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是当今世界最受争议的科技巨人之一。在一些人眼中,他是一位百年一遇的梦想家,是当代的亨利·福特;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他是一个满嘴大话的骗子,因其夸张不羁的言行和推文而饱受诟病。然而,不论他在航天、人工智能、“星链”计划等领域提出过多少离经叛道的想法,最能够见证他的商业开拓精神与能力的恰恰是那个最传统的竞技场——汽车工业,而他十五年梦想的结晶就是特斯拉Model 3。 不过,打造一辆成功的汽车远比打造一款爆红App要复杂得多。汽车制造早已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薄利行业,需要以百万美元计的前期资金投入;即便投产,生产环节上的任何一处瓶颈也都将意味着灾难。围绕着特斯拉的Model 3之路,一个权力、冒险、奋斗与胜利的故事就此展开,从中我们得以一窥这家科技新秀的无数个奇思妙想、无数次破釜沉舟、无数回濒临绝境,更有环伺在其身边的那一个个如狼似虎的竞争者和幸灾乐祸的做空者。而位于这永不停歇的风暴中心的,永远都是它那位富有魅力却又不可捉摸的领袖——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王国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权力的游戏”。 今天的思想早餐桌,主播吴晨、吴海云将与我们一起分享《极限高压: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与世纪之赌》,展开讲讲特斯拉这段看似不可思议的崛起之路。 【p.s.本期节目为线下活动“世所未见的特斯拉崛起的秘辛——《极限高压: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与世纪之赌》新书分享会“的实况录音】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时间轴| 01:05 与库克、孙正义的交往经历、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创业历程…来看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传奇故事 10:11 马斯克到底为什么“爱折腾”? 21:22 偏执狂的电动车之路 28:39 不纠结过去,只注重结果。被贴上“钢铁直男”标签的马斯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5:25 特斯拉的发展取决于马斯克不断迭代的目标和讲故事的能力 41:01 如此传奇的马斯克,还会面临怎样的经历与挑战?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获得这一奖项,表彰她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她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单独获得该奖、而非与人共同提名获奖的女性。 今天的思想早餐桌,我们邀请到了知名青年经济学博士梁捷,和主播吴晨、吴海云共同探讨性别经济学,聊聊关于性别和职场的那些事儿。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梁捷,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兴趣包括中西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 |时间轴| 01:19 从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尔丁出发, 聊聊性别经济学与女性职场平等 08:01 什么是性别经济学?拿职场性别歧视举例,怎样才是对女性最大的尊重? 11:26 戈尔丁有关性别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并不适用? 15:51 女性教育与职场差距的探讨 20:44 女性如何兼顾职业和家庭?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男女收入差距的延续? 24:26 女性平等与家庭责任的平衡问题 34:52 经济学到底有没有开始研究所谓的“家庭内部劳动”?实现同工同酬的重要性又是什么? 37:47 如何从男女性别差异的视角来构建更多元化的管理团队 41:43 实现同工同酬难?企业不愿公布员工收入是问题根源 48:04 育儿,也是影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要点延展| * 书籍 《事业还是家庭》作者: [美]克劳迪娅·戈尔丁 * 人物 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哲学学会的成员,也是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劳动经济学家协会、计量经济学会和气候学会学士,现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NBER经济中的性别问题研究小组联合主任。 2023年10月9日,克劳迪娅·戈尔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她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她15岁次登台,22岁结婚,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随后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独立培养出3个出色的子女,同时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60多岁的她重返模特舞台,在头发变白的时候走红,69岁时,她的形象在美国时代广场独占4个广告牌。她是72岁的“网红”,是众多女性眼中的励志偶像,也许她最出名的标签是“硅谷钢铁侠”、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但她更是自己人生的女王,她是梅耶·马斯克。 你很难想象,这样的她也曾因为害怕而多年默默忍受丈夫的家暴,在看中名气和年龄的职场圈不断遭遇歧视,拥有成功的后半生但至今仍未遇到可与之共度余生的人。虽然人生困境重重,但成功的蜕变依然有法可循。梅耶·马斯克在《人生由我》中真诚地分享了关于美丽、职场、家庭、教育和健康等人生问题的经历和建议,我们或许无法避免遇到与之相似的困境,但可以像她一样积极应对。 今天的思想早餐桌,主播吴晨、蔡欣将与我们一起共读《人生由我》,共同品味这位成功女性的硬核人生。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蔡欣,出版人、「跳岛FM」出品人 |时间轴| 01:06《人生由我》:成功背后的女性力量 09:02 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开飞机旅行、探险沙漠寻找失落之城......原来马斯克的冒险精神是家族基因 15:35 一起来聊聊马斯克家族的背景,还有梅耶·马斯克和她孩子们的成长经历 21:04 梅耶·马斯克的教育理念值得每位父母学习和参考 30:40 梅耶·马斯克的人生启示录:不仅是一部女性传记,更是一个独特而精彩的人生故事 |要点延展| ·书籍 《人生由我》作者: [加] 梅耶·马斯克 ·人物 梅耶·马斯克(Maye Musk),出生于加拿大里贾纳,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拥有两个营养学硕士学位,企业家、加拿大营养师协会主席,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员。 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南非喜剧男演员、编剧、导演、配音演员、主持人。2015年,特雷弗·诺亚接手了美国深夜政治吐槽节目《每日秀》。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2021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海平面不断上涨,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减少。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些数据表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然而,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却常常被人们淡然置之。今天的思想早餐桌,我们邀请到了《地球快乐吗》的主播亦爽,和主播吴晨、吴海云一起聊聊关于环境保护的那些事儿。 【p.s.本期节目是与《地球快乐吗》梦幻联动的串台节目,可在播客《地球快乐吗》中收听与本期节目相关的另一期节目哦~】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亦爽,GreenLens项目总监,《地球快乐吗》主播 |时间轴| 01:29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却不引人注目,为什么环保议题在舆论场中不被关注? 09:34 从特斯拉车主提车体验出发,聊聊荣誉感在环保议题上起到的作用 11:09 激进的环保行为并不完全是错的 15:27 严格环保治理的立法和执行力度、让人们内化环保意识…听老师们谈谈中国环保治理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21:04 如何让环保变得“低龄化” 24:38 自然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29:15 城市与农村环保问题的思考:经济基础和现代程度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 35:50 理清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从小事做起让环保“动起来” |要点延展| * 书籍 《甜甜圈经济学》作者: [英] 凯特·拉沃斯 * 人物 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瑞典青年活动人士、政治活动家和激进环保分子。 * 知识点 十月起义,2022年10月,在气候应急基金(Climate Emergency Fund)的资助下,11家年轻的新锐环保组织在全球四处“点燃持续性的、破坏性的战火”,进行着一系列激进的环保行为和活动。它们包括英国的“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德国的“最后一代”(Letzte Generation)、美国的“宣布紧急”(Declare Emergency)、澳大利亚的“防火澳大利亚”(Fireproof Australia),以及多个欧洲国家的本地组织。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8点半(2022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6日晚上8点半),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2023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为地球献出一小时(Give an Hour for Earth)”。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当下世界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全球化方向的急剧转向,大国博弈给全球的经济变化带来更多变数。过去一年同样也是技术狂飙的一年,ChatGPT的发展,大语言模型的推出,这一波人工智能带来全新动能。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 中国经济同样站在了结构性转型的十字路口,需要推动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大转型。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追求效率的提升,通过效率拉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飞速发展。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创新的力度,才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科技创新推动的迭代正在高速运行,下一个开创性创新也在酝酿之中。这就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能够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利用技术和外部环境创造新的增长点。 今天的思想早餐桌,让我们一起跟随吴晨老师的脚步,就他的新书《突围》一起聊聊在不确定性时代经济转型的“突围”新方向吧! 【p.s.本期节目为更读书社主办的线下活动(站在十字路口:中国经济转型何去何从?|吴晨《突围》新书分享会)实况录音】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时间轴| 01:24 全球化的未来:昨日的世界vs明天的世界 09:14 GPT/NBT?一起听吴晨老师聊聊技术变革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消费者习惯 17:49内需不足、失业飙升、房地产困局、土地财政、从“未富先老”到“慢富快老”…这些都是中国经济问题的表征 26:36中国经济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构性挑战? 31:54 Plastic Age,全球供应链重塑的时代 42:28 乌卡时代的认知框架: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和未知的未知 47:54 聊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还有对韧性的塑造 56:33 韧性与创新:创新推动韧性 59:06 人与机器的视角:人工智能的变化与挑战 01:02:24 总结一下突围的九个关键词 剧变的时代,不确定加剧了困惑。外部环境扑朔迷离,经济结构转型方兴,技术变革一骑绝尘……如何变未知为已知,如何辨已知为动力,是放在每个企业和管理者面前的关键议题。《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吴晨的最新力作《突围》从三方面给出了建议。应对未知,需要打破旧有的思维框架,拥抱新技术和新思维;需要推动从效率优先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抓住复杂问题的肯綮;更需要拓展视野的宽度,理解全球化变化背后的逻辑,从学习历史中配置自己不曾亲历的经验,塑造企业和个人的韧性。 具体而言,《突围》梳理了拥抱不确定未来的九个关键词。这九个关键词貌似常识,却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在未知的环境中更好地探索与创新。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021年,《虎妈战歌》一书甫一出版,即引起热议;同年,“鸡娃”一词入选《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从第一代“海淀妈妈”到全民报班的“军备竞赛”,儿童教育领域的剧场效应愈演愈烈,让家长们逐渐深陷于“鸡娃”的浪潮中无法自拔,随之日益高企的教育成本也让孩子们变成了一只只“吞金兽”,甚至有年轻妈妈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积攒了数百万的教育基金,仍觉得忐忑不安。 然而“鸡娃”并非“一生要强东亚人”的专利,美国同样有大批“直升机父母”,随时空降在孩子生活中,严密管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誓要将孩子框定在自己预设的成长路线上,“鸡”出一个符合自己“成功”定义的娃。 今天的思想早餐桌,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罗小茗以及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张可,和吴晨老师一起为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通过《一激到底》这本书解读“鸡娃”的中美差异和其背后的社会成因。 【p.s.本期节目为上海图书馆与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主办、于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的线下活动实况录音】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罗小茗,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化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张可,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时间轴| 04:51 书中的“童年竞争资本”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 11:42 聊聊竞争性童年的培养和”鸡娃”现象的起因 17:19中产阶级家长的”鸡娃”现象、教育体制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评估、竞赛活动的商业化运作…其实都是基于中产阶级对于公立学校教育的需求 26:27 因材施教的理想vs包装炫耀的事实:如此培养孩子到底是功利化的驱使还是孩子成长所需? 30:17 社会平等与阶层固化是来自外部的限制 34:35 中产家长在教育选择和竞争中的困境与焦虑 40:52 鸡娃竞争不仅是对孩子的压力,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49:55 中美“鸡娃”方式大不同?顺便也谈谈对高考制度和竞争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54:55 家长未来对于孩子的推力只会越来越弱,更多的还是要靠孩子本身 59:08 未来职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孩子个人的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 01:05:22 教育的延迟满足无法兑现,就是中国大学生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的最好应证 01:14:43“鸡娃”机制也并非完全负面 01:16:25只有维护好公共的教育理念和环境,才能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普通而精彩的人 |要点延展| * 书籍 《一激到底》作者: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 [美] 肯尼斯·斯坦利 / [美] 乔尔·雷曼 《县中的孩子》作者: 林小英 《碌碌有为》作者: 王笛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疫情政策的全面开放以及国际上多数国家对于中国学生的签证政策调整,都预示着中国留学已经走出疫情阴霾,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今天的思想早餐桌,我们邀请到了作为“留学生父母”的许建明老师与我们一起共进思想早餐,和主播吴晨、吴海云老师一起聊聊后疫情时代留学教育的那些事儿。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许建明,文化学者、作家、译者,曾任职《SHANGHAI WALKER》日语杂志,《周末画报》等,资深媒体人。独立翻译图书《关于山本耀司的一切》《浮世绘里的女人们》《料理的故事》,摄影集《佛像巡礼》《你好小朋友》等,致力于文化艺术领域分享。(小红书📕:译者小明) |时间轴| 01:54 和许老师聊聊赴美访校的亲身经历,听听作为家长的她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07:15 跳出内卷怪圈去拥抱“新世界”:后疫情时代,更要对精神困境say goodbye 10:38 国外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发生大变化?跨学位合作、双学位申请、年龄不设限…让教育也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15:34 去感受重新开放的时代,用“眼见为实”打破观念的壁垒 20:46 不知名≠无品质,“小而美”的学府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3:56 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支持:Just do it! 28:51 建立不单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去成为有个性的自己 32:25 跨文化交流&自我保护:除了学业,留学生们还要面对哪些变化和挑战? 38:33 “每个人都需要重新打开世界”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下方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023年11月29日,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岁。 在世界投资领域,查理·芒格的名字代表着智慧、传奇和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成功、成就和无私奉献,为全球的金融市场和投资界树立了卓越的榜样。在今年6月,我们曾和大家一起共读《芒格之道》,通过这期过往节目,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了解查理·芒格,感受他的精神、智慧和带来的深远影响。 ——————————— 今年6月,历时两年多的整理、翻译和编辑,中文无删减版的《芒格之道》终于得以问世,这本书收录了查理·芒格自1987—2010年在西科金融、2014—2022年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的讲话和问答。书中收录的讲话跨度长达35年,涉及大量当年国际或全美大事件,此外还可透析巴芒思想发展和其投资生涯中的重要动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主播吴晨、吴海云的步伐,一起共读《芒格之道》,用年鉴回顾的视角更加全面地领略到这位99岁智慧老者的所思所想,追随他的为商、为人之道。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时间轴| 01:43 经过阅历检验的“芒格之道“,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活跃思维 05:4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投资的方法和常识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11:34 认清自身能力的限制,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儿 15:53 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方法论大于知识论 20:19 对真知灼见和道听途说结合的投资say no:投资规则的制订因人而异 24:38 巴菲特&芒格:是“投资搭子”,也是相互支持的“学习搭子” |要点延展| * 书籍 《芒格之道》作者: [美] 查理·芒格 《穷查理宝典》作者: [美] 彼得·考夫曼 * 人物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出生于美国奥马哈,美国投资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全球著名投资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被众多投资人尊为“股神”,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和CEO。 * 知识点 多元思维模型,是美国著名投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提出的融合多学科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多元思维模型在商业上的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的投资法和大多教投资者所用的较为粗陋的系统完全不同。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创造了公司51年间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结尾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我们将会在添加听众群的朋友里抽出2位各送出一本中信出版集团最新出品的《奥本海默传》,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到群里积极参与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结尾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今天(8月30日),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新片《奥本海默》在国内正式上映,影片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罗伯特·奥本海默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又名《奥本海默传》)。影片中,观众将看到一个谜一般的男人——由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是如何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他为了拯救这个世界,必须先毁灭它。今天的思想早餐桌,就让我们一起和主播吴晨、吴海云、郝汉一起聊聊诺兰导演和他这部备受瞩目的新作吧!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郝汉,媒体人、文化记者、节目策划人(微博@郝汉Eric) |时间轴| 02:17 诺兰粉丝VS普通观众:不同语境下,是否会与影片缺乏共鸣? 09:10 选择性截取故事作为电影主线的《奥本海默》,丢失了一部分有趣的东西 14:47 挑战不可能:排除万难,诺兰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了属于他的《奥本海默》 20:36 观影不过瘾?《奥本海默传》帮你弥补影片的缺憾 27:14 诺兰影片不变的法则:话题效应 |要点延展| * 书籍 《奥本海默传》作者: [美] 凯·伯德 / [美] 马丁·J.舍温 * 人物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出生于美国纽约,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男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有《记忆碎片》《蝙蝠侠:侠影之谜》《盗梦空间》等。 刘易斯·利希滕斯坦·施特劳斯(Lewis Lichtenstein Strauss),美国商人、慈善家和海军军官,曾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任职两届,第二届担任该委员会主席。他是核武器发展、美国核能政策和美国核电发展的重要人物。 * 知识点 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 此外,中信出版集团最新出品,由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王冰博士全新翻译的普利策奖获奖传记《奥本海默传》正在发售,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点击链接即可购买。温馨提示:观影前阅读观影不脸盲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结尾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商业传记读书会」的第二期节目时隔三个月终于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节目的商传主人公是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舒尔茨曾经在2008年开始担任星巴克CEO一职,并于2023年3月20日正式卸任星巴克CEO,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并长期担任接班人——纳拉辛汉的顾问。他的经典商业传记《将心注入》和《一路向前》也广受读者好评。那么,我们今天就跟随主播吴晨、蔡欣的脚步,一起在“思想早餐”中品味舒尔茨的精彩商业人生吧!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蔡欣,出版人、「跳岛FM」出品人 |时间轴| 04:17 商业故事or商业经验?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结合才是最优解 13:09 聊聊舒尔茨“二进宫”:极具“个体性”的创始人,也是持续把握公司未来发展的掌舵人 17:45 供应链共赢的公平交易、对员工的底层关怀…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的价值传递 24:52 高毛利率和长期价值观相契合,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28:39 星巴克的成功:持续创新、快速扩张、仔细的考虑和脚踏实地的实践 |要点延展| * 书籍 《将心注入》[美] 霍华德·舒尔茨 / [美] 多莉·琼斯·扬 《一路向前》[美] 霍华德·舒尔茨 / [美] 乔安·戈登 * 人物 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北密歇根大学,企业家,星巴克创始人,曾任星巴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罗伯特·艾格,2005年至2020年间曾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现任现任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主席兼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1965年2月23日-),企业家,Dell电脑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出生于美国休斯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我们将会在添加听众群的朋友里抽出2位各送出一本世纪文景最新出版的《本雅明电台》,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 到群里积极参与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结尾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1923年,德国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一年后,对新媒体抱有强烈介入兴趣的本雅明,开始考虑将广播作为一种可能的收入来源。1925年,未能获得教职的本雅明原本是要申请出任电台刊物副刊的编辑,后来则因为报酬未谈妥而作罢。最终,他拿起了话筒担任电台节目主播,而为电台写稿和播音也成了本雅明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本期节目,主播蔡欣、吴海云、郝汉就世纪文景出版的新书《本雅明电台》展开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本雅明以少年儿童为受众的广播内容现如今是否还能被接纳?百年前后热衷City walk的“闲逛者”又有什么区别?如今的播客是否“未来可期”?今天的“思想早餐”,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位初代播客元老的营业时光吧! |本期主播| 蔡欣,出版人、「跳岛FM」出品人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郝汉,媒体人、文化记者、节目策划人(微博@郝汉Eric) |时间轴| 05:33 比起“过度保护”,或许知识容量大的“成人式教育”更适合当代宝宝体质? 11:44 当下更“民主”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 15:10 游手好闲?没有工作?本雅明成为City walk先驱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选择 18:10 从思考性到表演性的转变,是百年前后闲逛者变化的最好体现 20:49 如今的“震惊”,已经变成被设计好的刺激体验 24:50 短视频爆火的现状下,播客是否还能碰撞出新的花火? |要点延展| * 书籍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德]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电台》[德]瓦尔特·本雅明 * 人物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犹太人,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出版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和《单向街》等作品,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生于巴黎,法国十九世纪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浪漫主义艺术》等。 艾瑞克·弗洛姆(ErichFromm),也称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等。 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酒商家庭,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其否定辩证法思想对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是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他与阿多诺明确提出了社会批判的基本理论定向。 * 知识点 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被认为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支。其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弗洛姆以及第二代的柏格 (Peter Burger) 、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等人。 "震惊",是本雅明现代性理论的关键概念。这一隐合的线索贯穿于本雅明前期的形而上学,犹太神学以及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转向之中。在本雅明的哲学语境中,震惊代表了思维的停顿以及"历史幻觉”的觉醒,因此具有了事件性的特征。然而,在现实中,震惊在工厂流水线上,在电影中,在人群中都沦为一种刺激体验。在后期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中,本雅明将震惊转换为历史语境中的革命概念,展现出对救赎的极度渴望,凸显出本雅明思想中的实践面向。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高大上”且需要长期落实的“计划思维”几乎随处可见,似乎只要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按照计划行事,就可以抵达成功的彼岸。可事实真的如此吗?OpenAI科学家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跨界撰写的思维奇书——《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颠覆传统的目标理论,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解答。 本期节目,主播吴晨、吴海云就这本极具“颠覆性”的思维佳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讨论:所谓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更有利于我们实现突破?寻求创新过程中的“踏脚石”是怎样的?当下的AI热潮是否意味着我们距离AGI近在咫尺?让我们一起在今天的“思想早餐”中寻找答案吧!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时间轴| 03:44 没有明确的目标、跳出常理的”新奇性搜索“更有利于我们实现突破? 06:25 “寻宝者“寻求突破的法宝:“踏脚石”、好奇心和更广阔的视角 13:45 新奇的就是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对可能性的不断探索就是“由简到繁”的最好体现 18:56 突破,可能是需要建立在某种程度的浪费上 22:05 除了有好奇心、判断力、“品味”和做好准备,想成为首屈一指的创造者,还要学会在开放式探索中与AI结合 29:23 挣脱目标束缚的勇敢探索,是在不断内卷的“红海竞争”下的Plan B |要点延展| * 书籍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美] 肯尼斯·斯坦利 / [美] 乔尔·雷曼 《蓝海战略》[韩] W.钱·金 / [美] 勒妮·莫博涅 * 人物 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作者之一,全球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他曾是 Uber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在行业内具有卓著的影响力。 * 乔尔·雷曼(Joel Lehman),《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作者之一,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曾是 Uber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目前在 OpenAI 做“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演进算法”方面的研究,聚焦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安全、强化学习和开放式搜索算法。 * 知识点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大型预训练模型等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通过已有数据的学习和识别,以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的技术。同时也是人工智能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即通用人工智能,其研究目标是寻求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各种智能现象,并研发具有高效的学习和泛化能力、能够根据所处的复杂动态环境自主产生并完成任务的通用人工智能体,使其具备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等能力,且符合人类情感、伦理与道德观念。 达摩院,是阿里巴巴集团下属机构,成立于2017年10月,是一所致力于开展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企业驱动型“新型研发机构”,现设语音实验室、量子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在全球8个地区设立了研究中心,拥有高校教授30多人、IEEE Fellow 级别科学家10多人。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