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梦醒时分

ONE收音机

最近,只要上网,就躲不开一句话:“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大四实习时,我觉得每一个公司是一个严丝合缝,非常精密的巨大仪器,当总监拿着我的实习工资条,说“你的工资还不及我交的税多”时,我觉得我一辈子也达不到她的成就。 小心翼翼地在职场混了几年,慢慢也到了“人见人叫姐”的年纪,甚至有了一些决定权来规划公司的运营机制时,才发现,公司根本就不是精密的仪器,决策者并非都有远见,绝大多数工作的粗糙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想象。 2024年的开年电影《年会不能停》恰好契合了这句“草台班子”的流行语。正因为大鹏饰演的胡建林啥也不懂,当初闹出乌龙的领导才觉得他是个好操纵的人,于是,他仅用几个月时间便升职加薪,实现阶级的跃升,他的领导告诉他:不懂没关系,站对队伍最重要。 这说明:“我们平日里看着光鲜亮丽的组织、公司,乃至人类大事件,很多是由漏洞百出的架构和大量充数的人力组成的,不过是草台班子罢了。” 虽然我并不完全认为“世界全是草台班子”,世界很大,确实有不少有远见、有天赋,努力超过常人的人,但我依然欣赏这个说法,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视角:身边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就算是天才,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不过是在他的领域内表现卓越,不需要在他们面前低人一等。 年轻打工人的梦醒时分,或许就从“祛魅”这一刻开始。 祝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不厉害也可以。

23分钟
99+
1年前

分手的女孩不需要同情

ONE收音机

十年前,一对大众看好的明星情侣分手,评论区会被“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样的话所攻陷,如今,再有般配的男男女女分手,评论的方向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请回答1988》里饰演德善和正焕的演员,在现实中交往七年后宣布分手,看见最多的评论是:“故事的开头是顶级女爱豆和籍籍无名的小演员,故事的最后是三十岁没转型成功的女爱豆和忠武路男演员。” 似乎在一段感情中,总有一个人是受害者,且坐在受害者位置上的通常是女性,若不清楚分手原因,那肯定是男人背弃了女人,若和平分手,女人便是浪费了青春。 这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不公平。 男人背上了负心汉的标签,女人,在周围同情的言语中,对过去和自己产生了怀疑, “难道现在的我失去了价值?” 这种“把女性放在受害者位置”的想法是比分手本身更令人难过的。所以,在我经历了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后,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都不希望别人把我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他提出分手,不需要用“抛弃”这个词,爱情本就是好聚好散;他爱上了别人,是他的选择,分手是对彼此负责;他不够体贴、不够用心,我可以重新审视他,在他选择我的同时我也在选择他。 我会有难过的情绪,但不会受到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结束了一段关系,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祝贺。 祝贺你,终于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25分钟
99+
1年前

听见上海的味道

ONE收音机

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性格。 就像“大气”是北京的性格,“巴适”是成都的性格一样,“腔调”成为了上海的性格。 这“腔调”是什么意思呢?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可以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上海人的腔调,是「有里有面」的。 面子的腔调,主要是对行头的讲究。阿宝想要跟着爷叔学做生意,爷叔带着阿宝从里到外捯饬了一番,这番行头保持的时间越久,腔调越足。 里子的腔调,便是“记人之好,还人之恩”, 如阿宝得到过蔡司令的好,便帮他兜个事情。 说上海人“精明”,其实来源于他们不占半点便宜,不欠半分人情,当然也不希望自己被占便宜。 当年,和我一同来上海的朋友,如今还漂泊在上海。她喜欢的正是这份上海的腔调。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懂得分寸,好像一切不正常都是被允许的。它允许每段感情没有任务,没有目标,没有结果,没有“标准答案”,像《爱情神话》里的男男女女,“我并不是非你不可,我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但我一定要爱情。” 有人说:“在其他地方,或许人们也会在顺风顺水时讲究生活的体面,在上海则不是这样,无论生活如何风云变化,腔调永远是贯穿生活始终的追求。这不是说明上海人喜欢形式主义,而代表了上海更深层次的,永远渴望向前向上,永远对生活充满真挚热爱的DNA。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外乡人,只要身在上海,便能常常感到一种兴奋的原因。” 我又想起了,我第一次站在黄浦江边,升起的那种“未来充满希望”的喜悦。和朋友们打扮精致坐在进贤路上的小酒馆,做着发财的梦,和同事们捧着咖啡装大人,生怕露怯,再看着橱窗里自己的倒影,感叹:“哇,这里是上海,嗯,这里是上海。”

24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