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研学游爆火:进不去的清北门口是鸡娃家长的教育焦虑

小时空漫谈

🎙本期提要 本期是“消费心理学”系列节目之暑期研学游。暑期研学团的火爆引发关注,今年是3年多以来第一个完整的暑期游旺季市场,尤其是研学游备受瞩目。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过暑假的鄙视链是“研学、旅游、补习、回老家。”让孩子见世面、对名校的慕强心理、孩子之间的攀比促使了研学游的火爆。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7月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然而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2~3倍,毛利高出20%~50%多的研学团却存在诸多隐患:安全无保障、游览走马观花、教育属性缺失、价格虚高。为何家长热衷给孩子报研学游,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 本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研学游】背后的消费心理动机,探索研学市场的商业逻辑和消费心态。 🔎内容剧透 * 研学游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和行业标准? * 研学游有何价值? * 研学游市场鱼龙混杂的原因是什么? * 研学市场为何如此火爆? * 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研学体验? 📚知识拓展 研学旅行: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研学旅行产品分类: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 * a) 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 * b) 自然观赏型: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 * c) 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 d) 励志拓展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 e) 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

57分钟
99+
2年前

【城市气候危机】北京暴雨由台风引发?普通市民的极端天气应对指南

小时空漫谈

🎙本期提要 本期是“城市气候危机”系列节目之多台风暴雨应对。近日,北京河北等地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短时强降雨、累计雨量大,北京市气象台于29日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并于当日17时30分升级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北京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规模降雨,为何福建泉州登陆的“杜苏芮”,会导致京津冀出现极端降雨?面对极端天气,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从【北京暴雨】出发,从气候科学和风险应对的角度,讨论“极端天气”的成因,以及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内容剧透 * 台风“杜苏芮”为何北上制造北京强降雨? * 台风“杜苏芮”为啥有名有姓?台风命名的规则是什么? * 什么事远距离台风暴雨? * 反向的厄尔尼诺现象,预示着极端气候什么变化? * “气候声量“使得北京受关注,河北地区相对报道较少,气候不平等真实存在吗? * 应对极端天气,个人和社区能做什么? 📚知识拓展 北京暴雨成因:超强台风杜苏芮虽然已经基本消散,但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水汽输送通道,受到大陆高压和副高手牵手的阻挡,这条通道持续横亘在东部地区。另外,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阻挡形成一道屏障,将大量水汽拦截在华北平原北部。同时,新的台风卡努正在向东海移动。热带气旋是逆时针旋转的,而海上的副热带高压是顺时针旋转的,两者合力,将卡努的大量水汽向西北输送到华北北部。 台风的命名规则: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自然灾害,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在1997年的第30次年度会议上,决定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名称,由受此地区台风侵扰的14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提供。这14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共同组成台风起名“成员”。每个“成员”提供10个台风名称,经台风委员会审核、认定后使用,组成一个共140个名称的表格,从2000年开始使用这些名称。

88分钟
99+
2年前

【城市与社会】城市夜间活力:都市夜生活为什么让人着迷?

小时空漫谈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城市与社会”系列之“城市夜间活力”。有人说,白天是属于全世界的,而夜晚是属于自己的,再充实和快乐的白天似乎也无法定义出一天的格调。与白天相比,夜晚是跟接近与我们内心的存在,随着太阳的消失,大自然变得更加静谧,而城市得以华灯初上,彰显出它独特的一面。随着夜间经济覆盖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元,从最初寄居于“夜市”形态的夜间经济模式,到如今囊括了餐饮、旅游、购物、文娱等各领域的夜间经济模式,中国夜间经济市场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扩张的市场背后,是政策、社会、经济和技术四方共同推进的结果。在愈来愈丰富多元的夜间经济下,夜晚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美好生活的延续。 “城市夜生活”从略带贬义到日渐复苏并不断适配青年人,已经成为评价城市活力与形象的重要维度,经过的白天辛苦工作,我们得以近距离的观察自我与生活本身,充电回血。你所在的城市夜间活力如何?你如何支配自己的夜生活?城市夜景是 “越多越好”吗?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都市夜生活】,从城市发展和心理学的角度和你一起体会城市夜景的美好。 🔎内容剧透 * 1. 为什么城市需要夜间活力? * 2. 电灯发明之前的古代人有夜生活吗? * 3. 城市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夜间活力与与生活方式? * 4. 从城市灯光维度,如何解读城市的经济发展? * 5. 为什么上海外滩夜景灯光被吐槽“太土”? * 6. 夜景不是“越亮越好”? * 7. 光污染对人和自然的危害是什么? * 8. 夜生活是对抗城市孤独的良药吗? * 9. 互联网+夜生活模式下,抖音等短视频是否成为城市夜生活的宣传名片? 📚知识拓展 《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排名》:第一财经·新一线近期发布了2023年城市夜生活,评价指标包括:夜间出行、酒吧数量、livehouse数量、夜间灯光、夜场电影、夜间公交六个维度。前五名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

62分钟
99+
2年前

【低碳生活】阿斯巴甜致癌风波:甜蜜的快乐如何演变成健康的烦恼?

小时空漫谈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低碳生活”系列之“糖与代糖”。2023年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食品工业甜味剂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划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B类物质。 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糖,具有社会与文化属性,并且人们都喜欢甜味带来的快乐与甜蜜。随着工业化进程,糖从稀缺走向日常,糖的珍贵性逐渐消失,但其象征美好的意义被延续了下来。如今,糖又面临健康风险,也更多的被公共领域所讨论。你会更倾向选择低糖甚至0糖、0卡的商品吗?代糖消费是智商税吗?与糖相关的健康主义使你焦虑吗? 本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代糖】,从健康主义和饮食心理的角度,和你一起探索甜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内容剧透 * 人为什么爱吃糖?糖对人体重要吗? * 糖的诞生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 糖的社会属性与文化意义有哪些? * 从糖到代糖,人工合成糖有何价值? * 代糖的消费是智商税吗? * 如何科学解读阿斯巴甜陷“可致癌”风波? * 阿斯巴甜致癌的科学解读,如何判断相关or因果关系? * 糖与减肥是健康主义的焦虑源吗? * 吃糖与进食障碍、身材焦虑有关吗? * 如何从糖的健康风险中识别客观信息? 📚知识拓展(工具箱)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作者为美国人类学家西敏司,西敏司被誉为“饮食人类学之父”。 本书介绍了糖这件平常事物背后非同寻常的历史,揭示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从奢侈品转化为生活产品。 2类致癌物分为两组: 即2A和2B。2A类,人类可能致癌物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而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Β类,人类可疑致癌物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以及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人类致癌物证据不足,但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

58分钟
99+
2年前

【城市发展】无障碍社会:从适老化改造到信息无障碍的友好城市

小时空漫谈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城市与社会”系列之无障碍设施与设计。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经历了从“残废”到“残疾人”再到“残障人群”的观念转变,中国的无障碍环境也终于有“法”了。“无障碍,是每个人都被世界善待”,好的无障碍并非只造福残障人士,更能够帮助所有人。 根据2011年出版的《世界残障报告》的数据显示,每个人一生中平均约 11% 左右的时间处于“残障”状态。对于老年人和身体不健全的人来说,卫生间、阳台的高差、单元门口的台阶、药品说明书上的小字、机场无纸化的登机操作台无疑是不小的挑战,而从时间维度来说,我们都会变老,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成员的最大公约数。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哪些方面?你在生活中有哪些“有障碍”的经历?信息无障碍是什么?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无障碍设计】与【信息无障碍】,消除少数派歧视,共建包容多元的社会。 🔎内容剧透 * 1. 城市中“无障碍设施”有哪些? * 2.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有哪些内容? * 3. 从环境建设到信息共享,我们需要哪些无障碍设计? * 4.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何在? * 5. 实施无障碍设施和设计的困难在哪里?硬件、软件,还是观念? * 6. 从“残废”、“残疾人”、“残障人群”到“身体不自由者”的消除污名化,残障人士对应的是健全人,而不是正常人。 * 7. 适老化的家装应该注意什么? * 8. 什么是信息无障碍? * 9. 《马拉喀什条约》对于无障碍信息有何价值? * 10. AI与数字化转型,对无障碍人士更便利,还是更困难了? * 11. 残障的三种类型;永久性、临时性和情境性。 📚知识拓展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共8章,包括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 * 《马拉喀什条约》: 全称为《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该条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该条约有助于进一步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享有文化和教育的权利。《马拉喀什条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领头起草,它的制定明确以《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提出的人权原则为依据,是首部明确纳入了人权视角的版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的核心是在人权原则下划定版权人的权利边界,以便增加盲人等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取图书、杂志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途径。 2022年5月5日,旨在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欣赏作品和接受教育权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正式生效。 条约生效后,“无障碍格式版”的范围将得到明确。无障碍格式版不仅仅是盲文版出版物,也包括大字号版、有声读物以及电子读物、无障碍电影等。与之对应的,无障碍版的受益人群也不局限在全盲或低视力的人群。

66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