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夏天,我接到一位导演的电话,他问:“原君,你有没有档期?过来演个角色呗?”第二天,我就去到了在莆田拍摄的剧组。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发现,我要拍摄的是徒手拍蟑螂的情节。 我转头问导演:“导演,请问这个蟑螂是真的徒手拍吗?我可不可以借助什么工具之类的?” 导演说:“你们南方人不是会经常见到这种小强吗?应该都习以为常了吧!就很简单啊,用手拍一下丢掉就行了。”我当时无言以对,表面镇定,心上却挂满了黑线。 没错,尽管我身为南方人,但我也很怕小强,更何况是莆田那种肥大油亮的小强。可我深知每一次机会来之不易,实在不想错过这次表演机会,便一边自我暗示“不怕不怕,我比小强更强大”,一边硬着头皮上。 拍摄时,道具组的老师还很贴心又周到地准备了假的、活的、死的,三种小强,有大小不同的活蟑螂就放在空瓶子里面暂时养着的。我当时都不敢仔细去看,到现在回想起来都一身的鸡皮疙瘩。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部叫《伯德小姐》的电影,它讲的是一个小地方的女孩寻找自我的故事。 女孩厌恶家乡,厌恶自己的家庭,讨厌自己的本名,要求大家得喊她“伯德小姐”。她希望自己能像鸟(bird)一样自由,总之,她试图用各种方式,去摆脱“小镇女孩”的标签,建立一个新的身份。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身份认同。世界上有很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如意的人,他们要想走出原有的人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换个姓名,彻底与那个自己说再见。 比如,电影《某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借走了别人的身份,企图开始新的人生。影片开头讲述一个叫做大祐男人对一个丧夫的女人一见钟情,两人在接触中渐渐确定了心意并且结婚了。婚后两人过得很幸福,可是男人在一次工作中,意外去世,女人联系大祐的亲人,亲人来到现场看到遗照之后,却说照片里的人不是大佑,那真正的大祐是谁呢? 自己的丈夫又是谁呢?其实丈夫是想摆脱“杀人犯儿子“的身份,借走了大祐的身份,而真正的大祐想摆脱自己的家庭,也借走了他人的身份过全新的生活。 我们的身份造就了我们,又似乎困住了我们。 你曾经厌恶过自己吗?
“我没有。”“我忘了。”“我生病了。” 这是小时候我们说得最多的谎话,通常发生在我们闯了祸,没写作业和不想上学的时候。 “我没事。”“我很好。”“我自己可以的。” 这是成年之后我们说过最多的谎话,通常发生在失恋,生活陷入困境和真的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都是说谎,最大的区别是,这个谎,说完之后的受益者不同。成为大人之前,我们说谎,更多的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惩罚,成为大人之后,我们说谎的真相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 生病了要吃药,道理我懂,但是生命中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给我带糖衣良药了。
在公布私人邮箱的半年时间里,我收到了超过两百封的信件。很开心的是,其中有好几位朋友时不时会给我发发近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联系也算是一种古早的浪漫吧? 今天的【收信快乐】就有几位老朋友的来信,有人从上次分享婚姻感悟,到现在分享工作心得,有人从上次计划要辞职,到这次已经辞职成功,还有人在经过短短一个春夏的起伏后,失去了最亲的家人…… 当然,也有几位新朋友的来信,分享结婚怀孕的喜悦,提出对于人际关系的困惑,感慨人生不易、真爱难寻…… 面对一些朋友负面的情绪,我没有资格说:“啊,不要这样想,要乐观一点,要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这样说太残忍且无用,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你的人生,不能切实体会你的疼痛,盲目去说这样的话是自大的。 或许我们都可以试着真诚地面对一个问题:“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要害怕去做一些俗气的假设,也不要给自己的假设判死刑,朝我们心里那个更好的理想生活努力吧。 你说呢?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等你来信。
电影《独行月球》里面的男主,独孤月在应聘的时候,被要求自我评价一下,他对自己的判断是中间人。他说:在生活中,我一向认为处在中间的位置才是最好的,不显眼,不露锋芒,平平淡淡。 然而事实上,在电影的设定里,他可以成为宇航员,这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甚至最终还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地球上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而事实上现实生活里的大部分人,连那只袋鼠刚子都不如。我们没有亲眼见过星辰大海,我们无法完成什么壮举,我们所在的中间,似乎不是一个舒适区。
我的青春期从来没有停止过暗恋,每进入到一个不同阶段,我就会去找一个人喜欢,似乎我的少女心里有一个专门叫做暗恋的位置需要一个一个人去占领。 简单来说,我爱上了“爱一个人”的感觉。 最能代表暗恋的电影恐怕就是《情书》了,不懂表达爱的少年,只能用各种怪异且幼稚的恶作剧来引起女孩的注意。 比如故意把女孩的试卷拿走,比如故意欺负她,骑车时把纸袋扣在女孩的脸上,又比如在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却只是为了在每张借书卡上写下她的名字,而女孩在喜欢的人面前,反而显得有些畏畏缩缩,总是不自觉地逃避,甚至还做了一件很不理智的事,帮朋友向男孩告白,惹得男孩生气摔门而出。 你看,老套的试探和误会,却是青春里最真实的样子,暗恋是一封迟到的情书,多年之后,女生收到了迟到多年才收到的画,才发现过去那些暧昧含蓄的记忆里,都藏着另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痕迹。 前几天去看了《念念相忘》,同样有类似的情节,男生把情书夹在贺卡里,女生过去很久之后才发现那年的情书,真诚的青春电影,一定会有他的受众,因为总有人正在青春里,总有人会被青春里的暗恋打动。 爱,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因为这份爱,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你学生时代暗恋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最近缅北新闻骇人听闻,反诈宣传轰轰烈烈。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都是骗局,谁一辈子还没有受过骗呢? 说一说这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上过的当,受过的骗。 1:02—5:00 为什么有些骗术这么荒唐? 4:52—12:21 荟莹高铁站被骗钱,明知是骗局还打钱?内心活动是什么? 12:22—25:56 租房骗局、买车骗局、旅行骗局……骗子无处不在。 26:00—43:03 亲身经历“香港人问路骗局”、恋爱杀猪盘、中奖骗局,新型骗局你能识别吗? 43:03—49:15 受骗者并不代表贪心、愚蠢、爱占小便宜。也永远不要相信自己不会受骗,只是因为你还没遇上为你“量身打造”的骗局。
取之不尽的娱乐内容,就像是自助餐里被加满味精的食物一样,堆满餐桌,任你挑选。在大快朵颐之后,就是漫长且难以消散的倦怠感。于是我们慢慢习惯了更浅更薄、情节简单、节奏明快、高潮迭起的剧情,但这一切却无法代入生活之中。 日常里那些无法躲避的低谷,无法拒绝的枯燥,我们却无法倍速播放。而你是否想过,能拥有一段,自由快进的人生呢?
——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一直以来,我的答案都是:“没有,就算再来一遍,还是会这样过。” 尽管有些事情不算好事,可以避免,但我还是会在内心告诉自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要自圆其说,才能活得下去,活得舒心。 有社交恐惧的人,他要对自己说:“社交没什么意思,我不需要这些无用的社交。”然后永远躲在“社恐”的标签后面; 一个期待爱情却没有对象的人,他要对自己说:“爱情是虚无的,人最终都是孤独的,我要一个人活得精彩。” 一个在爱里疲惫的人,他要对自己说:没有人是完美的,虽然他懒惰不上进,但是他也有很好的地方呀~ 很多人都会合理化自己的处境,以安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自己是正常的,构建一些概念与理论,说服甚至欺骗自己“合情合理”地继续当下的事,让自己“开心”地活下去,“顺应自己心意”地活下去。 我想,我需要自洽,也需要警惕这种自洽。 所以,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上周末,一个做幼儿教育的朋友请我去帮他们的小朋友做一堂儿童口才训练课。等上课的我在一个闲置教室无聊地翻看着孩子们的读书角,读书角里大部分都是一些我没看过的书,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本我认识的《十万个为什么》。翻过背面,上面写着建议2-12岁儿童阅读,看到这我不禁哑然失笑,12岁之前的我们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疯狂地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各种原理,或者说是科学原理,比如:小鸡为什么会吃土?人类为什么要睡觉?一天为什么是24个小时? 然而,当你接受完了基础的科学教育,知道了很多人情世故之后,我们当然不能真的解答十万个为什么,但你我已经不想去了解了。我更愿意买一本《答案之书》,它没有逻辑,它没有根据,它没有科学思维,但是它又好像真的比《十万个为什么》对我的生活更有帮助。 那么,生活,需要一个科学的理由吗?
今早起床去厨房准备早餐,发现昨晚的厨余垃圾还躺在垃圾桶里,是恋人洗了碗之后忘记把垃圾拿到门口扔掉了,而我大前天才提醒过收拾完厨房一定要记得扔垃圾。 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回想一下,很多大的矛盾都是这种不起眼小事慢慢累积起来的。 这些有意无意碰到的事,就像小小的刺,时不时会扎你一下,久而久之,精神上就都是针孔。 文档还没保存,电脑就出现了故障;出门东西买回来不好用,又不舍得扔,导致越囤越多;总是忘记带家门钥匙,最后只得请开门师傅……我常常为此而崩溃。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温蒂和露西》,讲的是一个叫温蒂的女孩,为了赚钱,开着辆破旧二手车,准备去阿拉斯加的工厂打工,陪伴她的是最好的朋友露西,一条小黄狗。途经一个小镇时,温蒂的车坏了,身无分文的她只好把露西拴在门口,想去超市偷一点狗粮,没想到被店员逮个正着。从警局出来时,露西也失踪了,为了找狗,她不得不逗留在这个小镇。 接着,她碰到数不清的刺:修车费用抵得上一辆新车;想联系流浪狗收容所,却连公用电话都快用不起;想在树林里露宿,又碰上神志不清的流浪汉…… 每件事单拎出来,都不算大,但正是这密密麻麻的小刺,筑就了一个巨大的困境。 这个困境的名字,叫生活。
每次当我心情很差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厕所看那些直戳泪点的视频,让自己哭一会。在人类各种的感情中,年纪越大越容易被亲情击中,其中有一个系列,即使我看过无数次,还是会流下眼泪。 视频的主角通常是驻扎边境的解放军,或者是多年因为工作不能回家的消防员。镜头里的他们正准备吃饭,吃着吃着,那张坚毅的脸先是会浮现出天真的笑,然后和身边的人说,今天的菜好像我妈做的。之后拍摄者会告诉他,这就是你妈妈做的寄来的。 之后那脸上的笑容先是停住,然后停顿一秒钟,我们就能看到他们的眼睛开始闪烁出潮气。 同样地,看到这,我的眼睛也开始变得模糊了。虽然无法成为戍边的将士,但漂泊在外的所有人,都可能在吃遍了公司和出租屋周围所有外卖的那一刻,在节假日不能回家吃团圆饭的那一刻,在下定决定要学会做爸妈从小给我们做的那些看似简单的饭并做好放到嘴里的那一刻,发现,原来有一种味道,是用任何调味料都做不出来的,因为这一味叫作“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