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定律
是一档聚焦演艺领域创作者成长、思考的漫谈类播客

Album
主播:
六人定律-岛主、六人定律-尧尧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466
集数:
13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六人定律」是一档聚焦演艺领域创作者成长及文娱热点话题的漫谈类播客,两位主播是从业经历七年以上的媒体工作者,经常感叹做厌了千篇一律的宣发式通告,渴望能与创作者们进行更深入的对话,针对热点话题进行更真实的交流,于是就有了这档栏目。 “六人定律”指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人,大家总会以某种形式产生联系。而这档播客就是串起听众与创作者之间「六人定律」中的一环:大家在这个“小世界”里产生共鸣与连接。 我们希望寻找更多有突破精神的创作者朋友,带来有趣、有意义的对话碰撞,也欢迎大家订阅关注后续内容,以及向创作者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感谢大家的支持~
六人定律的节目...

Vol.13 看完《F1:狂飙飞车》太上头?F1新手入坑指南来了

六人定律

近两年在电影院里看得最爽的片子,没有之一。你可以说《F1:狂飙飞车》的剧情没那么完美,但赛事实拍与视听效果的绝对震撼,带动了不少观众二刷,发出了“看电影果然还是得走进电影院”的赞叹。 而在不久前的银石雨战中, 37岁的霍肯伯格让电影中桑尼·海耶斯的故事照进现实。他驾驶索伯赛车从第19位发车,最终站上领奖台,用14年的坚持打破了239场未登台的魔咒。 这一切也不禁让人产生对F1赛事本身的强烈好奇:电影中还有多少我错过的彩蛋?这些车手承受的到底是什么?看比赛前还需要补什么课?如何线上/线下看比赛? 这期我们请来了两位F1车迷朋友,做一期老带新科普,为电影中的细节查缺补漏,也带大家进一步解锁F1这项赛事的迷人魅力。 *提前叠甲:非专业人士,科普没那么硬核,请轻拍_(:з)∠)_ Shownotes: (一)F1大电影的魅力:车迷找彩蛋,小白会入坑 01:34电影照进现实:现实中的“桑尼·海耶斯”登上领奖台? 02:40据说入坑F1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群雄逐鹿更有看点 03:59入坑不仅因为赛车的魅力,还有车手们的颜值 04:48车迷才能看懂的彩蛋:撞车事故都有借鉴,制片人汉密尔顿PTSD集锦 07:46海耶斯的延迟出发战术,阿隆索也干过 08:26拍摄前一些车队也有顾虑(此处点名F1纪录片《Drive to survive》drama剪辑) (二)现实中的F1比电影还精彩 10:00国内车迷入坑F1的两大节点:2004年上海F1赛道开始承接比赛,2021年周冠宇官宣成为F1车手(现在电影入坑是第三波人了) 11:46F1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全球三大体育赛事”,而赛车比赛除了F1还有很多 15:17想开F1不仅拼天赋,还得“拼爹”(财力也是天赋的一部分了) 17:12拍摄得到F1官方的全面支持,客串和出镜的车手、车队人员比真正的演员人多 19:28比赛转播也有故事线?相比其他体育赛事,F1能看的信息太多了 23:26一共20个车手的比赛,脸盲都记得住——车队迷vs车手迷 27:36电影最不让人信服的点:F1的确要靠精细化的团队合作完成,不是一言堂(当然策略组经常拉胯也是真的) 36:40赛场之外的恩恩怨怨,2位队友之间的小九九也是F1的一大看点 40:00现实和电影的同步率,不仅有老将霍肯伯格上领奖台,还有哈斯优雅“华尔兹” 41:35好有趣的Team radio,好有趣的马克斯·维斯塔潘 46:52因为周冠宇,中国车迷对索伯车队的感情很复杂(现场一片红色中,唯一穿绿色队服的韩叁吉见证索伯的成功~) 49:49周冠宇现在的身份,以及f1厂队和客户车队的区别 52:32F1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不仅看运动员本身,还要看赛车和车队,也意味着商业的更多参与和话语权 55:12什么是“负数车手”和“拉导”? (三)为看完电影想入坑的朋友,来一份“F1车迷新手指南” 58:30线下比赛可以先去上海,虽然要等到明年3月初(买票查久事体育) 1:00:39线上直播平台:广东体育、五星体育(地方频道面向当地观众,网络信号源比较稀缺,也有博主无偿转播的);CCTV5+(央视网)、腾讯体育;英语跟得上的还可以去F1TV或者sky sports(需付费订阅) l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线下一起看直播!比如WhyNot精酿餐吧,最近的一场是7月27日21点比利时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的比赛,主理人就是本期嘉宾哦~ 1:07:18 F1比赛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当时周冠宇也被halo救了一命 1:10:55 补个热知识:Formula其实是一个对所有参赛车辆的限制标准,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大规则更新,以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1:16:56聊聊线下看比赛怎么选座(如果你能抢到票的话) 1:19:42《F1:狂飙飞车》看完还想补点其他的赛车电影?这里有份片单可供参考:《极速车王》2019、《极速风流》2013、《Driveto survive》Netflix纪录片、《GT赛车:极速狂飙》2023、《速度与激情7》2015、《极品飞车》2014、《头文字D》2005、《极盗车神》2017、《飞驰人生2》2024、《死亡飞车》2008、《永远的车神》2011 《赛车麦昆》… 主播:尧尧 本期嘉宾: 张咸鱼(三年F1车迷。北京WhyNot精酿餐吧主理人,已主办F1车迷线下观赛活动超30场 韩叁吉(三年F1车迷。五星相声忠实粉丝,为霍肯伯格登上领奖台提供了一些玄学助力【大雾】) 后期:狂怒不会开坦克 特别鸣谢:WhyNot精酿餐吧 最近刚入坑F1的朋友可以去凑凑热闹,记得提前预约哦~ 参与方式:💰无门票但需预约,关注并私信小红书WhyNot歪脑呆,发送【手机后四位+姓氏+人数+到店时间】,桌台保留到开赛前 酒吧地址:赵府街20号(鼓楼大街地铁站G口东南步行300m)

97分钟
99+
1个月前

Vol.12 上影节全体验&观察:“电影之城”,不只是一句宣传语

六人定律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海报上,有一行很醒目的字:电影之城。很多城市都举办过电影节,但将“电影之城”的称号印在宣传海报上,上海应该是全世界独一份。当然这个称号并非虚名,如果此刻来到上海,相信你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流动在这座城市大街小巷的迷影气息。 地铁/公交车上的屏幕、街边飘动的旗帜、醒目的广告牌、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年轻影迷、以及上海本地的“银发族”观众,他们共同构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道道令人难忘的风景,正像电影节宣传片中那句slogan提到的那样:“电影之城,每一帧都是生活。” 上海确实是一座天生就和电影有关的城市,这个含义似乎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一方面上海本就是中国电影孵育和成长的摇篮,一直有着鲜明的城市电影文化;而另一方面,上海与电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的DNA上的联系,许多电影都将镜头对准上海与上海人,因为在这里,摩登与市井、浪漫与孤独,这些气质可以毫无违和感地交织在一起,令创作者们浮想联翩,继而产生创作的冲动。 今年我第一次以“专业合作媒体”的身份深度体验上海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落下帷幕的这一天,我邀请了三位不同身份的影迷朋友做客节目,一起聊聊此次上影节的全体验&观察,并探讨大家理想中电影节展的样貌,最后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电影节的意义从来不只是看片,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连接。而在一点上,上影节做到了。 Shownotes: (一) 上影节体验篇 00:00 开场介绍 & 嘉宾亮相 03:15 上海“电影之城”的气质?与柏林电影节的城市氛围对比 07:24 队长上影节体验关键词总结:迁徙、充实、无眠 10:50 腿麻的媒体人生 12:35 媒体视角看上影节亮点:红毯、片单、影人 17:57 细节观察与“影节宫”概念的双重体验 (二) 采访与影片篇 25:34 专访杨荔钠导演的幕后体验 27:17 孙安可双片亮相:年轻演员的质感与成长 28:54华语片盘点①:《七天》的奇幻爱情设定与真情落点 32:11 华语片盘点②:《长夜将尽》踏实表达与金爵奖的肯定 35:53华语片盘点③:《翠湖》的家庭群像与气质 (三) 观众文化与理想节展 47:05 新嘉宾加入!观众素质 vs. 电影警察:影院文明的边界在哪? 50:00 圈层冲突:影迷、市民与电影节文化落差 58:23 理想的电影节该是什么样? (四) 建议与总结篇 59:23 关于最新影片的放映:戛纳“零时差”背后的逻辑 62:51 如何优化映后交流?引导提问、增强连接感 65:57 电影节的意义:不只是看片,而是人与人的连接 主播:岛主 本期嘉宾: 队长(播客「废话燃料」主播,欢迎大家搜索订阅:废话燃料) Cherry(公众号「电影岛赏」作者) 小方(资深影迷,成长中的媒体人) 后期:狂怒不会开坦克

68分钟
99+
2个月前

Vol.11 从《还有明天》谈女性创作&生活:那些抗争、无奈、愤怒的瞬间

六人定律

电影《还有明天》中女性遭遇的困境不仅仅存在于1946年的意大利,直至今日,女性遭遇的各种不公和区别对待依然存在。但我们也知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优秀的女性题材作品更像一枚石子,让更多“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被看见,激起大家的共振与反思。我们还没有赢,但好在「还有明天」,每个人都可以为那个更好的结局努力。 而女性力量也需要“补充能量”,才能有“可持久的战斗力”。我们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态度,希望和六人定律连接的小伙伴不仅能获得思想上共振,也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交流,让更多人获得一份身体上的“加油”。 Shownotes (一) 关于《还有明天》 01:34 本期赞助方「营养工厂 UndoAge」品牌及产品介绍 05:45《还有明天》不止是1946年的故事 10:00 结局的反转是神来之笔,还是有点牵强? 11:25 女主迪莉娅的日常:被家暴、被侵占劳动成果、被误解忽视 14:50 暴力的表达也可以是女性主义的 18:45 导演宝拉的“克制” 20:26 有时候“永远在一起”不是一句情话,而是噩梦 23:19 一些争议:如此呈现暴力,是温柔还是“背刺”? 29:15 为什么结局没有变成“致命女人” (二)“迪莉娅”的故事仍在今日上演 32:26 没看见没听见并不意味着没有,伤痛总是沉默的 36:47 建立合理的制度,才是女性逃离枷锁的根本途径 42:57 男性和女性被骚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48:20《黑箱日记》的导演伊藤诗织竟然出来道歉了? 51:46 被打成“弱女叙事”是社会对林奕含的又一次舆论暴力 56:40 看周轶君《他乡的童年》时意识到,我们在两性教育上落后太远 58:14 影视圈里针对女性的“禁律”有多离谱 01:00:14 生活中被骚扰的案例:地铁上、小公园哪都能碰上 01:05:51 女性导演不扮演很凶的角色会怎样? (三)如何看待女性创作 01:12:18 获得奥斯卡奖的《阿诺拉》算女性题材创作吗? 01:19:45 暴露也不一定就是男凝视角 01:25:24 李安的《色戒》中王佳芝的成长更应该被看见 01:29:55 戴锦华老师曾说姜文的电影并不厌女 01:32:29 可以平权,但没必要挑起性别对立 01:37:27 建议都去听电影原声 补充资料指路友台节目「长点脑子」:《色戒》究竟是不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www.xiaoyuzhoufm.com 主播:岛主、尧尧 本期嘉宾:二恬(青年创作者) 后期:狂怒不会开坦克 片尾音乐:《The Little Things》 🎁感谢新朋友「营养工厂 UndoAge」对本期节目的支持!记得下滑查看听友专属优惠,评论区还有抽免单福利! 感谢只在微信小程序能买到的新朋友——「营养工厂 UndoAge」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营养工厂是国内专业营养补剂品牌,全球高品质营养补剂工厂价的先驱,致力于为大家提供高品质、工厂价的营养补剂。 定价透明,品质保障 营养工厂绝大多数产品价格都在两位数(一个月的量),比如鱼油、辅酶 Q10,风靡欧美的天价抗衰成分 NMN 居然能打到一个月 75 元!让有需求的朋友轻松实现补剂自由。不仅性价比超高,他们还敢直接把成本写出来,产品检测报告也会在小程序里公开展示,让大家用得安心! 如何选择产品? · 选用这些补剂产品前,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如果你是脑力工作者,经常低能量、已疲惫,还睡眠不好,稳居营养工厂「销冠」的 NMN就很适合你! - 过了 25 岁、低能量、易疲惫——首推稳居营养工厂「销冠」的 NMN,提高 NAD+,从细胞根源延缓衰老,充沛精力,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发肤甲尤其明显。 - 长期吃外卖、压力大、饮食高油高糖——IFOS 五星认证、95% 高纯度深海鱼油,帮助抗炎、支持心脑血管健康 - 久坐不动、腹部脂肪堆积、代谢缓慢——新一代益生菌“AKK 瘦子菌”帮你轻松管理 - 选购更多补剂,点击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可参考首页“健康需求”板块,包括减脂、抗衰、皮肤、睡眠等多种分类,都有对应的补剂搭配,帮你一键直达适合自己的产品 如何购买? · 截图或保存下方图片到微信扫码,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享受新人专属优惠 · 下单记得备注暗号“六人定律”,获取双倍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更多健康实用产品 · 🎁别忘了参加互动抽奖活动!评论区发送你的订单号,我们会抽取一位幸运听友免单一瓶 NMN!下单的朋友们记得来多多互动!

99分钟
99+
5个月前

Vol.10 一个青年导演的电影节之旅:从新疆乡村走到柏林领奖台,他的经历能否复制?

六人定律

柏林电影节刚刚落下帷幕不久,本届华语影片表现亮眼,除了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生息之地》外,景一导演的《植物学家》也获得了新生代儿童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长片奖。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新疆北部边境的山谷村庄里,孤独的哈萨克族男孩与植物为伴,他在追寻逝去的时光中,逐渐隐入植物世界的梦幻寓言,视听表达很出挑,获得了儿童评审及成人专业评审的一致好评。 今年岛主前往柏林全程报道电影节,除了一些影片的观感,还希望将电影节具体的体验和大家分享,而只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观察似乎比较局限,所以我们在回到北京后第一时间邀请到了导演景一,一方面听他讲述《植物学家》的创作故事,另一方面以一个第一次来到欧洲电影节的创作者视角,来谈一谈他眼中的电影节体验。尤其是从新疆乡村成长起来的他,是如何从FIRST创投到获得诸多名导垂青再到登上柏林电影节的领奖台,他的创作经历是否有值得其他青年创作者借鉴的地方?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创作秘诀又是什么? Shownotes (一)引子 03:15 景一导演的柏林电影节之旅提前半个月开始 05:00 柏林观众很热情,“新生代KPLUS”单元的现场尤其high 06:45 科普一下,“新生代单元”和新人导演没啥关系 13:03《植物学家》其实不是完全的儿童片,只不过主人公是孩子,以孩子的视角感知世界 (二)从新人导演到站上柏林领奖台 19:18 能不能获奖其实是种很玄妙的东西 20:41 景一导演的进阶之路:从FIRST影展到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21:24 从小在新疆农村长大,出去上学后才知道世界如此不同,这种落差的情绪也变成启动剧本的一部分 24:02 创作者先要打动自己,找到你真正想说的东西 28:21 所以新人导演应该怎么投奖?原来主竞赛单元入围需要一些渊源 34:11 不是所有新人导演都能“一鸣惊人”,但总会有合适的机遇等着你 40:00 文艺创作者比普通人幸运的就是,能去纪录自己的所来之处 (三)《植物学家》创作谈 44:14 岛主的《植物学家》观后感 51:27 剧本是怎么慢慢生长出来的,景一身边还真有个植物学家 53:34 两个民族或者两个个体就像不同属的植物,截然不同却生长在同一片土地 01:02:16 拍摄条件有种回到90年代的感觉:洗澡要用水舀子 01:03:35 如何获取小孩哥信任——全靠耐心哄骗,不行就求 01:07:21 导一部戏,可以让I人变E (四)普通人也可以去电影节? 01:20:19 作为参与影展的人可以每天订3张票,媒体不限量,但都要每天早上7点半订后天的票 01:21:37 在柏林遇上了大罢工是什么体验 01:23:59 有媒体资质或电影相关从业者可以申请媒体证或专业证,普通观众还是要提前抢票的 主播:岛主、尧尧 本期嘉宾:景一(电影《植物学家》导演,该片获得第75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 国际评审团最佳长片奖) 后期:狂怒不会开坦克 片尾音乐:《The Dock of the Bay》

92分钟
99+
5个月前
六人定律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