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鞠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史节目制作人;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本期的Shownotes中我们推荐了与北京动物园、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系列文章与书籍,可以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本期节目编号-35-获取完整的清单 【内容时间轴】 01:30 激荡20年,中国1900-1920极简概括 02:55 慈禧太后在北京西郊的行宫 04:20 动物园里的巴洛克式中国古建筑 05:25 我们对慈禧太后的误解 07:55 热衷「照片外交」的慈禧 08:45 「清末新政」是什么? 09:20 动物园的前身是农业试验田? 09:50 妇女裹脚是被谁废止的? 11:20 走遍世界的「清末五大臣」考察团 12:12 「满清五虎」之一:端方 15:22 第一位公费资助女性出国留学的人 16:58 因为热爱拍照而丢了官 18:50 溥仪与袁世凯的纠葛 21:25 溥仪对隆裕太后的印象 22:10 袁世凯为什么突然不再进宫了? 23:20 四君子墓为什么能够一直存在? 26:00 宋教仁是谁? 28:10 南方革命党人的北方聚集地:北京动物园 29:30 「万牲园」里有什么? 31:10 端方的结局 34:30 历史,总是充满意外和反转
主播 | 高建,喵姐 上一个周末我们一起去逛了北京动物园,这是中国最好的动物园之一。然而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生活环境并不理想的动物们,对此产生的惋惜和同情让我们开始思考和探讨野生动物在中国的生存与保护现状。再次感叹孩童时代去动物园看到的都是天真可爱,而成年人在动物园看到的都是客观的生存条件…… 本期的Shownotes中我们推荐了科普作家@花落成蚀的一系列文章与书籍,可以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本期节目编号-34-获取完整的清单 【内容时间轴】 04:00 一张每个北京孩子都有的照片 06:25 站在木桩上的羚羊 07:00 长大后的动物园为什么不一样了? 07:50 我们和动物的「共鸣」从何而来? 09:45 在秋千边独自忧郁的犀牛 13:00 「丰容」是什么? 14:20 北京动物园熊馆是如何做到全国第一的 16:10 反对食用宠物法规出台 18:40 杀害动物=破坏财物? 20:40 每只宠物都是无价的生命 21:20 宠物保护民间基础的缺失 24:00 传统文化中的野生动物形象 26:00 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动物地位 27:35 什么样的人最爱吃螃蟹? 30:20 动物园对动物保护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1:40 主播提示:不要随意投喂动物 32:10 文章推荐:《如何参观动物园》 32:50 主播呼吁:及时发声,改善动物生存现状 35:20 北京动物园不容错过的地方 37:20 一个精彩的剧透
嘉宾 | Oliver,伍德吃托克CEO,联合创始人 主播 | 高建,喵姐 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33可获得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活动细节与合作联系方式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5 听说你还没见过「伍德吃托克」? 03:40 一个处女座从媒体人到CEO的心路历程 08:20 我们是怎么抓住年轻人的 09:55 灵魂拷问:「吃」的环节怎么变少了? 15:20 有趣的活动背后是怎样优秀的团队? 16:50 走进幕后:如何张罗一个有趣好玩的市集 18:40 从大舞台到小贴纸,事事亲力亲为 20:00 源源不断的idea从哪来? 20:50 「寒冬」之中,为了生存要做些什么? 22:20 甲方乙方,变身合作伙伴 25:00 永远留出二十分钟交流时间 25:50 2020年,去哪里逛市集? 28:20 更多品类,更多品牌 29:50 对于创新品牌来说,什么最重要 32:40 时刻保持「从头开始」的心态
【主播】 鞠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史节目制作人 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本期节目的推荐阅读内容,关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 32 即可获得。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2:20 生前住在贤良寺,死后住进贤良祠 04:05 「曾国藩成功学」是怎么来的? 06:15 曾国藩的文化有多高? 07:11 好书推荐:冯唐《成事》 07:55 节目推荐:《奏折日记里的曾国藩》 08:25 当曾国藩遇到疫情,十六个字吐露心声 12:30 谁是「曾铁桶」? 14:28 「咸同江南大疫」指的是什么病? 16:15 为了健康,禁止吃瓜 19:00 疫情与战争 22:00「十室九空」: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口损失 26:25 江浙地区「十里不同音」的原因是什么? 27:40 你知道天津话其实是安徽方言吗? 28:30 杭州话为何别具一格? 29:30 历史并非与你无关 30:30 曾国藩是如何应对疫情的? 37:30 今天,我们应该感谢谁? 40:00 一个小剧透
【主播】 小毛,喵姐,高建 本期节目比较轻松惬意,主播们没有准备Shownotes和阅读材料清单 节目中聊到的一些精彩图片,我们过几天会发布在微博「露天博物馆FM」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45 印度地名记不住?五分钟帮你解决 04:45 「印度敦煌」是哪里? 09:20 在恒河边的圣城,印度人如何「迎接」死亡? 12:10 「守护火种」的卑微种姓 15:30 印度旅行安全指南与酒店攻略 20:00 欢迎来到西部世界,印度西部扫盲指南 22:00「白色之城」的城市宫殿 24:15 只有冬季才开放的「金色之城」 26:25 「蓝色之城」高耸入云的梅兰加尔城堡 27:55 在印度做志愿者都干些什么? 33:55 一辆载满怀念的摩托车 36:40 一次旅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37:50 充满「穿越感」的国家 42:25 一言不合就跳舞是真的吗? 44:20 你会为了什么而旅行? 47:00 昌迪加尔与柯布西耶,建筑师眼中的印度
【本期嘉宾】 冯逾|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演员,歌手 【本期嘉宾】 高建 在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回复30可获得本期嘉宾推荐的张国荣作品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0:13 一个放在前面的彩蛋,感谢你们的陪伴 03:00 时间不会削弱最深的怀念 05:30「张国荣都要熬七年,你算谁?」 08:30 实力派 or 偶像派?如何定义张国荣 12:00 为什么当下难以出现真正的「巨星」? 17:40 百变荣仔:忧郁贵公子到虞姬 22:00 王家卫真的没有剧本吗? 23:00 《春光乍泄》魅力何在? 25:00 荣迷们的惺惺相惜 28:00 未能生在当时,却被他洞察了心灵 30:30 「年代感」是难能可贵的魅力 33:00 因为香港有张国荣 37:05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39:25 张国荣的舞台秘密:姣、靓、型、寸 41:50 做一个可爱的人好难 43:50 「张国荣影响了我的艺术选择」 47:15 「你再靓,靓得过Leslie?」 49:45 一剂强心针般的存在 51:15 人格魅力+性格魅力+舞台魅力 54:55 高清修复:《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
【本期嘉宾】 鞠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硕士,文史节目制作人与专栏作者 【本期主播】 高建 关注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并回复本期节目的编号-29-就可以收到嘉宾推荐的阅读材料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Vol.29 武汉|跟着历史学者读武汉(二)武昌十二时辰,起义中的几件小事 01:10 前情提要 03:15「第一枪」是怎样打响的? 04:20 文学社和革命有什么关系? 05:30 组织经费不够,「坑蒙拐骗」来凑 07:45 「金主爸爸」成为领导人 09:00 起义的初衷是什么? 09:45 何时行动?八月十五月正圆 10:45 秘密消息是如何在民间走漏的? 12:50 自制武器时千万不要抽烟 15:10 炮声为何没有按时响起? 16:50 来都来了,不如打一仗吧 19:00 组织内部瘫痪,起义如何继续? 20:50 一颗意外出现的子弹 22:00 「起义门」是哪扇门? 22:50 湖广总督的逃跑和小妾有关? 24:10 「干啥啥不行,逃命第一名」 25:35 瑞澄逃跑带来的连锁反应 27:10 一天一个,起义军迅速占领城镇 28:15 关于国家体制的探索 31:35 近代史只有屈辱和黑暗?不
【本期嘉宾】 鞠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硕士,文史节目制作人与专栏作者 【本期主播】 高建 关注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并回复本期节目的编号-28-就可以收到嘉宾推荐的阅读材料清单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5 文史专家带你梳理武昌起义大背景 05:45 古代社会孕育出的杰出者们的「局限性」 07:50 「南洋」和「北洋」有什么区别? 09:40 你知道「加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10:58 从器物到制度的深刻反思 11:55 日本和英国的「君主立宪」有什么不同 13:09 史学家眼中的戊戌变法是怎样的 13:40 「公车上书」跟车有什么关系? 15:40 「立宪派」VS「革命派」 17:00 「」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17:55 关于义和团,你了解多少 19:18 「慈禧的妥协」:清末新政的开端 20:55 起义,从一份令人失望的名单说起 24:35 武昌起义的契机何在? 25:05 「保路运动」保护的是什么? 25:55 像买股票一样买铁路是什么神操作? 27:30 从商谈到武装冲突 28:50 别退!还有彩蛋
【本期嘉宾】 曹菁(老曹)|舞踏者,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林菓(菓菓)|舞踏制作人 【本期主播】 小毛,高建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3:07「反美学」的年代,萌生出的独特肢体语言 06:13 核心力量差?快来学舞踏!/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核心力量了 06:57 披着「暗黑」的外衣,赤裸地展示婴儿般的纯净 09:16 老曹:我是被一个满脸涂白的「八音盒」带入坑的 10:30 新的一天,从一张世界名画开始 11:50 「看破不说破」,要不就没内味儿了 14:40 舞踏表演者到底为什么要涂得那么白? 17:55 一部戏的诞生,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复杂 20:30 「Akira」,日与月的爱恨纠葛 21:50 当意识流碰上舞踏,分分钟让你流泪 24:40 舞台事故?其实是来自观众的认可 25:40 不要走神,认真的日本戏剧攻略来咯! 31:45 零门槛,做好受虐的准备就能学 34:00 一个演员的独白:无法忘我,是最痛苦的事 35:27 重新梳理人生,通过舞踏找回自信 36:09 最大的忌讳:镜子 37:15 民宿里遇到的脏辫男孩,突然和我跳起了舞 40:55 变得「大众」,也许不是我们的梦想 42:30 大阪站的高架桥下,有人在敲油漆桶? 45:13 一个有点遗憾的彩蛋 46:17 没有一个春天会迟到,我们总会相遇
【本期嘉宾】 毛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本期主播】 高建|露天博物馆馆长 今天的节目中讨论到的一篇调研报告,和一篇文章,我们会把链接放在微信公众号,关注「露天博物馆」并且回复本期节目编号26,你就会收到文章列表和链接。 此外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微信听众群,与我们分享你的所思所想。在公众号回复「听众群」就会收到入群方式了。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20 疫情当下,艺术行业现状概览 04:00 线下展览纷纷停摆,艺术机构何去何从 07:26 全体复工尚未来到,员工「闭关修炼」 08:16 「云」展览能否实现力挽狂澜? 10:10 工厂不上班,和艺术品有什么关系?/艺术品「供给端」受限,艺术产业链运转缓慢 12:20 香港巴塞尔转为线上,或成就艺术品交易新方式? 15:15 开年「迎春拍」被叫停,拍卖机构如何自救 18:00 上半年活动大量中止,上海艺博会将迎来爆满? 20:05 如何低价入手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21:00 艺术院校不停学,「云」课堂如何授课 22:45 大学生涯「show time」,疫情下的毕业展 24:40 艺术无用?你怕是对艺术家有什么误解 27:42 艺术家的本质,是「人」 29:15 大学生为何在家学习打快板?
【本期嘉宾】 鸦鸦|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执行总监 【本期主播】小毛,高建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3:15 立足小城市的连州摄影展 04:50 展览+菜市场+古城,「混搭」风的连州魅力何在? 05:40 「菜心节」和摄影展有什么关系? 07:50 一场展览能为城市带来什么? 11:00 全球唯一的城市建筑展览 13:10 展览场地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14:50 「跨学科」展览,Cover城市方方面面 16:00 「一条枝桠十朵花」,要花一周才能看完的展览 16:50 没有历史?你怕是对深圳有什么误解 17:55 深圳「阿那亚」?其实是深双分展场 20:30 从城中村到高铁站,深双再创「不可能」 25:10 关键词:未来、科技、城市 30:30 展场or免税店?真正融入生活的展览 36:00 先锋理念≠难以理解,观众互动是关键
【本期嘉宾】小诗|建筑师,自由撰稿人,旅居德国18年,现定居深圳 【本期主播】小毛|建筑师,建筑媒体人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露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和嘉宾的资料信息,此外,欢迎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入群小助手微信号:lutianbowuguan(露天博物馆的拼音全拼),记得备注「听众群」哦~ 【通过本期节目你会知道】 01:16 足不出户逛展览,今年的深双展在哪里? 02:01 什么?高铁站里办展览? 05:33 一边看展一边等车,置身电影情节般的观展体验 08:28 什么是「城市之眼」? 09:12 在没得感情的AI眼中,人类是什么样的? 10:26 艺术家们是如何认识「科技」的 12:08 技术抵抗:人类如何欺骗算法 17:00 科幻小说组成的「未来城市」展览 17:30 「反乌托邦」的比特币城市,会是什么样的? 19:45 深双展在建筑圈拥有怎样的地位? 20:46 「万物皆打卡」?展览的意义究竟该怎样定位 23:15 「行动派」深双展,能为城市留下遗产的展览/「行动派」深双展,实践激活城市动力 26:18 当城市变成展馆,深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8:38 城市之伤,「城中村」何去何从 31:25 数据不能解决一切,「技术迷信」的时代需要人文主义 32:55 伊斯坦布尔「天真博物馆」,重现时代印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