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和文本不同,更详情内容请收听音频 (实习记者秘丛丛对本文亦有贡献) 节日快乐!不知大家在假期中都处于什么状态,但无论如何,都希望大家放松开心。 在假期中,我们不说那些太烧脑的,而是来说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一种能好好设计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来自于谁? 这个方法论来自硅谷的 Dave Evans 和 Bill Burnett。 Dave Evans, 硅谷连续创业者和设计师。他曾和乔布斯一起共事,后来又成为了艺电(Electrical Arts)的合伙创始人。 Bill Burnett,曾在苹果工作7年,在斯坦福教书34年。 而本篇的观点则来自于他们在斯坦福的的一门课:Designing Your Life(设计你的人生),基本上是将设计思维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去。 什么是设计思维 硅谷设计师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一种思维方式,基本可以由下面几个单元组成 同理心(Empathy):以使用者或者用户为中心,用各种方式去了解使用者,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 定义问题和需求(Define):挖掘出使用者面对的真正问题和需求; 创意(Ideate):针对定义的问题和需求给出足够多的解决方案; 制作原型 (Prototype):给出能实现创意的简单模型; 测试(Test):对模型进行测试,并让使用者对此做出反馈,一次重新定义需求或者改进解决办法。 为什么设计思维可以运用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 因为,创造和设计一个新产品和服务时,也会遇到不知往什么方向走的状况,和我们的人生差不多。 如何用设计思维设计人生 * 进行正确的提问,并对问题进行界定 设计是行动导向的,我们用的方法就是要去看,哪些方面可以去行动。这意味着,如果你无法做什么事情来改变它,如果它是不可以执行的,那这就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环境。——Dave Evans 对于你的人生究竟会如何,其实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现在很多人对待人生的问题在于,是提出的问题就错了。这个错误的问题是:我人生的唯一最好的选择是什么。——Dave Evans * 对人生进行设想,做三个五年期奇幻计划(3 five-year Odyssey Plans) 第一种,是你现在做的事情,不管你的职业如何,你就接着干。 第二种是,想想如果你失去了你所拥有的,你要怎么办。 第三种,你的疯狂计划是什么,如果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也不怕别人的嘲笑,你会想要做什么? —— Bill Burnett * 对这些计划,进行prototype,并进行测试 我们遇到过一些人,他们辞掉工作,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但发现根本行不通。其实他们应该先做prototype,进行测试一下。——Bill Burnett 更多详细的阐述,请听这期的音频节目。 进一步了解 Designing Your Life | Bill Burnett | TEDxStanford Designing the rest of your life | Dave Evans | TEDxSanFranciscoSalon 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 Design Thinking丨IDEO 往期相关内容 【35】谁会在下一轮竞赛中胜出?看看这些公司的研究院 【44】方法论:硅谷著名投资人如何用 “S曲线” 分析行业 【46】方法论:商业中的两种赚钱方式
采访,制作丨徐涛 剪辑丨徐涛,秘丛丛 上周我在纽约,参加了智能手机创业公司一加在纽约布鲁克林的 OnePlus 5T 手机发布会。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试图去理解这家创业公司。此前我既不是一加手机的用户,也并没有持续跟踪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变化。所以一加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对于一个不熟悉一加的人,要试图去理解一加,可以找到很多参照物。 如果用手机厂商的维度,例如小米、华为、魅族或者锤子手机等等作为参照物,你会发现一加的出货量不大,但却也存活了下来,并赢得了口碑。 如果用创业公司的维度来做为参照物,你会发现一加,作为一个2013年末才成立的公司,做了很多创业公司不可能做的事:例如,它也许会被称为不够专注,因为从第一部手机开始它就面向全球多个市场发售;但同时,它也没有试图不惜一切代价的来扩张自己的用户量,而这被创业公司看作为最重要的。 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为是这家公司创始人的选择。因为创始人在每个节点的选择不同,所以才会导致不同的公司气质不同,面向的用户不同,未来的成长也不同。 所以这期的访谈节目,其实是一加创始人刘作虎谈自己如何做选择。当然你也会听到他在某些节点是如何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并去修正的。 当然作为还在成长中的创业公司,它的选择还没结束。整个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增长会在未来几年慢慢放缓,Google和苹果也都在试图争夺对下一代手机的定义,巨大的不确定性依然考验着一加这家创业公司的选择。 访谈嘉宾 刘作虎,一加科技创始人、CEO,前OPPO副总,OPPO蓝光缔造者。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 在创办初期,一加如何找寻自己的定位,并进行决策的; 为什么一加选择了做一款小而美的产品; 在2015年,一加做了哪些错误的决策,并如何做出调整; 为什么一加现在决定不做线下市场; 为什么从一开始,一加就决定面向海外市场; 在设计外观方面,一加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一加如何看待 Google 和 Apple 的新产品,未来智能手机市场如何发展,以及相应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相关阅读 “消失”一年的一加手机 居然还活得挺好 新商业NEO100 | 做手机,有没有一条路叫“一加”?
这周我在美国奥斯汀的西南偏南上。前半周参加了西南偏南的教育峰会(SXSWedu),之后的两三天会参加科技峰会(SXSW Interactive)。 在本期的节目中,你会听到这场会议上演讲嘉宾关于教育各种观点,看看关于教育创新,美国人在聊些什么,以及这对中国的教育者,教育创业者,家长和学生有什么借鉴。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够听到 在今年的 SXSWedu 现场,人们在讨论哪些教育议题,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论述 为何感觉教育创新的脚步正在放慢,遇到了什么问题 除了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使用科技产品以外,教育创新还意味着什么 科技已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这为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如果想直接跳到各个音频重点 00分17秒 来自 SXSW 现场的故事:为什么非洲卡丁部落要拔掉小孩的牙齿,而这个故事和教育又有什么关系 3分29秒 为什么说一些科技教育创新言过其实?什么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5分38秒 教育创新难在哪里? 7分12秒 技术之外的教育创新尝试之一:评分体系改革的尝试 10分09秒 技术之外的教育创新尝试之二:基于探究(Inquiry-based)的教学模式 12分53秒 卡耐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教授带来的一个例子:人工智能会如何改变世界,这为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5分18秒 技术创新对教育创新哪方面意义重大:皮克斯高级科学家带来的皮克斯与可汗学院的例子 精彩片段 说实在,这不是我所预料的会要听到的主题演讲。这是我第三年参加这个会议。在前几年,这个会场都有着一种教育即将被颠覆,而科技在其中举足轻重的氛围。大家讨论如何通过技术来实现个性化学习,如何通过技术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如何利用各种应用程序让学生学得更好。所以我在这场会议上,本来期待听到更多的关于科技会如何推动教育改革的谈话。现在,这显然出乎我的意料。 很多人觉得,理想的学校是有高科技,感觉科技用得越多越好。但他们其实是躲在了高科技的这把大伞之下,而没有去思考更好的教学方法。他觉得这些科技掩盖了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教授 Christopher Emdin 但是,人工智能帮助人们或专家做出决策,这会是接下来几年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所以人们要如何搜集数据,要如何分析数据,这些都需要数学,但这些和微积分无关,而是和概率有关,和数理统计有关。这些都不是我们学校在教的那些——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院长/教授 Mark Stehlik 现场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教授 Christopher Emdin 的主题演讲照片 畅销书作者,硅谷投资人Tim Ferris的现场主题访谈 一个老师展示的通过建筑来教小朋友人文地理世界文化的课程; 现场的一个实验性装置,EXPLO这家机构想要在现场通过和老师教育者们的胡同,得到更多灵感 节目中提到的人物 Christopher Emdin: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教授 Kate Walsh:美国全国教师质量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Teacher Quality)主席 Ben Riley:美国教师培训机构 Deans for Impact 创始人 Shayne Evans:芝加哥大学特许学校(University of Chicago Charter School)校长 Diana Laufenberg:Inquiry Schools 创始人及执行总监 Jaime Casap:Google “教育布道者“(Education Evangelist )、Inquiry Schools 董事会成员、Phoenix Coding Academy 协助创立者之一 Mark Stehlik: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院长、教授 Tony DeRose:皮克斯公司高级科学家 相关阅读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 那些TED上的少年们 这个乱哄哄的教室
主持,制作 丨徐涛 剪辑丨徐涛,秘丛丛 (文章和音频内容不同) 其实在硅谷,几年前就有不少关于 AI 的会议,来讲 AI 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发展。在今年我再参加这些会议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将 AI 使用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看这个方向的投资人也越来越多。 这次的音频,讲的不过是这个趋势中的一小部分:如何将 AI 应用到药物发现中的。 可能会有人说,AI 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是一个趋势,所以被应用到药物发现中难倒不是应该的吗? 但我觉得这个方向的独特在于,人类近现代药物发现的方法论和流程,都正在被颠覆。 在这期音频中你能听到 传统的药物发现是什么样的方法论和流程 我们现在药物发现的途径是这样的,我们在实验室中有各种假设,我们得一个个去看这些假设;假设被验证后,目标药物通常需要 3 到 5 年时间,以及 5000 万到 1 亿美元来进行开发;之后你又要花 8 个亿来进行临床试验。 所以整个过程,从开始决定研发某种药物,到筛选,再到昂贵的临床,这平均要花费 26 亿美元,以及10到15年。你想想,这个世界上多少国家有着26亿美元的GDP? —— Niven Narain,医疗公司Berg Health 的CEO 现在为什么开始发生变化 我觉得很让人兴奋的一点是,在生物医疗领域,摩尔定律也在发生。例如基因监序的价格在大幅度下降。事实上,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它的下降得不是和摩尔定律一样快,而是,下降得更厉害。 所以,第一次人类基因测序是在1997年,花费了 30 亿美元。但现在不过是几百美元。我预期这个价格会降到30美元。 —— Vijia Pande,斯坦福教授,A16Z 投资合伙人 未来药物发现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们不是要用我们的假设来指导数据,而是要在掌握用户各种数据的情况下用数据来引导我们生成假设。—— Niven Narain,医疗公司Berg Health 的CEO 你真的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是暴力破解的方法。我想在现阶段生物学的知识下,如果你想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那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Blake Borgeson,生物医学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 创始人 提及人物和机构 * Niven Narain,医疗公司Berg Health 的CEO * Vijia Pande,斯坦福教授,A16Z 投资合伙人 * Blake Borgeson,生物医学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 创始人 * 王振义,学业学专家,瑞金医院终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发现了反式视黄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 23andMe,硅谷DNA测序公司 相关内容 【36】硅谷的资本,为什么会对长寿抗衰老感兴趣 众病之王:癌症传 Enjoy!
大家好,欢迎来到《硅谷早知道》第二季。我是您在硅谷的特派记者徐涛,很高兴能接着为您报道全球创新。 我们团队的同学说,应该为第二季来个刊首语,或者至少说点什么。那我就聊聊,一些看起来只是和投资人、创业者有关的内容,为什么其实对更多人有价值。 ...
采访、制作丨徐涛 剪辑、校对丨秘丛丛 说实话,在几年前我当记者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把“创新”和“亚马逊”联系在一起。提到创新,大家更多的是提 Google和苹果。 事实上,在十年前,甚至有人会认为亚马逊根本不能和Google 苹果这样的创新科技公司并列。它是个电商公司,没错,但无论是从对员工的态度到市场策略都更加像是传统的零售商。例如它以节俭著称,绝对不会有Google那样奢侈的大厨和免费鲍鱼;以及它也从来不又Don't be evil这样的口号,反而是对供货商特别苛刻。 但现在回头来看,在过去二十年内,这家公司非但是给出了一个个的创新,而且每个创新都震动了行业。 亚马逊最早的在线图书颠覆了图书出版行业; 之后的在线零售对整个零售行业的影响到现在还在; 阅读硬件市场上原本烽烟四起,现在只有Kindle还活着; AWS掀起了云计算的革命,你可以说2010年前后无数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能够兴起都有赖于AWS; Google和苹果搞了很久语音助手但都没受到消费者欢迎,反而是亚马逊低调推出的带 Alexa 语音助手的 Echo 受到了消费这青睐; 借着 Alexa 的成功,Amazon 在2016年CES上大获成功,逼得之前不参加 CES 的 Google 不得不在2017年 CES 上现身; 在扫荡了线下零售之后,Amazon 通过 Amazon Go这个无人零售店重新回到线下; 所以,这样一家有着零售基因的西雅图公司,就是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不断创新,以至于让 Google 都不得不认真招架的呢? 所以,这次节目,我请到了两位亚马逊的员工来聊这个话题。他们聊了非常多的细节和故事,很多信息都非常有价值。 本期嘉宾 费良宏,亚马逊 AWS Technical Evangelist (技术布道师) 李轶,在亚马逊负责 AI programs。此前她是硅谷人工智能创业公司Orbeus的CEO,在被亚马逊收购之后加入了亚马逊。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 Amazon是如何在文化、机制、组织架构上来保证创新的; 为什么 Two Pizza Team 这样的组织架构能带来团队自主性,并带来主人翁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员工提创新想法的时候,为什么要通过一页“PR稿”和六页“问答”来进行;这种方式和创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亚马逊创新其实是和它的基因,以及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说亚马逊的有一些创新无法复制; 贝索斯本人在亚马逊的创新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亚马逊是如何通过失败来实现创新的; 相关阅读 How Does Amazon Stay At Day One?丨Forbes 亚马逊式创新丨第一财经周刊 The Amazon Tax丨Stratechery 从贾跃亭到贝索斯丨硅谷早知道 谁会在下一轮竞赛中胜出?看看这些公司的研究院 一网打尽:贝索斯和亚马逊的时代丨Brad Ston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