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需要表现出明显的含义吗?只有在和产品、服务、行业或是公司联系起来时,某个logo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它的意义和用途来自它所代表的品质。如果一个公司是二流的,那么它的logo最终也会被归为二流。指望一个logo会在受众习惯它之前就迅速发挥作用,那就是有勇无谋了。只有当logo深入人心时,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只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经过了消费者的判断之后,logo才能真正地具有代表性。
本期邀请《出海进行时》的主播 Nicole 来我台聊一期关于企业如何出海的专题。Nicole 从事数字营销工作,对于出海这一课题有着超出品牌营销人现有认知的理解。从数字化到本地化,她会补充品牌营销人知识上的盲区。
这一期回答听众的一个问题,也由此展开了一番关于品牌化对于社会对于未来中国品牌更好地发展的感慨。我一直认为只有更多的企业开始执行品牌化,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上升到一个品牌化的高度才会有利于国家品牌经济的发展。如同男人的西服,面料和裁剪当然存在高低之分,但抛开这一点,把西服穿对穿得体才是迈出社交的第一步,也就是企业走向品牌化的第一步。
这期算是对上一期内容的加更,品牌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最终实现的目标,但品牌化是我们追求品牌过程中帮助消费者记住我们自身的不二选择。品牌不是logo,不是产品,不是颜色,而是消费者内心被企业通过品牌化手段建立起来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全面的,并不仅仅是通过视觉设计产生的。仔细想想,铭记在心,不就是我们做品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一个人被铭记靠的只是好看的穿搭吗?当然不是。
由近期的企业走访联想到的关于品牌建设的碎片思考。从外部环境来讲,新消费品牌确实在审美的角度给了各路创业者很多启示。未来在颜值的打造上,各路仙家都会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实际着眼在做品牌的层面,影响我们是否把某一产品背后的企业看作是品牌的要素并非只是视觉层面的。如何把内化于心的价值观/经营观/产品观贯彻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才是我们打造品牌的重点所在。
一开始,我们并不是品牌,也未必熬到最后。但却可以从一开始起,用品牌化的方式去设计企业或产品的存在形式。这一期的缘起是因为我写了一份《完全品牌策略自检清单》,不经意间看到一本过去买的书《品牌设计全书》,我想表达的观点竟然与此书不谋而合。当然核心是,我认为企业需要在运营中建立系统的品牌设计痕迹,这样有助于降低传播成本,并且具有品牌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让受众产生敬意。
这一期,我正式开始为接下来的多个访谈栏目热身,这次请到我的一个好朋友 Raink。我们因为共同的热爱,在十年前相识于微博,一路走来相识相交,成为各自生活中的好朋友,原本有着很多的不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确实会因为兴趣爱好找到同频的人。在这次聊天中,我们漫谈了各自和苹果这个品牌的一些小故事,有它带给我们的,也有我们从它身上找到的灵感。总之与我而言,如果没有苹果,也就没有今天的这份工作。
这一期的内容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大的争议,或者说在实操层面存在问题。我们的策略会决定日后所有跟品牌相关的设计的方向甚至是直接呈现结果。可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有策略?品牌视觉究竟是为了让企业看起来不错而服务的?还是为了让这个企业通过系统的设计产生系统化的识别性?我的选项是后者,一个能够把设计系统化应用好的企业一定是值得尊重的。我推荐大家看看亚马逊的各种 app 的设计,去感受下那个朝右的箭头的魔力。
我其实很想做一期有关品牌段位的各种判断依据。今天这一期也是由于最近在执行两个初创项目时产生的一些感想。虽然对我们日常在服务初创的一方而言,这些真的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今天借自己的节目聊聊,也是希望能够启发到听到这期节目的听众,如果有一天你们开始自己的小事业,不论起初多么微不足道,都值得用品牌思维去做事。设计好每一处消费者能看到的触点,不仅体面,也是对于自己的创业行为最好的尊重。
两年前我买了一个摄影包,名叫shimoda,这是我近些年来感受最深的一个基于创始人自身热爱而创作出来的好产品。 最近有听众问我,初创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没有一针见血的答案,借这期节目展开聊聊,我始终认为初创存在的原因和对消费者的价值构建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就是“用心”。但用心二字谈何容易,用心费时,大环境逐利的基调让我们不愿意费时。精心想想无论何时任何产品创意都来源于生活,最起码我也得有生活。
这个月完成自己第一次的露营,没想到在户外远离手机和互联网的环境里,还能因为露营产品而产生一些跟自己工作相关的思考。在观察到露营地的一些实际产品使用现状后,我意识到真正让露营这一生活方式普及开来的并不是那些高贵的品牌,反而是像Naturehike这样的国产品牌利用自己的价格优势,让更多人投入到这项户外生活方式中去。但低价之后的路,对于这类企业来讲,还是要考虑如何在性价比之上让用户真正产生认同。
今天这期标题不太好写,最近由于neiwai内外这个品牌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加上小米开始启用xiaomi替代原先的mi用于它最新款的手机和电视机上。导致我在思考我两年前写过的那篇关于如何给品牌取英文名的文章是时候需要升级了。 另外最近我又在深入品牌视觉的设计工作,从原来的依赖于平面设计师,到我自己亲自动手深入,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视觉设计对于初创的意义,送给大家一句话 Dress lik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听完这期,就能理解这句话对于初创也一样管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