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ghtly Open I 69(SO x 杂鱼治)坚持做简单、质朴的事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本期请来“杂鱼治”私厨的owner杂鱼治本鱼和大家聊天。杂鱼治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庄旨在分享美好的副业。它还原食物本身的味道并用一种质朴的精致来呈现,处处体现主理人的克制与分寸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意趣。这种韵味背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坚持了九年的生计热爱如何塑造和打磨了他?家里的阿姨看到清晨5点钟买菜回来的杂鱼,从此对他很好。杂鱼让我们看到,还有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在认真的埋头做事,甚至以笨笨的方式,日复一日,坚持做简单、质朴的事。 一盏路灯,照亮力量可触及的地方。 开篇: 杂鱼治,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每年几次去他同名的小小私厨吃饭,第一次的惊艳到时时想念,全北京最好吃的地方,没有之一。杂鱼本鱼给人的印象偏高冷,与客人维持某种分寸与距离感,没有服务业常见的过分热络。私下里,杂鱼是一个逗比且真诚的人。 02:30 “杂鱼治”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与太太佩茹一起经营的藏在百年胡同小院里的私厨,集老板、主厨、服务员于一身;品牌设计工作之外基于兴趣爱好创立的副业分享美好并贴补家用。 05:30 杂鱼治带来的惊艳:精致与朴实并存,一切回到食物本身。微博没有刻意去做一些营销的努力。 12:00 第一批客人来自朋友,拿出最美好的东西来分享的过程。杂鱼看似家常,但不是没有门槛的,这体现在餐具、厨具、花器、香氛等精微的一一细节。 19:30 审美上极度的克制与细腻。一张桌子、一桌客人。小而美是一种审美选择吗? 21:00闽南菜对食材鲜度的极致追求,需要很放松的吃才能体会其中滋味。返璞归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内寻求的状态。被香料咸辣浓烈宠溺的味蕾,让刻意保留食材本真味道的闽南菜成为一个小众的选择。 25:00 烹饪的能力如何习得?天赋与家传。 34:00 一个天赋热爱坚持九年还能保留快乐吗?将热爱变成职业会不会毁掉热爱?一周只做三桌,其他的时间留给设计,从食物中抽离。润物细无声。 38:00 高冷与距离感是一种策略吗?最初两年很难熬,特别在乎客人的反馈。踩过各种坑之后,唯一的选择是真实。真实但诚恳,在杂鱼的审美选择上处处可见。臭脸是一种自我保护。 43:00 家里的阿姨发现清晨5点钟买菜回来的杂鱼,从此对他很好。 47:40 做乙方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这永远是一个trade-off,自由的背后是有代价的。 49:05 除了奔跑还可以跳舞,但是同样,不追求速度和胜利,而是过程好看与创意,也要付出代价。 52:10 九年当中有沮丧和困惑吗?每天都有。食物只是一个介质,从中看到的人生。 57:00 杂鱼的菜单上最喜欢的菜——似乎很符合峰值一结尾规则:评估一段经历的时候,往往记住的是这段经历当中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的部分。菜单的安排有轻有重,按照一种韵味感来设计。 1:00:10 蔻蔻是杂鱼治的长期客人群体代表,懂得它的美与专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03:14 “爱就是在一起吃很多顿饭”。在杂鱼度过的美好时光。关于做饭与爱的回忆。 1:12:00 如果有了赚钱的快捷方式,还会继续做杂鱼吗?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在认真的埋头做事,甚至以笨笨的方式,坚持做简单、质朴的事。 1:15:40 新年想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对自己更好?和带着伴侣佩茹去旅行,看更多的东西,和更多有趣的人聊天。 1:17:30 和24/7在一起的伴侣和拍档如何相处?留给自己足够的空间。每天留给自己一个静息的时间。 1:22:40 创业的繁华与small business owner——希望自己是一个灯塔、一盏路灯,照亮力量可触及的地方。 1:23:30 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吃具体的饭。 本期音乐: 《日常》 茄子蛋
Slightly Open|68 2023,决定陪伴你们十年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你有坚持过十年的事吗?你会许下十年的承诺吗。站在23年的开头,我们想做个十年的约定。关于这个郑重的决定,希望你能听到。除此之外,我们仨也认真回顾了22年的愿望和实现的情况,那些闪光的时刻,艰难的时刻,最爱的一期Slightly Open,最喜欢的书,都有聊到。当然也分享了23年的计划。新年的意义全在于此,坐下来,和最好的朋友聊聊天,希望你喜欢。 —— 00:30 新年特辑及我们今年的主题 03:00 Slightly Open的十年之约 06:06 Coco生日小作文的故事,承诺永远和承诺十年哪个更容易 07:48 前半生你有哪些事是坚持了十年的 13:28 薇有一个理论:由于世界的飞速变化,所有关系都不应该用婚姻或某种社会性契约来绑定,每十年应该有个renew的机会 19:00 按下录音键后,想到有一个话题“如果碰到十年的自己,我们会说些什么”,要强的通过远程补录了一段。这段音质有些异样,也请包涵 29:00 2022年我们都立了什么flag,都完成了什么? 40:22 让我们聊聊2022年我们记忆中闪光的时刻。我们一起看过的展,一起漫步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一起爬过的山,一起沐浴过的神奇光线 49:38 一则让我们非常感动的听众留言 50:30 去年哪一期Slightly Open你印象最深 54:19 2022年你最艰难的时刻有哪些? 65:20 来吧!让我们展望2023年,你有哪些新年计划? 75:00 活得非常松弛会是浪费天赋嘛? 83:00 2023年如果要做一件事更对得起自己,你的那件事是什么 89:15 他们写了个详细的rundown要去放鞭炮! 90:10 2022年你看过的感触最深的,想要分享的书 —— 书籍/作品: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张笑宇,《技术与文明》 埃默·托尔斯,《莫斯科绅士》 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汪民安,《论爱欲》 克洛艾·本杰明,《永生者》 保罗·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 本期音乐: ReSound Wave - スケッチブック Arr. - 坂道の上 本期互动: 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你的想法、感受、你的十年故事、你的2022回顾及2023年计划
Slightly Open|67(SO x 星谷营地李海波)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李海波,星谷营地主理人。原喜马拉雅副总裁,创业十余家公司,两家上市,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客座教授,发烧古典音乐三十年。一个盛大聚会举办爱好者。薇薇的好朋友。这期我们难得离开北京城,到山中的营地中来,在夕阳下、山野间下跟海波聊了聊,他过去的这些年,手里正在做的事,他的热血、好奇与以善为始的人间理想。 —— 00:10 我们在特别的星谷营地,一掌接山中秋色,一掌接温暖室内的房车露台上,跟海波录制了这期节目 02:25 十多年前薇薇和海波两个热血新闻青年的神奇相遇 06:05 在媒体的黄金时代,一篇文章,一篇报道,一次采访,能够影响时代的进程甚至一波人的命运,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08:15 “你只要去发现真相,并用擅长的方式去传播,就是记者,你手里有一部手机,你是个表达者,你就是记者” 09:50 海波相对正式的自我介绍——斜杠老青年。记者/乐队/设计师/画画/家具公司/音响公司/互联网公司。投资过35个公司,干过18个公司,死掉14个,2个上市了。没有长性,“最近,我最喜欢干这件事”就够了 11:14 人生偶像苏东坡,张岱。海波没变的“核儿”,变了的视角 15:05 吃过的那些亏,踩过的坑,都是我的财富 17:08 世间万物,如果不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都是做不成的;Patagonia善举背后的价值观 19:10 第一笔的创业基金的奇遇——菩萨畏因,众生畏果。2000到2008年,我接待的四百个毕业生 24:19 早年那个地下室也许就是海波DAO的雏形。DAO由价值观,组织形式及规则制定者三部分组成。其顶层是价值观,共同愿景。所有的创业从开始之初到最终成型,常常是两码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补坑。 28:07 营地目前的阶段是DAO 1.0阶段,基于共建共享思路之上的商业实验。 35:00 这个项目我筹备了好久——筹备了一个多月! 38:38 聊了一会儿就知道为什么你和薇薇是好朋友 42:10 很多事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不要被质疑那个你认为的意义 47:30你做过令你后悔或遗憾的决定吗 51:10 “关押我的黑社会老大最后买了一台我的音响”。世界上本没有坏人,是制度漏洞让人有了坏的可能性。 54:30 我不教育孩子术,教他们真善美,强身健体,是非曲直,如何学习 56:00 以善为始的理念是天生的还是逐步塑造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三十年努力,如何从容面对生活? 60:55 灵魂伴侣,学术伙伴,两个人有太多可说的话了。在云南坚持做精准扶贫探索十几年的妻。 66:24 明年如果做一件事,对自己或身边的人更好一点的话,你要做什么? 68:30 一次有惊无险的意外 —— 书籍/作品/课程: 苏东坡,《定风波》 张岱,《夜航船》 Ray Dalio,《原则》 《孙子兵法》 万维钢,《什么是爱》 本期音乐: 张尕怂,《黄河尕谣》 本期互动: 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你的想法、感受,以及未来你希望讨论的话题
Slightly Open I 66 如何在无序的世界里建立内在秩序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本期录制在防疫放开、北京成为一个大羊圈之前。后来的故事长城内外同此凉热,SO的小伙伴也无一幸免,齐齐倒下。目前还在病去抽丝中慢慢拨茧。尽管如此,这个话题似乎变得更有意义——如何在一个无序的、充满不确定感的、甚至是受伤破碎的世界里,建立一种内在的秩序与确定感?上一次你感到被这个世界深深爱着,是什么时候?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感,这个确定,可以是自己的内心。 愿你保持学习,保持创造,保持觉知。愿你目光坚定,内心温暖。以良善的心对待这个世界。 欢迎订阅小报童里柴与Coco的专栏:《老柴的来信》、《为何喜欢》 开篇: 最近被无序感和不确定感包围,陷入焦虑沮丧与茫然无助。怎样在无序的世界自我保护与自救?比如家里有没有应急包,要不要储备大白服?遇到火灾这样的紧急情况有没有逃生避险知识?内心的自救呢? 10:50 为躲避风控四处逃窜,有家不敢回 14:20 居家期间建立秩序感的大招:掘地三尺深度清洁和大搞伙食建设,将乱世里的安慰交给胃。 15:00 收纳整理。家里不整洁无法思考。 22:00 一日三餐,一蔬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23:15 戒断社交网络,与老人和小朋友交谈。社交网络是放大器,放大焦虑感。回到具体真实的生活里,回到生活的本质。 29:40 柴和Coco在《小报童》上各自开了专栏,开始持续写作。什么是小报童?《老柴的来信》与《为何喜欢》——独立观点的输出与沉淀,把时间花在持续的探索与追问,通过自我表达试图为生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来对抗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感。 39:50 创造是对抗无序的一种方式,一种自我救赎。 42:00 每天给朋友的宠物画一张画像。对他人释放善意。 46:00 了解外面的世界与在这个嘈杂的世界给内心创造一个隔绝的空间之间如何平衡? 49:00 我们有表达美好的权利,我们也有保持沉默的权利。 53:00 把每天的时间模块化,每天坚持拿出时间做一件事,学点啥 55:50 保持诚挚与善良,即使没有被这个世界善待 1:02:00 上一次你感到深深的被这个世界爱着,是什么时候? 1:04:00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的东西,这个确定,可以是自己的内心。 1:05:00 保持学习,保持创造,保持觉知。心存美好。 本期音乐: <Frosty the Snowman> Fiona Apple 本期思考: 上一次你感到深深的被这个世界爱着,是什么时候?
Slightly Open I 65 (SO X 乌云装扮者)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对得住自己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乌云装扮者,双子座,持续写作者,曾在GQ杂志中国版担任编辑,抓住纸媒时代的余晖。三年前创业开了一间独立书店Jetlag,成为他快速运转的载体与燃料,也让他失去想和谁吃饭就和谁吃饭的自由。本期与乌云聊聊书店、写作、旅行、成长,以及人活一世,是要对得住家人,对得住社会,但是只有很少很少人,对得住自己。 开篇: 谁是“乌云装扮者”?——是这样一群人,“精于伪装也忙于漂泊,潜藏在乌云里,蓄势待发”。躲在幕后的那个人。 04:50 “我和我关于未来的六个高度共识”——乌云送给三个小伙伴他的第一本书:《我很好啊,妈》 08:40 Globalist乌云开的Jetlag书店——“新生活是你即将去向的荒野”。Jetlag 是怎样的一个书店?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旅行,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站台,它接纳全球的旅行者,在这里找到自己熟悉的国际报刊、杂志、画册,就如同踯躅在柏林的街头、巴黎的街头,一种似曾相识感。 15:35从开业那天起做独立书店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一个书店如何支撑下去? 20:00 独立书店v.s.网红书店,说到这个忽然很愤怒。 23:22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风滚草”们,书店是找到同类、安放精神的地方。 30:40 做媒体人生的密度极大,一种被消耗感。做实体是非常不同的一种体验,30岁之后找到让自己快速运转的载体与燃料。 36:20 内心的涌动。探索与度量怎样交付、表达自己的生命?主理人经济的涌现。 45:50 回到金句频频迸发的乌云的书。“评判人成功的标准不再是你奋斗的成果,而是你有没有时间回家吃饭”。乌云惊叹:“靠,我也太会写了吧!” 49:36 同事的一句话,对乌云的影响很大:“人活一世,是要对得住家人,对得住社会,但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在考虑是不是对的住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的天赋、身体和本性”。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很少把自己摆在前面。 51:50 大部分的年轻人其实都没有什么意思。 55:05 去镶着金边的纽约出差与新概念作文大赛,“小镇做题家”在飞机上看到帝国大厦的高光时刻。 1:04:00 在北京每年都有进步的刻度是——每年换一个更好的地方住。 1:08:00 每天被招商银行的工资余额短信叫醒。 1:10:00 书店老板的生活就是没有私生活。 1:14:00 每个人的“帝国大厦”时刻。 1:27:30 “现在就是以后” ——因此不要辜负现在 1:30:38 身份认同与阶层压迫——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恰恰是那个独特的自己 1:35:30 imposter syndrome , 羞愧感让我们停止发问 1:42:00 打压式的中式教育,改变先从学会夸奖开始,夸奖自己、夸奖别人。 1:50:00 你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吗? 1:53:00 如何定义严肃文学? 1:56:50 理想中的书店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商业。人们通常对书店的关注只有两次,一次是书店开业的那一天,一个是书店关门的那一天。抛开商业谈书店就是耍流氓。 2:03:50 还有哪些喜欢的书店? 2:07:00 德国的大森林里阳光撒下来,有一种超级马里奥捡金币的感觉。 2:09:26 麦田里没有守望者,只有拍照的人 2:11:45 明年想做点什么,才算是更对得起自己?薇薇:开始写作,去婆罗门岛看红猩猩;Coco:把每个清晨还给自己;柴:更自律地投入事业;乌云:拿出更多时间陪老妈 本期音乐: <Modern Loneliness> Lauv 本期思考: 书店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Slightly Open|64 (SO X 吴小飘 X 戴显婧)把人生的一切推倒重来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你遇到过把人生的一切(主动/或被动)推倒重来的时刻吗?这期我们跟老朋友小飘和戴戴(@戴显婧Amos)聊gap year,但更是聊,“被卡住”的那些黑暗时刻,你如何度过。求诸咨询师,大自然,朋友,历史,或更求诸于己。接纳自己的脆弱感,接纳自己的“不能够”,接纳正能量是有限的,更重要的,在海浪沉浮里,找到真实的自己。 开篇: 00:20 返场嘉宾吴小飘的housewarming party和我们本期的主题 02:42 小飘:我是怎么被推倒的。“当一切静止时,内心那些细腻的恐惧反而一一浮现” 08:40 冲浪是帮助了我的那件事。“你看见海天一色。每个海浪涌过来,都是大海的呼吸” 16:40学会什么样的天,做什么样的事,学会听人话 24:40 你们都有过按下暂停键的经历吗?Coco说那像是一种预演,薇说那是一个重启的过程 36:21 “我每次都觉得触底了等反弹,结果还能往下探” 37:37 戴戴:等你真的感到成长时,你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柱子,一个定海神针 42:12 破罐儿原教旨主义,“罐是越摔越得心应手,经历那些后,你会更豁达,你也会习得无欲则刚的智慧“ 46:47 不破不立是痛苦的,那之后,你根植大地,两脚踩地 48:00 当你埋头向前跑,到底是被追赶着,被裹挟的,fomo的,还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往前跑呢? 52:45 被迫慢下来的生活教给我的事 56:00 接纳自己的脆弱感,接纳自己的“不能够”,接纳正能量是有限的 61:17 相对于接受自己“不行”,以前我还有个问题,是不相信“我行”。打网球和跳swing的故事。武志红的“全能自恋”和冰山理论 63:33 一个很和平的薇。该自信时自信,该认怂认怂 66:28 完全不接受自己摆烂的Coco来讲——真正脑袋撞墙的时候是很疼的,但我逐渐切割掉我不擅长的事,逐渐笃定了我一直以来的坚信。作为一个人,即使他人觉得我执拗、倔强、不会用支付宝,但我还是用呼啸而来的爱接受我自己 72:00 网球和高尔夫、跳舞教给我们的事,如何“松弛地专注” 81:20 破罐破摔也分两种模式:你是要不破不立,还是要逃。也别被狼追着跑,也别瞎摔,要带着觉知摔 86:50 当我们的内在没有被意识到时,它会以命运的的形式体现出来 87:30 重要提醒:主动摔罐子也是有前提的,还是要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有累积,有帮助,有步骤地来。当你把时间的长河拉得足够长,也去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路。求诸运动、大自然、历史都是很好的办法 94:15你们每个人理想的gap year是什么样的? 103:45 真实的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你,真实的长大,真实的我们 本期书籍/课程/演讲: 武志红,《全能自恋》 迈克·A. 辛格 ,《臣服实验》 中岛美嘉,《曾经我也想一了百》 本期音乐: 《头上的包》, 何勇 It's De-Lovely(Album Version), Robbie Williams 本期思考: 你遇到过把人生的一切(主动/或被动)推倒重来的时刻吗?或者留言跟我们分享下你的Gap时刻
Slightly Open|63 (SO X 李君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我们近期机缘巧合关注到了一本艺术史相关的新书,叫《艺术史的另一半》。它创新的地方有很多,譬如题材是艺术史上缺席的女性艺术家,譬如表达方式是用文字与漫画结合的活泼形式,譬如每章内容背后都有很用心的故事和彩蛋。但最令我们感慨的是那个视角,从理所当然却被忽视的女性视角,去探索艺术史开展以来,女性创作者的困境和结构性原因。以史为鉴,也启发此刻的我们。 (本期有福利!评论区发表你听过这一期的任何的想法,我们会抽出两位听众,各送出一本由本书作者君棠和垂垂签名的《艺术史的另一半》,快来踊跃发言吧!) 开篇: 00:15 关于《艺术史的另一半》和其作者君棠 04:34 你是怎么起心动念决定写一本关于艺术史上的女性的书呢? 05:45 琳达·诺克林那个“明知故问的蠢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09:55瓦萨里《艺苑名人传》中女性艺术家的寥寥体现以及书籍对艺术史的影响 12:29 科学界对应的女性比例过低的情况。谁在制定标准,谁掌握话语权,谁在定义和书写历史 14:15 第一个画工作中的自画像的艺术家——卡特琳娜·范·海默森。以及当初的女性艺术家在行业中获得成功的几要素:艺术训练的机会、家庭支持、固定的欣赏你的客户群、行业认知和权威认证 17:23 书里的艺术家是如何选择出来的?这些艺术家都有什么共性? 21:45 “我们希望这种历史上的缺席被反复呈现” 25:10 俄罗斯的伦勃朗玛丽安·冯·韦雷夫金和她被刻板印象限制的遗憾的艺术人生 28:20 作为本书作者,你认为历史上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呢——艺术训练、缺乏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坚定的支持者)、信心问题(历史原因/科学界的情况/当代职场情况) 31:18 科学界的The Leaking Pipeline of Women’s Academic Careers 36:12 君棠,你自己怎么样呢?你的家庭和生长环境给予你足够的支持吗? 38:20 关于女艺术家的另一个角度:画《春宫图》的葛饰北斋和女艺术家们勇敢的自我解放、艺术家们的道德困境 42:50 我们的现状有所好转吗? 46:40 在家里有哥哥或弟弟的情况下,你们成长中父母对你们会有不同的期待吗? 52:20 职场上的女性生存现状,比如,育龄女性有没有受到歧视? 53:55 女科学家们的婚姻现状 57:43 “书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忽略“,你在书中刻意忽略了什么? 67:00 女性艺术家的女性身份,到底是要避开还是强调 69:45 在罗丹的情人以外,我首先是卡米耶·克洛岱尔 72:53 看完这本书,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位艺术家? 78:46 对于君棠来说,哪个艺术家对你鼓舞最深?为什么是路易斯·布尔乔亚? 81:20 这本书是写给谁的? 83:50 玛丽·卡萨特,“我就是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84:30 “何为伟大?”君棠的答案;下一本书的计划以及东方女艺术家 89:45 我们为什么以漫画的形式去呈现,因为希望女性艺术家也能以符号的形式实现流行。关于书中的小黑人儿的构思,包豪斯学校的故事 92:50 在有全职工作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坚持下来写这本书的呢?遇到过什么困难吗?这个过程对小朋友们有些什么启发 101:10 我们都怎么看待自己很想做的事情呢? 106:00 君棠和垂垂在书稿完成的过程中,友谊有什么样的变化 107:30 本期福利! 本期书籍/文章/演讲: 李君棠/垂垂《艺术史的另一半——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琳达·诺克林《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瓦萨里《艺苑名人传》 Virginia Woolf 1931年有关“杀死家中的天使”演讲 本期人物: 琳达·诺克林/瓦萨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卡特琳娜·范·海默森/安吉里卡·考夫曼/毕加索/玛丽安·冯·韦雷夫金/波洛克/管道升/葛饰应为/薛素素/陈薇/屠呦呦/李·克拉斯纳/贝尔特·莫里索/尤金·马奈/爱德华·马奈/莫扎特的姐姐/舒曼/勃拉姆斯/克拉拉/卡米耶·克洛岱尔/李清照/梅里安/达尔文/路易斯·布尔乔亚/玛丽·卡萨特/达利/玛格丽特/弗里达/康定斯基/保罗克利/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 本期音乐: 3 Romances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22 - 1. Andante molto/ 克拉拉·舒曼 本期思考: 你认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呢?这个话题对于此刻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Slightly Open I 62 执事店与男色消费时代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本期和大家聊聊执事店。你去过执事店吗?它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提供了怎样的服务?由此延伸的话题——我们如何看待男色消费?如何看待用消费的方式购买情绪价值与对冲孤单? 怎样的陪伴才算是真正满足我们需求的陪伴?弟弟可以吗?AI可以吗? 陪伴的需求可以拆分吗?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对象,冬日暖心,安放孤单。 开篇: 薇薇最近体验了一把执事店,期间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迫不及待的回来与大家分享(要是能众筹体验工本费就更好了……)执事店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啥人可以当执事?执事们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执事店的大致消费水平? 04:30 执事店有哪些游戏规则? 06:30 零零后为啥喜欢和姐姐们谈恋爱? 09:30 执事店和女仆店、女仆咖啡有啥区别? 13:50 你会去执事店吗?为什么?执事店提供了一种怎样的服务? 18:30 执事也可以是女生 19:10 执事店的观察:零零后的生活 20:40 执事与sales的相似天赋技能——伺候“局”。帅哥不一定能当执事,但执事通常都很帅,不仅看着养眼,伺候“局”的能力也超乎常人。 22:00 执事店的主要消费人群是谁? 26:13 执事店和情色工业到底有没有关系?如何看待男色消费? 42:20 颜值兑现与身体兑现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伦理思考 47:10 执事平均年龄是零零后,为什么执事没有大叔? 53:50 会复购执事店吗?为什么去执事店会引发尴尬? 56:50 壁咚沉思与我们被异性的哪些特质吸引?颜值在吸引力中的排序 59:35 会和弟弟恋爱吗?喜欢和不喜欢弟弟的100个理由。 1:07:10 执事店提供的陪伴是与孤单的对冲吗?我们拿什么对冲孤单? 1:10:24 执事的陪伴能被AI取代吗?戏剧《偶然的必然事件》呈现的关于AI陪伴机器人的伦理思考与道德困境 1:14:25 花钱买来的陪伴值得珍惜吗?情感价值是不是能够用货币价值交易? 1:17:00 对于陪伴的需求是否可以拆分? 1:22:00 什么样的孤独是健康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对象,安放孤单。 本期剧集: 《全裸监督》 本期戏剧: 《偶然的必然事件》繁星戏剧村 本期音乐: 《恋上你》山本康太 本期思考: 你会去执事店吗?为什么?
Slightly Open|61(SO x 白雪)在比惨时代,大大方方做白美好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这期节目是在画廊录制的。10月7日,我们和Slightly Open Family的伙伴们一起来到这幢市区深处树木掩映的小楼,一起看了由本期节目嘉宾白雪策展、我们往期的嘉宾戴显婧,与树密谈作品展——《看得见树的房间》。 一场私家沙龙,一席赤诚对话。 更多内容,欢迎收听。 (关注白雪,可以搜索公众号:白雪希尔维亚) 开篇: 谁是白美好?她叫白雪,「Fun Matters」及「一时画廊」的创始人。一个年轻时从投行转行去学艺术史,然后一脚迈入艺术行业的同学。一个没有什么恐惧的人,一个可爱明亮又绽放的美好本体。 01:00 白雪的自我介绍及Coco讲为何有这期 03:15 艺术工作者是什么样的?我们是否会对他们有刻板印象 05:40 白雪是如何从金融从业者转型成艺术从业者 10:14 作为策展人和画廊主理人,白雪如何选择艺术家 14:42 「Fun Matters」及「一时画廊」从何而来 18:15 你的“轻松”是天生的吗?白美好的由来 19:10 请教专业人士,我们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在墙上挂什么? 26:50 Coco作为收藏者是怎么选画的呢 34:08 你作为画廊主选择画作的标准和你作为个人藏家的标准有所不同吗 38:00 “素颜“的画廊主理人 39:20 什么样的人在你心中可以被称之为“艺术家”呢 43:50 你跟你代理的艺术家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展览作为艺术家和策展人共同的作品,双方应该如何合作 50:40 你身上的非典型性会在艺术界碰壁么 53:30 “不是艺二代,但爸爸支持我开画廊?”的家庭故事 58:50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成熟了呢? 65:40 白雪在那么忙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表达欲呢 69:10 你还向往爱情吗 71:10 无论你还是你合作的艺术家,没有创作灵感的时候怎么办? 81:24 白雪目前比较大的恐惧有什么? 83:00 作为艺术从业者,职业带给你的痕迹和benefit是什么?我们各自的职业都带给我们什么 90:10 戴显婧与树密谈作品展——《看得见树的房间》,来自策展人的介绍(就到十月底!) 92:50 我们各自讲讲对这个展的感受 104:45 关于看艺术展习惯的讨论 107:10 最后关于入门级的艺术爱好者,在收藏产品时还能做什么,有哪些地方可以去了解 本期书籍:《月亮与六便士》 本期影视:《Once》、《大秦帝国》 本期音乐:Adele-Take It All
Slightly Open I 60 友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返场版)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关于友情的返场版。在上一期耸动的标题下,大家反响热烈,声音繁杂,一不留神还上了某宙首页。也免不了有小伙伴对号入座找寻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近距离的审视友情,也审视自己。我们不知不觉中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去理解朋友的需求?这种理解常常很片面。是否所有的关系最终都是一种需求的交换?在友情中我们如变色龙般呈现多面人格?如何面对友情中的摩擦与冲突?友情是排他的吗? 我们在友情中看到了什么? 友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愿友谊地久天长。 开篇: 关于女性友情,为啥要返场聊一期?继续上一期没有聊尽兴的部分和反响之下新的看见。友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02:30我们常常从自己需求出发去理解、标的朋友的需求。这种理解往往很片面。 04:30如何送出一个朋友心仪的生日礼物?用TA们送给我们的礼物反推。大多数人精心给朋友准备的礼物,其实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 07:40推己及人以及推人及己。 18:30 关于扮演“白莲花”——我们为对方努力呈现的自己认为最好的样子,在友情中最被接纳的样子——真的吗?白莲花状态达成有效性其实灰常难以验证。 11:25 miss out syndrome: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存在于每个微信群里。 17:35在友情中看到“力的反作用力”——施予爱与温柔以待往往收获爱与温柔,而恶意往往收获恶意;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20:40 我们在友情当中都是变色龙。在不同朋友面前呈现出不同的自我(Self)与多面人格,感到被接纳的时候更放松、更接近我们本来的样子。相似的灵魂是否只是自己的影子在镜中的反射? 27:00 如何看待“友情无用论”?是否所有的关系终极都是一种需求的交换?都建立在满足彼此的需求的基础上,包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只是这些需求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的层级不同?这种看法将一切的关系消解掉了? 30:50如果一个友情没有任何价值输出,这种关系能维系吗?具备社会功能属性、功利目的的友谊一定不好吗?在友情中追求“无用”也是一种自我设限。 36:00 如果朋友变成植物人,无法提供任何价值、不回应我们的需求,还是朋友吗? 38:50 友情中我们看见自己。友情照见我们的匮乏与不安全感。 40:20 友情是一面镜子,在不同的友情中看到我们不同的需求。友情是一个试金石,真正的朋友会在人群中认出我们,接纳我们本来的样子。 44:00 Still water runs deep. 有些朋友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必要发光”。 47:40 如何面对友情中的摩擦、张力与冲突?建立边界——友情分级论。 50:20 不对朋友的情绪负责,被粗暴对待的时候及时喊停,甚至离开现场。 55:40 不能喊停是因为怕失去。 57:37在什么时候我们能更好的自我保护、守住底线?攻击有时候带着不易识别的外衣。攻击戳中软肋的时候比较不容易淡定。 59:20 坦诚并不一定总是真诚,坦诚有可能带来伤害,坦诚有可能是因为不在乎、因为有倾诉的需求或者卸掉内疚带来的内心包袱。 1:01:00 我们最初最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一个人具备怎样的特质更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好玩、江湖侠义、深情(体谅、温情、被打动)。 1:20:00 《friends》里的友情桃花源——一生遇几知己足以?年纪越大朋友越来越少?朋友走着走着会走散。 1:13:00 每一个人生阶段截流下来的朋友。长大后的朋友从何而来?网友、播客嘉宾、主动找来的朋友。能够主动向吸引你的人发出友情邀约是一种能力。 1:18:40 友谊有排他性吗?友情与爱情的差异。要不要让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互相认识? 1:20:40 好友聚会最合适的人数?最好的沟通组合是几个人? 1:23:50 友情中的关系对等和优先级排序 1:24:40 哪个更标志着一个友谊的健康程度?松弛做自己,还是关系对等? 1:27:47 让友谊长久维持最重要的因素?被滋养、得到成长;回到童年像小朋友一样尽情玩耍 1:31:16 友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本期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
Slightly Open|59 一个人的私德,应该被纳入我们交朋友的标准吗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女性友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其实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在朋友的交往当中,那些明亮的部分,欢快的部分,浓情的部分都是我们享受且交口称赞的。但同时我们无法否认,也有那些被困扰的部分,幽微的部分,没有被充分讨论所以压缩在情谊和理性的褶皱中变得有点古怪的部分。这期我们坦诚,勇敢,真实所以有些不够流畅地,来聊聊女性友谊。 开篇: 我们从Coco在友谊当中一个困扰的命题聊起,“一个人的私德,应该被纳入我们交朋友的标准吗?” 02:00先说说,什么是“私德”? 03:45 我判断我的朋友,只以我的所见所得为标准,这样够吗? 06:05 关于孔子的“友直友谅友多闻” 07:40 “私德有问题到底能不能做朋友”辩论赛开始,请听双方辩友的激情陈述! 12:40 一个活生生的公众人物的私德问题 14:40 朋友的分层论、抽屉论 18:45 如果一个人对全世界都不好,但就对你掏心掏肺地好,Ta是你的朋友吗。Ta可以一直被信任吗? 23:00 所有的事都很复杂,要放在具体的事里去看 24:10 一起长大的朋友,是被“分配”的 31:45 自曝一个关于鱼和友情的批斗大会,一个对钱不敏感人和一个抠门的好朋友,一个喜欢点full set的朋友 36:45 对方的缺点恰好都是你不太在乎的时候,你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41:00 关系伤害、冷漠、躲避、孤立的杀伤性也许更强 45:00 关于恐惧和愤怒、社会对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 47:10 蔻蔻把一个人挪出友情的点 48:10 关系绑架、孤立和排斥 51:15 在友谊中还很重要的是——我有没有被全然被接纳 52:50 对于朋友俯视性的打击(甚至bully)如何建立边界感 56:0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叙事方式,每个人也在友情里有讲述的故事,我要学习友情祛魅 60:15 “友直友谅友多闻”对你来说有排序吗? 63:10 你是谁的紧急联系人 64:56 讲讲友情中你感受过的巨大能量的经历 73:05 总之,我们没有结论。日常人们讨论友情没有爱情多,但其实它非常重要,有时候比爱情更重要,希望我们都在友谊中舒展,快乐 本期书籍: 《猫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本期电影/电视: 《这个杀手不太冷》 《Killing Eve》 《无间道》 《Gossip Girls》 本期音乐: おうち吃茶(来杯奶茶) – Canappeco 备注:我们录完节目后,发现对友谅的理解错误了,应该是诚信的意思,希望不要误导大家。在此说明致歉,大家先领会讨论的意思吧!如果你有关于友谊的任何想法或故事,欢迎留言给我们!
Slightly Open I 58 (SO x 田川)爱的安放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 本期摘要: 本期与凤凰卫视主持人田川聊墨脱,以及大自然的智慧教会我们的一切。川有一种高挑沉静的美,远远走来如一只长颈鹿在非洲大草原的地平线缓缓踱步。由墨脱说开去,我们聊爱的安放、爱的拆分、爱的克制、爱的走近与逃离。希望大家人生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都仍能遇见第一次,带着初见的心情,对待你的爱人。 开篇: 与田川的相遇,让美好的北京秋天辽远而清澈。墨脱,最后的人间秘境。“世界上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全世界”。珍贵它的美好,也因为它的美好而克制地接近它。并由此引发的思考,有关爱的安放,爱之深而情却,爱至深而保持距离。 04:30墨脱的缘起。 07:40 墨脱教会我们的生活的智慧。 08:48 美好的事物经不住走近、践踏与破坏。真正的爱不一定要近距离的接触与拥有。云南凤羽也是这样一个遗世独立的存在。让人爱上它的同时,又担心接近它反而会破坏它的美好。 11:28 克制的接近。田川为深圳双年展有关墨脱的设计。 16:10 墨脱有400种兰花,有高达76.8米的巨树群(不丹松)。兰花因其身姿美好被摘下,如同爱带来的伤害。 20:39 用皮肤呼吸的小青蛙的故事。兰花与青蛙才是雨林的精灵与真正的主人。 23:00 人类的无知与傲慢引发的对自然的践踏与破坏,也因此被自然反噬,留下一片死寂——《寂静的春天》。 27:20田川为深圳双年展做的有关墨脱的设计。通过一个长长的梯子爬上去才能走近与观看墨脱。 32:10 墨脱成为一个爱的安放之地。 36:52 此时生命里最大的功课是什么?Coco:重整自我秩序和价值体系。 43:50 川:最难的是看见和接受自己。 47:25 薇薇:重新找到自己此生的使命。我们为何而来?能留下些什么? 51:40 不爱说话、不爱表达的川以说话为生。为墨脱表达的时候,是生命的礼物。过程的艰难,有一点点光挤进来,就会往前走。生命不辜负认真生活的人。这赋予了slightly open新的定义。 56:20 吕植是谁?一个包容的、开发的、动态调整的人。20年之后我们想成为的样子。一个不在现场却被多次提及的人。 1:02:00 大自然告诉我们,没有一种生命可以独立存在,世间万事万物互相依存,构成一张生命之网。 1:05:00 人为什么需要爱情?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为什么有人会迷恋虐恋?精神与肉体之爱是否能切割? 1:08:00 肉体之爱是否只能以精神契合为前提?女性的特质让我们不容易将需求拆分。很多优秀的女性长期单身,往往是在等待、追求一种理想之爱,它灵肉合一,承载我们所有的核心需求——情感、心智与身体的匹配。 1:11:00 拆分需求的爱如何被安放?这是不是一个how的问题?Open relationship成立吗?身边异性恋的亲密关系是否有成功的例子? 1:17:20 如何界定亲密?情感亲密、思想亲密与身体亲密如何排序?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在爱的安放中,将自己放在哪里?优先级是自己还是爱的对象?有一种爱让我们忘了自己。 1:23:30 成熟的爱是主动放弃自我。在亲密关系中放下自己是一个危险的事。健康的关系是各自独立又共生的状态。 1:30:30 重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孝”与“顺”,“顺”是一种对父母的爱的安放。但是“孝顺”不是与父母关系的全部,不能全然美化这种关系。 1:34:00 在亲密关系中主动选择而放下自己是很动人的,这种忘我建立在高自尊人格的前提上。 1:41:00 爱的张力——吸引与逃离。逃离是人性需求的一部分,不能逃离的爱成为爱的牢笼。允许自己对逃离的需求。 1:44:00 对长期承诺的恐惧背后的原因。Long-term commitment——人间不清醒? 1:55:00 关于虐恋,电影《霓裳魅影》, 丹尼尔戴刘易斯告别银幕之作. 1:59:00 不忍走近一个关系,担心它不全然美好,破坏远观的美感。 2:05:00 希望大家人生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都能遇见第一次,用开放的态度去拥抱生命。 本期书籍: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本期电影: 《Phantom Thread 霓裳魅影》 本期音乐: <First Time> Macy Gray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