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演讲时大脑突然一片空白,上周开会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演讲时无法持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想要多任务处理反而效率更低,打开冰箱门忘了自己要拿什么...... 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书籍是《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利用12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详细普及了12个人类大脑的认知原理,用生动有趣的实验,解释了这些让人好奇或困扰的问题,从而教你掌握让大脑快速有效接收信息的秘诀。 快收下这一大波干货,成为更机智的打工人吧~😏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2:11 2. 作者介绍 & 认知科学 04:57 3. 干货分享:12个认知原理和启示 第一章 文本+演讲 07:59 第二章 图像+演讲 14:33 第三章 位置 20:33 第四章 情境/状态 23:37 第五章 多任务处理 26:25 第六章 交错 29:52 第七章 错误 32:52 第八章 回忆 37:28 第九章 先入为主 40:24 第十章 故事 42:29 第十一章 压力 45:35 第十二章 分散 48:56 本期背景音乐 Bert Kaempfert and His Orchestra - Happy Trumpeter Diplo _ Blanco Brown - Do Si Do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是著名的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女士继女性问题之后,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 - 老年人的养老和临终。在超老龄化的日本社会,越来越多老年人“一个人”独居,应该如何选择临终之所?是否可以在家中安度晚年?社会医疗和保障机构的作用?一个人居家临终的条件?上野千鹤子女士通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在书中提出了她的见解。此外,她还在书中分享了“K小组”的经验,提出“生命综合管理”概念,对养老规划提出了一些可行方案。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未来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与其对于晚年生活感到焦虑,不如提早进行规划和思考,积极勇敢地面对老去。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闲聊:清明节的习俗 00:44 2、书籍介绍 06:19 3、对退休生活的设想和准备 09:46 4、内容分享 - 人生最后的临终之所 19:46 5、内容分享 - “K小组”的经验 32:00 6、内容分享 - 生命综合管理体系 43:44 7、提前进行养老和临终规划的作用 46:22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優しい光 (温柔的光) - 水谷広実 (みずたに ひろみ) 片尾:一起老去 - 薛凯琪/陈意涵/杨子姗
春天到了,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诗和远方。这次我们推荐的是来自李娟的羊道三部曲的第一部《春牧场》。这本书我们三个都很快看完了,欲罢不能。强烈推荐去看原文! 《春牧场》是作者李娟的一部非虚构散文作品,是羊道三部曲系列的第一本。整本书记录的是李娟在2007年的时候,跟随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在春牧场的共同生活,以及跟随他们去迁徙的一个故事。说是散文集,不如说更像是李娟的生活日记。每一篇都像是一个小故事。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会一座城,那么沈从文心中的城就是湘西凤凰,仓央嘉措心中的城就是西藏拉萨,而李娟心中的城就是新疆阿勒泰。 李娟生于新疆,童年和少女时代不停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高中辍学后,跟随家庭有过短暂的阿勒泰哈萨克村庄的生活经历,后来这段经历成为早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又于十年后,两次重返牧场,深入哈萨克普通牧人家庭,创作出牧场系列作品。迄今出版作品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等。现居阿勒泰,供职于新疆文联。 说起李娟,很多人亲切地称呼她为“娟姨”。李娟的文字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就是记录她在牧场的生活经历。看李娟的作品,总是让人很放松和治愈。甚至看着看着,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笔下的幽默,是艰苦生活中的一点零星的美,有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春天的诗歌分享 01:04 2、你们向往过田园生活吗?08:19 3、书籍及作者介绍 13:48 4、片段分享-李娟骑马 29:39 5、片段分享-沙吾列 32:58 6、片段分享-烤馕的故事 35:23 7、片段分享-芹菜炖粉条 48:51 8、片段分享-哈萨克族盛装转场 53:48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赵雷 - 少年锦时 片尾:王琪 -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本期节目我们会分享哲学家韩炳哲在23年1月出版的新书《妥协社会》。 过去的几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心态和想法也在随之改变。如今的我们从曾经身处的“倦怠社会”转变到了“妥协社会”,随处可见一种对痛苦的恐惧。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成为了一种要被掩盖的东西,人们不再诉说痛苦,过度地追求幸福。每个人都要独自为幸福而奋斗,受苦也被解读为自己的失败。 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内容被美化,点赞去除了可能引发痛苦的冲突与矛盾,人们忘记了痛苦的清洁之能、净化之功。 痛苦之于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要如何直面无法逃避的痛苦?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 02:36 2、一种随处可见的“痛苦恐惧症” 06:53 3、卷不动又躺不平的假装摆烂 10:24 4、压抑真实的自己来逃避痛苦 16:42 5、痛苦之狡计 - 痛苦不会消失 24:30 6、如何看待和直面痛苦 31:04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晚安计划 - 稻雨 片尾:五月天 - 人生海海
你认为自己的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熬夜,失眠,嗜睡等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畜逃不过的睡眠问题。而你真的清楚,睡得少,睡眠质量差带来的危害吗? 睡眠,人类生命中极其普通的行为,它的发生理所当然,以至于大多数人不会重视它,甚至愿意牺牲它。每晚不肯睡的你,一边笑称自己是鳌拜的兄弟熬夜,一边暗自神伤看着头发凋谢,我们顽强地抗争着睡眠,毫不自知已为健康埋下了一颗巨大的隐形炸弹。 为什么要睡觉?睡不好有什么坏处?怎么睡个好觉?全球销量突破百万册,34国译本畅销世界,神经科学家马修·沃克将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为你解答一切。 马修·沃克身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潜心研究睡眠20多年中,曾为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皮克斯动画工作室、Google生命科学部门等世界500强集团提供睡眠方案。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向大众揭示睡眠的惊人力量。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1:28 2、我们平时的睡眠习惯/睡眠问题 06:49 3、睡眠节律 20:58 4、睡眠周期与记忆 25:12 5、睡眠与梦 32:25 6、褪黑素真的有用吗 39:40 7、提高睡眠质量的十二条小贴士 41:21 本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来和我们互动。我们将选出一位听众,送出《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的纸质书一本!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Men I Trust - Numb 片尾:白色海岸The White Coast - 遗失梦境(Lost Dream)
最近ChatGPT的火爆,引发了关于AI机器人的热议。很多人都在讨论AI机器人是否有可能会取代人类?AI能和人一样思考吗?有可能产生和人类一样的感情吗?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一聊人工智能的话题。这一期分享的书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写的《克拉拉与太阳》。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以及AI真的能产生和人一样的感情吗?这本书通过一个科幻小说的外壳,折射了很多人性和哲学层面的问题。 主角克拉拉是一个专门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被称为AF(Artificial Friend),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和细腻的情感。她的任务是陪伴儿童成长。有一天克拉拉遇到了生病的女孩乔西,并被乔西带回了家里。故事在克拉拉进入乔西的家庭后慢慢展开。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 / 作者介绍 00:44 / 03:38 2、闲聊:使用ChatGPT的体验 06:41 3、闲聊:AI会替代人类吗?AI能产生人类的感情吗?09:10 4、关于书中提到的“基因提升” 15:16 5、书中克拉拉的完全利他性和人性的对比 21:04 6、故事里映射的一些现实的问题 24:52 7、印象深刻的片段分享 31:02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Jack Jezzro - O Sole Mio 片尾:重塑雕像的权利 - SOUNDS FOR CELEBRATION
这一期节目我们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家门,去到了上海一家女性主义主题的独立书店进行录制。特别有纪念意义! 另外隆重预告一下: 不可逃课BookTalk 的第一期特别企划视频将于三八妇女节,在B站和小红书上线!三位神秘的主播第一次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大家见面,分享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创立播客的故事。欢迎大家搜索“不可逃课BookTalk”和我们互动~❤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书籍《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和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记录。书中她们谈论了关于恋爱与性、婚姻、母女、工作等12个女性主义话题,促使我们思考那些尚未解答的疑惑,拥有了新的视角。 什么是女性主义?今天我们还需要女性主义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女性主义?可能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们依然没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也正是因为无法回答,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和谈论女性主义。 上野千鹤子:“孕育女性学的正是女权主义这种女性运动,但女权主义绝不是让女性像男性一样行动,也不是让弱者变身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追求的是一种身为弱者也能受到应有尊重的思想。” 铃木凉美:“我还是殷切希望大家不要把女性主义当成“总有一天要挥手告别”的东西,而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从五颜六色的丝线交织而成的女性主义地毯中挑出能帮到你的那一根,也不要因为在少数话题上意见相左,就去驱逐那些不认为自己不自由、但又想再自由一点的女性,而是把她们也一并团结起来。”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 / 作者介绍 1:03 / 3:12 2、我们的阅读感受、打分和推荐理由 7:54 2、如何看待在公共领域谈论女性主义 12:12 3、女性主义的定义是什么 21:20 4、在中国,我们还需要了解女性主义吗 25:19 5、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 关于“恐弱” 35:27 - 关于母女关系 42:01 - 关于“独立女性”的处境 50:11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徐梦圆 - 愿世界对你温柔相待 片尾:Anna - 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书中收录了14篇历史特写,为读者展现了改变人类历史的决定性瞬间:拜占庭帝国的沦陷、亨德尔奇迹般的复活、滑铁卢的一分钟、征战南极等等。 茨威格用他优美的文笔、戏剧化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这14个重要的历史瞬间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透过一个穿越历史的镜头,共同经历那些令人唏嘘的成功与失败。对决定性瞬间的放大也让人们感受到命运的跌宕和成功者特有的坚定意志。是历史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改变了历史? 不论是否成功,他们就像璀璨群星般照耀着黑夜。 这一期你会听到: 1、闲聊:我们经历过的决定性瞬间 2、内容介绍/作者介绍 12:23 / 19:59 3、印象最深刻的历史特写 22:53 4、片段分享 28:15 * 征战南极 28:23 * 决战滑铁卢 33:42 * 亨德尔的复活40:01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Scipione, HWV 20_ March 片尾:天之籁音乐 - 亨德尔《弥赛亚》THE MESSIAH Part 2_ Chorus 4
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突然更新的情人节特辑! 本期我们分享的是一对老爷爷老奶奶的爱情故事,来自饶平如先生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他们生于民国,都来自书香门第,虽是包办婚姻,却从相知相识到相惜。他俩的爱情,经历了战争年代炮火的洗礼,又经历过长达20多年的两地分居。一直到老才真正团聚。 而就像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所说,“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晚年的美棠身患疾病,且渐渐神志不清。纵使平如悉心照料,终究还是在2008年去世。饶平如先生在妻子毛美棠去世后,他无以排遣,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4年之间画了300多幅画,后来又加了文字故事,于2013年出版了这本《平如美棠》。2020年饶平如老先生也去世了,享年98岁。平如和美棠终于在天上重新团聚了。 虽有人生的诸多苦难,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是轻松愉快,美好而温馨。我们在这一期节目中也聊了很多和爱情有关的话题,气氛非常欢乐。 在情人节这个浪漫的节日里,祝福所有的听众朋友,通过《平如美棠》的故事,都能重新拥有爱和被爱的勇气! 这一期你会听到: 1、内容介绍/作者介绍 02:17 2、我们各自的爱情观和从前看的和爱情有关的文学、影视作品13:24 3、为什么现在大家喜欢嗑CP却不想谈恋爱?26:33 4、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31:11 5、喜欢一个人是喜欢他的某些特质还是喜欢他的全部?35:06 6、怎么看待异地恋? 39:11 7、书中喜欢的片段分享 44:30 最后帮安妮打个征男友广告! 虽然这么说很诡异,但是!“本期节目我们会随机抽取一位幸运观众送出一只安妮”🤩🤩🤩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孟可 - 喜悦,电视剧《父母爱情》配乐 片尾:Tenholes蓝调口琴,库纳 - 友谊地久天长
《命运》是作者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8年带来的新作。 小说最开始从阿太等待死亡开始,倒叙回阿太的爷爷奶奶,阿爸阿母,阿太自己结婚后到阿太去世。整本书以阿太跌宕百年的人生为主线,串联起了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与时代沉浮。命运的大浪一次次突袭,将阿太的大半生打得七零八落,她却像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奋力前行,不断寻找自己生命中的压舱石。 如果你正遭受挫折,深陷迷茫,不妨跟随站在命运入海口的阿太,回望她在疾风中孤身搏斗的无畏,于恶浪前迂回作战的从容。在阿太的故事中,不仅有各种苦难,更有很多温暖动人的瞬间。相信阿太的坚强和乐观,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和力量。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1、 书籍内容及作者介绍 01:31 2、最喜欢书中哪个角色?为什么? 08:00 3、《秋园》和《命运》都是写长辈一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29:34 4、温暖治愈的片段分享 37:10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祖母的话 - 邓丽君 片尾:憨过头 - 梁静茹
《平原上的摩西》是小说家双雪涛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十篇极具风格的中短篇小说。故事的背景大多发生在90年代的东北,当时正值国企改革,大批工人下岗。小说的情节就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双雪涛的小说里都会写到被时代抛弃的边缘人物,他们看上去奇怪,粗糙甚至疯癫,但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温情、纯真和倔强。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同名小说《平原上的摩西》,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了陈年往事。小说采用了多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时代变迁下不同人物在生活中的挣扎,两代人的命运和三个家庭的救赎。整个故事在不同角色的对话和回忆中展开,慢慢拼凑出案件的真相。另外,由这个故事改变的同名电视剧,春节期间在爱奇艺迷雾剧场播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1、东北印象 00:49 2、书籍内容及作者介绍 04:03 3、《平原上的摩西》小说情节、人物和时代背景 15:09 4、《我的朋友安德烈》片段分享 35:05 5、《大路》片段分享 48:25 本期背景音乐 片头:M漠河舞厅-仲凯手风琴独奏 - 仲凯 片尾:漠河舞厅2022 - 柳爽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从60多岁开始写作,在狭小的厨房里一字一句写下了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经历的事情。杨本芬在《秋园》的自序中写道,“人到晚年,我却像一趟踏上征途的列车,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推着我轰隆轰隆向前赶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秋园》是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出版于2020年。那年,杨本芬80岁。 《秋园》是杨本芬为了怀念母亲而写下的故事。描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的一生,时间跨度从解放前一直到改革开放。书中的秋园写的就是作者母亲,之骅就是作者本人。 秋园一生的故事,充满了酸涩。今天我们再读秋园的故事,透过艰苦的日子,看到了之骅对上学的渴望,对改变命运的奋力挣扎;看到了秋园和之骅之间母女的亲情;看到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暖;也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普通女性生存的困境。从秋园的故事中,我们更加完整地了解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口中描述的那个年代的故事。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为什么《秋园》里的故事,让我们觉得很亲切?05:20 书中心酸/感动片段分享 12:40 艰苦的年代的美食 26:19 《秋园》和其他讲女性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28:54 本期背景音乐(按出现顺序) 一帆cm - 你不要担心 钢琴版 青春-钢琴版 孟可 - 忧郁- 箫 孟可 - 亲情 阿鲲 - 俏皮的食物 全仁权 - 你不要担心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