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Anu Partanen的家庭迁徙,仿佛是一次仰卧起坐,躺平,卷起,再躺平
从芬兰移民到美国,再举家搬回芬兰。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面对市场化的医疗,社保和教育,从措手不及到惊恐万分
甚至,在美国星巴克点单都比芬兰报税要复杂
美国的生活对芬兰人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为什么生活不能简单一点?
在个体,雇主和国家的三角关系里,美国选择高度依赖雇主和国家对抗,而芬兰人则坚信国家会保护个体独立不受雇主和家庭的捆绑,如果存在选择,你会更赞同哪一种社会契约呢?
收听地址: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本期书籍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作者: [芬] 阿努·帕塔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书籍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Henrik Berggren / Lars Trägårdh,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主播...

Vacuo

crazymom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牧云Candice
10个月前
重庆
0
荷兰怎么样,我蛮想生活在荷兰的
囧瑟夫-H
4个月前
未知
0
1:09:39 这里的讨论忽略了经济水平和多元评价体系
ZL_uKTH
6个月前
美国
0
太啰嗦了…

旋转的太空人
9个月前
广东
0
1:11:12 呃

旋转的太空人
9个月前
广东
0
说半天,没说到重点

山风0594
11个月前
中国澳门
0
1:17:20 可以美国当兵干的都是最脏的勾当
凝伫回首
11个月前
北京
0
24:43 诶日本从来就不是儒家社会吧

k_bbif
11个月前
北京
0
11:07 哈哈哈哈哈哈呀

飞飞子
11个月前
广东
0
42:52 美国竟然没有带薪产假!但他们不是有带薪年假吗?好奇怪
安时静笃
7个月前
上海
1
40:12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年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学校让我的家庭支付一笔昂贵的钱购买学校的医保。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医保要花钱买?还分学校的医保和外面的医保?后来才知道美国没有全民医保。
第二年的时候我学会了看不同的保险policy package,然后买了一个相对便宜的医保(当然有些地方的保障就会少很多,比如大手术、重疾方面),这才给我家省了一笔钱。

李源
10个月前
北京
1
19:00 不奇怪,“直升机父母”这个词是美国造的,美国精英阶层的教育焦虑和中国大城市是一样的

鸡尾包走糖
8个月前
上海
2
其实中国的中产阶级几乎在拷贝美国模式。

李源
10个月前
北京
2
欧洲至少要分成北欧(斯堪迪纳维亚),中西欧和东欧,咱们一般口头语里的“欧美”里的“欧”其实主要是中西欧那些国家

Elfra
10个月前
湖南
2
北欧也不能代表欧洲,欧洲本身国家与国家之间差别也很大。关于上大学这点,只要社会淡化什么名校概念,学生家长也就没必要苦苦追求。我先生在比利时,他上大学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专业+离家近,因为那边大学住宿费很贵。我们都耳闻过的名校和我们没听说过的大学,在他们眼里都差不多的,选择的时候只看你想读的专业在哪个大学比较好。一个想学汉语言的欧洲学生,应该会选择荷兰莱顿大学,而不是其它更赫赫有名的大学,尽管莱顿也是顶尖名校啦。甚至很多大学不愿意去扩充专业,只干老本行,导致综合排名不高。中国的很多大学都努力搞成综合性大学,非常庞大,但有很多新建专业都很水呀。他们那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公司更多的也是看专业,不会被一个大学名头唬住。

Sssssu_i
11个月前
广东
3
52:52 这里纠正一下:创新国家排名第一名是瑞典,瑞典才是北欧哦,瑞士属于中欧

辘书
11个月前
上海
7
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长期被污名化,同时被左右两翼谴责,听了这期节目也能感受到这种深深的敌意潜移默化也影响到了年轻一代人,有点感慨。

月声
11个月前
安徽
7
19:20 美国的常青藤还挺阶级固化的,n代校友家族很常见,从爷爷辈到父母再到子女,以进一个大学为荣,申请的时候会直接问你家有没有校友,家里有多少钱等等,家里也会专门请人去准备相关学校。如果你是家族第一代大学生,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边缘人群。

glyk_UGBy
11个月前
瑞典
11
52:53 瑞士不是北欧…感觉主播对欧洲和美国都不是很了解(不好意思 听完全程的客观感受🙏🏼)
Plussa
11个月前
加拿大
13
我在芬兰生活过十几年,2012年搬到了加拿大。所以还记得一些。
芬兰的妇幼保健体系是比较独特的,它有很多小的母婴诊所,来为产妇和新生儿做基本的检查,这好像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但到生产时,就是在比较大的中心医院了。各个医院的条件都差不多,根据生产时医院的繁忙程度,可能是三人间,也可能是单间(这时父亲也可以陪住)。生产期间的医药是免费的,但要付住院费,每人每天好像是27欧元/天(包括吃喝)。
至于产假,芬兰是基本强迫父亲也要休产假的(父亲在带薪休产假和上班搬砖之间选择)。母亲一般至少休一年,第一年产假的时候,收入是大概工资的60-80%,第二三年,大概是基本的失业金的数字,每月五六百欧元,之后好像就更少了,但雇主要为休产假的人保留六年职位(或者是一个级别相当的职位)。
美国的幼儿园,每个月至少三四千美元,而且条件参差不齐。而芬兰的幼儿园,根据父母的收入,最高每个月付大概250欧元。所谓搬回芬兰可以无缝衔接,我觉得是指在芬兰,政府有义务随时给安排幼儿园的(当然这时不能保证幼儿园一定离你家很近)。而美国的幼儿园都是私立的,你得自己找,还真的未必能很容易找到。
至于讨论到美国的卷,有很多书,也很多都翻译成了中文。比如优秀的绵羊,How to raise an adult, 我是妈妈 我需要铂金包,我在上东区做家教。等等

一阵儿一阵儿的
11个月前
英国
17
中美属于call me by your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