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 Oliver,伍德吃托克CEO,联合创始人 主播 | 高建,喵姐 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33可获得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活动细节与合作联系方式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5 听说你还没见过「伍德吃托克」? 03:40 一个处女座从媒体人到CEO的心路历程 08:20 我们是怎么抓住年轻人的 09:55 灵魂拷问:「吃」的环节怎么变少了? 15:20 有趣的活动背后是怎样优秀的团队? 16:50 走进幕后:如何张罗一个有趣好玩的市集 18:40 从大舞台到小贴纸,事事亲力亲为 20:00 源源不断的idea从哪来? 20:50 「寒冬」之中,为了生存要做些什么? 22:20 甲方乙方,变身合作伙伴 25:00 永远留出二十分钟交流时间 25:50 2020年,去哪里逛市集? 28:20 更多品类,更多品牌 29:50 对于创新品牌来说,什么最重要 32:40 时刻保持「从头开始」的心态
【主播】 鞠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史节目制作人 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本期节目的推荐阅读内容,关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 32 即可获得。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2:20 生前住在贤良寺,死后住进贤良祠 04:05 「曾国藩成功学」是怎么来的? 06:15 曾国藩的文化有多高? 07:11 好书推荐:冯唐《成事》 07:55 节目推荐:《奏折日记里的曾国藩》 08:25 当曾国藩遇到疫情,十六个字吐露心声 12:30 谁是「曾铁桶」? 14:28 「咸同江南大疫」指的是什么病? 16:15 为了健康,禁止吃瓜 19:00 疫情与战争 22:00「十室九空」: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口损失 26:25 江浙地区「十里不同音」的原因是什么? 27:40 你知道天津话其实是安徽方言吗? 28:30 杭州话为何别具一格? 29:30 历史并非与你无关 30:30 曾国藩是如何应对疫情的? 37:30 今天,我们应该感谢谁? 40:00 一个小剧透
【主播】 小毛,喵姐,高建 本期节目比较轻松惬意,主播们没有准备Shownotes和阅读材料清单 节目中聊到的一些精彩图片,我们过几天会发布在微博「露天博物馆FM」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45 印度地名记不住?五分钟帮你解决 04:45 「印度敦煌」是哪里? 09:20 在恒河边的圣城,印度人如何「迎接」死亡? 12:10 「守护火种」的卑微种姓 15:30 印度旅行安全指南与酒店攻略 20:00 欢迎来到西部世界,印度西部扫盲指南 22:00「白色之城」的城市宫殿 24:15 只有冬季才开放的「金色之城」 26:25 「蓝色之城」高耸入云的梅兰加尔城堡 27:55 在印度做志愿者都干些什么? 33:55 一辆载满怀念的摩托车 36:40 一次旅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37:50 充满「穿越感」的国家 42:25 一言不合就跳舞是真的吗? 44:20 你会为了什么而旅行? 47:00 昌迪加尔与柯布西耶,建筑师眼中的印度
【本期嘉宾】 冯逾|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演员,歌手 【本期嘉宾】 高建 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30可获得本期嘉宾推荐的张国荣作品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0:13 一个放在前面的彩蛋,感谢你们的陪伴 03:00 时间不会削弱最深的怀念 05:30「张国荣都要熬七年,你算谁?」 08:30 实力派 or 偶像派?如何定义张国荣 12:00 为什么当下难以出现真正的「巨星」? 17:40 百变荣仔:忧郁贵公子到虞姬 22:00 王家卫真的没有剧本吗? 23:00 《春光乍泄》魅力何在? 25:00 荣迷们的惺惺相惜 28:00 未能生在当时,却被他洞察了心灵 30:30 「年代感」是难能可贵的魅力 33:00 因为香港有张国荣 37:05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39:25 张国荣的舞台秘密:姣、靓、型、寸 41:50 做一个可爱的人好难 43:50 「张国荣影响了我的艺术选择」 47:15 「你再靓,靓得过Leslie?」 49:45 一剂强心针般的存在 51:15 人格魅力+性格魅力+舞台魅力 54:55 高清修复:《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
【本期嘉宾】 鞠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硕士,文史节目制作人与专栏作者 【本期主播】 高建 关注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并回复本期节目的编号-29-就可以收到嘉宾推荐的阅读材料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Vol.29 武汉|跟着历史学者读武汉(二)武昌十二时辰,起义中的几件小事 01:10 前情提要 03:15「第一枪」是怎样打响的? 04:20 文学社和革命有什么关系? 05:30 组织经费不够,「坑蒙拐骗」来凑 07:45 「金主爸爸」成为领导人 09:00 起义的初衷是什么? 09:45 何时行动?八月十五月正圆 10:45 秘密消息是如何在民间走漏的? 12:50 自制武器时千万不要抽烟 15:10 炮声为何没有按时响起? 16:50 来都来了,不如打一仗吧 19:00 组织内部瘫痪,起义如何继续? 20:50 一颗意外出现的子弹 22:00 「起义门」是哪扇门? 22:50 湖广总督的逃跑和小妾有关? 24:10 「干啥啥不行,逃命第一名」 25:35 瑞澄逃跑带来的连锁反应 27:10 一天一个,起义军迅速占领城镇 28:15 关于国家体制的探索 31:35 近代史只有屈辱和黑暗?不
【本期嘉宾】 鞠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硕士,文史节目制作人与专栏作者 【本期主播】 高建 关注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并回复本期节目的编号-28-就可以收到嘉宾推荐的阅读材料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5 文史专家带你梳理武昌起义大背景 05:45 古代社会孕育出的杰出者们的「局限性」 07:50 「南洋」和「北洋」有什么区别? 09:40 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10:58 从器物到制度的深刻反思 11:55 日本和英国的「君主立宪」有什么不同 13:09 史学家眼中的戊戌变法是怎样的 13:40 「公车上书」跟车有什么关系? 15:40 「立宪派」VS「革命派」 17:00 「」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17:55 关于义和团,你了解多少 19:18 「慈禧的妥协」:清末新政的开端 20:55 起义,从一份令人失望的名单说起 24:35 武昌起义的契机何在? 25:05 「保路运动」保护的是什么? 25:55 像买股票一样买铁路是什么神操作? 27:30 从商谈到武装冲突 28:50 别退!还有彩蛋
【本期嘉宾】 曹菁(老曹)|舞踏者,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林菓(菓菓)|舞踏制作人 【本期主播】 小毛,高建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3:07「反美学」的年代,萌生出的独特肢体语言 06:13 核心力量差?快来学舞踏!/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核心力量了 06:57 披着「暗黑」的外衣,赤裸地展示婴儿般的纯净 09:16 老曹:我是被一个满脸涂白的「八音盒」带入坑的 10:30 新的一天,从一张世界名画开始 11:50 「看破不说破」,要不就没内味儿了 14:40 舞踏表演者到底为什么要涂得那么白? 17:55 一部戏的诞生,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复杂 20:30 「Akira」,日与月的爱恨纠葛 21:50 当意识流碰上舞踏,分分钟让你流泪 24:40 舞台事故?其实是来自观众的认可 25:40 不要走神,认真的日本戏剧攻略来咯! 31:45 零门槛,做好受虐的准备就能学 34:00 一个演员的独白:无法忘我,是最痛苦的事 35:27 重新梳理人生,通过舞踏找回自信 36:09 最大的忌讳:镜子 37:15 民宿里遇到的脏辫男孩,突然和我跳起了舞 40:55 变得「大众」,也许不是我们的梦想 42:30 大阪站的高架桥下,有人在敲油漆桶? 45:13 一个有点遗憾的彩蛋 46:17 没有一个春天会迟到,我们总会相遇
【本期嘉宾】 毛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本期主播】 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今天的节目中讨论到的一篇调研报告,和一篇文章,我们会把链接放在微信公众号,关注「露天博物馆」并且回复本期节目编号26,你就会收到文章列表和链接。 此外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微信听众群,与我们分享你的所思所想。在公众号回复「听众群」就会收到入群方式了。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0 疫情当下,艺术行业现状概览 04:00 线下展览纷纷停摆,艺术机构何去何从 07:26 全体复工尚未来到,员工「闭关修炼」 08:16 「云」展览能否实现力挽狂澜? 10:10 工厂不上班,和艺术品有什么关系?/艺术品「供给端」受限,艺术产业链运转缓慢 12:20 香港巴塞尔转为线上,或成就艺术品交易新方式? 15:15 开年「迎春拍」被叫停,拍卖机构如何自救 18:00 上半年活动大量中止,上海艺博会将迎来爆满? 20:05 如何低价入手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21:00 艺术院校不停学,「云」课堂如何授课 22:45 大学生涯「show time」,疫情下的毕业展 24:40 艺术无用?你怕是对艺术家有什么误解 27:42 艺术家的本质,是「人」 29:15 大学生为何在家学习打快板?
【本期嘉宾】 鸦鸦|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执行总监 【本期主播】小毛,高建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3:15 立足小城市的连州摄影展 04:50 展览+菜市场+古城,「混搭」风的连州魅力何在? 05:40 「菜心节」和摄影展有什么关系? 07:50 一场展览能为城市带来什么? 11:00 全球唯一的城市建筑展览 13:10 展览场地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14:50 「跨学科」展览,Cover城市方方面面 16:00 「一条枝桠十朵花」,要花一周才能看完的展览 16:50 没有历史?你怕是对深圳有什么误解 17:55 深圳「阿那亚」?其实是深双分展场 20:30 从城中村到高铁站,深双再创「不可能」 25:10 关键词:未来、科技、城市 30:30 展场or免税店?真正融入生活的展览 36:00 先锋理念≠难以理解,观众互动是关键
【本期嘉宾】小诗|建筑师,自由撰稿人,旅居德国18年,现定居深圳 【本期主播】小毛|建筑师,建筑媒体人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16 足不出户逛展览,今年的深双展在哪里? 02:01 什么?高铁站里办展览? 05:33 一边看展一边等车,置身电影情节般的观展体验 08:28 什么是「城市之眼」? 09:12 在没得感情的AI眼中,人类是什么样的? 10:26 艺术家们是如何认识「科技」的 12:08 技术抵抗:人类如何欺骗算法 17:00 科幻小说组成的「未来城市」展览 17:30 「反乌托邦」的比特币城市,会是什么样的? 19:45 深双展在建筑圈拥有怎样的地位? 20:46 「万物皆打卡」?展览的意义究竟该怎样定位 23:15 「行动派」深双展,能为城市留下遗产的展览/「行动派」深双展,实践激活城市动力 26:18 当城市变成展馆,深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8:38 城市之伤,「城中村」何去何从 31:25 数据不能解决一切,「技术迷信」的时代需要人文主义 32:55 伊斯坦布尔「天真博物馆」,重现时代印记
【本期嘉宾】周大夫|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身体记忆诊所」主理人 【本期主播】高建、喵姐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号外】因疫情影响,茶儿胡同的身体记忆诊所暂停营业,网店正常营业,在淘宝搜索「身体记忆诊所」即可找到 【通过本期节目你可以知道】 01:02 从圣马丁毕业后,我成了「周大夫」,既不看病也不算命 05:12 回到北京后,我在展览上展出自己的「身体器官」 07:10 有个女孩骄傲地对我说:我有一个「传女不传男」的鼻子 12:49 你可能想不到,竟然有人在诊所复制这个…… 17:43 大爷问:这个雕像是维纳斯吧? 19:10 一对寻常的情侣和一个温暖的圣诞节 23:04 你可以正视并接纳自己不够美的部分吗? 25:34 「成为珍贵的普通人」 37:30 从艺术家到空间主理人,角色的转化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41:25 你收到最特别的礼物是什么 46:26 不知道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快来抄作业
【本期嘉宾】铁阳 Tie Yann|歌者,音乐创作者 【本期主播】王之,高建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4:45 逃课练琴的商科生,「蹭」出来的音乐课 07:29 把原创Demo送给刘欢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9:55 九个月的挣扎,从管理培训生到独立音乐人 11:35 彻夜不眠做音乐,因为热爱舍不得休息 14:15 遇到创作瓶颈,迈出走向亚马逊的第一步 15:40 被困住的白鲸,在对人类诉说什么? 16:40 远离城市四百公里,凌晨三点听到吼猴唱歌 17:40 你知道吗?树懒是这样「交朋友」的 19:30 北极大陆上的歌唱家,千只哈士奇合唱团 20:50 奇妙「寻声之旅」,遇见大脚土著 22:55 把树懒当宠物的部落,坚信「万物有灵」 24:02 文明没有高低之分,自然的一切都值得尊重 25:20 「地球的声带」里,记录了庆祝死亡的原始部落 26:33 在玻利维亚,有一种音乐专门唱给大山听 27:45 尊重自然本原,为真实的世界发声 29:00 「自然系」音乐创作者,从山河间攫取灵感 31:35 用音乐播种温暖的种子,陪伴孕育爱的土壤 33:40 用世界上不存在的语言,歌唱苏亚人的生活 34:50 当人类没有了语言,生命却出现了共振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