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月28日是国际数据安全日,设置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关注数据隐私安全。当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数据变成了也许最重要的个人隐私。尽管不厌其烦的个性化算法仍然尝试吞噬我们,但在推动隐私安全和保护的道路上,国家/手机厂商/应用厂商和个人的隐私意识都在为此不断助力。恰逢今年的数据安全日,我们也一起聊聊我们如何看待“隐私”和“隐私保护”。 -一年前的选题视频- 《国产安卓厂商开始注重隐私保护》 -时间轴- 00:00 为什么是再谈隐私? 1:12 零号和初号最近的隐私烦恼 4:20 Q:为什么隐私保护被越来越重视? 5:44 A1:野蛮生长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6:33 A2:不断增长的网民规模 9:38 A3: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 11:20 《GDPR》的深刻法理影响 15:42 个人安全感的缺失 17:59 手机厂商们的隐私保护动作 19:00 苹果的ATT政策 23:23 苹果的隐私保护做的如何? 32:02 端侧处理为什么重要 36:02 国内厂商逐渐补齐的一个短板 42:44 观点1:个人的隐私保护意识始终最重要 45:09 观点2:隐私和便利的平衡 50:09 观点3: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边界 - 引述 -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苹果隐私保护网页 小米隐私保护网页 华为隐私保护网页 OPPO隐私保护网页 vivo隐私保护网页 - 推荐 - 即日起,Apple 官网上线了隐私保护相关的Today at Apple课程,可在就近的 Apple Store 参与获得讲师们关于Apple产品隐私保护和功能的说明介绍。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BGM - 《Soft Trees Break The Fall》—— Social Network 《ntriguing Possibilities》—— Social Network 强烈推荐大家看看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重新梳理品牌之后的一加于近期发布了数字旗舰一加 11。作为数字系列,回归性能旗舰的定位是一种对初心的坚定回应。借着这个机会我们邀请到了负责一加 11的整机产品经理乔伊,我们想请他一起和我们聊聊产品背后的故事。 -嘉宾- 乔伊- 一加手机产品经理 -视频版- 《做可以推荐给所有人的产品》 -时间轴- 00:00 Intro 1:15 品牌定位之后的影响 6:13 Ace Pro的成功对一加的影响 10:20 体验提升-网络 15:53 体验提升-内存 22:29 体验提升-马达 33:22 关于屏幕 38:09 影像 50:11 设计 55:13 关于产品经理 1:00:36 总结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站在2022年终的时间点回望,折叠屏产品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曾经的的技术尝鲜派追捧的高价产品,如今已逐渐成为旗舰机阵列的一种标准选择。折叠屏这种形态的价值是什么?厂商们在规划这种形态时犹在如何思考?借着 OPPO Find N2折叠系列的诞生,我们与OPPO的产品经理聊了聊他们的思考。 -嘉宾- 小雪- OPPO Find N2 整机产品经理 赵越- OPPO Find N2 Flip 整机产品经理 -时间轴- Part 1 :折叠屏在 OPPO 的诞生 00:00 Intro 01:10 OPPO 为什么要做折叠屏 05:09 长期投入才是重视创新的最好表达 08:03 探索未知就必然面对反对和挑战 11:01 如何思考内外屏尺寸的定义 14:51 1代产品上市:整个团队的兴奋与喜悦 Part2:Find N2 背后的思考 20:05 追求轻薄是直面用户的厚重痛点 24:25 正确的洞察确保内外尺寸的延续 26:25 功能点背后是探索也是对这种新型态的价值诠释 29:36 悬停是折叠屏独有的交互体验 Part3:Find N2 Flip 背后的探索 34:07 竖折三问:折痕 续航和体验 41:00 如何推动小红书做外屏适配 43:19 这块“硕大”的副屏最终去往何方 46:16 反对的声音:为何要做这样的副屏 Part4:折叠屏生态 49:46 N2 Flip 如何思考适配优先级 52:23 N2 如何思考适配优先级 55:21 游戏适配的进度怎么样 56:24 和Google推动折叠屏适配的动作 59:18 呼吁更多的开发者共同加入折叠屏生态 Part5:产品经理的价值 1:00:55 小雪:整机产品就是痛并快乐着 1:04:21 赵越:首先成为自己产品的用户 1:11:32 从业手机行业的感受 Part6:尾声 1:14:21 祝愿国内的厂商越来越好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在K60系列发布之前,Redmi官方在预热中花了很大篇幅去叙述了他们联合华星光电共同开发的国产 2K 屏幕。作为国产供应链探索的又一里程碑,这块 2K 国产屏开发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本次我们有幸在北京采访到了小米的硬件工程师,请他们站在小米的视角来同我们聊聊这块国产好屏。 -嘉宾- 吴仓志 小米屏幕硬件工程师 -时间轴- 00:00 大家身体还好吗? 00:42 K60 确定使用国产2K屏幕的背景 05:05 量产 2K,有哪些技术难点和挑战? 12:23 小米与华星光电在开发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14:26 这块国产 2K 对于国内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20:02 追求2K+的高分辨率是否是提升屏幕素质的必要解? 24:07 给国产供应链的进步鼓个掌👏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BGM - 《STAY》- Norah Benatia 《推开世界的门》-杨乃文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回顾11月,皮蛋团队通过不同的媒介制作了六期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我们收获了一些褒奖和鼓励,也感谢一些批评和建议。我们很清楚,皮蛋团队的擅长与不足。因此我们坚信,观(听)众的思维和我们碰撞才构成了一期期完整的内容。就像宇宙中千万颗不同的星星一样,传达产品视角才是皮蛋团队期望这颗星发出的最亮一束光。 -提及内容- 长视频⬇️ 《苹果次像素渲染好在哪里》 《Luvletter老师关于次像素渲染的回应》 《vivo x90 +深度测评》 短视频⬇️ 《NOMO RAW:拯救 iPhone 锐化》 《NOMO RAW:进阶实用教程》 播客⬇️ 《聊聊小米公司》 《对谈Cuto产品经理》 -时间轴- 00:00 Intro 00:52 皮蛋内容主线:苹果护城河与产品视角 01:59 次像素渲染:与 Luvletter 老师思维的碰撞 03:04 皮蛋的优势:擅长产品而非技术 07:38 专业观众的反馈:DDIC 的错误指正 10:22 X90 系列:与 vivo 的第二次合作 11:00 双平台同步首发背后的顶级交付能力 11:40 皮蛋谈影像:先是自己的感知和偏好 15:40 vivo 如何平衡摄影师视角和普通用户 23:42 没讲视频能力是因为时间太紧 24:39 Sensor卷到头,更加考验品牌关于影像的思考 29:16 营销过分强调相机品牌的时代终究会过去 31:41 OriginOS 3.0 :原子概念之后对实用性的回归 40:19 短视频尝试:回应更多元观众的诉求 42:55 长视频+短视频+播客:皮蛋想呈现产品背后的完整内容 44:19 播客1:其实早就想聊小米了 48:31 播客2:伊夫斯与“不完美的产品经理”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BGM - 《Fire Escape In The Sea》- Sea Power 《Up Against It》- Sea Power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Harvey 是某一线手机品牌的软件产品经理。从曾经互联网产品跨越到如今的工具型产品,如何衡量产品经理在产品价值提升背后的效用不仅困扰着Harvey,也是零号和初号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决定从一台刚发布的产品切入,结合曾经的工作经历来聊聊我们的思考。 -听前提醒- 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的思考和见解,与公司无关。 -时间轴- 00:00 Intro 01:09 再谈 OriginOS 3 :倾听用户声音的变更 04:33 指纹的图案如何被一次次抽象 08:02 做产品不能逆着用户的欲望 11:30 灵动岛 Vs 原子通知 18:58 无障碍适配:艰难但值得的产品挑战 24:04 色觉关怀模式:平等使用产品的权力 28:24 用户洞察 Vs 数据驱动 31:44 初号的复盘:自动亮度的开关是否应该被隐藏 34:26 零号的复盘:设计语言最终由买单的人评判 37:48 Harvey 的复盘:通话背景要兼顾老用户的习惯 39:41 没有数据评判的产品价值如何被证明 44:47 NPS:一种部分能评判产品价值的方式 49:47 经验和天赋对于产品经理同等重要 52:35 营销噱头 Vs 产品价值 55:23 DC调光开关:用户想要护眼的显性表达 1:03:12 防漏音:不需要被用户感知也应该做好 1:05:12 期待更多的产品经理来皮蛋漫游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BGM - 《When Your Mind's Made Up》- Glen Hansard 《Falling Slowly》- Glen Hansard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Yves 身上的角色很多,他曾经是少数派的编辑,也是 Cuto 的产品经理,还是平底锅揽件指南背后的自媒体创作者。不同于走常规职场路线的 PM,作为自由职业者的 Yves 做 Cuto 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这期播客中,他和我们分享了这个曾经可能被放弃但又坚持下来的优质小众应用背后的故事。 -嘉宾- Yves,Cuto 产品经理 -产品介绍- Cuto是一款壁纸精选应用,主张提供少量但精致的壁纸应用。 -时间轴- 00:00 Intro 01:18 皮蛋如何与 Cuto 结缘 05:01 Cuto 诞生记 15:19 大版本暂停:抉择与坚持 21:50 作为开发者如何看待 iOS 和 安卓的平台差异 29:02 付费是为了更好的再出发 32:34 被 App Store 推荐:意外的惊喜 35:56 后续规划:专注壁纸,但释放更多个性化 40:37 呼吁国内厂商对个人开发者更多支持 45:56 做产品或做内容:遵从内心的兴趣 51:01 选择自由职业:太自由所以需要更自制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抽奖 - 我们会精选3条播客下的优质评论赠送 Cuto 完整功能的兑换码。 - BGM - Bob Dylan《In My Time of Dyin'》 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与我们这一代人走过青春的小米,已经从小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谈及这家公司时,“雷军”“性价比”这些词汇总是伴随其中。作为一家存续超过十年的世界五百强公司,支撑他一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它的十年给行业和产业带来了什么?把冲击高端当作战略的这三年背后有哪些不足?我们想通过不同的视角,以个人的经历,对行业的思考和观察以及雷军的讲述来试图剖析这些问题。 -下期- 《在谈小米(下):财报视角下真正的小米》 - 录制嘉宾 - 零号&初号 粉丝1号:科技行业从业者 V:新生代米粉 - 时间轴 - 结缘小米 00:00 Intro 01:10 初号:小米1代的抢购之旅 04:06 零号:从Lumia到红米,拨乱反正?(笑 06:03 粉丝1号:小米周边产品用户 07:00 V:以 10 Pro开始而逐渐被MIUI吸引 小米初始 13:44 雷军的互联网基因奠定了小米 20:20 组建专业团队,关注核心需求 23:13 MIUI:关注口碑与用户共创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28:00 综合硬件利润率到底是什么 31:24 爆品逻辑:可以被降低的硬件边际成本 34:40 解耦:针对研发的效率提升 42:23 营销:直营电商与门店的效率优势 53:28 营销:新媒体对用户及时响应 55:08 通过数字化做到信息决策可控 56:04 小米生态链:手机的爆品商业模式复用 1:01:52 互联互通:优势为何逐渐丧失 1:04:58 产业投资:深入供应链降本增效 1:07:32 核心:隐藏在性价比背后的效率 1:08:49 V:与其讲效率,不如聊品牌 小米的高端之路 1:11:57 如何定义“高端”? 1:16:15 红米对小米的品牌稀释 1:19:22 高端就是“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 1:23:51 雷军是小米冲高的束缚吗? 1:29:08 雷军是小米贴近用户的符号 再谈MIUI 1:35:57 MIUI还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吗? 尾声 1:42:07 希望国产厂商冲高之路越来越顺 - BGM - 《荒野大镖客》 - 延伸 - 《小米创业思考》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支持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伴随了我们三年的疫情客观上确实加速了办公这个场景的数字化,但是我们日常听到的更多是在谈工具,聊方法而常常忽略“人”作为个体的思维和价值如何被尊重和释放。于是我们邀请了好朋友 Chris,想请他和我们一起聊聊智能办公下的工具,思维和人。 -嘉宾- Chris,某出海头部品牌智能办公软件产品经理 -时间轴- 00:00 Intro 02:10 回看2017年,办公智能化的一些优劣记忆 04:28 提高效率:信息的孤岛应该被串联 09:15 Chris的公司:硬件,协作工具与办公方式的落地 13:53 智能办公硬件提供商面面观 17:35 微信为什么不适合办公? 19:29 协作工具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信息孤岛 22:11 如何应对供应商/客户使用不同的协作工具? 25:59 怎么看待线上办公? 28:14 OKR在公司应该如何被执行 36:30 与其迷信OKR,不如先谈谈需求和推动的魄力 38:03 数据化与可视化:一种效率进阶 42:55 一切都在智能,作为个体的“人”在哪里? 49:05 以历史看未来:智能办公将走向何方? 54:36 在职场,正确的求助别人可以事半功倍 59:20 保持阅读和学习,以及一个良好的身体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书 - 《产品方法论》-俞军 - BGM - 最近在重新看《真探》第一季,引用了其中的两首经典 《Far From Any Road》 《The Angry River》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时隔一个多月之后,皮蛋漫游记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更新频率和大家见面。过去一个月,我们借着 iPhone 14 系列的首发开启了和苹果的第三次深度合作。在皮蛋的内容中,从来不直接评价产品的好坏,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产品背后的思考和逻辑。恰逢新iPhone 系列热度已过,我们刚好来聊聊灵动岛,相机,模块化以及我们的思考和感受。 -视频- 《 iPhone 首发视频》 《 iPhone 深度解析视频》 《相机横评视频》 -时间轴- 00:00 Intro 00:11 零号办婚礼播客鸽了一个月(磕头 01:27 和苹果合作是有挑战的开始 02:03 零号:13PM 换成 14 Plus-回归基础体验的选择 04:13 初号:13PM 换成 14PM-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07:06 iPhone 首发视频 :一份仓促的差异化首发作业 12:10 iPhone 首发视频:厂商的里程碑不一定值得用户购买 14:19 皮蛋视频的风格:高信息密度与平铺直叙 18:17 灵动岛:无孔化思路下的一种表达方式 23:43 灵动岛:首先是苹果的团队坐下来谈谈要解决什么问题 31:16 灵动岛:暂时并非完全体 35:12 计算摄影:背后是算力和高速化 42:21 NOMO RAW :一种对原生相机劣势的补齐 51:31 卷不动手机的思路1: 眼镜 55:38 卷不动手机的思路2: 汽车 59:08 希望国产厂商越来越好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引用 - 《卷宗独家对谈灵动岛设计师》 - BGM - 《How Long Will I Love You》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上周末我们受到苹果的邀请,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第七届移动应用创新赛。作为苹果在教育领域长期投入的一部分,移动应用创新赛从小小萌牙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组织者,推动者及参与者的踊跃热情。我们也有幸采访了包括长期推动赛事的参与者,曾经因为获奖而立志深入人工智能领域的读博士生,曾经获奖后来成为老师继续在产品思维教育发光发热的亲历者,我们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跟我们谈谈移动应用创新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我们也请到了苹果的两位高管,来聊聊苹果为什么在教育领域长期坚持和投入的原因。 -本期嘉宾- 葛越:苹果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谢恩伟:苹果亚太地区开发者关系负责人 张克俊:浙江大学教授,移动应用创新赛推动者 吴宋若瑶: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2018年移动应用创新赛一等奖获得者 张乐凯:浙江工业大学老师,2016年首届移动应用创新赛特等奖获得者 -时间轴- Part1:对谈张克俊:移动应用创新赛从萌芽到茁壮 00:00 Intro 01:15 与编程及移动应用创新赛结缘 02:58 从萌芽到茁壮的移动应用创新赛 07:36 高校学生之外,更多元的参赛者 10:12 苹果在赛事中的角色 13:43 心系年轻开发者培养,出版《中小学iOS编程初探》 15:55 通过课堂,给学生传达产品思维 Part2:对谈吴宋若瑶:Mindband获奖经历与读博的选择 18:31 Mindband背后:人工智能与编曲的美妙结合 21:31 是否了解当时苹果提供的开发能力 22:51 指导老师张克俊对 Mindband 的评价 23:54 如何评价 SWIFT 语言 25:30 获奖之后:读博深入人工智能领域 27:29 设计与编程思维:产品开发的一体两面 Part3:对谈张乐凯:获奖之后,通过产品教育迎来二次“高光时刻” 28:18 首届特等奖作品 TIPIX 开发的背后 35:46 TIPIX & MAPIX: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42:08 也谈移动应用创新赛的重要性 44:04 组织成立浙江工业大学 iOS Club 50:23 教学:给学生传达产品思维 52:41 从事产品思维教育:一种教育的传承 59:02 指导作品:《Unique Hero》 与 《开物》 1:04:57 Unique Hero团队获奖感言:残障儿童也有超能力 Part4:采访苹果高管,谈苹果与教育 1:05:21 采访葛越与谢恩伟:苹果为何坚持在教育长期投入 Part5:张克俊,吴宋若瑶以及张乐凯相对皮蛋粉丝们说 1:11:46 张克俊:实现创意:足不出户就可以改变生活 1:12:06 张乐凯:四种重要能力:编程,设计,写作,阅读 1:15:23 吴宋若瑶:创意被重视和认可的时代 1:16:41 结束语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导言- Tesla Model Y 和 问界 M5 时两种定位和风格完全不同的车。作为一个 Tesla 新手,零号在和老麦短暂换车的一周中熟悉了单踏板模式,体验过什么叫做一切为驾驶,也吐槽了糟糕的车机和导航体验。而老麦第一次驾驶问界 M5 ,高度评价了这台“网红车”的车机和配置丰富度的同时,也对驾驶感受提出了诸多见解和不足。这期皮蛋漫游记,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新手司机从选车,用车到换车的全方位感受。 -本期嘉宾- 老麦,少数派创始人 -图文内容- 《如果你也想购买一台问界,我想和你分享这些》 -时间轴- 00:00 Intro 00:14 和少数派老麦换车开一周 01:31 老麦购车:被理想的精准定位吸引 02:41 再遇老社区的 Tesla 销冠朋友 05:55 订购 Model Y:车主要还是要自己开 09:26 纯粹为驾驶的 Tesla,需要装修的毛坯房 11:23 零号购车:M5是预算之内的充分平衡 12:46 犹豫过福特的福特电马 13:49 夸夸车机,骂骂单杯架和弹簧感 15:23 老麦聊问界:配置全面,动力够用但驾控体验不足 18:24 辅助驾驶体验糟糕,但有一个像保姆的车机 20:48 配对华为手机,没有令人惊喜的体验 22:12 零号聊 Model Y :首先是适应单踏板 23:25 一切让步驾驶体验 23:57 没有克服注视车机的不安全感 25:41 优秀的性能和一切为简化的操作 28:17 糟糕的导航体验 29:03 Tesla:第一性原理指导下的产品 32:48 新的体验抢占更年轻的用户 34:20 车的“可控” 36:46 M5 和 Model Y是竞品吗? 38:57 好的性能和驾控是为了安全 41:48 速度是一种效率 43:04 新势力的新:产品形态 44:43 新势力的新:技术侧创新和需求侧创新 46:53 AP的能力:不断进化和学习 49:25 AP的能力:超越人眼的视距 52:13 智能化与车:安全和效率 53:37 新赛道与政策红利 54:28 产品背后的格局 - BGM - 橘子海 -《夏日漱石》 Bob Dylan - 《On the Road》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