由学”,甚至有“请假借口研究所”小组为大家成功请假出谋划策,今天的节目也提供了一些(或许不)靠谱的请假艺术。 说到底,大家只是偶尔想在忙碌的生活里喘口气,也许某一天,当所有企业都严格执行一种制度——每个员工在应享假期范围内申请休假无需填报请假缘由,社会形成“请假是打工人的基本权利”的共识时,也无需想理由、找借口了。 你有哪些请假的艺术?
陈珊妮3月14号发行的单曲《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几天后,陈珊妮在社交平台揭示了这首歌最大的真相:你所听到的陈珊妮的声音其实是AI的声音,包括每一次呼吸、唤气都是AI完成的,这是一首由陈珊妮自己调教,AI演唱的情歌。 《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也是《教我如何做你的AI人》,知道这个真相之后,我突然生出了一种巨大的孤独感。 想到电影《她》里,男主角明知道设备那头的声音是人工智能,但还是产生了情愫,他爱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爱的究竟是那个人还是一个系统?一种想象?一种刻意呈现出的假象? 我们企图用爱情填补孤独,却发现爱情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孤独,爱情是孤独的错觉。 李银河写过一段话:“人的灵魂其实是孤独的,人必须独自一人面对人生和宇宙。一个人孤零零来到人世,再一个人孤零零离开,融入宇宙无限的熵增趋势,默默地被宇宙的一片混沌吞噬,这是人生在世最残忍的很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的事实,即使最伟大最美好的爱情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如果说北京的摇滚乐手都在——树村,那么北京的艺术家就都在——宋庄 假如搜索“宋庄”,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他在在北京通州,这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艺术人才集聚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宋庄艺术家由最初的画家,增加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诗人、自由作家等等。 事实上这里真的是这样吗? 9岁学画,不是为了当艺术家,因为想画“宠物小精灵” 磕头师傅是设计奥运会logo的大师。 在法国卢浮宫办过展览。 宋庄呆了五年的资深“前画家” 亲眼看着一位行为艺术家老前辈“演猫”数月,最终成功入住宋庄精神病院。 而他现在的身份是“怡乐播客“主播,他就是本期嘉宾——阿达! 让我们跟着阿达一起进入一个真实的宋庄,进入一个“艺术家“的世界。
读书、工作、旅行,迷迷糊糊活到31岁,回忆一下快乐的日子好像不少,大笑的瞬间也很多,但似乎大部分都是不可以复制的。恰好的自己碰到了恰好的朋友在一个恰好的环境里发生了开心的事情。这些恰好是如此的美好,但又很难再恰好都碰到一起。 仔细想一下,可以不被外界左右又可以拥有方法论的快乐好少啊,睡觉似乎是一条路,我知道很多人也没办法每天都在这件事上获得足量的开心,早起像是一个会各种变身的怪兽将我们的美梦吃掉,他先变成学校的课表,后来又变成上班的闹铃,之后又变成孩子的哭闹。睡个好觉变得好难,但睡个好觉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好快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