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逃离的生活

ONE收音机

一个女人,结婚,生小孩,把女儿抚养长大,看着女儿结婚,再照顾外孙们到上学的年纪,她已经履行完社会意义上的所有母职。50多岁时,月经从身体里消失了,她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她想要离家出游,或者说“出逃”,逃开她供养了30多年的婚姻与家庭。 你或许对这个故事还有印象,2020年,「56岁女性苏敏离家自驾游」的新闻传遍了互联网,她的逃离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将在马上到来的中秋上映,电影取名《出走的决心》。 出走,当然是需要决心的,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下决心。小时候,离家出走,是荒唐的,是不可思议的。长大了,才发现那种想要逃离的情绪会时时笼罩着我们,逃离家,逃离现状,逃离不开心,但能逃去哪里呢?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逃。 正如费尔南多·佩索阿写的:“我希望能够远走,逃离我的所知,逃离我的所有,逃离我的所爱。我想要出发,我只是想去任何地方,不论是村庄或者荒原,只要不是在这里就行。“ 在艾丽丝·门罗的故事《逃离》当中,女孩卡拉决绝地跟自己的母亲告别:“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她和心爱的人私奔,但之后又迎来了第二次逃离,她想逃离坏脾气的丈夫,逃到一半又返程回家。 “逃离的诱惑”和“未知的恐惧”并行,所以人们会退缩,会在出逃的半路返程,回到原本的生活之后,又继续计划着下一次的逃离。 不管成功与否,这些逃离的故事都在提醒着“远方永远有些什么”。

24分钟
99+
1年前

要用什么食物来比喻你?

ONE收音机

美好的东西总是相通的,当音乐遇上美食,美食就被赋予了新的理解。 一个像荔枝一样外壳坚硬、内心柔软的人失去理智地喜欢一个人,会是什么样?裘德在吃荔枝的季节唱了这首《荔枝》,他卑微地说:“吃掉我吧,取悦你我就不可怜。” 还有早年的《洋葱》,很多“洋葱性格”的人总在生活中包裹自己,而如果一层一层剥开洋葱人的心,就会看到一道道泪流不止的人生缺口。 在所有的比喻里,最喜欢的还是黄伟文写的《苦瓜》,从小时候不爱苦瓜,到后来喜欢上苦瓜的清苦,“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 2020年,生祥乐队以家乡的食物为主题,写了一整张与食物相关的专辑《野莲出庄》,不管语言是否相通,世界局势怎么变化,长大离家多久多远,家的味道、本土食物,从来都是每个人心底最熟悉和温暖的牵挂。 像作家斯蒂芬·金说的:“恰当的比喻带给我们的喜悦,将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有时可以令我们用一种全新的生动目光来看待寻常旧事。” 食物,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物,每天都需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美食可以抚慰人心,歌曲也是。 当食物变成歌要用什么食物来比喻你?

24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