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九十年代 #3 - 耳机乐园 嘻哈章节

lost in music

风格: 另类嘻哈,抽象嘻哈,器乐嘻哈,缓拍,迷幻爵士 这几年,熟悉的音乐人去世的越来越多,不仅因为他们本来有名,更可能是这一批去世的音乐人很多跟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有关。我的青春期在90年代渡过。如果没记错的话,在00年代以至于10年代的时候,“90年代”在流行音乐史上似乎是评价不太高的一个年代,不知道这些年风向变了没有。 但对于我来说,90年代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对流行乐的审美倾向和大致框架,相比00年代和刚过去的10年代,对90年代的记忆是立体的有机的:某个朋友在哪堂课上给我的磁带;在海淀斜街还是图书城哪个位置哪个角度买到的,在以哪种姿势蹲地上挑的盘;在哪个和尚大学的BBS摇滚版看到的二手消息。于是,Nick Cave的“Murder Ballads”跟那个冬天路边的积雪联系起来,以至于那张专辑的每一宗谋杀我都直觉发生在冬天,尤其是Henry Lee,死在夏天野外很快发臭发胀了就不美了,必须死在冬天野外的积雪中,跟大兴安岭那样的,在脑海画面中打一下卡,那样至少审美效果比较好,才配得上这音乐,像“冰血暴”或者“真探”(这两都快出新一集了)一样。而“Boatsman‘s Call”则跟Telnet登陆的BBS界面闪烁的字符连接起来,当时在那找到的二手。 回到90年代音乐,每个人的九十年代音乐记忆都是不一样的,我曾经试图以一种公允超然的姿态做过BritPop的主题,效果不错,不过对个人而言,为了某个风格某个命题去为别人收集编辑资料巴拉巴拉,显然不如听自己喜欢的90年代来的顺畅自在,所以纯个人化的90年代音乐分享,跟那个年代的潮流大多没关系也可能有点关系(看你怎么定义潮流了哈哈哈),这些跟我记忆有机关联的音乐,也许跟你的90年代回忆毫无关联,也许有部分交叉,也可能你根本没听过那么古早的音乐。都没关系,有关系的只有一点,哈哈哈,就是歌单永远是听自己自然生长出来的最爽,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应该可以做到给每个人准备个性化的虚拟演唱会或者音乐节,用乐队成员当年的形态和声音,那么每些怀旧九十年代就是我的定制曲目名单和个人化精选,而不是官方发行精选或者热门曲目排行,只关于自己喜欢不关于好坏销量。 继续这个10年前的主题吧,018:90年代我们听什么 之一 和 064:90年代我们听什么 之二。(重听)九十年代,最近脑子里总闪出一个朋友送我的漫画书丰田彻也的《咖啡时间》最后一句话,“喝咖啡去,马上现在!因为人生转眼就过去了!” 回忆我的九十年代,马上现在,在一切已经转眼过去之后,又在一切转眼过去之前。 先来一期带点嘻哈的,但都是比较边缘的货色,90年代中后期年的部分另类嘻哈、抽象嘻哈、器乐嘻哈。相比2000年后的Jazzy Hip Hop,我更喜欢90年代,开场的The Herbaliser是90年代初的英国Jazzy Hip Hop组合,奥地利组合Kruder & Dorfmeister混音的Bomb The Bass,融合民谣布鲁斯和嘻哈的Everlast,还有我喜欢的日本Dj Krush,在印象里,似乎他在90年代的作品后来还少有人超越。Vision Of Art Featuring Company Flow,Company Flow就是纽约前卫嘻哈EL-P之前所在的组合。 跟主流嘻哈相比,还是从小就喜欢抽象……&¥Y%……*(……&T#Y&戴上耳机,我们去想象一个抽象的九十年代,一样有勒索母亲的恶棍,彼此告密的老鼠。 Toshinori Kondo 近藤等則 (1948-2020) 00:00 01.The Herbaliser - Shorty's Judgement (Blow Your Headphones 1997) 05:45 02.Bomb The Bass - Bug Powder Dust (The K&D Sessions™ 1998) 13:06 03.Aphrodelics - Rollin' On Chrome (The K&D Sessions™ 1998) 18:45 04.Archive - So Few Words (Londinium 1996) 24:58 05.Mice Parade - Headphonland The Gangster Chapter (The True Meaning Of Boodleybaye 1998) 32:28 06.Everlast - Ends (Whitey Ford Sings The Blues 1998) 36:52 07.Mr. Electric Triangle - Prada San (Kosmosis Of The Heart 1995) 41:52 08.Dj Krush - Vision Of Art Featuring Company Flow (漸 -Zen- 2001) 46:00 09.Dj Krush & Toshinori Kondo近藤等則 - 舞石 Bu-Seki (記憶 Ki-Oku 1996) 50:53 10.Dj Krush & Toshinori Kondo近藤等則 - 帰幻 Ki-Gen (記憶 Ki-Oku 1996) 55:33 11.Dj Krush & Toshinori Kondo近藤等則 - 波動 Ha-Doh (記憶 Ki-Oku 1996)

60分钟
2k+
1年前

+62. 过期糖水

lost in music

风格:流行/独立 德国独立流行乐队Haerts(不是上个世纪的同名摇滚乐队)的复古迷幻流行开场,pitchfork的评论是: HAERTS 代表了目前类似 Downtown、Vagrant、Glassnote 和 Neon Gold 等准独立乐队名单中的功能性乐队,并且功能性通过可互换性得到增强——这些乐队通常是男女混合乐队,看起来像欧洲人,但听起来像美国人(反之亦然),他们的照片让你无法立即感觉到谁在做什么,在舞台上他们的结构就像摇滚乐队,但并没有真正把吉他放在中心,所以让我们区分差异并称之为“独立流行”。这是2013年“独立流行音乐”的声音,不,这不是拼写错误。似乎已经过时的不仅仅是HAERTS名字的风格化。 刻薄又精准,打着独立流行旗号的音乐已经很多年没怎么进化了,剩下更多是空洞的缝合。好听一点的充作糖水还是良心品质的。澳洲创作歌手+全能器乐玩家Tash Sultana的成名曲Jungle是16年的网红曲,Triple J 2016最热门100首歌曲中排名第三,进FIFA18原声。拉美移民后裔团体Amaru Tribe的Between Two Worlds在澳洲和拉美流行乐建立一种电子化的融合取向。虽然打着爵士乐的旗号且有昆西·琼斯制作(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蒙特利尔歌手Nikki Yanofsky的Necessary Evil (Little Secret)更像一张纯粹的流行专辑。Boomkat是00年代Taryn Manning & Kellin Manning兄妹的组合,专辑《Boomkatalog.One》反响一般,但“The Wreckoning”20年前曾登上过公告牌舞曲榜首,回收。David Holmes的搭档英国电子音乐人Stephen Hilton和波兰歌手Pati Yang在08年合作的一次性乐队,Peroxide代表黑暗向的电子流行乐,这一风味至少可以追溯到martina topley-bird而后至Billie Eilish。 走嘻哈向的“Desperate Times, Mediocre Measures”来自“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LA Salami:“《绝望的时代,平庸的措施》这首歌探讨了我们社会中权力结构的周期性和腐蚀性本质的概念——与我们现实中的所有结构一样,等级结构是由那些发现它的人组成和强化的。通常,强制执行这些结构中非常腐败的元素,有时纯粹因为这可以成为在该结构中支撑自己的主要方法。” 还有一些媒体评价颇高的作品,也混在这期半糖水中,比如Lo-Fi混合电音嘻哈见长的英国独立音乐人Bibio,20年在Warp这张《Bib10》就很休闲,80年代合成器流行,没事,世界大同,万物皆糖水。 00:00 01.Haerts - Night Calls (Dream Nation) 04:00 02.Tash Sultana - Jungle (Notion EP) 09:16 03.Amaru Tribe - Se Prendió (Between Two Worlds) 13:49 04.Nikki Yanofsky - Necessary Evil (Little Secret) 17:33 05.Boomkat - The Wreckoning (Boomkatalog.One) 20:44 06.Flykkiller - Peroxide (Experiments In Violent Light) 23:58 07.L.A. Salami - Desperate Times, Mediocre Measures (Ottoline) 26:58 08.Billie Eilish - Oxytocin (Happier Than Ever) 30:26 09.Billie Eilish - Bad Guy (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 33:40 10.Tsha - Sister (Capricorn Sun) 38:00 11.Masha Qrella - Strand (Woanders) 41:43 12.Bibio - Sharratt (BIB10)

45分钟
3k+
1年前

272. 19/22 梦游航线

lost in music

风格: Ambient/Eletronic/Rock 封面: 阿喵 00:00 01.Ron Trent - Admira (What Do The Stars Say To You) 06:12 02.All India Radio - Wolves Of Orion (The Generator of All Infinity) 10:00 03.All India Radio - Jupiter 26 (The Generator of All Infinity) 14:08 04.Reinhardt Buhr - Prophetic Flight (Arise) 24:45 05.Daniel Davies - Possessor (Signals) 30:20 06.Tangerine Dream - Raum (Raum) 45:10 07.Airchina - Places (LP 3) 用一些偏氛围和IDM的电子乐,拼凑一期适合于短途夜航的乘机背景乐,可以睡也可以不睡那就只能随便听点什么的那么个把小时。 以芝加哥House/Techno音乐人Ron Trent的What Do The Stars Say To You带你起飞,Ron Trent推出了12年来第一张专辑,不仅是最Deep和Soul的House,而是与巴西Jazz-Funk乐队Azymuth、法国爵士融合小提琴家Jean Luc Ponty、意大利氛围前辈Gigi Masin (Gaussian Curve)等电子,爵士,氛围等领域音乐人广泛合作的一张作品,作为声音艺术家,Ron Trent承担起像建筑师一样构建作品结构的任务,为其他音乐人进入修饰和填充提供了框架。 然后是墨尔本的全印度电台All India Radio,重力和加速度把你的飞行之旅直拉上太空,让你以为上错了航班,以至于你回想起多年后当你飞向太空时才记得是当时放错了背景音乐。在17的Space和19的Eternal之后,22年的The Generator of All Infinity终结了这一太空史诗三部曲,回到1997年All India Radio刚成立的时候,这是一张融合太空摇滚,前卫摇滚和电子乐的力作,在11月的《On Pink Floyd》之后,Martin Kennedy宣布结束All India Radio这个项目。 接下来是南非街头音乐家Reinhardt Buhr的预言之旅Prophetic Flight来铺垫平飞时舒缓的氛围,后面的Daniel Davies是经典摇滚乐队The Kinks吉他手Dave Davies的儿子,他与恐怖片导演John Carpenter合作了一系列以合成器和氛围为主的电影音乐,包括Lost Themes系列。这张《Signals》由视觉艺术家Jesse Draxler的作品引发创作灵感,在类似于原生音乐的创作中透露出略显不安的影像化叙事,带你进入深度思考,然后是Tangerine Dream - Raum重回70年代前卫电音经典,给你做个颅内按摩。最后由汉诺威的电子国航AIRCHINA (Nikolai Szymanski)带你平稳降落四方。 另外,推荐The Black Dog的2010专辑Music For Real Airports,一张真正的飞机场氛围音乐,从DISinformation Desk虚假信息柜台到Passport Control出入境检查,从排队等待到延误甚至讨厌的条状灯带,无一不是每次机场梦魇的真实写照

52分钟
2k+
1年前

271. 19/22 梦游

lost in music

风格: 电子/实验 封面: 阿喵 Berghain的驻唱DJ Fiedel和化名Errorsmith(受摇滚先辈Aerosmith启发)的Erik Wiegand有合作多年的项目MMM,21年的“On The Edge”是MMM第一张正式专辑。“两人一改MMM 一贯的紧张氛围,探索了一种更奇特、眩晕也更缓慢的氛围,将他们的注意力从遥远的迷幻转向了舞曲的极端下限。”——Pitchfork。他们参与的电子实验音乐节Unsound非常契合这样的电子乐,其14年的主题是“梦”,另有“浮游”项目把声音和气味连接起来,创造出Noise、Drone 和 Bass三种气味,后以香水形式发布。。。 这期节目就以梦游为主题,从19-22年的电子乐中选择某些类别的电子曲目(IDM, Deep House, Techno, Minimal, Dub,Breakbeat, Ambient, Experimental 以及难以归类的一大串),曾带我盘旋进出迷离、催眠与梦境,引导多重感官体验的神游之境。当关闭多余的光线,这些曲目便是保持舞曲能力之下限,也是拽我回归梦境的另一侧极限。 00:00 01.MMM (Errorsmith & Fiedel) - No Thought (On The Edge) 03:09 02.Plaid - Bowl (Feorm Falorx) 07:52 03.The Soft Pink Truth - Deeper (Is It Going To Get Any Deeper Than This?) 19:10 04.Huerta - All Wild Things Are Shy (Junipero) 23:30 05.Huerta - Waxwing Air (Junipero) 26:56 06.X/O - Hea11Ng Ca11 (Chaos Butterfly) 31:03 07.RRoxymore - At The Crest (Perpetual Now) 36:22 08.Lila Tirando A Violeta, Nicola Cruz - Cuerpo que Flota (Desire Path) 39:57 09.Pole - Tangente (Fading)

45分钟
2k+
1年前

270. 19/22 梦 (或读书背景乐)

lost in music

风格: 电子,实验 封面: 阿喵 00:00 01.Moonface - The White Bull (The Minotaur Instrumentals) Moonface是蒙特利尔独立摇滚乐队Wolf Parade的主唱/键盘手Spencer Krug的个人项目之一,继续他对希腊神话的热衷,以牛头怪米诺陶洛斯为主题发表的器乐作品,相比前作“This One’s For The Dancer”多收录一首新曲“Send Me An Angel”;马林巴和电颤琴在Clocks In Motion等其他音乐人作品里也常见。 05:46 02.Moonface - Send Me An Angel (The Minotaur Instrumentals) 11:00 03.Popp - Dama (Devi) 慕尼黑鼓手Simon Popp第二张的极简主义专辑“Devi” 14:30 04.Tosca - Early Bird (Osam) 20:55 05.Tosca - Entrecote (Osam) Richard Dorfmeister除了经典缓拍项目Kruder & Dorfmeister之外更具实验性的组合Tosca,“Osam“塞尔维亚语8代表第八张真正的Tosca专辑; 28:56 06.Clocks In Motion - Oneira (Oneira) 39:56 07.Valentina Magaletti - A Queer Anthology Of Drums (A Queer Anthology Of Drums) 常驻伦敦的意大利打击乐手Valentina Magaletti的第一张个人作品。她是迷幻流行乐队Vanishing Twin的成员,也是Irmin Schmidt重建The Can Project的鼓手,Sonic Youth 的 Thurston Moore和Steven Shelley以及My Bloody Valentine的Deb Googe也参与其中。 43:12 08.Vangelis - Space’s Mystery Road (Juno To Jupiter) 2001年4月升空目前还在运行的火星探测器“火星奥德赛”因《2001太空漫游》而命名,预计将运行到2025年,主题曲《Mythodea: Music for the NASA Mission: 2001 Mars Odyssey》的创作者Vangelis已经在2022年5月去世,这位希腊电影配乐大师被称为“电子乐届的柴可夫斯基”,《烈火战车》、《银翼杀手》都是Vangelis的代表作。21年的《Juno to Jupiter朱诺号飞往木星》是Vangelis生前最后一张作品,为NASA的朱诺号木星探测任务而做。朱诺号以Juno(对应希腊神话里的赫拉)命名,她是众神和人类的母亲,也是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里的宙斯)的妻子。本期节目选择两首曲目权作引子,这类专辑必须听整张作品。 47:30 09.Vangelis - Jupiter’s Veil Of Clouds (Juno To Jupiter) 52:48 10.British Sea Power - Miss Oranje Disco Dancer (Disco Elysium) 最后以“极乐Disco”原声的“Miss Oranje Disco Dancer”收尾,此游戏原声的另一首主题曲曾在年度总结里推荐过。 ----------------- 通常会有一种基于总体效率考量的“环境——音乐”搭配思路,对于公众它似乎简单准确有效;对于某些个体或者说对于我而言,那会是一种标准、正确而且无聊的限制想象力的障碍。 仅仅就看书一个场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背景音乐,而且应该随环境心境流动变更而无常形。相信自由设置的环境声音或者没有听过的下一张专辑才是更好的,不要屈从于外界所谓的“标准选择”、“智慧选择”。差异、边缘、错落、失序既可以是垃圾集散地也可以是审美创新和想象力的源泉,创造和接收取决于自己。破除听古典、氛围和极简(这些倒可以试试拿去运动)才能看书的套话,更不用说“easy-listening”,e-a-s-y,呃,干嘛不翻译成“您就凑合听”,估计当年憋出这个风格名词的前辈也真不easy。。。跟IDM这个词的发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期节目就是因为三个月前的今天,正好像梦游一样看贡布罗维奇的《宇宙》——奇思妙想的真实写作,“我和他都穿上了长裤子。房间里立即充满了坚决又确定的行动,这行动从寂寞无聊无所事事反复无常的心理开始,所以包含了某种愚蠢在内。。。”顺着天花板上的箭头去寻找宇宙意义的整个第二章笑到肚子疼,于是没有按宜家模式而只是随便扯来些这几年的新靠垫混搭成一次性使用的背景歌单。 在这些异质的音乐语言中,在想象的世界里,体验模仿并适当拼贴出人类的不同情感模式,没有歌词或者含混不明的人声扩大了这一想象的边界,在艺术家创造的框架而衍生出的理念世界里自由切换,飞翔,从一棵树到另一棵,从土地到海洋,再被蒸发到云端。相比之下日常语言已经太过疲惫,在自动循环中耗尽了一切活力,远离它们的所指,断裂且支离破碎,更何况它的无趣和粗陋矫饰杀害了诗意。 先分享一本刚看完的书——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 “讨论了马基雅维利、维科、孟德斯鸠、哈曼、赫尔岑和索雷尔等现代思想史上伟大的“异见者”。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战着传统的智慧,但他们的贡献却远远不为人们所认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创造力量,生动地揭示出这些被忽略和被误解的思想家的真正创见,并以此来捍卫生活多样性的理想和自由宽容的观念。” 上面这段简介也算是精确介绍了此书大意,但仅凭这些文字你是无法体验到阅读伯林观念文论的那种超越叙事阅读的快感。像他所有的作品尤其是讲演类的一样,简洁明了的通俗的聪明的表达,请原谅我引用他对孟德斯鸠的观点,因为白痴教科书上的文字抹杀了一位有趣的多元论者,而伯林将这位启蒙时代的先知复活在我面前。 ———— 孟德斯鸠首先不是被某个唯一原则所迷惑的思想家,他不打算用必须据以阐述一切真理的唯一的核心道德或形而上学范畴来支配和解释一切。他不是一元论者,而是多元论者。。。对他而言,用普遍原则取代感受个别差异的能力,意味着罪恶的开始。他信心十足地为众多不同的生活方式辩解,把其中的每一个都说成受着自身物质环境的制约,遵循着它自身可以理解的发展道路,满足着过那种生活的人类的需要,而且满足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属于另一些时代、另一块士地、有着另一种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另一些文化。这种通过想像力使自己认同于大量生活形态的独特的伟大天賦,不但把孟德斯鸠引向宽容,原谅各种荒谬表现,而且使他有了一种更积极的态度。他是那个时代少数这样的思想家之一,他们把握住了人类道德史的一个关键特征,即人们追求的目的多种多样,常常互不相容,这导致各种文明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以及同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代、同一个时代中不同社会的各种理想之间的分歧,这导致社会、阶级、团体内部,甚至是个人意识内部的冲突。此外,他认识到,既然处境大为不同,既然个人的情况极为复杂,就没有单一的道德体系,更不用说单一的道德或政治目标,能够为人类无论何时何地的全部问题提供解 决方案。试图贯彻这种单一的体系,不管它是多么有价值、多么崇高、得到多么广泛的相信,最终总会导致迫害和剥夺自由。专制“显然是整齐划一的,只靠激情就能建立它,而任何人都能产生激情”。只有处在“不 安”的状态、不稳定的平衡中的社会,才是真正自由的社会:它的成员可以自由追求和选择各种各样的目的或目标。。。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科学的伟大普及者,通过向一切形式的无知和蒙昧,尤其是野蛮、顽固、压制真理、犬儒主义和无视人权的行为公开宣战,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相信,既然存在着物质运动的科学,那么想必也存在着人类行为的科学;凡是掌握了这后一种科学原理的人,一定能够用它来实现他们共同渴望的一切目标;所有这些目标——真理、正义、幸福、自由、知识、美德、繁荣、物质和精神力量,就像孔多塞说过的,是由“一条斩不断的索链”联结在一起的,或至少是彼此相容的;遵照同新发现的有关社会生活的科学真理相一致的原则来改造社会,就有可能使它们同时得到实现。。。孟德斯鸠谨慎的经验主义,他对普遍适用的规律的不信任,他对人类能力的局限性的敏镜意识,所抵御的正是这种“可怕的简单化分子”,他们的思想洁白无瑕,道德纯正,这很容易使他们乐于用抽象观念的名义,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人类送上虚幻的人类行为科学建立起的祭坛。

56分钟
5k+
1年前

269. 19/22 Urban Heart

lost in music

风格: Jazz, Piano Trio 封面: 阿喵 本期推荐的是19-22年一部分三重奏为主的当代爵士。 开场的卢森堡当代爵士三重奏Dock In Absolute在之前节目里也推荐过。我节目一半是两月到一年前准备的,其他更是在一年到十年前准备的,所以有趣的是今天正要发这期节目时,发现正好这两天他们在北京上海bluenote以及杭州香港巡演。 另外还有神神叨叨的高产大师John Zorn继上次的“The Hierophant大法师”之后又发了一张“Meditations On The Tarot”,以十三张塔罗牌为名创作的十三首曲目,演奏是由Brian Marsella领衔的全明星三重奏完成,一耳朵选中第一首“The Wheel”。 其他选曲包括跟John Zorn合作过“天使之书”的纽约爵士乐明星鼓手Tyshawn Sorey领衔的三重奏,同样由鼓手领衔的澳大利亚Ryan Daunt三重奏,芬兰钢琴师Alexi Tuomarila带领的包括知名挪威贝斯手Mats Eilertsen在内的三重奏。Tyshawn Sorey提出过一个观点,不是风格的融合而是艺术家在其间的自由流动,来自特拉维夫的钢琴三重奏SHALOSH恰好诠释了这一观念。在之后的以色列爵士专题里还会继续推荐包括SHALOSH在内的一大票以色列爵士音乐家。 The Bad Plus又换人了,17年Ethan Iverson走人,继任钢琴师Orrin Evans在21年也撤了,乐队从钢琴三重奏改成了加入次中音萨克斯和吉他的四重奏。Orrin Evans在离开之前参与了The Bad Plus三重奏时期最后一张专辑“Activate Infinity”。 00:00 01.Dock In Absolute - Urban Heart (Unlikely) 04:05 02.Dock In Absolute - Floating Memories (Unlikely) 10:55 03.Brian Marsella, Trevor Dunn, Kenny Wollesen - The Wheel (Meditations On The Tarot) 14:40 04.Ryan Daunt - Ups And Downs (Essence) 19:00 05.Alexi Tuomarila Trio - Shapeshifter (Sphere) 25:20 06.The Bad Plus - Slow Reactors (Activate Infinity) 31:10 07.Tyshawn Sorey - Two Over One (Mesmerism) 38:24 08.Shalosh - Onwards And Upwards (Onwards and Upwards)

46分钟
2k+
1年前

268. 19/22 氛围/日本

lost in music

风格: Ambient, Experimental 封面: 阿喵 这期推荐几位日本氛围音乐人在19-22年间的作品: 电颤琴演奏家藤田正嘉Masayoshi Fujita,风格跳出爵士乐而偏向氛围和实验,以脑海中影像氛围引导创作,灵感来自于自然景观动植物以及对应的日本传统万物有灵论,这一创作理念体现在他与Jan Jelinek合作的“Bird, Lake, Objects”等作品,也贯穿于本期选曲“Morocco”所在的专辑“Bird Ambience”。 萨克斯手Patrick Shiroishi演奏风格跨越自由爵士和前卫金属,后来偶然发现其家族历史与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被监禁迫害的历史相交错,又亲历Covid-19期间亚裔所遭受的歧视甚至暴力威胁。这促使Shiroishi在音乐中探索身份和历史,其家族几代人葬于Evergreen公墓,“Evergreen”也成为这张专辑的名字。这位曾认为自己是纯粹美国人的乐手开始思考自己的祖先及其来历,认为“他们每时每刻都与自己在一起”。 被称为日本比约克的“宅录系”实验音乐人辻子紀子Tujiko Noriko也从事实验影像创作,这张“Cr​é​puscule黄昏”构建了一场充满电影色彩的温暖神秘梦境。在此处也恰好完美引向坂本龙一的两首合成器/钢琴极简作品“20210310”和“20211130“,均出自这位大师的卓越终章《12》。 00:00 01.Masayoshi Fujita - Morocco (Bird Ambience) 05:50 02.Masayoshi Fujita - Led By A Blue Bird Into The Mountain (V.A. - Music For Kō) 12:42 03.Patrick Shiroishi - There Is No Moment In Which They Are Not With Me (Evergreen) 22:13 04.Tujiko Noriko - A Meeting At The Space Station (Cr​é​puscule I & II) 33:51 05.Tujiko Noriko - Bronze Shore (Cr​é​puscule I & II) 40:35 06.Ryuichi Sakamoto - 20210310 (12) 47:27 07.Ryuichi Sakamoto - 20211130 (12)

52分钟
3k+
2年前

号外60. 夏夜11 钢琴/雨林/观鸟

lost in music

风格: Jazz, Contemporary 在新奥尔良爵士酒吧驻唱的Sarah Mccoy被Chilly Gonzales发现,首张专辑“Blood Siren”在欧洲获得成功,被法德多家媒体选为年度最佳。以她这首探索美与死亡的“The Death Of A Blackbird”开启这期以钢琴为主的当代/即兴/爵士/极简,其他选曲来自欧洲尤其是南欧,包括希腊钢琴家Vassilis Tsabropoulos、意大利爵士音乐家Enrico Pieranunzi的三重奏和这些年爆红的Ludovico Einaudi、葡萄牙钢琴家João Paulo领衔的爵士三重奏,法国人Yann Tiersen,瑞士歌手Susanne Abbuehl则与另一位法国当代爵士钢琴家Stephan Oliva以及挪威鼓手 Øyvind Hegg-Lunde合作向自由爵士的先驱致敬,多数曲目重新演绎Jimmy Giuffre(在60年代与Paul Bley、Steve Swallow的三重奏与欧洲自由爵士风潮遥相呼应),选曲Great Bird则是来自Keith Jarrett。 00:00 01.Sarah Mccoy - The Death Of A Blackbird (Blood Siren) 02:17 02.Vassilis Tsabropoulos - Tale Of A Man (Promise) 08:17 03.Vassilis Tsabropoulos - Promenade (Promise) 13:14 04.Enrico Pieranunzi, Marc Johnson, Joey Baron - Simul (Current Conditions) 18:17 05.Joao Paulo Esteves Da Silva, Mário Franco, Samuel Rohrer - Bird (Brightbird) 23:50 06.Ulrike Haage - Eismeer (Himmelsbaum) 33:24 07.Yann Tiersen - Porz Goret (Eusa) 38:22 08.Stephan Oliva, Susanne Abbuehl, Øyvind Hegg-Lunde - Great Bird (Princess) 43:20 09.Ludovico Einaudi - Birdsong (Day 2) (Seven Days Walking)

48分钟
6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