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
想把金融和其他学科的界限撞开

Album
主播:
肖小跑
出版方:
墙裂坛
订阅数:
3.63万
集数:
259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墙裂坛:用另一种方法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墙裂坛里的每个人都有个撞墙的梦想,想把金融和其他学科的界限撞开,希望和你一起解除思想上的自我隔离,一起讨论、一起解惑~
墙裂坛的创作者...
墙裂坛的节目...

AI不是提振经济的答案,“折腾”才是(实地调研系列)

墙裂坛

本期实地调研系列,探讨几个大家可能都在想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在谈论科技和AI正在改变世界时,实体经济真的正在被改变吗?AI什么时候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推手”? AI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到底在哪里? 最近我们调研、沟通了一些特别的“样本“:金融机构、AI创业者、医疗器材商和滴滴专车司机,有个很特别的感悟: AI革命的真正动力也许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的“期待”,正是这种“期待”,可能才是AI时代的凯恩斯理论发挥作用的方式。 毕竟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折腾史。而经济向前挪的根本前提条件是“安全感”。 时间戳: 00:00:27 知否知否,还是“供强需弱” 00:03:13 科创金融:银行的"政治任务"与商业现实 00:12:49 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00:24:10 福建医疗器材商人朋友的困惑:我到底该怎么用AI呢? 00:33:58 从打字员到AI:一项新技术的“全民普及”需要经历什么? 00:44:40 滴滴司机眼中的三个世界 00:50:54 三四线城市观察:小镇幸福指数能持续下去吗? 00:53:13 五十岁司机的选择:最后的安全感 00:59:00 人类"折腾史":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梦想 文字版和延伸阅读: 请在公众号《墙裂坛》阅读完整文字版:https://mp.weixin.qq.com/s/-FP_u1ryW9CDlqraYsVeDg

61分钟
3k+
3天前

美国经济数据还可信吗?全球市场风向标会被政治化吗?

墙裂坛

本期我们聊聊美国经济数据。 BLS(美国劳工统计局)上上周五发布了月度就业报告,数据比预期差很多。BLS同时也公布了前两个月的修正。虽然市场预计修正会发生,但这次幅度不小,惊讶声一片。懂王看到数字后龙颜大怒,开除了劳工统计局局长,一位20 年资深统计学专家。一夜之间,过去那种“统计信息不受政治干预”的惯例,似乎被打破了。美国官方就业数据准确性开始被质疑。本期我们把几条线穿起来,讨论一下:非农、CPI 等关键数据为何重要?如何统计?修正是怎么操作的?美国经济数据到底有多靠谱(或者不靠谱)?在数据噪音中,市场与美联储怎么走?“数据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看看希腊和阿根廷的例子;这件事如果真的发生在美国,会对全球市场有什么影响?AI 对就业统计有冲击吗?当“误差”成为叙事的一部分,央行独立性与数据中立性被挑战,波动与不确定性如何被放大? 本期嘉宾:郑朗 时间戳 • 00:04:21 非农为何重要?季节调整与月度修正是怎么设计的? • 00:08:24 本轮非农“下修”为何引起这么大反应? • 00:17:10 数据可信度与替代口径:ADP、小非农与“平均法”预测 • 00:25:32 趋势胜过单月:叙事如何放大“误差”的市场影响 • 00:26:50 准确性面临的三重挑战:“体温计坏了” • 00:43:02 数据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阿根廷和希腊的故事 • 00:47:36 美联储该怎么取舍?为何未见“预期中的通胀”? • 00:59:50 央行独立性与数据误差:两个藏在叙事中的鬼故事 • 01:12:52 AI 影响了就业统计吗? 文字版:请大家移步《墙裂坛》公众号阅读文字版及延伸阅读

80分钟
7k+
2周前

香港体感温差实测:金融热、实体冷,创新心态与“转换插头”新角色

墙裂坛

实地调研系列更新。这一站我们来到香港。刚结束在香港密集走访的一周,从银行业、资本市场、虚拟资产到消费与创业生态,素材很多。 本期是三人组同台:刘院长曾常年在港,亲历99—04的关键周期,经历互联网泡沫、SARS、雷曼迷你债、中资银行上市等一连串金融大事;我和Johnny属于“新香港人”,Johnny更贴近资本市场与创新投资,市场一线信息丰富。 本期主题,延续大家近来的直观感受:温差在变大——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国家与行业、不同处境与阶段,同一个问题,答案常常取决于你问的是谁。这几次实地调研更加深了这种体感。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封号:“CTO“——Chief Temperature-gap Observer,首席经济温差体验师。 香港的体感更明显:金融很热、实体未必同步,数据漂亮与街面肌理不总一致。就从这里出发,聊聊香港的温差。 时间戳: 03:28|香港“经济体感温差” 09:25|数据框定“温差”:金融热、消费冷、结构分化 14:16|IPO热的三重推手:政策窗口、财富效应、资金回流 21:16|港元两个月“强转弱”:背后是利率试验与资金大进出 27:49|香港当下“主要矛盾”:重新创业的心态与成本的现实 31:35|怎么衡量现在的香港?别用“大经济体”的产业平衡标准 37:06|香港创新基因:土壤并不差,但需要重新定义 49:22|虚拟资产与稳定币:角色定位与应用场景才是重点 56:18|香港的“转型”到底是什么?角色定位定了吗? 1:05:34|中国企业“整链出海”与香港的“标准优势” 1:12:26|技术“平权化”与全球布局:先发即为胜势 文字稿:请大家移步到公众号《墙裂坛》阅读文字稿以及其他延伸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eUuGAWxnl6zz8rzmVBAWVw

74分钟
24k+
3周前
墙裂坛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