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节目的此刻,我已回京,可灵魂还留在禾木的草原上,阿勒泰的夕阳里。上一期和大家聊的是我自己关于这段旅程的见闻,这一期是访谈节目,主要嘉宾是我在路上包车的两位司机师傅。 这其实也是我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包车或者说和当地人聊天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了解这个地方,比如马师傅告诉我,可可托海没有水,南疆的维吾尔族小姐姐不但漂亮而且很愿意嫁给内地的小伙子。 比如那加提告诉我,他认识的本地女生比男生还要能喝酒,一提大乌苏没问题的。 这些故事是导游,是网上没法找到的,然后,因为聊天的时候都在车上,所以听的时候会听到一些行车过程中的底噪,但是我觉得这种真实感是,录音间所没有的质感。另外纠正一下我上期的口误,因为伊犁有疫情,我只去了北疆。 如今回忆每次旅行,最美的部分恰恰是奔赴到目的地前的过程,真的到了观鱼台,我也只待了10分钟。 真的到了禾木小山观景台,我也只坐了一刻钟。为了这短暂的时刻,我花费了几十倍的心思,但是我却丝毫不会觉得哪一场奔赴是不值得的。 你留在了可可托海,我决定回到我的什刹海。同行一段,山谷分别。 希望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说一句“好久不见。”
昨天立秋。 当然,对于我们大部分城市来说,立秋不等于入秋,酷热也并不会终结,它更像是一个预告,或是倒计时,“嘿,醒醒,不要浪费夏日时光了,不然一眨眼就要入秋了哦。” 当季节成为年份的后缀,它将不再是重复的。 2022年的秋天,是我年龄2字打头的最后一个秋天,当加上限定词“最后”,便会对它有所期待,期待它是个不错的秋天,像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写的那段:“那年秋天的事情我记忆犹新。晴好的天气日复一日,真是个美丽的秋季。天空澄澈高远,绘画馆前夹道成排的银杏树,比历年更显鲜艳明丽,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对我来说,那是人生二十年代的最后一个秋天。” 希望秋天来得早一点,留得久一些。 这个秋天,你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嘛?
先和大家说声抱歉,上周的周二常规节目我因为出来旅行没有更新,倒也不是那么忙啦,实话是,旅行途中只想玩,玩,玩。 今天也是我回京的日子里,年假余额已经全部用完了,从上周六到今天,大概是9天的时间,因为伊犁疫情的原因,我并没有去北疆,生怕行程码带星,所以主要的行程就是北疆,我会把路上的见闻和经验做成两期节目,这一期主要是和大家说说怎么玩,希望可以为你去新疆做一个干货攻略吧。 并且本期节目中里你们听到的背景音都是我特地在新疆收集的,希望可以让你们闭上眼睛和我一起去旅行,下一期会是一期访谈节目,嘉宾就是整个行程中,我认识的两位包车的司机师傅,一个回族大哥,一个维吾尔族哥们,听听新疆本地人心目中的新疆是什么样的。那么请系好安全带,我们飞去新疆了!
在电台粉丝群里有一张表,表格里是大家填写的一些想听的话题和最近的生活困惑,我看到一位叫做@Komorebi的朋友写了一行:“你被锁在门外以后都干了什么?”看到这个话题我还很困惑:“打电话叫开锁师傅来开锁就好了嘛。” 紧接着,他另起一行,写上:“说一说成年人的崩溃瞬间吧。” 记得很早之前就有类似的新闻,比如杭州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逆行,被交警抓住之后就当场崩溃抱头大哭他一边道歉一边哭诉:“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12点,当天女友没带钥匙让他送,公司也在催他,两边都在催他,他觉得好累。” 成年人的崩溃就是在这样的一瞬间,很多小事堆在一起,应接不暇,最后崩溃。 "可以偶尔崩溃一下”可能是人们最简单也最有用的盼头, 承认自己暂时被打败,举一次白旗,你就有机会歇口气,“事实就是这么糟,就是不会好了,等我休息一会儿再想办法吧。” 你会有这样的崩溃瞬间嘛?
这几天二舅很火,一定有人想过我会做一期和二舅有关的电台吧,说实话我也真的想来着,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因为其实二舅的生活更像是一部电影。 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指导性很差的,这个视频只有11分钟,我们可以在十一分钟里感叹二舅的通透,觉得镜头下二舅活的惬意,但是真实的二舅生活的世界里是没有电影感的滤镜的,也不只是11分钟。 另外我也不希望大家把二舅想的很沉重,我甚至看到有人拿他和电影《活着》做对比,我觉得这也过了,二舅不是只有up主有,你仔细回想一下你的老家一定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可能不是二舅,是三姨夫,是小姑奶,他们的生活如果你套在“苦大仇深”“历经沧桑”的模板里一定也是很感人的。 但是这都只是生活的一个切片罢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深刻的部分,都有自强不息的角度,都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要紧的不是别人是否感动了自己,而是你能否学会让自己心动。
陈奕迅在小学校园火了的事情绝非是他本意,他也没想到自己出了首歌,怎么就受到10后孩子的追捧了。 大多数孩子们在校园里唱《孤勇者》,大多数大人在KTV里抱着话筒唱《十年》,谁也别笑话谁,谁不是听着陈奕迅的歌或振奋或流泪呢? 陈奕迅是歌手,大家都知道,但要说陈奕迅是演员,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看过他演的戏,陈奕迅从出道开始大大小小的角色少说也演过30多个,其中不乏绝对男主角,而他出演的戏很多都用了他自己的歌作片头、片尾或插曲。 今天,是陈奕迅四十八岁的生日,和大家来梳理、推荐几部他出演的电影电视剧,听听里面的音乐。 你最喜欢陈奕迅的哪一首歌?
欢迎来到one电台艺术系列的第三期,如果做一个one电台的评论内容统计表,“这期开头,结尾,中间的音乐是什么呀?”一定可以排上前三。 包括做短篇故事配音,我经常是录音一个小时,然后找配乐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的观众都热衷于在电影里找彩蛋,或者说是导演夹带的所谓的私货,我虽然没有机会成为导演,但是偶尔可以在配乐里夹带私货的话,即使大部分人应该都不知道,但是那种满足感还是无法言说的。 都说通过一个人的歌单可以了解一个人,不妨把你最爱的歌单分享出来,看看有多少人和你在听同一首歌。
每个人的人生长度虽然不一样,但是上帝公平的给了所有人类每天24个小时,无论阶级,财富,性格,美貌,谁也不可能比其他人多哪怕一秒,同样的24个小时,不同的人过出不一样的轨迹,你都是怎么切割自己的一天的? 吃早餐,坐地铁,上班或上学,吃午饭,下班下雪通勤时间,洗漱,玩手机,睡觉。这可能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一天了。 普通的我在一天下班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把不同的普通人的24小时拼起来是否就不普通了呢?
欢迎来到我的人类艺术之旅系列第二期,单独将“艺术”这个词拿出来多少有点距离感,总是觉得那是上流阶层的东西,和我们普通人离得很远,或者说都是一些不实用的东西,可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东西只有立刻的实用才是有意义的,这是两个维度的事情,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力,他们是解决我们实际生存需求的东西,而艺术是解决我们生活上的问题的,并且,今天要聊的这项艺术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一项技术,也是为了解决我们生存最重要的问题所诞生的——建筑艺术。
之前看一个综艺,张亚东在里面说,自己以前做了一张专辑叫《我去2000年》,因为大家对2000年充满了期待,觉得一切都会变得很好。他说:“结果,只是我们老了”。 毕业七年的我似乎也是一样。 步入社会前一直觉得自己要如何如何,甚至在原本的预想里,毕业五年就已经成为了很厉害的大人了,但现在回头看,我们都慢慢成为了社会的小小齿轮,有了一些变化,然而离当初的想法还是很远。 回望这毕业七年的生活,从不甘到充满挫败感,又到充满希望,再到“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呢?” 似乎是没有选择地进入第八年,因为没有其它选择,所以更坚定。 你毕业几年了,你的状态怎样?
“小镇做题家”一词源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的网友发帖,指的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他们曾凭借刷题和超强的应试能力,经过高考的角逐从小城镇考入一流高校,以为能从此平步青云,但进入大学却发现自己曾因成绩优异而拥有的光环逐步瓦解,特别是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在思维、眼界、家境、 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脱离了做题模式后的他们对新环境无所适从,甚至自我设限,以致在升学或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屡屡受挫,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迷茫情绪。大家分享自己相似的失意经历,在自嘲为“废物”中寻求共鸣。 看完这个定义之后,我已经哭晕在厕所了,这个时代已经卷到985,211找不到工作才配称为废物嘛,那你让我们这些没考上重点,没考上一本,没考上二本,甚至都没考上大学的人如何自处啊?如果你们叫做小镇做题家的话,那我只能说自己是小镇做题渣了。 因为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会遇到麻烦,和你是不是名校,是不是专科没关系的麻烦。既然焦虑无用,那就不要让他扰乱你的心情。 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定了自己的锚点,你才能不被海浪左右。
这几年,听了太多类似的劝说:哎呀,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每次听到,我都不甘心地想哭,哪怕现在通常认为“浪漫主义”已经不再流行了,事实上,浪漫主义还是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比如,它让我总想要我的爱情是纯粹的、是骄傲的,虽不必像电视剧那样生死相依,但至少不离不弃,是能坚定地走到最后,然后说:“噢,我们是真爱。”“除你之外,其它人我都不要。“ 这才是爱,是我们在亲自拥有爱之前所见到的爱,它出现在电视里,电影里,小说里,别人的故事里,就是不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这让我们很不甘心,痛苦于自己爱情的不浪漫、不纯粹。 盛行的浪漫主义,认为真爱是高于一切的,对爱情的执着和热情应该可以战胜任何难题。 但在真正的爱情中,这是很不现实的的态度。 当然,浪漫主义也不是毫无用处,相反,对自由的狂热追求,纯真的爱,永不放弃的理想,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东西,浪漫主义这种泛着桃红色泡泡的爱情观,可以让恋人在爱情中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以及获取更多满足和忠诚。 你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