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上网,就躲不开一句话:“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大四实习时,我觉得每一个公司是一个严丝合缝,非常精密的巨大仪器,当总监拿着我的实习工资条,说“你的工资还不及我交的税多”时,我觉得我一辈子也达不到她的成就。 小心翼翼地在职场混了几年,慢慢也到了“人见人叫姐”的年纪,甚至有了一些决定权来规划公司的运营机制时,才发现,公司根本就不是精密的仪器,决策者并非都有远见,绝大多数工作的粗糙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想象。 2024年的开年电影《年会不能停》恰好契合了这句“草台班子”的流行语。正因为大鹏饰演的胡建林啥也不懂,当初闹出乌龙的领导才觉得他是个好操纵的人,于是,他仅用几个月时间便升职加薪,实现阶级的跃升,他的领导告诉他:不懂没关系,站对队伍最重要。 这说明:“我们平日里看着光鲜亮丽的组织、公司,乃至人类大事件,很多是由漏洞百出的架构和大量充数的人力组成的,不过是草台班子罢了。” 虽然我并不完全认为“世界全是草台班子”,世界很大,确实有不少有远见、有天赋,努力超过常人的人,但我依然欣赏这个说法,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视角:身边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就算是天才,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不过是在他的领域内表现卓越,不需要在他们面前低人一等。 年轻打工人的梦醒时分,或许就从“祛魅”这一刻开始。 祝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不厉害也可以。
每个人旅行的习惯都是不太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出发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假期的每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分别干吗,一日三餐选择哪些餐厅,有哪些额外必须打卡的热门地点,甚至是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我有个心特别细的朋友,会把计划精确到每个小时。 而我就属于另外一种,定好目的地之后直接订票出发,住宿最多是提前一天,大部分时候都是去了当地再说。 “不确定性”在我看来才是这趟旅程的灵魂,不同的地方看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有的是自然风光,有的是人文建筑。但不管远方的风景是什么,我个人在离开那座城市之前的最后一站,一定是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你是否和我有一样的习惯,或者你还记得你上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哪里吗?
十年前,一对大众看好的明星情侣分手,评论区会被“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样的话所攻陷,如今,再有般配的男男女女分手,评论的方向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请回答1988》里饰演德善和正焕的演员,在现实中交往七年后宣布分手,看见最多的评论是:“故事的开头是顶级女爱豆和籍籍无名的小演员,故事的最后是三十岁没转型成功的女爱豆和忠武路男演员。” 似乎在一段感情中,总有一个人是受害者,且坐在受害者位置上的通常是女性,若不清楚分手原因,那肯定是男人背弃了女人,若和平分手,女人便是浪费了青春。 这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不公平。 男人背上了负心汉的标签,女人,在周围同情的言语中,对过去和自己产生了怀疑, “难道现在的我失去了价值?” 这种“把女性放在受害者位置”的想法是比分手本身更令人难过的。所以,在我经历了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后,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都不希望别人把我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他提出分手,不需要用“抛弃”这个词,爱情本就是好聚好散;他爱上了别人,是他的选择,分手是对彼此负责;他不够体贴、不够用心,我可以重新审视他,在他选择我的同时我也在选择他。 我会有难过的情绪,但不会受到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结束了一段关系,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祝贺。 祝贺你,终于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前几天收拾冰箱,发现冷藏室已经全部塞满了,整理发现最占地方的不是吃的,而是各种各样开封的和没开封的饮料。它们有的是某次去外贸超市,因为包装好看而买的叫不出名字的神奇饮品,有的是不知道哪天外卖套餐里插了吸管没喝完的奶茶,还有的就是常规的听装可乐、雪碧这种快乐水。 从小就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不吃东西活很久,但是不喝水好像很容易去见上帝,不过这里说的“水”肯定不是上面说的各种“甜水”。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好像很少单纯地喝水了,都是主动或被动地喝奶茶、果茶、果汁、咖啡等饮料。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he“甜水”的故事吧。
“人类罗列清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清单会帮助我们记住那些不想忘记的、重要的事:我们的决心与渴望,我们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我们欢笑或哭泣的理由,还有那些,我们不曾说出口的秘密。” 朋友送我一本叫做《清单》的书,送这份礼的理由很简单,新一年,新一岁,新的计划,可以罗列新的清单,这几乎是每年都会做的事情。 “学一门乐器”“瘦XX斤”“去跳伞”“和某位朋友见面”…… 可是,这些郑重立下的新年计划清单会在“今年还长着呢”的念头里被一次次搁置,正如作家刘瑜在《被搁置的生活》中所写:“每个人的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任何问题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思故我在”的快乐,不是每一次思考都能得到新的顿悟,但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本期思考的小问题: 1. 人老之后是不是还喜欢年轻的? 2. 对于别人的祝福你该怎么回复? 3. 如果你只剩一年生命,你会打破当下的生活吗? 4. 最近几年学到了哪些改变生活的技能? 5. 爱与被爱哪个更重要?
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性格。 就像“大气”是北京的性格,“巴适”是成都的性格一样,“腔调”成为了上海的性格。 这“腔调”是什么意思呢?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可以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上海人的腔调,是「有里有面」的。 面子的腔调,主要是对行头的讲究。阿宝想要跟着爷叔学做生意,爷叔带着阿宝从里到外捯饬了一番,这番行头保持的时间越久,腔调越足。 里子的腔调,便是“记人之好,还人之恩”, 如阿宝得到过蔡司令的好,便帮他兜个事情。 说上海人“精明”,其实来源于他们不占半点便宜,不欠半分人情,当然也不希望自己被占便宜。 当年,和我一同来上海的朋友,如今还漂泊在上海。她喜欢的正是这份上海的腔调。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懂得分寸,好像一切不正常都是被允许的。它允许每段感情没有任务,没有目标,没有结果,没有“标准答案”,像《爱情神话》里的男男女女,“我并不是非你不可,我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但我一定要爱情。” 有人说:“在其他地方,或许人们也会在顺风顺水时讲究生活的体面,在上海则不是这样,无论生活如何风云变化,腔调永远是贯穿生活始终的追求。这不是说明上海人喜欢形式主义,而代表了上海更深层次的,永远渴望向前向上,永远对生活充满真挚热爱的DNA。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外乡人,只要身在上海,便能常常感到一种兴奋的原因。” 我又想起了,我第一次站在黄浦江边,升起的那种“未来充满希望”的喜悦。和朋友们打扮精致坐在进贤路上的小酒馆,做着发财的梦,和同事们捧着咖啡装大人,生怕露怯,再看着橱窗里自己的倒影,感叹:“哇,这里是上海,嗯,这里是上海。”
你下楼吗?顺便帮我把快递拿上来呗。 你开车了?顺便送我一下呗。 你要去吃饭啊?顺便回来时候给我带份炒饭呗。 小学语文老师教过我,以上的句式叫做设问句。提问者先是自己提出问题,随后立刻跟上自己的回答。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句式通常是为了引发读者思考,可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成为了一种,披上了商量的外衣,但实际上是命令的指使。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会拒绝别人的请求,除了我们太善良,也是对方经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让我们无法对他们说“不”, 可没拒绝,真的不等同于,我愿意。
直觉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在一些决策的时刻,无意识中被某种神秘力量驱动,比如:“大家都劝我不要辞掉工作,认为这份工作已经很好了,但是我却一直本能地想要离开,虽然我无法拿出确切的理由来说服他们。” 又比如:“我想要继续考研,不是为了逃避工作,也不是想要在学术上有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而是我现在就想这么做。”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回想起来人生的几次重大选择,在当时似乎都是“跟着感觉走”的。 什么是理想主义者呢? 就是一个善于运用直觉去认知世界,运用情感去对世界做出判断的人。 几年后回头看,才发现当初不被他人理解的那些决定或许是正确的,正是它们环环相扣,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伍尔夫说:“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应该顺从自己的直觉,发挥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新的一年,想在当「理想主义者」这件事儿上更坚定一点,相信直觉,尊重本能,顺从内心。 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愚蠢的从来都不是理想主义。
最近迷上了网剧《三大队》,故事发生在1998年。主角团“三大队”,曾获得过很多荣誉,破获过很多大案,是一个有传承的优秀刑侦大队。秦昊扮演的程队在当队长期间,在审讯某个案件的嫌疑人时,意外让其死在了审讯室,自己被判入狱10年。和他一起的队友们基本都因此被开除了警籍。他出狱后,当年那个案子的另外一个在逃犯依旧没有归案,于是已经不存在的三大队的老同事们再一次聚集在一起,抓捕凶手。 程大刚出狱的时候,身边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希望可以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最终他发现,有些事情不办完,有些刺不拔出来,自己是没法从新开始的。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地方,但是听着主角团们偶尔露出的口音,我觉得可能还是在我们东北。去年最火的网剧《漫长的季节》也是发生在我出生的那片黑土地,那部剧里核心的一句话是“向前看,别回头”。看上去两部剧表达的人生观完全不同,但自己想想,王响又何尝不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才能向前看的呢? 2024年即将开始了,过去的这一年对很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漫长的年份”呢,我想和你们一起回望一下过去的365天,我们经历了什么。 好好告别,我们才能向前看。
谁没有过将歌曲分享到朋友圈的经历呢? 但如果你稍微一统计就会知道,往往这样的朋友圈没什么人点赞,你心里的那个人也不会懂你的“一语双关”, 每每期待想看朋友圈下面有没有一个“1”,等来的永远只有一个小红点。 所以当年度歌单刷屏时,网上的朋友调侃:“别分享了,没有人关心你的年度歌单。” 要我说:“没人关心就没人关心呗,我的朋友圈我做主。” 没人关心的年度歌单我关心,今天的节目歌单就交给你们做主了。 我从邮箱里挑选了几位朋友的留言,伴着大家的年度歌曲,来听一听这些与歌曲有关的故事和回忆。
Hi,大家好,2023年成为过去式了。 今天我们四位主播,要陪你一起聊聊过往,跨进新年。 如果你想要知道,“女神荟莹怎么看大卫和闯先生的加入”“‘皮孩子’晓橙是否有过想要换女搭档的想法”“不惑之年的大卫想对三十岁的自己说些什么”“深沉稳重的闯先生在无聊的时候会干吗”…… 来来来,今天的超长播客,会给你们看到不一样的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