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 AI 圈可谓是硝烟弥漫、新品迭出,让人眼花缭乱。科技巨头谷歌和微软接连召开了年度开发者大会,纷纷亮出自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战略布局。发布会信息量爆炸,夹杂着不少营销辞藻,想要理清头绪确实不易。谷歌 I/O 大会上,Gemini 模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搜索引擎、Chrome 浏览器,并带来了 Imagen 4 和 Veo 3 等强大的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其语音交互能力也迈上了新台阶。谷歌正试图通过 AI 将其庞大的产品生态串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体验。紧随其后的微软 Build 大会则聚焦于开发者生态,宣布将开源 GitHub Copilot Chat 的部分代码。这将对 AI 编码工具的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巨头们激战正酣之际,OpenAI 的 Sam Altman 也没闲着,用一则看似不经意的收购新闻成功抢占了不少媒体头条。此外,Anthropic 也在上周五悄然发布了 Claude 4 模型,宣称其编码能力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时间线: 00:00 本期周报内容简介 00:51 Google I/O 海量内容 04:17 Microsoft Build 2025 都有哪些更新 08:53 Claude 4 发布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探讨了人类历史上信息概念的演变,从古代通过会说话的鼓和书写进行信息传递,到电报和电话等新技术如何改变了通信。书中还深入研究了信息论的发展,特别是克劳德·香农的工作及其对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影响。此外,文本还讨论了信息过载的当代问题以及信息在物理世界、甚至在量子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涵盖了从字典的编纂到互联网对语言和知识的影响,揭示了信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和日常生活。 详细时间线: 公元前 250 年左右: 最早的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列表出现在亚历山大港的纸莎草文本中。亚历山大图书馆可能使用类似字母表的机制来组织藏书。 不详 (可能公元前三世纪左右): 中国最早的单语词典《尔雅》成书,按意义将条目归入不同主题。 17 世纪: 英国神学家托马斯·斯普拉特认为,虽然亚述人、迦勒底人和埃及人发明了知识,但他们也因将知识隐藏在难解的文字中而应对知识的讹误负责。 1604 年: 罗伯特·考德里的《难词表》出版,这是最早的单语英语词典。 1611 年: 伽利略发现太阳黑子,并意识到科学需要解决语言问题,确保名字和属性与事物的实质相符。 1690 年: 约翰·洛克认为“释义”是使用字词来让别人理解被定义条目为何物,定义针对的是物而非单词本身。 1762 年: 埃利·德容古出版了一本包含前 19,999 个三角形数的书,展示了数值汇编的经济价值。 19 世纪 70 年代-80 年代: 威廉·克劳森-图厄的《通用商业电报编码基础》畅销,将商业语言整理成短语并按关键词组织。 1826 年: 查尔斯·巴贝奇在《论一种利用符号表示机械动作的方法》一文中向皇家学会报告了他的“机械记法”成果,这是一种用于描述机械动作的时序和逻辑的符号语言。 1833 年: 律师兼语言学家约翰·皮克林在给波士顿船长协会的讲课中,提到远距离传讯(telegraph)指信号塔、百叶窗和旗语,但也预见到新可能性的出现。 1843 年: 奥古斯塔·爱达·金(拉芙莱斯伯爵夫人)为梅纳布雷亚关于巴贝奇分析机的论文撰写注释,提出了分析机不仅能执行计算,还能执行“任何改变了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的“运算”的普遍设想。她设计了一个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算法或计算机程序。 1906 年: 库尔特·哥德尔出生于现今捷克南摩拉维亚州的首府布尔诺。 1917 年: 英国数论学家 G. H. 哈代乘坐编号为 1729 的出租车去看望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引发了关于“有趣的数”的讨论。 1921 年: 爱德华·萨皮尔写道:“单只语音并不是语言的实质性事实;语言的实质性事实毋宁说在于思维的分类、形式模式……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具。” 1932 年: 克劳德·香农到密歇根大学就读,学习电气工程学和数学。 1936 年: 阿兰·图灵发表关于可计算数和图灵机的论文。克劳德·香农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成为万内瓦尔·布什的助理,操作微分分析机。 1937 年: 克劳德·香农在硕士论文中提出了基于逻辑代数的电动开关理论。 1944 年: 埃尔温·薛定谔出版《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角度探讨生命的本质,提出了生物体以负熵为食以及基因可能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的假说。 1948 年 7 月和 10 月: 克劳德·香农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连载于《贝尔系统技术期刊》。 1949 年: 沃伦·韦弗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文章介绍香农的理论。同年,香农的论文和韦弗的文章合集《通信的数学理论》出版。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写道,当时的趋势是说“基因只是分子,或遗传粒子”,而不是使用基因型、基因等抽象概念。 1950 年 9 月: 诺伯特·维纳在《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杂志上发表书评,介绍了香农的理论,并认为信息量等同于负熵。 1951 年: 诺伯特·维纳在波士顿的一次会议上发表关于控制论的演讲,提到大脑和计算机的相似之处,都基于二分法和逻辑代数。 21 世纪初: 人们开始谈论将生活(尤其是信息生活)迁移到“云端”。金钱也逐渐存在于云端。 现代: 计算机科学家格雷戈里·蔡廷提出算法信息论,并将其应用于科学过程和数学的随机性。 不详 (现代): 维基百科成为当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 Google 形成共生关系。它也成为检验群体智能思想的测试用例。 人物列表罗伯特·考德里 (Robert Cawdrey): 英国教育家、词典编纂者,出版了最早的单语英语词典《难词表》(1604年),专注于解释难词。 托马斯·托马斯 (Thomas Thomas): 编纂了 1587 年的《拉英词典》(Dictionarium),为考德里提供了重要模型。 伽利略 (Galileo):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并意识到科学需要解决语言问题,确保名字和属性与事物相符。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其工作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尽管他最初声称这些概念是众所周知的。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明确区分了按字母表顺序排列和按本质排列的列表。 查尔斯·巴贝奇 (Charles Babbage): 英国数学家、工程师,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发展了“机械记法”来描述机械动作的时序和逻辑。 奥古斯塔·爱达·金 (Augusta Ada King), 拉芙莱斯伯爵夫人: 英国数学家,为巴贝奇的分析机撰写了具有前瞻性的注释,提出了“运算”的普遍概念,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苏格兰物理学家,提出了麦克斯韦妖的思想实验,探讨了信息、熵和物理学定律的关系。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在量子物理、控制论、博弈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他也是早期计算机的先驱者。 莱奥·齐拉特 (Leó Szilárd): 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分析了麦克斯韦妖的工作,并得出结论妖必须通过增加自身熵来减少系统的熵,从而将信息与热力学联系起来。 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 奥地利物理学家,出版《生命是什么?》,从物理学角度探讨生命的本质,提出了生物体以负熵为食以及基因可能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的假说。 诺伯特·维纳 (Norbert Wiener):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提出了“信息是负熵”的观点,并认为大脑至少部分可以视为逻辑机器。 沃伦·韦弗 (Warren Weaver): 美国科学家,将香农的通信理论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并与香农合著了《通信的数学理论》。 克劳德·香农 (Claude Shannon): 美国数学家、电气工程师,信息论的创始人。他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和比特单位。他设计了能够走出迷宫的“香农的老鼠”。 阿兰·图灵 (Alan Turing): 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奠定基础。他证明了存在不可计算数和不可判定的命题。 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ödel): 奥地利裔美国逻辑学家、数学家,证明了任何自洽的逻辑体系中必定存在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命题,即不完全性定理。 哈里·奈奎斯特 (Harry Nyquist): 瑞典裔美国电气工程师,在信号传输方面做出贡献,提出了奈奎斯特速率。 拉尔夫·哈特利 (Ralph Hartley): 美国电子工程师,提出了信息的度量方法,认为信息量与可能符号数目的对数相关。 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英国动物行为学家、演化生物学家,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的概念,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格雷戈里·蔡廷 (Gregory Chaitin): 阿根廷裔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算法信息论,将随机性与信息联系起来,并将其应用于科学和数学。 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 (Andrey Kolmogorov): 苏联数学家,与蔡廷独立地发展了算法信息论,提出了柯尔莫哥洛夫复杂度的概念。 约翰·惠勒 (John Wheeler):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为量子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比特生存在”(It from bit)的概念。 吉米·威尔士 (Jimmy Wales): 维基百科的创始人之一,认为维基百科的特点在于“维基不是纸”,即条目数量和长度没有物理限制。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 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批评了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概念。 玛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在会议上提出意义有时可能与音素和字典上的定义不完全相关。 尤金·维格纳 (Eugene Wigner): 匈牙利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领域做出贡献。 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量子计算的概念。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Charles Sanders Peirce): 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认为是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 关于解读书的品类、质量及时长,我们会做进一步改进,想听听你的反馈,下面可入讨论群⬇️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北京时间5月21日的凌晨1点,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准时走进了加州山景城的著名海岸线露天剧场,发表了 Google IO 2025 大会的主题演讲,全程115分钟。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 IO 大会可以说主打的就是“智能Agent与个性化AI”,简单理解,就是谷歌开始强调大模型的行动能力与个性定制,正如皮查伊开场所总结道的,我们正处于 AI 平台变革的新阶段。在做完了英伟达和微软两场大会的节目后,今天大飞继续来给大家分享这场谷歌IO大会的最新内容。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5月23日凌晨一点,Anthropic 举办了首届开发者大会。大会主题是Code with Claude。CEO Dario Amodei一上台,就宣布了Claude Opus 4 和 Claude Sonnet 4的正式上线,其中Claude Opus 4号称全球最强的编码模型,擅长处理复杂的编程问题,可以自主编程几个小时,而且表现相当稳定。在系统卡介绍中,Claude4竟然惊现自我保护意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https://www.anthropic.com/news/claude-4 https://www-cdn.anthropic.com/6be99a52cb68eb70eb9572b4cafad13df32ed995.pdf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2025年5月16日,美国与阿联酋宣布签署超过2000亿美元的协议,并且将共同建设中东最大的人工智能园区。与此同时,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的6000亿美元经济计划中,人工智能合作也是占据核心的位置。这两项协议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意图?对全球AI格局又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今天,我们将结合行业分析机构SemiAnalysis的深度报告,抽丝剥茧,尝试勾勒一下这场横跨大西洋与波斯湾的科技合作,背后的复杂图景。 semianalysis.com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时间线 * 数百万年前: 疼痛、恐慌、嫉妒、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等意识形式出现,出现在比智人更多的物种中。 * 过去五十年: 分析哲学中的心灵哲学领域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尽管一部分学院哲学忽视了与经验数据直接相关的哲学议题。 * 公元前5世纪 (约):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进行了著名的申辩,阐述了怀疑论的哲学美德。 * 几千年来: 探索意识变异状态的古老萨满教传统存在,瑜伽修行者、托钵僧、巫师、修道士和神秘主义者进行着系统的意识研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特殊的意识状态。 * 数世纪以来: 关于知识的理论(知识论)游戏一直在进行。 * 不确定时间(早于科学): 智性诚实作为灵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是对不受适应性妄想系统约束的认知行动的一种自我批判的实践。 * 不确定时间(晚于宗教): 智性诚实的理想、启蒙和自我批判的理性主义在历史上出现。 * 近期: 新的神经科学数据表明,行为空间的任何成功延伸都反映在大脑中身体图像的神经基质中。 * 近几年: 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使得更仔细地研究自我模型理论的经验面向成为可能。 * 最近的研究: 许多动物能够承受痛苦,因为它们拥有意识自我模型。 * 最近进行的裸盖菇素研究 (罗兰·格里菲思和同事): 进行了关于裸盖菇素开启的现象状态空间区域的研究。 * 2007年: 全身错觉的经典研究开始。 * 不确定时间 (简·阿斯佩尔和卢卡斯·海德里希): 进行了心脏实验。 * 21世纪中叶开始: 分布式超有机体在互联网的元语义层中被开发并嵌入,系统且小心地为当前处境做准备。 * 3256年: 互联网中的分布式超有机体将变得有意识并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我模型。 * 3308年以后: 元语义互联网将自身视为自主实体。 * 现在:一个新的人类形象正在科学和哲学中浮现。 * 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灵哲学正在处理相同的问题,但使用不同的进路和描述层次。 * 学术且严格基于经验的冥想研究正在复兴。 * 我们正经历着关于自己的科学-哲学形象的深远激变。 * 神经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将是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 新的意识文化可以填补意识革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展开时出现的真空。 * 社会层面的发展终于开始处理新的精神活性物质带来的挑战。 * 我们需要一种处理精神活性物质的新方法。 * 需要对人类大脑制定一个新版的英国《数据保护法》吗? * 科学正在入侵自我隧道。 人物列表 * 戈特洛布·弗雷格 (Gottlob Frege): 分析哲学传统的奠基人之一,对许多哲学家同事产生了影响。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分析哲学传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对许多哲学家同事产生了影响。 * 托马斯·梅辛格 (Thomas Metzinger): 本书的作者(讲故事的人),一位哲学家,与神经科学家、认知科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密切合作。他提出了“自我隧道”的故事和主观性的自我模型理论。 *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Antonio Damasio): 一位神经科学家,在文本中被引用,提到智人通过表征表征过程本身来了解自己。 *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一位哲学家,曾将“意识的统一性”理论化。 * 弗朗兹·布伦塔诺 (Franz Brentano): 一位哲学家,曾将“意识的统一性”理论化。 * 沃尔夫·辛格 (Wolf Singer): 一位神经科学家,在文本中接受梅辛格的访谈,讨论了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和神经科学的紧迫问题。 * 伯纳德·巴尔斯 (Bernard Baars): 提出了全局工作空间隐喻,认为有意识的信息是大脑中需要监测的活跃信息子集。 * V.S. 拉马钱德兰 (V.S. Ramachandran): 一位神经科学家,与同事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进行了涉及麻痹幻肢患者的实验,证明了身体自我模型的虚拟性。 * 布鲁格 (Brugger): 与拉马钱德兰一起进行了身体自我模型的实验(尽管在提供的文本中未明确提及其全名或具体实验,但与拉马钱德兰的实验被一起提及)。 * 菲利普 (Philip): 一位罹患麻痹幻肢多年的患者,参与了拉马钱德兰和布鲁格的实验。 * 维托里奥·加莱塞 (Vittorio Gallese): 一位神经科学家,在文本中接受梅辛格的访谈,讨论了镜像神经元系统、共享杂多假说和具身模拟。 * 克里希那穆提 (Krishnamurti): 在文本中被引用,提到关于腐蚀自我的内部过程。 * 卡尔·波普尔 (Karl Popper): 在文本中被提及,关于自我使用大脑的观点,以及人工自我机器的辩证法。 * 阿道司·赫胥黎 (Aldous Huxley): 在文本中被引用,描述了在迷幻物质影响下对自然现象的感知。 * 罗兰·格里菲思 (Roland Griffiths): 与同事们最近进行了两项裸盖菇素研究。 * 简·阿斯佩尔 (Jane Aspell): 与卢卡斯·海德里希一起进行了心脏实验。 * 卢卡斯·海德里希 (Lukas Heydrich): 与简·阿斯佩尔一起进行了心脏实验。 * 埃克哈特大师 (Meister Eckhart): 在文本中被提及,与“Istigkeit”概念(纯粹的存在)相关。 * 苏格拉底 (Socrates):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进行了著名的申辩,体现了怀疑论的哲学美德。 * AZ: 在文本中被提及,经历过类似于橡胶手错觉的体验。 请注意,文本中提到的一些人物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他们为当前的讨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背景。其他人物是当代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为本书中的论点提供了经验证据。 ----------------------- 关于解读书的品类、质量及时长,我们会做进一步改进,想听听你的反馈,下面可入讨论群⬇️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首先,将简单测试开源视频模型 LTX-Video,并对比了通义万象 2.1 的图片生成视频功能。产品更新方面,lovart 是上周成为新晋爆款。整合多种大模型,能生成从图像、视频到 3D 和音效的全链路设计方案。而 AI 助手 Manus 正式开放注册,给普通用户带来了探索代理智能的机会。OpenAI 在上周更新了新产品 Codex,它不仅能读懂 GitHub 仓库,自动运行代码、生成环境、创建 PR。谷歌首席科学家 Jeff Dean 则从技术底层提出了 AI 的未来框架:主张“少量通用大脑 + 无数专业助理”的产品结构,同时透露 Google 正在试验的家用通用机器人,或将在未来一两年落地。他甚至断言,“AI 在一年内具备初级工程师能力”。 时间线: 00:00 本期内容简介 00:45 开源视频生成模型 LTX-Video 对比 Wan 2.1 01:59 设计 Agent Lovart 爆火 02:47 Manus 开放注册 03:27 OpenAI 新产品 Codex 04:03 Sequoia AI Ascent Sam Altman 的访谈 06:12 Jeff Dean 的访谈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这是听友群,想听的一个系列,哲学伦理类,还有历史类,我们一个个来! 关于解读书的品类、质量及时长,我们会做进一步改进,想听听你的反馈,下面可入讨论群⬇️ 来自Google NotebookLM解读及音频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谷歌DeepMind最新发布的AlphaEvolve。它不仅能够解决人类设定的问题,还能主动发现数学领域半个世纪都没能突破的矩阵乘法优化,改进困扰数学家300多年的经典几何难题,甚至通过自我进化,优化谷歌数据中心的计算效率。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一切背后的逻辑,是AI通过「自我对弈」和「训练自己的语言模型」实现的自主进化。文章链接:deepmind.google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关于解读质量及时长,我们会做进一步改进,想听听你的反馈,下面可入讨论群⬇️ 来自Google NotebookLM解读及音频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这期有NotebookLM生成,资源仓库包括了各种资料、知识、影视、记录片、音乐、书籍、媒体聚集地,还在持续更新中 仓库链接:(github.com)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最近,红杉资本在旧金山举办了第三届AI峰会,吸引了150位全球顶尖的AI创始人齐聚一堂,并且还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闭门讨论。在这6个小时里,红杉的三位合伙人帕特·格拉迪(Pat Grady)、索尼娅·黄(Sonia Huang)和康斯坦丁·布勒(Constantine Buhler),共同分享了红杉对于当下 AI 创业市场的洞察和预测。 聊天讨论群,微信群二维码(如果进不了,看频道首页,可加个人微信gxjdian入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