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惕AI单一化标准答案的洗脑 2,苏格拉底式的批判性思考会重现吗? 3,客观中立的技术,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超控之手 4,什么才是你?修特斯之船的悖论 4
1,人工智能:人类历史上第四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2,GPT3.5:一流的逻辑、二流的内容、三流的文采 3,高级AI,是一个超级大学霸,有强大的计算理性,但缺失情感和意志
想说的话 上次,我为大家介绍了,民国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着重讲了梁漱溟的“内圣”。今天,我为大家着重讲述,梁漱溟的“外王”。 内容提要 01:25 不仅修己身,还兼济天下的梁漱溟 05:00 梁漱溟如何拯救世界? 09:45 “问题中人”梁漱溟 19:58 抗战中的梁漱溟 26:33 与毛泽东的争论 30:50 最后一个儒家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有粉丝留言说,希望我可以讲一讲梁漱溟。 确实,梁漱溟身上有很多了不起的标签:“中国的脊梁”、“公开否定文革第一人”、“最后的儒家”。我们从他的身上,不仅能看到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思考,也能拆解分析儒家思想的精髓。 所以,这次,我将分两次给大家讲讲梁漱溟的故事。 内容提要 01:22 “这个世界会好吗?”——父亲梁济之死 11:31 早年的梁漱溟:开窍很晚,但爱思考,学贯中西 25:01 “文化托命之人”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上次,我和大家聊了聊晚清“圣人”曾国藩。作为一个真正达到了儒家“圣人”标准的他,“立功”“立言”、“立德”这三项大成就。 但是,你也不要以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只有圣的一面,他毕竟是一个大政治家。 今天我就要给你谈谈,曾国藩的顶级权术,和他怎么和人交往的。 内容提要 02:08 中国政治中的“霸”、“王”、“道” 04:01 曾国藩是怎样从一个“愣头青”成为玩弄权术的一把好手的? 11:35 在“霸”“王”“道”之间切换自如的曾国藩 16:46 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何曾国藩更胜一筹? 26:46 “圣人”曾国藩为何无法拯救大清? 本期BGM 28:08 《二十二桥枫别雨》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制作: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9月19日,英国举行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当天,我邀请了郑非、徐曦白两位研究英帝国和英国政治的专家,一起进行了一场线上对谈,聊了聊英国的政治和英国的文化。 英国在政体上,奉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但又“虚君共和”——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实权。皇室是某种“精神国家”的象征,一个好的女王、好的君主,能为国家树立很好的威严。那么,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之后,英国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嘉宾介绍: 郑非:上海政法大学讲师 徐曦白:牛津大学政治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 01:22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VS黛安娜王妃的葬礼 20:57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怎样发展为“虚君共和”的? 32:20 “虚君共和”为英国带来的好处 为什么英国的皇室能够一直存在? 01:00:00 女王就是人格化的“大英帝国” 01:20:46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英国将面临哪些影响? 01:35:48 网友提问:君主的个人的修为,对目前的“虚君制”是否有较高的制约? 作为一种政治文明现象,有何借鉴意? 01:40:16 网友提问:日本皇室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 本期BGM 01:46:07 《Dancing Queen》——ABBA乐队 据说是女王生前最爱的歌曲。 Dancing Queen是瑞典国宝级乐队ABBA发行于1976年8月16日(瑞典)的一首单曲,歌曲收录在乐队第四张录音室专辑《Arrival》和精选集《ABBA Gold: Greatest Hits》中。妈妈咪呀歌曲的其中之一。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最近在今天的中国,人文社会学科处在一个很矛盾的境地。 很多人都在反映说,文科正在遭遇危机:很多人不大愿意考文科选择,比如说高中分班,大家都去学理科,好像文科班的学生是次等等。 但是另外一方面,这几年在社会上各种各样人文的书,历史的书大卖。很多职场人士、企业家很愿意听文课的课程,连过去只教那些就是说管理金融这些 MBA ,EMBA班的,现在人文课程也成为一个标配课程。 人文学科到底有没有危机?人文社会科学到底有没有用?我们今天究竟怎么来看文科呢? 内容提要 01:22 文科遭遇危机了吗? 02:44 大学文科专业在近40年来的兴衰沉浮史 06:56 “人文社科热”的时代来临了吗? 12:46 为什么出现了人文社科热? 21:45 大学正在加强人文社科学科的建设 29:15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文社科 本期BGM 33:59 Fly me to the moon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之前我聊了两期关于90后文化的话题,感谢大家的积极留言和反馈。 但我毕竟是“老一代”人,聊90后毕竟是“隔雾看花”。所以,这次我请来了两位不同代际的年轻朋友,一起聊聊天。 一位是货真价实的90后小连;一位是小连的领导,70后的小尤。 他们二人在同一家媒体单位工作,既是处在职场关系中的当事人,又是这个时代的观察者。 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当代年轻人,特别是90后的:职场人际关系、职业规划,以及很多人面临的“35岁焦虑”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次聊天真的非常过瘾,这对职场上下级之间的价值观碰撞,和他们各自的独到思考,相信也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 祝大家周末愉快! 嘉宾介绍: 小尤:上海某报社资深媒体人,70后 小连:小尤的下属,数据新闻记者,90后,播客《哩哩叩叩》主理人之一 内容提要 01:27 嘉宾与主题介绍 05:31 越来越保守的年轻人——大厂破灭之后,“斜杠”和副业能够有效自救吗? 26:48 35岁附近的人还在“35岁焦虑”,95后已经在焦虑养老了 43:45 下班后该不该回工作微信?真正“整顿职场”的也许是90后 51:33 “不合作”还是“不听话”:90后员工真的“很难带”吗? 本期BGM 01:09:12 《Let it be》Connie Talbot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你好,今天我要为你讲一讲曾国藩。 过去有一句话,叫做“经商要读胡雪岩,从政要看曾国藩。”。曾国藩的《挺经》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当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至今是很多人追捧的经典。但是你知道吗?曾国藩最大的成就并不是他的为官之道。 今天我就来给你讲一讲曾国藩究竟厉害在哪里。 内容提要 01:25 “三不朽”的完人曾国藩 03:16 曾国藩的“立功” 12:37 曾国藩的“立言” 17:52 曾国藩的“立德” 24:19 “补天英雄”曾国藩 本期BGM 29:45 Reunion In The Wind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最近,围绕“爱国”,接连发生了几件引发舆论轰动的事情: 前几天在苏州,一个穿着和服的女孩,到日本风情街淮海街去拍照,结果被警察带走,到现在已经上了快一周热搜了;而就在不久之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网上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还有一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儿,几个西藏的大白,在工作之余跳起藏族舞的视频,下面引来一大帮人在批评,说他们在跳日本舞。 关于这些事件的具体问题,我今天不想多说,但是很想跟大家聊一聊, 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该怎么爱国。 内容提要 01:28 近期“爱国”事件频发 03:30 什么是「国家」? 04:41 中国古代的“爱国”:「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 12:09 和服与旗袍——服饰与多民族融合 16:23 中国近代的“爱国”:「民族主义」的诞生 18:37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历史上的理性爱国 23:19 警惕「民族主义」成为一个被掏空的符号 28:56 爱家人、爱邻居就是每个人具体的爱国主义 31:07 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 故事里的事 03:30 赫尔德 (1744.8.25 -1803.12.18) 是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Ü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德文)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被誉为“民族主义之父” 08:00 夷夏之辨 或称"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有三个标准: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 09:53 五胡乱华 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12:09 “吴服” 吴服(ごふく 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因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传入日本的缘故,开始出现此名。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16:24 民族主义(nationalism) 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 本期BGM 《You Are Not Alone》——Michael Jackson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剪辑:达达 设计:马晓羽
想说的话 之前我为你讲了两次鲁迅。 在鲁迅身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谜团,就是他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 这对周氏兄弟,共同成长,都有非常厉害的文学造诣,本来可以成就一段民国文坛“双子星”的佳话。然而,情同手足的他们,却突然分家,甚至大打出手,背后的原因,也因为两人的缄默不谈,至今在学界争论不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 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鲁迅与周作人,又是怎样渐行渐远的呢?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周氏兄弟的爱恨情仇。 内容提要 02:23 童年的周氏兄弟——“扶弟魔”鲁迅 08:59 周氏兄弟失和,只因周作人的日本老婆? 21:23 分家后仍并肩战斗,却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 本期BGM 27:50 《天涯》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想说的话 不久前,我和大家聊了一下我们现在新出现的 90 后这代,他们的文化与老一代的文化的区别。 今天我将继续从一些文化现象上,来给你分析一下这个新的一代年轻人的心理。 从中你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和新的文化。 内容提要 02:12 国风文化背后的情感爱国主义 12:00 网红现象与后物质主义2.0时代 23:14 盲盒与体验性消费 本期BGM 《最伟大的作品》——周杰伦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Tamako小玉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