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夏季特辑,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今年的北方天气热到爆炸,唯有依靠书籍和运动来抵御瞌睡侵袭。 本期书籍: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06 《地球尽头的温室》[韩] 金草叶,花城出版社,2023.06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英]菲尔·休伊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时间贫穷》[英]凯茜·霍姆斯, 中信出版社, 2023 《苦命天子》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时间线: 00:01:50 《当我们不能以光速前行》&《地球尽头的温室》 让人惊喜的女性科幻作者,终于女性不再是符号化的功能化的存在;温柔的书写者,一个允许英雄同时也是有可以被接受的瑕疵的凡人的故事。 另外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如果没人要成为领袖,世界会怎样 00:16:00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 当倒霉蛋如何通过跑步重启人生 如果你在夏天实在动不起来,可以来听听别人的故事 我和这本书之间,只差一个马拉松 00:24:00 《时间贫穷》 究竟是一本福泽众人的自我管理新指南还是一本充满了特权和歧视的书籍? 如果你只用1小时,那就还好。 评价很高,但是为什么说它有受众局限? 我贫穷的不只是时间…… 另外,为什么老板都喜欢讨论“幸福” 00:47:00 《苦命天子》 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历史书, 言语犀利,直击要害的有趣的历史书 为什么说咸丰是一个窝囊废皇帝,并且留下了怎样的遗产(老婆),如何害死自己,也断送了国家命运 一些野史八卦也可以给你的阅读增加调料 最后,是否要因为作者私德问题而放弃阅读?
并不是我们规划旅行,而是旅行主导我们 为了应对写作和人生的瓶颈,58岁的斯坦贝克踏上了一场再次发现美国的旅程,在75天的中,驾车行驶16,000多公里,跨越美国34个州。这本《带上查理去旅行》就是对一行程的记录,其中查理,是作者养的一只法国贵宾犬,也是本次旅行里房车中唯一的旅伴。 斯坦贝克和沿途遇到的军人,政客,警察,农场主,各色人等对话,旅途中小事故频发,笑声不断,通过这样一组“独幕剧”串联出一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纪实”。 优秀的作家一定敏锐,却未必诚实,作为虚构作品高手,斯坦贝克大概用了一些桥接,糅合的手法,虚构并没有损害它的真实性,反而增加了几分故事性,可以看作是一段斯坦贝克滤镜下的美国影像。 这也是斯坦贝克的一趟生命之旅,他试图用这趟旅程重建自己和这个不再愤怒的世界的联系,他观察,思考,必要的时刻也和查理进行深刻的对话,在旅行接近尾声,他逐渐意识到,我们对旅行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自己可以主导旅行 ,尤其是生命这趟旅程。 时代变幻,当加州边境上的一家农民欢乐的开着马铃薯派对,属于愤怒的葡萄的时代结束了,虽然悲哀,却是对愤怒最美好的回应。 在新奥尔良,斯坦贝克破坏了坚持了一路的绅士形象,将种族主义者赶下驽骍难得,即便这个国家的农民不再愤怒,可是还有其他的葡萄,被压榨,在愤怒的边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流行情绪日新月异,摆烂,卷,emo,焦虑……让人应接不暇,倒是不如轻松一点,不再掩盖自己身上来自过去时代的印记,whatever. 本期书籍 《带上查理去旅行》,【美】约翰·斯坦贝克,商务印书馆,2024 时间线: 00:02:08 斯坦贝克,斯坦贝克家族的一些八卦 00:09:00 斯坦贝克的出发路线简介&装备介绍,关心定制房车等设备党来这里 00:15:40 写作风格和我们最喜欢的段落 - 旅馆小剧场,虚构作家的炫技 - 黄石公园的查理大战熊,以及斯坦贝克落荒而逃 - 虚构的真实性,真相是一定是建立在事实之上吗? 00:43:00 在欢快故事下隐藏的一点不和谐的音符 长日将尽 时代物换星移, 葡萄不再愤怒,这是一个好的结局,也是对斯坦贝克残忍的结局 衰老已至 回不去的故乡 01:00:00 德州,新奥尔良群像 不好招惹的老头,i人社交全靠狗
我们每个人都在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以回应,出版于1966年的《嫉妒与社会》是舍克对20中期世界的回答。 舍克认为,嫉妒感和被嫉妒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嫉妒充满破坏性却无法消除,嫉妒者是孤独而隐秘的存在,却影响着世界的形态。 为了对嫉妒对社会的影响一探究竟,他在古今中外搜寻嫉妒的尾巴,给嫉妒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宏观抽象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围观的具体的切口。 这本《嫉妒与社会》可以看作是针对“嫉妒”的一本百科全书,嫉妒招来灾祸,即便在如此强调自我的世代,面对嫉妒的目光,大部分人仍旧会感觉到不适和恐惧,了解嫉妒,识别嫉妒,可以让我们远离嫉妒造成的破坏,更加自在的成为自我。 虽然舍克对乌托邦的激烈反对具有极强的时代因素,在当下,重新阅读这本半个世纪前的大部头,对某些社会议题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视角的观察和反思,也许可以在我们这个“水多了加面”的时代去借鉴“面多了加水”的时代经验。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如何阅读一本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大部头 本期书籍: 《嫉妒与社会》,[德] 赫尔穆特·舍克,上海三联书店,2024-3 参考书籍: 《嫉妒与社会》,[奥地利] 赫·舍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 时间线: 00:01:07 作者简介和版本介绍 00:02:31书籍介绍 00:04:04 如何读这本书 00:10:05 本书逻辑框架 00:15:37 如何阅读一本不熟悉的书籍 00:18:59 对嫉妒的定义和嫉妒的三个特征 00:25:55 为什么嫉妒狠可怕 通过嫉妒了解他人和自己 00:30:40 嫉妒的人际距离 00:36:15 在宗教概念之前,“内疚”是对嫉妒的防御机制 00:43:00 之后,‘嫉妒’开始得以被演说和对嫉妒的应对 - 政治家对嫉妒的利用,民粹,追星,代际关系及其他 - 为什么绝对平等的乌托邦无法持续 01:11:43 是从乌托邦到嫉妒,还是从嫉妒到乌托邦 好像,舍克说的没错,嫉妒可以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敌意 01:21:30 对本书的一些疑问 讲所有复杂的情绪都归因到嫉妒,是否合适? 能否量化嫉妒和嫉妒的研究? 对平等的渴求是否仅仅来⾃于害怕被嫉妒造就的恐怖平衡 人无法抵抗对乌托邦的向往,在全民竞争和平等社会中间,大概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
Anu Partanen的家庭迁徙,仿佛是一次仰卧起坐,躺平,卷起,再躺平 从芬兰移民到美国,再举家搬回芬兰。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面对市场化的医疗,社保和教育,从措手不及到惊恐万分 甚至,在美国星巴克点单都比芬兰报税要复杂 美国的生活对芬兰人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为什么生活不能简单一点? 在个体,雇主和国家的三角关系里,美国选择高度依赖雇主和国家对抗,而芬兰人则坚信国家会保护个体独立不受雇主和家庭的捆绑,如果存在选择,你会更赞同哪一种社会契约呢? 收听地址: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本期书籍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作者: [芬] 阿努·帕塔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书籍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Henrik Berggren / Lars Trägårdh,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斯里兰卡有一种颠覆良知的奇怪方式,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有一台巨型情感应答机深埋在这座岛上,扰乱了所有的信号。 斯里兰卡是物产丰饶的人间天堂,也是久未走出内战阴霾的苦难岛屿 拥有着长年盘踞旅游榜单前排的胜地美景,也被标记为“暴力骚乱可能在短时间发生”的危险地带, 这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名女性总理,也生存着大量失去故乡被社会忽视的“茶农泰米尔”女工 也许是上天所有的恩赐都有一份报价单,而斯里兰卡人收货却尚未偿清欠款 又或者这颗印度洋上的珍珠有自己的想法 一如岛上大象,遵循着自古以来的“道”,固执的坚持着起点和终点 这一期,我们来跟随英国旅游文学作家吉姆雷特奔赴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进行一场时空之旅,也许遥远南亚的远古记忆我们日常并无关联,但是,万一你正好想去开启一场旅行呢?抑或,就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假期增加一份异域色彩也不错。 请教大家: 请问僧伽罗的正确发音应该是伽利略的Jia,还是伽蓝寺的qie,或者社是伽马射线的ga? 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研究,但是遗憾都不是相关专业,所以缺乏判断可信度的知识储备,如果念错,会在这里进行更正。 本期书籍 《大象的国度》【英】约翰·吉姆雷特,商务印书馆,2023 参考: 一个关于斯里兰卡的vlog 油管@bensadventure 作者的网站 www.johngimlette.com/index.html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Spotify,豆瓣 或者运气好的话,这里也有 apple podcast Podnotes 00:00:00 一些废话 00:00:51 本期书籍和作者简介 吉姆雷特:(擅长民事诉讼的)大律师/(偏爱历史悠久的欠发达国家的)旅行文学作家 00:06:35 斯里兰卡 一些简单的历史介绍,僧伽罗&泰米尔 00:13:00 此处求助:僧伽罗Jia 还是 qie 00:15:00 大概开始聊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 可以参考的一些视频资料在这里 百度地图斯里兰卡 00:20:00 旅行写作的次序 00:23:00 正文介绍 之 从英国图庭出发 斯里兰卡的内战在英国伦敦的图庭仿佛仍旧没有结束? 大象之路 00:30:12 科伦坡的大象- 一本针对斯里兰卡的“菜谱” SWRD 班达拉奈克家族 00:36:00 黄金时代 00:39:40 传说故事1,斯里兰卡人的缘起 传说故事2,佛教的兴起,斯里兰卡版赵氏孤儿 传说故事3 狮子岩 00:50:00 殖民时期-葡萄牙 肉桂和珍珠 00:55:00 殖民时期- 荷兰 礼物拉拢 & 喝酒误事的典故 00:59:12 殖民时期- 英国 这里私心请问,真的可以去华清池洗手吗? 康提! 01:09:20 茶园茶叶 01:18:00 内战阶段 地图
这是一期春季特辑+加更,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其实在制作前有讨论了一阵子,要不要做这一期节目,这样私人化无主题的阅读分享是否合适,既然没有答案,不妨权且一试,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节目,欢迎给我们互动留言,或者提出建议意见,也欢迎安利书籍电影或者配乐,配乐真的是一大苦恼。 两周后见! 题目里的6个名词涵盖了我们本期讨论的7本书的关键词。 分别是: 《超速学习》斯考特·杨 方智出版社 2020/ 《超级学习者》斯科特·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运动改造大脑》 [美] 约翰•瑞迪(John Ratey) / 埃里克•哈格曼(Eric Hagerman)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控糖革命》[法]杰西·安佐斯佩(Jessie Inchauspé) / 2024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秋园》杨本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 《奥本海默传 : 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美] 凯·伯德 / [美] 马丁·J.舍温 / 汪冰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3 《维特根斯坦传 : 天才之为责任》[英] 瑞·蒙克 / 王宇光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1 《鱼翅与花椒》[英] 扶霞·邓洛普 / 何雨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 配乐 Fellowship by Stellarnaut 时间线: 00:01:03 《超速学习》 ,对快速学习方法感兴趣,进入这里 00:16:30 《运动改造大脑》,有氧还是无氧?运动真的可以抗衰老?在这里 00:34:00 《控糖革命》,现在是饮食调节部分 00:51:09 《秋园》,妈妈写外婆的故事 01:05:00《奥本海默传》和《维特根斯坦传》可爱的学者,虽然情商不一定高 01:15:00 《鱼翅与花椒》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华美食
荷兰,每个人都知道一点,但是没有人知道全部的地方。 如果非要给荷兰下一个标签,可能是风车之国,可能是郁金香产地,也可能是极度自由的欧洲国家,毕竟,如果一个国家连大麻和性交易都被允许,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历史上的荷兰有辉煌的黄金时代,也有被纳粹统治下的阴暗时光,荷兰的自由源自于历史上长期的拉锯和融合,而时代进入到当下,当源自欧洲之外的文化逐步侵入荷兰社会,包容一切的荷兰也被迫重新反思,在被允许的事情之外,什么是应当被禁止。 荷兰,究竟哪儿不一样,带着这样的疑惑,跟随来自英国的荷兰赘婿Ben Coats踏上一趟荷兰体验之旅,会逐渐发现在一切皆可的之外,荷兰社会也存在着不可,不可闯红灯,不可不整齐,不可…… 本期书籍: Why Dutch are different, by Ben Coats/ 2015 /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荷兰共和国》 作者: (英) 乔纳森·伊斯雷尔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2023. 配乐 British Folk Song- The Low Low Lands of Holland by Nesrality 时间线: 00:01:30 书籍介绍和作者介绍,顺便补充关于中国人在荷兰的数据 00:07:30 水,水,水,海洋对荷兰的影响 景点介绍,马士郎大坝,金德代克和风车 景点不介绍,ark 00:23:00 宗教,荷兰的南北分割线 嘉年华 柱形社会 00:36:00 17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 第一任 日不落帝国 航海发展和贸易 17世纪的金拱门:东印度公司 荷兰的皇帝签署的英国权力法案? 荷兰人对橙色热爱的原因? 00:46:00 纳粹占据时代 为什么荷兰新警察在当时乐意给纳粹工作? 他们还有自行车军团,没错,一战之后呢! 01:25:00 现代荷兰 足球,移民来考察国民性 以及我们为什么阅读旅游文学
新春伊始,Let’s推塔Let's魔法。刚刚过去的春节里,我们酣畅淋漓的读了最近风很大的《巴别塔》,欲罢不能。 不得不说,不愧是2023年星云奖获奖小说,银条+翻译的设定惊为天人。用这么一个小而微具象的法术,给了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对东方的技术征服、文化统治,所有大到无形的宏论一个扎实的落点。巴别塔的倒掉象征着时代洪流里所有被压迫人民必然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 作者不光聪明过人,也很有写作的野心。夹杂在刻字银条和主角团探险的故事线中,还铺陈了对身份性别认同的思索,对19世纪工人运动的观察以及对殖民主义的批判等等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话题。 无一错过,我们都来聊一聊。不管是写的好的地方,还是尚有欠缺,令人意犹未尽的地方。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小说? 读过的朋友,想和你分享我们阅读之后激动雀跃的心情。 还没读过的朋友,希望能激起你的阅读兴趣。 最后要提示一句:本书有林则徐! 配乐:Magic in the Air by geoffharvey 书籍:《巴别塔》[美] 匡灵秀,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这一期,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韩炳哲和这本《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剪辑完之后,我在想,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内容完成度最高的几期节目之一。 本来是想随大流的讨论一下韩炳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厘清他对无所事事的定义,以及韩炳哲哲学应用上的局限,但是在录制过程中,我们忽然解答了阅读过程中的疑问,“韩炳哲为何会对行动的哲学进行了坚定的批判?” 以及,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的不行动吗? 在春节假期之前,让我们一起重温传统假日的休闲本意,度过属于自己的神圣的休闲。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听到, - 关于韩炳哲的一日生活介绍 - 韩炳哲的现象学背景对他的影响,和一些关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科普101 - 韩炳哲哲学中内在的东方属性 - 反对行动的正当性 书籍:《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德]韩炳哲 / 2023 / 中信出版集团 配乐:愉快的摸鱼 by Joyque 提到的其他书籍: 《倦怠社会》,[德]韩炳哲 / 2019 /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的节目在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喜马拉雅都有上架。 欢迎订阅,和我们互动。
“人到中年,好似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作为一个独身未婚未育的东亚女性,进入人生的第六个十年之后的人生在衰老,独身,女性身份三重buff叠加下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这一本自传体散文可能会带给你一些画面的启发。 她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母亲,独身一人飙车,滑雪,追逐夕阳。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一个B面的上野千鹤子,关于她和原生家庭,她的爱好兴趣,以及她当下和即将的生活。 作为一名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不只是研究女性主义,对老年和老后生活也是她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想关注的新话题。 藉由这本书,我们也讨论了,母女,父女关系,成长中的对立与和解;什么才是最好的年纪,如果人生重来,你会怎样选择;还有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失声等现象。希望从这里开始,让我们更加关注老年人和老年时段,毕竟,如果顺利的话,你我都将步入自己的老年和晚年,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最后,由于某种原因,这一期节目变成了无厘头贱货认真版的“我要问上野千鹤子” 于是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蛮有趣的问题质量参差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问题,不妨来评论区一战。 虽然有些戏谑,提问是真的,所以,希望有机会,可以提问上野老师。 书籍: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日]上野千鹤子 / 2023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配乐: 《温暖的摸鱼时光》by joyque Podnotes 00:00:00 关于上野千鹤子的介绍 & 和我们对这一本书的理解 00:13:00 上野千鹤子的童年时光 母女,注定的敌人,和解 父亲和原生家庭 00:30:00 从小的爱好,一部分永远年轻的上野千鹤子 40岁开始滑雪 飙车 追逐夕阳 书架和个人隐私 00:36:00 我要问上野老师(一) 老师,要听KPOP吗 请问,什么是“人到中年,仿佛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请问,如果有机会,再次和母亲交流,会和解吗?或者,会继续吵架吗? 00:44:00 20岁是最糟糕的年纪? 00:51:00 正月,单身人士的真空时段 01:01: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二) 根据老师的观察,如果丧偶,在30岁,40岁,50岁,60岁丧偶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可以《重启人生》会选择做人吗? 00:06:00 一个人的老后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的我才早就了现在的我,老年人不是过去的躯壳 殡仪馆最大的震撼 01:14: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三) 上野老师是如何看待容貌焦虑?自己在75岁的时候仍旧会染发,并且很美,是为了什么吗? 老年人在参与社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有没有可以突破的空间? 上野老师如何看待北欧五国,这种高福利的国家? 如果重生,会选择成为日本人吗?还是其他国家的? 01:20:00 老年人也很重要,这也是一种世代平等,以及为什么重要
未来是否已经注定?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如果面前摆放着你的“命运之书”,你是否会选择打开? Ted Ch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在2016年被改编成电影《降临》搬上大屏幕,在这个故事里,刻画了一个已经知晓自己一生大小琐事的母亲,也因为女儿的寿命短于自己,也知道了女儿一生故事的母亲,写给10个月后即将降生的女儿的信件。 也因此引发了关于决定论,目的论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我们最初抱持着一种即便自由意志无法改变未来,但是仍旧要努力顾好自己生活的态度出发,却在录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人类思维可以接受的时间线里,就算一切已经注定,我们的一切选择皆是因为自己,也因此形成自己。 即便在一本已经翻开的命运之书面前,你仍旧拥有自由意志。 如果这本命运之书看上去不怎么样? 那可以换一个出版社,直到满意为止。 不要焦虑 时间足够你爱。 最后的最后,母爱真的很伟大。 欢迎和我们在留言区讨论,你是怎么看待这本小说,和自由意志或者随便什么? 时间线: 00:01:30 Ted Chiang介绍 00:06:00 你一生的故事 一些语言学设定 00:07:30- 语言决定论&语言影响论 00:11:00- 语言的局限性,可以扰乱企鹅认知边界的芒果和椰子, 因果律 00:19:44目的论和决定论 没有目的全知全能,会成为一盘无意义的沙子 00:23:00 如果面前就是自己的《命运之书》,你是否选择打开? 打开“命书”,证明自由意志的存在 00:38:00 纽康伯悖论:给哲学家设定的陷阱 00:43:00 巴比伦塔 古老的设定 & 拓扑学结构 00:47:00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 理性宗教和非理性宗教,真的贴脸开大嘲讽吗? 一个PUA范例 01:00:00 如果你有机会提问Ted Chiang,想提的问题 本期书籍: Ted Chiang 《你一生的故事》,译林出版社 更正: 节目中提到的语法中是否有未来时态和储蓄行为的关系,主播记忆错误,应该是有未来时态的人因为会更明确的区分当下和未来,所以更不倾向于储蓄。
最初被《不去会死》这个书名吸引。“有这么严重么?” 我想问。小白说,这就是老掉牙的日式套路。石田裕辅按耐不住的骑行环游冲动,我带着有点叛逆的好奇,小白带着三分不屑,开始了阅读冒险。 7年的骑行穿越5大洲,在媒体通讯尚不发达的90年代中期,听上去蛮壮举的。但刚启程时的石田裕辅一点不英勇,甚至还有些神叨叨的,内心戏超多,每天都掰花瓣去还是不去。然而就是这样的石田裕辅,经过了抢劫、疟疾、狮子、友人遇难等等大事件之后,不但没有被吓退,反而愈发坚定的从3年走到了7年。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去会死》带我们看了优渥的北美,奔放野路子的南美,平静充满哲思的欧洲,生机勃勃的非洲,当然少不了我们成分复杂的亚洲,毕竟石田还是要回家的!在见证美丽风景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脱胎换骨后崭新的石田裕辅。 书籍: 《不去会死》,(日本)石田裕辅 配乐: 《海贼王· We Are》 (日本)北谷洋 时间线: 00:01:30 石田裕辅介绍 00:03:00 我们对这本书的主管感受 00:10:30 石田裕辅行程介绍 00:14:30 出发的理由? 和 北美洲之旅 对自然的热爱 旅伴初始 00:21:30 大事件来了,现在开始进入热血番! 打劫支线经验 发疯文学的获利者 现代旅游产业的受害者 00:38:00 第三站,充满哲思的北欧! 可以野外谋生的北欧骑行 当骑行变成“日常” 两次感悟和反思,城思大哥的离开和永子小姐 00:51:00 第四站 回到非洲,友情向开启 拥抱疟疾之旅 成长和伙伴 01:04:00 来到亚洲,现在有点哀伤 关于后续人生和对说走就走的人的羡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