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地说,猫助是我最喜欢的创业者之一,既有对商业和业务敏锐的认知判断,也有文艺青年理想主义的特质。这两种能力很少在同个人身上有体现。 我甚至为了致敬猫助和多抓鱼,在自己的书里引用了一段故事: 知名的二手书产品多抓鱼的创始人猫助是这么描述她的第一个版本的:“我们找了一些可能有意愿卖二手书的朋友,然后说如果你想卖书你就@群主,群主会给你约快递,最后群主会单独把钱打给你。群主收到书之后会把书名写在Excel表上面,然后再发到群里说,我们今天上新了,快来挑挑都有什么你喜欢的书。这就是最早的多抓鱼。”这是我见过最典型的 MVP 之一了, 这次跟猫助聊又是颇有收获的一次,也希望在做二手生意创业,和对待生活、工作态度方面,对你有所启发。 内容索引: 多抓鱼想法的雏形在大学摆摊时候就已经有了 二手可以让大城市新来的年轻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们想做一家不给宇宙增熵的公司 越重要的活儿反而给新人做是很莫名其妙的 老板才是台前的明星,大家不会关注背后的编导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作为老板也要抢书的,也太难抢了 创业后才更能看懂铃木敏文 目标感性,手段理性 片尾曲(嘉宾推荐): Lo Que Siento - cuco 封面: 猫助在上海线下店的小书摊
主播|刘飞 嘉宾|小麥 小麥是我在锤子科技的前同事,离开公司后,他选择成为摄影师,拍了三年照片。三年后,他把在各地拍的照片整理成了一本画册《3》,还在程序员聚集的极客时间 APP 制作了《摄影入门课》。 这期《三五环》,我跟他聊了聊拍照的体会,以及自由职业这件事。 本期封面是小麥的作品。小麥的画册可在公众号回复「小麥」/「小麦」获取。 内容索引: 人人都需要作品感 拍照技术是门槛,天赋是上限,而感知力可能最重要 挑选器材的过程,就是挑选主题的过程 到底什么样的照片,算好照片 拍很多照片,和拍一本画册,是两个概念 选择工作的体验派,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懒是天性,但懒还抱怨就很讨厌了 参考: 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 1901-1999),法国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实践者。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 1924-2019),出生于瑞士,美国摄影师,第一本摄影集《美国人》奠定其大师地位。提出「非决定性瞬间」。 刘涛(1981-),街头摄影师,合肥供水集团职工,负责抄水表、送水费单子。 《The Room》,托米·韦素( Tommy Wiseau )拍摄的知名烂片,被称作烂片界的公民凯恩。根据其导演拍摄经历改编的电影《The Disaster Artist》(灾难艺术家)获得奥斯卡和金像奖提名。 荒木经惟、中平卓马、深濑昌久,均为日本知名摄影师。 Martin Parr、Alec Soth、Antoine d’Agata,均为国际知名摄影师。 片尾曲(嘉宾推荐):The Typewriter - Leroy Anderson
主播|刘飞 嘉宾|刘思毅 刘思毅的群响恐怕是近两年最知名的商业主题社群之一,而他偏偏又从北大新闻系这一理想主义圣地毕业。他看待流量、创业,以及人生方向的许多观察思考,在 90 后创业者、三五环内从事互联网工作的朋友中,都算是典型的代表,应当很有参考价值。 刘思毅的公众号:群响刘老板(applemanliu641) 内容索引: 如今的社会太商业、太焦虑、太流量了 许多时候,「投机」和「增长」其实是一回事 提升 take rate 代表着一个公司从增长模型转换到经济模型 为什么工作没几天就决定从字节跳动离职 从北京的老破小搬到杭州的体验十分满意 创业不是每个人的政治正确 不如在身上纹一个「我的人生没有哲学」 片尾曲:99 Problems - Hugo
主播|刘飞 嘉宾|Cynthia 岚筝 这期播客请到的应该是《三五环》历来最年轻的嘉宾,两位姑娘分别是 98 年和 99 年的,是 JK 制服、洛丽塔和汉服(合称「三坑」)的爱好者。听她们讲讲三坑的故事,也许能够体会到她们的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态度,也能对如今刚刚进入社会的这批年轻人有全新的认知。 身高 178 Cynthia 的即刻 ID: @CynthiaaaKe 内容索引: 复旦附中校服就是好看的 JK 制服 过去的汉服先聊文化,如今的汉服先发照片 妈妈嫌我穿的土,是我入坑的原因之一 7 万 8 一套的二手日本校服 是人渣也会入坑,而不是三坑会培养人渣 三坑对于 00 后的意义可能更加不同 年轻人可入的坑,远不止 3 个 部分黑话/术语参考: Lolita 的三个主要派别:Sweet(甜美系)、CLA(Classical、优雅)和Gothic(哥特风格)。 CONOMi :一般指日本人气制服店 CONOMi 的校供制服。 小野学園女子中学:校服在 JK 圈特别知名的日本中学。 萌款:太受欢迎而很难买到的款式。 明华堂、菩提雪:国内知名汉服品牌。 面靥:也叫妆靥,古代女子面部的妆饰。 璎珞:一般指珠玉串成的颈饰。 op :连衣裙(有袖子的),类似的术语还有 jsk:连衣裙 (没有袖子,要搭衬衣的);sk :半裙。 手账: てちょう,日语里指用于记事的本子。 语C:语言 Cosplay,以语言描写为基础进行角色扮演的一种网络文化。 片尾曲:达拉崩吧 - 周深
主播|刘飞 少楠 跟少楠想聊的话题一直排着,有不少了,很抱歉确实更新太慢。这次终于挤出时间录了一期,聊聊我们之前发的那版产品思维地图,关注公众号「刘言飞语」,回复「地图」即可获得。 内容其实并没有具体展开讲每个地图的细节,而是围绕着这份地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包含了这些内容以及地图的正确使用方式展开。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内容索引: 人人都应该迭代自己的产品思维地图 对用户的认知都是长年累月积攒起来的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产品」才算踏上开悟之坡 反复强调「到现场去」 看待理论就像识别一件顺手的工具 所有产品经理都要加上定语才有意义 希望你一起来共创这份地图 片头曲:Athletics - III (Find Yourself)
跟即刻团队的产品负责人 kyth 聊了聊小宇宙、播客、即刻和产品经理,很有意思。 另外,作为老用户,很开心即刻能够回归,历史上关服后还能复生的互联网产品的确不多,即刻很不容易。推荐一柳的这篇文章,特别好看:《即刻消失的那一夜》 内容索引: 一切的开始是瓦总对便宜机票信息的需求 「Connecting the dots」 5 年前就开始做播客了 播客是最有温度的内容载体 小宇宙在做一件什么事 反思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 片尾曲: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 Till It Shines
主播|刘飞 嘉宾|草威 草威是我在锤子科技的前同事,目前仍在老罗团队做直播的策划。他是特别有趣的一个人,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做过记者,也做过市场策划,却又对新事物疏于认知,不爱刷微博。这次我们聊了聊他写作的好玩经历、北京这座城市以及在三五环内生活的人。 这次聊天选在了西餐厅,声音略有些嘈杂。你可以想象自己坐在我们旁边听我们闲扯,背景可能别有风味。 内容索引: 饭圈的黑话是寻找同类的工具 怀念 BBS 时代精英文化下的内容生产 青春期的感伤文学让同桌大哭 过了28岁,身体已经不分配给我写作的动力 哪怕很不喜欢抖音,但也觉得抖音很了不起 最喜欢北京的热闹,也最烦北京的热闹 北京有很多「饱满」的人,这感觉很好 吐槽大会冒犯了别人还要道歉,这是最大的冒犯 冒犯一下陈道明、金士杰和何冰老师 一直战斗下去才比较重要 片尾曲: 赵容弼 - 短发(short hair)
主播|刘飞 嘉宾|黄海均 海均老师是历经网易、知乎、豆瓣的老产品经理,从 2016 年开始创业做「职人社」,是圈内知名的链接优秀人才的平台,早期主要关注猎头服务和职人社群,近期在做内容社区和付费服务。 这期我们聊了下我感兴趣的关于猎头、职场选择的几个话题,希望能对你有启发。 职人社公众号:Zhirens 索引: 为什么产品经理都喜欢做社交产品 猎头除了打电话,还有什么价值 被迫在2014年加入今日头条的朋友 主动选择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朋友 在大厂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朋友 职人社为什么要做内容社区和关系链 文中提到的两篇文章: 《深度对话俞军》https://mp.weixin.qq.com/s/WhNX6B5Q25zWo42Fa0dIQg 《幸福的烦恼》https://mp.weixin.qq.com/s/BxI9vG9p0tMeomV3klXUog
主播|刘飞 嘉宾|黄海@疯投圈 推荐关注微博@疯投圈。 新消费品是我自己也在持续关注的创业方向,怀揣私心,找到了峰瑞资本负责消费品方向的投资人、同时也是知名互联网播客“疯投圈”的主播黄海老师,我们聊了聊新消费品的创业机会。 在本期播客中,我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1 身边的投资人朋友如今很少看单纯的互联网项目了,更多看新消费、工业互联网、机器人。这是普遍现象吗? 2 未来几年国内消费品会有创业的红利空间吗?这个红利,是稍纵即逝的,还是漫长持续的? 3 我观察喜茶、完美日记后,个人的理解,做新消费品的模式是:创始人关注需求和品牌建设、关注增长手段,然后找供应链合伙人搞定供给侧。对此,你的观察和体会是? 4 如果刚刚的模式成立,互联网产品经理和运营的经验也会极有价值。这会不会是互联网人创业的新风口? 5 很多消费品项目往往是互联网人+行业经验丰富的合伙人的组合。有多个朋友都讲到过,二者谁有决策权会是矛盾所在,你有这种观察或者体会吗? 最后再次做一个号召:如果在看一些创业方向的产品经理和运营朋友,可以多关注下消费品领域,行业很有趣,也有经验复用的可能性。 除了在当前页面播放,也可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Podcast 等泛播客平台搜索“三五环”收听。 片尾曲:Summertrain - Greyson Chance
主播 | 刘飞 少楠 互联网平台存在的效应众说纷纭,这期我们以四个效应为例,展开描述了平台的价值。 1 规模效应 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或者边际收益越高。比如传统行业的厂房和设备,会让边际成本阶梯型递减。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有规模效应:产品研发+服务器和网络带宽成本,是明显边际成本趋低的。 2 协同效应 依赖于品种增加带来的 1+1>2 的效果。比如购物中心、电商平台、滴滴(快车带动专车、顺风车)。 3 双边市场效应 双边供需的进入,都会有正外部性。公式:V=k*m*n 电商平台的效应弱:需要平台来管控质量,即变成了单边的;滴滴的效应强:司机和乘客的增加,都会带来正向效应(但边际收益未必持续提升)。 4 梅特卡夫效应 一个网络的价值与用户量的平方成正比。与常见网络效应的概念基本相同。任何用户的进入,都会有正外部性。 公式:V=k*n² 最典型的是社交网络:微信、Facebook 梅特卡夫效应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双边市场效应,或者说是 n 边市场效应。 曾李青定律:V=k*n²/r²(r 受 T、S、I、C 影响)。 参考: 《商业本质与互联网》,许小年著。 CHIN祺,一家服装店。 etsy,手工艺买卖为主的商品平台。 1933老场坊,上海的一个创意园区。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知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所著。
今天的这期比较特殊,国内的疫情现在开始好转,大家也都慢慢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上,我发现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受到了挺大影响。有的拿不到工资,有的被迫离职,有的开启了一段新的工作,有的跟男朋友分了手。我收集到了他们的故事,分享给你。这期没有对话,只有这些朋友们的自述。有的朋友不希望暴露他们的真实身份,所以做了变声处理。 索引: 00:50 在湖北被裁员 01:31 前公司裁掉了所有湖北人 02:13 双休变单休、工资发不出 04:10 疫情让我们分手 05:55 老板要求在家全程开摄像头 06:50 工资拖欠多个月,被迫离职 12:09 实习期过后公司不再续签 13:10 裸辞后遭遇疫情,差点找不到工作 17:50 老板面对我们的质疑,当场解散了公司 18:55 公司动员全体同事做营销 20:40 在B站讲述离职经历得到了 100w 的播放 最后一位朋友的 B 站 ID:我是恬恬酱啊 片尾曲:Devil May Care - Raul Midó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