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马晓橙 物理学里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惯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在理想的没有任何摩擦力的环境中都会一直保持其本来的状态,直到一个外力介入才能改变原来的状态,且,质量越大,惯性越强。 在亲密关系里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单身到恋爱无非是两种原因,要么是一个持续的追求推着你从一个静止中动起来,要么就是突然发生的一个或几个大力事件让你一下子进入到了另一个状态之中,而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这段关系的质量就越大,那么相应的想要停下来,想要再次回到静止的状态就越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情侣总是吵架,总是不满意对方,可就是分不开。包括很多人的父母,开口提到对方的时候基本上全是抱怨,可他们却已经在一起十几年几十年了。 很多时候的不分开不是因为相互之间还有什么羁绊,甚至都不再是所谓的“沉默成本”,因为不少人在这段关系里压根就没啥舍不得的了,很多时候还在单身,也不是因为没有心动的人出现,只是那个改变现状的力还抵消不掉维持现状的力,没有不爱,也没有很爱,只是习惯了这种状态。
主播/李荟莹 欢迎来到「收信快乐」。 这是一个收集大家信件的小角落,我会以传统邮箱写信的形式和大家保持联络。 今年刷网上的视频,经常能看到一个词:活人感。去掉精致人设和所谓的氛围感,自然流露生命力,不刻意伪装,允许自己展现“不完美”的那面;情绪自然起伏,不强行压抑快乐或悲伤;对世界保持好奇,愿意尝试、犯错、再尝试。 真诚分享立体的自己,活人就是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啊。 今天的「收信快乐」来读咱们这些活人的内心戏。
主播/马晓橙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特别怪,原本其实是个挺内向的人,然而最近每天早上我刷朋友圈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要么是自己的工作照,要么就是看展的心得,而且发布的时间点都是在凌晨左右。据我了解这货也不爱自己的公司,也没啥艺术细胞,而且他应该是我认识的人里年纪轻轻就开始玩养生的,基本不会允许自己超过11点睡觉,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结果就在昨天给我发微信,问我有没有没上过“乐夏”但是和别人一提,人家就觉得你是摇滚老炮的乐队,在回复了他几个名字之后,我实在是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哥们,你最近咋了?”他的回答让我不禁感叹,爱情这个东西真是奇妙,原来是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姑娘,人家在时尚杂志工作,喜欢摇滚乐,最近正在美国那边出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半夜发朋友圈,是怕有时差对方看不到,我问他那为什么不选择“仅他可见”呢?他告诉我,不想太刻意。 我默默的给他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并且想起了姜文电影《邪不压正》里面的那句台词:就是为了这碟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只是,这一次我成了不重要的“饺子”
主播/马晓橙,李荟莹 东北人从小教育孩子有一句通用的话“大大方方的”,可神奇的是很多事情只能“偷偷摸摸”做才有意思。 比如小时候上课偷吃零食,比如长大后上班摸鱼,这些不能大大方方做的事往往才是我们生活的快乐源泉。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们做过的那些“偷偷摸摸”的事儿。
主播/李荟莹 上周去现场看《歌手》,不但幸运地抽到了正中间的位置,也幸运地听到了我觉得最好听的一期。 单依纯的声音太美了,出于对她歌曲创意的欣赏,也出于个人对邓丽君的情感,我投了单依纯的《君》。 16首邓丽君的歌串在一起,旋律要串得顺,词要串得有逻辑,不是简单的事,在邓丽君逝世三十周年的今年,以这首不简单的歌致敬是一个动人的创意。 《君》,邓丽君,天下谁能不识君? 在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是性启蒙,也是人性的启蒙,外公外婆听她的歌,爸爸妈妈听她的歌,我也是听她的歌长大的。 在一个白天抵制资本主义,晚上听靡靡之音的时代,邓丽君的人生体现了一个时代新旧观念的纠葛,那个时代也的确如邓丽君般,新旧势力,纠葛离乱。 “她是那种声音一出来,就让人想起某个年代的人。不是记得某首歌,而是记起一段时光。”这是导演侯孝贤在纪录片《永远的邓丽君》中说的一句话。编剧朱天文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有一次和侯孝贤深夜剪片,这时,不知是谁放了一首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两个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天下谁能不识君。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李荟莹 每年的台风季,雨都不温柔,也因为这不温柔的雨,好像睡得更好了。那天我在节目里选取了雨声作为背景音,于是评论区有朋友说:“最喜欢听着雨声睡觉。”有多少人是一样的? 在家中,窗外突然倾盆大雨,他想要收集此刻雨的声音。 他爬上梯子,伸长了胳膊,把麦克风举到屋顶,感觉不对;接着拿玻璃罐到门廊,想把麦克风罩在里面收音,还是不对;后来,他干脆把蓝色水桶罩在自己脑袋上,在桶里听雨声。 这是纪录片《终曲》里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那个“他”就是音乐家坂本龙一,他喜欢收集大自然的声音,尤其是雨声。 现在,我的窗外正在下雨,把麦克风举到窗边,邀请你一起听雨。 “雨天,请听雨。将身心都放在这里,好好运用五官,专心品味当下,这样便能有所领悟。自由之道,其实一直存于当下、这里。”
主播/马晓橙 之前听过一个说法,当你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屏保,那就是答案。其实想想还挺有道理的,背景是孩子的那证明这个小家伙是你的动力,背景是合照的那么除你之外的人就是意义,而即使是自己的照片,其实也是分为各种风格的,如果是旅行中的自己,那么当牛马的日子无非是为了可以赚到出去玩的资本,如果是工作中的自己,那就是你希望在事业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而我常用的有两张壁纸,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张是我骑摩托车的照片,那应该是我四年前刚买摩托车第一次小摩旅骑行去天津时候拍的,那时候的我也是刚刚通过北京公司的试用期,算是正式入职成功的前后,在那之前我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段工作,经历了人生最长的一段无业期,那时候的我压根不会有心思去设置什么屏保,那个时候的我自然也就丢失了人生的意义。然而在那之后的第三年我再次更换了图片,我也再次对工作失望疲惫而辞职了。 屏保总在改变,人生总在改变,我们总在求职和辞职中转圈,最终求的也许就是一个心安罢了。
主播/李荟莹 扔东西是一种训练,一种“放弃过去,融入当下,安于未来”的训练。 我想,房子就这么大,不能被那么多用不着的东西占据,衣柜才那么些,闲置衣物的归宿就应该是楼下回收桶,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很多按照「断舍离」的标准应该丢但舍不得丢的东西。 大大小小的明信片、贺卡,工作后买的第一条裙子,朋友路过某个玩具店给我买的盲盒手办,从来没有背过的乐园周边包包,停止走动的手表……那些物品其实再也不会被使用了,心里想着「断舍离」,行动上又没法那么果断,没办法,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没有用处又舍不得扔的“垃圾”。 三毛完全不会断舍离,她喜欢拾荒,把别人丢了的东西往家里捡,后来,她出了一本书叫做《我的宝贝》,书里的物件都是一些她从世界各地结缘的物件。 这个世界有太多流行的生活方式,但也都只是一些参考。我想,我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当一个「断舍离」的合格践行者。
主播/马晓橙 作为一个曾把“流浪”当成梦想的水瓶座,总是会不定期的给大家做一些旅游攻略节目,之前做过《假北京人的老北京旅行攻略》《我的哈尔滨》《西藏——一个最靠近天堂的地方》《新疆旅游攻略》系列,反而是我的老家吉林的旅行攻略,我好像只在和荟莹的到底聊点啥里断断续续的提到过,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前一阵单位和吉林文旅合作的一个项目,“会飞的夏天在吉林”邀请了全国十多个学校的大学生达人免费来吉林旅行,让我也是在4天的时间里,把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的几乎所有热门景点都走了一遍,作为工作人员辛苦是肯定的,但也让我敢拍着胸脯和大家聊聊来吉林省旅游哪些景点值得去,哪些美食值得吃,如果你已经放了暑假,如果你最近想来吉林旅行,本期节目一定可以给你巨大的帮助。 特别声明:本期节目无任何恰饭。 第一站|长春:城市不大,交通便利,物价友好 必游景点: 1. 伪满皇宫博物院 ·门票便宜(成人70/学生20) ·适合喜欢历史、建筑的朋友 ·没空调,要有心理准备 2. 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免费) ·拍照好看:巨型雕塑+复古门头 ·晚上有滚动播放老电影幻灯片 3. 这有山商场 ·网红地标:巨型竹篓小和尚雕塑 ·地下一层藏着蝴蝶、矿石、标本等小店 ·推荐美食:“满魏明”炸鸡,小份实惠 4. 54路有轨文化专列(推荐东北虎专列) ·票价88元含伴手礼(冰箱贴、面包、饮料券) ·互动体验感强,可拍出很多美照 5. 新民大街 city walk ·打卡点:whatever咖啡、言几又书店 ·延伸至南湖公园:租电动船(4人/小时<200元) 6. 桂林路夜市 or 净月潭夜缆车(小众) ·美食夜市街适合闲逛 ·净月潭适合夜景缆车,白天太大太热 本地美食: ·萍香大厨 湖西路店:锅包肉、雪衣豆沙推荐 ·小雨地摊烧烤(搜索不到,位置偏门) ·必吃:大油边、烤馒头、烤五花肉 · 楼外楼铜锅涮肉:姓孙可打折 ⸻ 第二站|吉林市:小而精,性价比之王 必游景点: 1. 北山早市:感受正宗东北早点文化 2. 吉林市博物馆+陨石馆(免费) ·全球最大陨石展览 ·预约抢票需提前一天,早9点放票 3. 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 ·建在防空洞内,四季有雪+雾凇 ·羽绒服租赁50元内,体验冬天的快乐 ·不限时间,性价比超高 ·送热姜茶+好咖啡,强烈推荐 4. 吉林机器局旧址(免费) ·复古厂房、小众拍照点 5. 吉林天主教堂 & 官参局博物馆(人参文化) ·大片感教堂+特色人参陈列 ·还原采参习俗,有情景剧体验 6. 松花江夜游(30元/人) ·推荐傍晚从吉林大桥散步至三道码头 ·夜游船有二人转演出,性价比极高 ·风景酷似长沙湘江两岸 特色饮品: ·冰糕汽水:老式冰糕+可乐/雪碧的童年味道 ⸻ 第三站|延吉:小韩国,拍照与沉浸体验的乐园 必游景点: 1. 延吉水上市场 ·仿佛置身韩综,满是韩式小吃 2. 恐龙王国音画剧《花开永不败》 ·强烈推荐,大学生票仅118元 ·感人至深,现场观众很多人落泪 3. 民俗园朝鲜族写真拍摄 ·推荐影楼:金绣儿写真摄影 ·仅138元含化妆、服装、精修、底片全送 ·切忌被园外拉客骗钱 4. 延大网红墙 ·打卡照意义大于内容,拍摄技巧更重要 5. 铛铛车文化公交 ·88元含3小时游+朝鲜族爷爷奶奶民歌表演 ·无伴手礼,体验比不上长春54路但可节省交通 6. 光科技艺术馆 ·镜子+投影互动装置,但门票45元略高 推荐咖啡店: ·佳温咖啡 ·高颜值+好喝+超特别的韩式土豆吃法 ·环境好,适合休息或发呆 美食推荐: ·百年石锅拌饭:本地人也常去,韩料种类丰富 ·有一道“大酱”味道较重,慎点 ⸻ 旅行建议小贴士: ·各大博物馆记得用小程序提前预约 ·长春、吉林、延吉都不大,打车便宜 ·吉林市与延吉建议高铁前往,先去吉林再到延吉顺路 ·白天虽有高温,但大多数时间凉爽,尤其适合避暑
主播/赟赟 很长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流行一个词汇,叫“重新养育自己”。 它是说,我们成年后,有意识地去扮演一个理想中的父母角色,来疗愈童年时期那个未被满足、受过伤害的“内在小孩”。 那个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眼巴巴看着别人吃麦当劳却不敢开口的你;那个考了98分,没有得到夸奖,反而被质问为什么丢了两分的你;那个在操场上摔倒了,却被大人呵斥“不许哭,没出息”的你。 而现在,你带着成年的能力和资源,穿越时空,去满足她当年那个小小的、卑微的愿望:给她买那份迟到的儿童套餐,对她说“你考98分已经非常非常棒了”,或者轻轻地抱住她,告诉她:“想哭就哭吧,摔倒了很疼,我知道。” 和“重新养育自己”一同出现的,还有“宴请小时候的我”,小时候不敢想的零食和玩具,长大后终于不用再看任何人的眼色就把它们带回家。 其实,“宴请”这个行为,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确认和疗愈。它在告诉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小孩:你的需求是重要的,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存在是值得被看见和被爱的。
主播/闯先生 自从接手了电视台的少儿艺术团,我每年都要为孩子们做两次汇报演出。对于我和我的女搭档,这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了。 我们不仅是整场演出的导演,节目统筹,指导老师,而且还要负责迎来送往。每一场演出开始前,我们迎接领导和嘉宾的画面,都特别像是结婚,盛装出席,笑容满面,热情洋溢。到了谢幕的环节,令人骄傲的几百个演员站在身后,面对观众我们鞠躬致意,每一次都忍不住眼含热泪。 有同事称赞我们对艺术依旧饱含热情,有朋友羡慕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但事实真的像看起来一样美好吗?
主播/李荟莹 我时常会去回听自己从前的节目,常常觉得耳机里是另一个女生在说话。 作家王安忆在她的课堂上聊作家最初的作品,她觉得这一阶段的作品是非常可贵的,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带有非常纯粹的感性,这种感性没有受到污染。等到作家成长起来,成熟以后,TA会写下许多好的作品,可是 TA最初作品里的一些东西却是TA永远不可再得的。 王安忆以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举例,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以后,他还是回顾他的《黄土地》,他认为其中有许多很宝贵的,他现在已经失去了的,而且是没有办法挽回的东西。张艺谋在第一部电影《红高粱》之后,就再也没有那样的热情了,“那种热烈的程度就好像一个少年的初恋一样,完全没有现实的考虑,奋不顾身的,忘我的境地。这是很可贵的东西。” 一个人人走走停停,努力去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广阔,学会了更多的技术,尝试更多领域的创作,到最后,打开最初的作品,看着过去自己的召唤,又试着回到了自己原有的地方。 有些东西回不去了,有些东西一直就在那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