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5 北京篱苑书屋 | 在山谷里开一间图书馆是什么感受?

欢迎收听露天博物馆,我是主播王之。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去的地方是篱苑书屋,和篱苑书屋的馆长潘希一起聊聊她在过去 8 年间运营篱苑书屋的故事。 篱苑书屋是一个坐落于北京怀柔山谷的乡村公益图书馆,在 2011 年的时候由清华大学李晓东教授主持设计修建,曾经被美国 Business Insider 杂志评为「世界最美的十八座图书馆」的第八名。 在疫情之前,篱苑书屋是大约在每年 4 月到 10 月开放。今年比较特殊,只在 10 月 1 日- 10 月 18 日开放,周六日是免费对所有公众开放,周一到周五是只对预约团体开放。 这次录制比较特殊,是我带着一些朋友来到篱苑书屋做志愿者时,和馆长在书屋里录制的,所以声音听起来比较空旷,音质不太好,请大家见谅。我们也把这次到访篱苑书屋的志愿者之旅途中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制作成了声音纪录片,之后会在友台《 Be my ear》更新。 主播&嘉宾: 嘉宾:潘希,篱苑书屋馆长 主播:王之,记不得看过多少次篱苑书屋春夏秋冬的资深馆友、志愿者(小红书:王大源子AdaWong) 提到的内容: 书屋的选址: 夫妻合穿一条裤子的贫困村 最初的设想:无为而治的乡村图书馆 正式运营后的「Bug 大爆炸」:图书馆变垃圾场 公益图书馆运营经费从哪来? 涌来的游客带来的噩梦如何解除? 书屋门口的秩序与冲突。 为什么书屋到处都贴着「禁止拍照」? 运营难题:如何能让那些进了书屋不看书的人看书呢? 管理者的自省:《悖论》带来的反思,制定规则的人最容易犯规。 疫情带给书屋的影响。 管理运营篱苑书屋 8 年,对馆长自己的影响是什么? 未来的图书馆会以什么形式出现? 假如篱苑书屋出现在三里屯会是什么情景? 假如书屋更换主理人,开发商、书屋和当地村民又该如何取得共赢? 现场问答1:把篱苑书屋建在不看书的村民身边,是否本身就是定位错误? 现场问答2:假如要把书屋交出去,希望交给什么人?未来成为什么样子? BGM: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山谷里的居民》 露天博物馆馆友群: 添加小助手 17319184582 ,回复「篱苑」即可加群

48分钟
99+
4年前

Vol.53 什么是江南?在上海博物馆的《春风千里》寻找答案

嘉宾:熊馆长,艺术史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创立了豆瓣上最大的艺术史社群 主播: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上海博物馆的江南文化大展《春风千里》刚刚落下帷幕,我邀请清华艺术史博士、艺术普及大人熊馆长来为我们听众讲一讲这个展览。同时,我们都觉得这个展览策展做的不好,所以选取里面的展品,重新梳理了顺序,通过本期播客来介绍自己布展的「江南艺术大展」。 此外,借着这个展览,我和熊馆长绽开聊了聊自己心中的「江南」。我在江南长大,先后在湖州、杭州、上海生活,现在搬家到了北京;熊馆长出生在黑龙江,求学于北京,现在定居在南京。我们结合自己的体验,聊了聊自己感受到的北方与江南。 展览介绍(来自公众号「扔書」): 上海博物馆特举办“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突破单一门类,突破时间脉络,侧重文物阐释。展览以清代王翚《康熙南巡图粉本》开篇,强调江南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继而引出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若干小主题,以此来讲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抱诚守真与海纳百川的江南。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历史之重,体会江南文化。 未来我们会和熊馆长一起组织线下看展的活动(目前还没有时间计划),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60分钟
99+
4年前

Vol.47 北京胡同|和90后古建筑修复师聊一聊“胡同共生院”

嘉宾|敏辉,胡同里的建筑师 主播|高健,喵姐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00:30 和「趴在胡同墙头上的工人」聊一聊 04:50 同样都是古建筑,为何被区别对待? 09:00 关于「挂牌保护院落」 12: 05 背景补充:京城老院子产权问题 15: 40 案例:大栅(shi)栏(lan)开发建设 21: 30 文保单位、挂牌保护院落、历史建筑有什么不同? 26:50 层层保护,为何古建筑依然频频被毁? 30:00 开发商的无奈,迫不得已的牺牲 34:20 「国潮复兴」,中国元素新视角 37:30 住在胡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0:22 共生院?养老院?年轻人的「老」选择 42:30 「居家养老」概念优势何在? 46:00 白塔寺老木匠和「白塔寺木工坊」 49: 10 一个建筑保护者的从业历程自述 55:00 互联网和古建保护的相同之处 58:10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与我们的主播、嘉宾、听众们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入群方式:添加活动助手的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验证消息填写「露天博物馆」即可。

65分钟
1k+
4年前

Vol.46 海南|吉木:一个海岛艺术家的北漂之路

嘉宾|吉木,艺术创作者,来自海南 主播|高健,王源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内容时间轴】 00:03:00「老巫婆」成员自我介绍 00:04:20 吉木:「我三岁就开始搞艺术了」 00:09:00 蝗虫、蜥蜴...少年吉木的奇幻生活 00:11:40 在科研的道路上捡起了吉他和画笔 00:16:20 「厦门达达」与艺术土壤 00:18:40 开始北漂:从财经专栏编辑开始 00:21:00 创作不易,但很快乐 00:22:20 关于「 MOON计划」 00:24:20 暂别都市,围着乳白色的月亮读诗 00:29:40 一群年轻人和一只四处旅行的月亮 00:32:50 观众与艺术品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00:36:10 「MOON」计划现状:欢迎支持 00:38:20 在清华的操场第一次升起月亮 00:43:00 如此优秀的计划是如何启动的? 00:45:30 模式化的形式语言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00:47:30 千篇一律的城市肌理与麻木的人们 00:49:30 月亮的东方审美特性 00:52:45 艺术创作不等于复制粘贴 00:53:40 关于「毛毛」:内心世界的呈现 00:58:00 孤僻而精致,坐在树枝上喝咖啡 01:00:55 艳阳高照的地方也存在孤独角落 01:06:00 一份旷日持久的缘分 01:08:20 前情回顾 01:09:20 愿望: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与我们的主播、嘉宾、听众们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入群方式:添加活动助手的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验证消息填写「露天博物馆」即可。

73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