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3分钟
播放:
2,153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2021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海平面不断上涨,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减少。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些数据表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然而,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却常常被人们淡然置之。今天的思想早餐桌,我们邀请到了《地球快乐吗》的主播亦爽,和主播吴晨、吴海云一起聊聊关于环境保护的那些事儿。


【p.s.本期节目是与《地球快乐吗》梦幻联动的串台节目,可在播客《地球快乐吗》中收听与本期节目相关的另一期节目哦~】



|本期主播|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微博@经济学人商论主编_吴晨)


吴海云,博士、国际传播专家、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亦爽,GreenLens项目总监,《地球快乐吗》主播



|时间轴|


01:29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却不引人注目,为什么环保议题在舆论场中不被关注?

09:34 从特斯拉车主提车体验出发,聊聊荣誉感在环保议题上起到的作用

11:09 激进的环保行为并不完全是错的

15:27 严格环保治理的立法和执行力度、让人们内化环保意识…听老师们谈谈中国环保治理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21:04 如何让环保变得“低龄化”

24:38 自然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29:15 城市与农村环保问题的思考:经济基础和现代程度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

35:50 理清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从小事做起让环保“动起来”



|要点延展|



  • 书籍


《甜甜圈经济学》作者: [英] 凯特·拉沃斯



  • 人物


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瑞典青年活动人士、政治活动家和激进环保分子。



  • 知识点


十月起义,2022年10月,在气候应急基金(Climate Emergency Fund)的资助下,11家年轻的新锐环保组织在全球四处“点燃持续性的、破坏性的战火”,进行着一系列激进的环保行为和活动。它们包括英国的“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德国的“最后一代”(Letzte Generation)、美国的“宣布紧急”(Declare Emergency)、澳大利亚的“防火澳大利亚”(Fireproof Australia),以及多个欧洲国家的本地组织。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8点半(2022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6日晚上8点半),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2023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为地球献出一小时(Give an Hour for Earth)”。



⋆͛📢⋆晨读时间开通听众群啦!!


【听友福利】群内随机发放听众福利,主播老师也会不定时跟大家进行互动哦!欢迎大家+vx:chendushijian在群里分享自己想听的、感兴趣的话题,和群友们积极互动讨论呀!(也可在shownotes在海报处扫码添加哦~)





|制作团队|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吴尚贤


【视觉设计】肖晋兴 吴尚贤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ollaZ阿墨
1年前 北京
8
我觉得环保这件事,自己践行而不苛求他人,可能是对自己和他人都好的方法。其实很多人都是愿意践行环保的,但是沟通方式很重要,道德绑架会适得其反。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快乐地没有负担地参与就可以了。我从四五年前开始自己带饭,发现执行起来很方便,现在已经很少点外卖了。我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套餐具(筷子+勺子+叉子+吸管),在没有任何推销的情况下,同事们也都带了自己的餐具,在点外卖时选择不要餐具(现在越来越多商家是真的会不放餐具的,主播可以乐观一点,继续坚持点“无需餐具”)。另外我备了一套便携的餐具四件套,外出就带上,在外面也能做到完全不用一次性餐具了。我唯一还没戒掉的外卖是奶茶,大约每周点一次,但是我有金属吸管,所以基本不用商家的吸管,昨天我除了趟门,把攒了一年的50多根塑料吸管还到一点点、奈雪和喜茶店里。另外,我在家里用保鲜盒、沥水篮代替保鲜膜来保存食品,五年下来,一卷保鲜膜还用不到半卷。买菜的时候,少的话拿手里,多的话放帆布袋;偶尔用到塑料袋,也都会循环利用,直到无法使用,比如在徒步时,带上一两个,把山上的垃圾捡一捡,带下山。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有限,但也很多,而且是在保证自己生活便利的前提下。(说起塑料袋,我觉得日本这个环保大国反倒做得不够好。在日本便利店买吃的,店员会给全套,包括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实在是太浪费且不环保了,每次都不得不主动跟他们说我不需要这些。) 我觉得环保事业,确实可以多从孩子的教育抓起。其实不需要特别严肃完整的教育,孩子只要接触到相关信息,自然会萌生出环保意识,并且比大人更加坚定地执行。二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完整的环保教育,我接触到的环保教育,是在书上以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内容,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生,已经足够了。那时候我们村子环境很差,大人也没什么环保意识,塑料袋和烟盒都随地乱扔,我会去捡这些塑料垃圾,然后丢到垃圾站(那时候其实很害羞,怕丢脸,都是找人少的时段,偷偷做的)。我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其他国家有垃圾分类的实践,所以我在家里也执行垃圾分类,虽然到外面还是被混在一起,实际没啥用,但是我觉得至少我自己要做到。二十多年前的小学生尚且能够如此,并且践行至今,现在的小朋友随处都能接触到环保教育,我相信他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这些大人只要鼓励他们,别打击他们就可以了,孩子们自然会成长为把环保实践内化为日常习惯的一代,并且持续传递下去。 我觉得媒体可以多发掘一些能够系统性促进环保的内容,比如有哪些新材料能够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等等,普通老百姓肯定都是感兴趣并且愿意去尝试的。
独步91
1年前 浙江
0
小板凳坐好了!!!
弯弯_eBdl
1年前 广东
0
关于外卖有时点了“不要餐具”但是仍然送了餐具的情况我有一个解答,因为有一些顾客可能会点错,需要餐具但点成了不要餐具,这种时候某些顾客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怪商家,然后给商家差评。而且有时候顾客点外卖的场所是酒店或者医院这种很难拿到一次性筷子的话,顾客的可能会更加不方便。所以商家看到顾客选了“不需要餐具”的选项时心里可能会忐忑,“顾客到底要不要餐具呀”,但打电话过去确认又会太麻烦,所以干脆顺手放一套餐具咯,免得后面的扯皮。但很尴尬的是有一些顾客是真的不需要餐具的,商家放餐具还有可能会被“明明选不要餐具还在外卖里放餐具,很不环保”的理由差评。但是餐饮服务行业和顾客接触有时候就是会出现各种很奇怪的要求。
好梦居士
1年前 新加坡
0
05:13 怎样定义“更重要”
郊区人
1年前 北京
0
08:56 哈哈哈是的哦很有意思 通过“虚荣心”促进环保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