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7 北京胡同|和90后古建筑修复师聊一聊“胡同共生院”

嘉宾|敏辉,胡同里的建筑师 主播|高健,喵姐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00:30 和「趴在胡同墙头上的工人」聊一聊 04:50 同样都是古建筑,为何被区别对待? 09:00 关于「挂牌保护院落」 12: 05 背景补充:京城老院子产权问题 15: 40 案例:大栅(shi)栏(lan)开发建设 21: 30 文保单位、挂牌保护院落、历史建筑有什么不同? 26:50 层层保护,为何古建筑依然频频被毁? 30:00 开发商的无奈,迫不得已的牺牲 34:20 「国潮复兴」,中国元素新视角 37:30 住在胡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0:22 共生院?养老院?年轻人的「老」选择 42:30 「居家养老」概念优势何在? 46:00 白塔寺老木匠和「白塔寺木工坊」 49: 10 一个建筑保护者的从业历程自述 55:00 互联网和古建保护的相同之处 58:10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与我们的主播、嘉宾、听众们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入群方式:添加活动助手的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验证消息填写「露天博物馆」即可。

65分钟
1k+
5年前

Vol.46 海南|吉木:一个海岛艺术家的北漂之路

嘉宾|吉木,艺术创作者,来自海南 主播|高健,王源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内容时间轴】 00:03:00「老巫婆」成员自我介绍 00:04:20 吉木:「我三岁就开始搞艺术了」 00:09:00 蝗虫、蜥蜴...少年吉木的奇幻生活 00:11:40 在科研的道路上捡起了吉他和画笔 00:16:20 「厦门达达」与艺术土壤 00:18:40 开始北漂:从财经专栏编辑开始 00:21:00 创作不易,但很快乐 00:22:20 关于「 MOON计划」 00:24:20 暂别都市,围着乳白色的月亮读诗 00:29:40 一群年轻人和一只四处旅行的月亮 00:32:50 观众与艺术品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00:36:10 「MOON」计划现状:欢迎支持 00:38:20 在清华的操场第一次升起月亮 00:43:00 如此优秀的计划是如何启动的? 00:45:30 模式化的形式语言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00:47:30 千篇一律的城市肌理与麻木的人们 00:49:30 月亮的东方审美特性 00:52:45 艺术创作不等于复制粘贴 00:53:40 关于「毛毛」:内心世界的呈现 00:58:00 孤僻而精致,坐在树枝上喝咖啡 01:00:55 艳阳高照的地方也存在孤独角落 01:06:00 一份旷日持久的缘分 01:08:20 前情回顾 01:09:20 愿望: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我们诚邀你加入我们的「露天博物馆馆友群」,与我们的主播、嘉宾、听众们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入群方式:添加活动助手的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验证消息填写「露天博物馆」即可。

73分钟
99+
5年前

Vol.44 天大人眼中的天津和浙大人眼中的杭州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建筑师朋友,牧歌。牧歌一共学习了12年的建筑学,先是在天津大学念了5年本科,又到南京大学念了3年硕士,又到清华大学念了4年博士,现在在北京的一家地产公司工作。 另一位主播小毛也是清华建筑系毕业的,所以我们今天闲聊了一些关于建筑改造和城市规划的话题,也聊了聊我们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城市,杭州和天津。 今天的节目是在室外录制的,环境有一些吵,我们的音调都有一些高,请见谅。 【内容时间轴】 0:12 嘉宾介绍:寒窗苦读十二载的清华建筑博士 1:15 聊聊天津,从溥仪旧居说起 2:40 有故事的小洋楼,有些吓人 4:00 国产动画《大理寺日志》 7:12 挑拨离间:天大和南开有什么恩怨情仇吗? 9:00 为什么要去南京大学念建筑? 9:47 羡慕别的学校可以组CP 10:29 在杭州逛着逛着就「又」碰到一个浙大校区 11:36 为什么不喜欢杭州?除了热还有什么原因? 12:13 G20后杭州的腾飞 14:06 所以天津有什么好玩的 15:20 于家堡金融区,现代鬼城 16:49 北方城市的通病,都想做大做全 18:35 一座城市如何吸引人才? 20:00 小毛对天津的童年记忆:高端 20:36 天津有什么好吃的吗? 【听众社群】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25分钟
99+
5年前

Vol.43 虽然北京菜不好吃,但是驻京办餐厅们真的都很棒啊!

嘉宾|珂珂,无时差研究所主播;王妈妈,前某门户网站美食主编; 主播|喵姐,高建 本期节目是我们在「Podcast Open Mic 播客开放麦」活动中的一次现场直播,我们邀请友台「无时差研究所」的主播珂珂,和「陌上花开」团队的王妈妈来到隆福寺的开放麦现场,趁着中国餐厅周正在举办,顺势聊了聊北京的「美食」。北京的小吃——豆汁/卤煮等等——一直很难被外地人接受,但是没人否认北京是一个美食荟萃的地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汇聚,让这里拥有了各地的正宗菜肴,各省市的驻京办餐厅就是其中优秀的一支队伍。此外还有宫廷菜、融合菜、连锁餐厅等等,让北京成为一个美食丰富度极高的地方。本期的嘉宾王妈妈曾经是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美食主编,与我们分享了不少美食圈与媒体圈的八卦和有趣小故事。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听众群,如入群码失效请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号huodongzhushou,也就是“活动助手”四个字的拼音全拼),备注“露天博物馆” 【内容时间轴】 00:44 不黑不吹,北京确实是个美食之都 02:05 「餐厅周」:餐饮届的优衣库 04:20 如何判断一家餐厅在餐厅周的诚意 06:45 记一次在巴菲特最爱牛排店的就餐经历 07:45 美食主编是如何制定餐厅周攻略的 10:08 美食编辑:一群吃不上热乎饭的人 10:56 北京美食大分类,你站哪一队? 12:20 想体验皇帝的感觉?「仿膳」欢迎你 13:00 北京的点心店为什么要叫「饽饽铺」? 19:05 如何正确打开一家fine dining 21:50 分手小技巧:爱她就带她去吃「满汉全席」 22:20 从洞穴烧烤到贵族雅宴 25:30 卤煮、豆汁儿..你能接受「食臭」吗? 26:55 北京大妞的烤鸭地图 28:30 帝都美食为何总是不正宗? 31:05 「黑珍珠」、「米其林」,美食榜单哪家强? 33:20 饭点到了,老板让我定一家「主席台」 35:35 好看和好吃哪个更重要? 37:20 下午茶真的是用来吃的吗? 38:50 男生/女生约会吃饭指南 40:20 划重点:如何花同样的钱吃到更多 42:50 北京西边的日料之光 44:25 适合学生党的餐厅推荐 48:00 京菜关键词:勾芡 50:15 不能一个人去吃的餐厅:东北菜

52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