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本期是“心理对谈”flow系列节目之北京城的见闻所思。 * 00:07:31北京地铁:外地人真的可能挤不上北京地铁 * 00:15:13北京交通:闯红灯的代价——慢悠悠的公交、红绿灯和压抑的道路系统 * 00:18:29北京公交的乘务管理员:隐藏在每辆公交上的安全守护者 * 00:22:17北京的生活配套服务:公交、地铁和交通协管员的启示 * 00:32:38美羊羊的离京之行:现实版人在囧途 * 00:47:02电影《芭比》:隐藏在等级与评价背后的故事 * 00:52:55北京实体店难生存:经济不景气、租金高、竞争激烈 * 01:01:16北京生活图鉴: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差异 * 01:20:27不内耗人生模样:目的性强的人也有松弛感 * 01:31:28养老、社区活动和存在主义危机 * 01:36:23北京生活的支点:金钱与自由的关系 * 01:39:53面对虚无:在北京请务实
🎙本期提要 本期是“消费心理学”系列节目之暑期研学游。暑期研学团的火爆引发关注,今年是3年多以来第一个完整的暑期游旺季市场,尤其是研学游备受瞩目。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过暑假的鄙视链是“研学、旅游、补习、回老家。”让孩子见世面、对名校的慕强心理、孩子之间的攀比促使了研学游的火爆。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7月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然而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2~3倍,毛利高出20%~50%多的研学团却存在诸多隐患:安全无保障、游览走马观花、教育属性缺失、价格虚高。为何家长热衷给孩子报研学游,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 本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研学游】背后的消费心理动机,探索研学市场的商业逻辑和消费心态。 🔎内容剧透 * 研学游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和行业标准? * 研学游有何价值? * 研学游市场鱼龙混杂的原因是什么? * 研学市场为何如此火爆? * 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研学体验? 📚知识拓展 研学旅行: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研学旅行产品分类: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 * a) 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 * b) 自然观赏型: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 * c) 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 d) 励志拓展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 e) 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
🎙本期提要 本期是“城市气候危机”系列节目之多台风暴雨应对。近日,北京河北等地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短时强降雨、累计雨量大,北京市气象台于29日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并于当日17时30分升级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北京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规模降雨,为何福建泉州登陆的“杜苏芮”,会导致京津冀出现极端降雨?面对极端天气,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从【北京暴雨】出发,从气候科学和风险应对的角度,讨论“极端天气”的成因,以及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内容剧透 * 台风“杜苏芮”为何北上制造北京强降雨? * 台风“杜苏芮”为啥有名有姓?台风命名的规则是什么? * 什么事远距离台风暴雨? * 反向的厄尔尼诺现象,预示着极端气候什么变化? * “气候声量“使得北京受关注,河北地区相对报道较少,气候不平等真实存在吗? * 应对极端天气,个人和社区能做什么? 📚知识拓展 北京暴雨成因:超强台风杜苏芮虽然已经基本消散,但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水汽输送通道,受到大陆高压和副高手牵手的阻挡,这条通道持续横亘在东部地区。另外,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阻挡形成一道屏障,将大量水汽拦截在华北平原北部。同时,新的台风卡努正在向东海移动。热带气旋是逆时针旋转的,而海上的副热带高压是顺时针旋转的,两者合力,将卡努的大量水汽向西北输送到华北北部。 台风的命名规则: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自然灾害,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在1997年的第30次年度会议上,决定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名称,由受此地区台风侵扰的14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提供。这14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共同组成台风起名“成员”。每个“成员”提供10个台风名称,经台风委员会审核、认定后使用,组成一个共140个名称的表格,从2000年开始使用这些名称。
🎙本期提要 本期是“心理学”系列节目之多巴胺穿搭。炎炎夏日,年轻群体的“多巴胺穿搭”在社交媒体形成了一股新潮流。他们试图用明亮的色彩诠释生活态度,表达对日复一日枯燥生活的反抗,是主动唤醒积极情绪的方式,也是自我满足和时尚再创作。潮流是个圈,大红大紫的服饰其实早被广场舞大妈喜爱,但现在似乎成为了年轻人的潮流。你有加入“多巴胺穿搭”的行列嘛?看到明亮的颜色你是否也会心情愉悦?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多巴胺穿搭】,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审美的人造化”,修炼审美和穿衣自由。 🔎内容剧透 * 1. 多巴胺穿搭为什么火? * 2. 多巴胺穿搭的价值何在?真的可以对抗坏情绪吗? * 3. 足力健和洞洞鞋为什么会流行? * 4. 消费降级后,我们找到消费的松弛感了吗? * 5. 时尚是一种人造的快乐吗? * 6. 如何修炼审美自由?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心理学”flow系列之“禅修2.0”。热衷禅修的美羊羊在暑期继续着她的禅修“田野调查”。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化的寺院,从寺院的藏经楼、点心房中也隐藏着禅宗“公案”,了解并去魅“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的寺庙文化,拥抱俗世生活才是禅修的真谛。 🔎内容剧透 * 1. 禅修的规则如何制定?上交手机才能好好禅修吗? * 2. 点心房的“公案”是什么? * 3. 品茶、茗香,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有哪些结合? * 4. 佛教圈子也很内卷,是真的吗?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城市与社会”系列之“城市夜间活力”。有人说,白天是属于全世界的,而夜晚是属于自己的,再充实和快乐的白天似乎也无法定义出一天的格调。与白天相比,夜晚是跟接近与我们内心的存在,随着太阳的消失,大自然变得更加静谧,而城市得以华灯初上,彰显出它独特的一面。随着夜间经济覆盖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元,从最初寄居于“夜市”形态的夜间经济模式,到如今囊括了餐饮、旅游、购物、文娱等各领域的夜间经济模式,中国夜间经济市场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扩张的市场背后,是政策、社会、经济和技术四方共同推进的结果。在愈来愈丰富多元的夜间经济下,夜晚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美好生活的延续。 “城市夜生活”从略带贬义到日渐复苏并不断适配青年人,已经成为评价城市活力与形象的重要维度,经过的白天辛苦工作,我们得以近距离的观察自我与生活本身,充电回血。你所在的城市夜间活力如何?你如何支配自己的夜生活?城市夜景是 “越多越好”吗?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都市夜生活】,从城市发展和心理学的角度和你一起体会城市夜景的美好。 🔎内容剧透 * 1. 为什么城市需要夜间活力? * 2. 电灯发明之前的古代人有夜生活吗? * 3. 城市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夜间活力与与生活方式? * 4. 从城市灯光维度,如何解读城市的经济发展? * 5. 为什么上海外滩夜景灯光被吐槽“太土”? * 6. 夜景不是“越亮越好”? * 7. 光污染对人和自然的危害是什么? * 8. 夜生活是对抗城市孤独的良药吗? * 9. 互联网+夜生活模式下,抖音等短视频是否成为城市夜生活的宣传名片? 📚知识拓展 《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排名》:第一财经·新一线近期发布了2023年城市夜生活,评价指标包括:夜间出行、酒吧数量、livehouse数量、夜间灯光、夜场电影、夜间公交六个维度。前五名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低碳生活”系列之“糖与代糖”。2023年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食品工业甜味剂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划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B类物质。 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糖,具有社会与文化属性,并且人们都喜欢甜味带来的快乐与甜蜜。随着工业化进程,糖从稀缺走向日常,糖的珍贵性逐渐消失,但其象征美好的意义被延续了下来。如今,糖又面临健康风险,也更多的被公共领域所讨论。你会更倾向选择低糖甚至0糖、0卡的商品吗?代糖消费是智商税吗?与糖相关的健康主义使你焦虑吗? 本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代糖】,从健康主义和饮食心理的角度,和你一起探索甜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内容剧透 * 人为什么爱吃糖?糖对人体重要吗? * 糖的诞生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 糖的社会属性与文化意义有哪些? * 从糖到代糖,人工合成糖有何价值? * 代糖的消费是智商税吗? * 如何科学解读阿斯巴甜陷“可致癌”风波? * 阿斯巴甜致癌的科学解读,如何判断相关or因果关系? * 糖与减肥是健康主义的焦虑源吗? * 吃糖与进食障碍、身材焦虑有关吗? * 如何从糖的健康风险中识别客观信息? 📚知识拓展(工具箱)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作者为美国人类学家西敏司,西敏司被誉为“饮食人类学之父”。 本书介绍了糖这件平常事物背后非同寻常的历史,揭示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从奢侈品转化为生活产品。 2类致癌物分为两组: 即2A和2B。2A类,人类可能致癌物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而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Β类,人类可疑致癌物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以及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人类致癌物证据不足,但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心理对谈flow系列。美羊羊和江江从各自的夏日周末活动聊起,与你分享漫步城市的惬意以及远离城市喧嚣的“禅修”,寻找世俗生活中的静谧。希望两位主播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更了解禅修、冥想,专注于当下,工作的时候不想摸鱼,摸鱼的时候不想工作。 🔎内容剧透 * 1. 喜欢夏天的美羊羊为什么偏爱这个炎热的季节? * 2. 江江参加citywalk,从城市规划和普通市民的角度寻找城市“小微改造”的快乐; * 3. 夏日禅修最大的享受在于山间的晨钟暮鼓和凉爽的风; * 4. 禅修是一个具体的过程,直面烦恼,代谢情绪; * 5. 去寺院禅修的目的在于,求福和求慧; * 6. 认真走路、认真吃饭、认真交流都是生活中的“禅修”;
🎙本期提要 近期由Netflix 制作的全女性综艺《海妖的呼唤:火之岛争夺战》无疑是今年夏天最特别的综艺了,靠情节的紧凑和众口交赞的好评,拿到了豆瓣评价9.6分和网飞韩国热门榜第二名的热度。节目组召集了6个“能打”的职业,4人一组,按照职业组别,在偏远的岛上进行为期七天的竞技赛,最后存活下来的队伍将获得胜利。 来自以男性为主导职业的姐姐们,上演了一场充满力量、张扬自信、果断凌厉的比拼,展现出与主流女性审美不同的力量感。你有观看这部综艺吗?姐姐们的表现和散发的职业特性有打动到你吗?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她综艺】《海妖的呼唤》,和你一起打破性别偏见,探索属于女性叙事的主体性。 🔎内容剧透 * 冲破污名化的海“海妖”设定 * 海妖中的女性的特点:有野心、有力量、直接、果敢 * 权力、影响力和野心这些词汇往往都隶属于男性? * 面对被男性定义的职业,女性的答卷是什么? * 职业性分性别吗?如何找到女性为主体的叙事? * 女性综艺的魅力何在? * 相较于浪姐,海妖有什么不一样? * “生存综艺”的不适感,你有吗? * 女性彰显力量一定要通过战争、搏击的方式吗?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心理学”系列之抑郁症。歌手李玟的忽然去世让抑郁症再次进入大众关注领域,本期美羊羊将与你分享:为什么如此阳光的人也会抑郁?我们该如何面对抑郁症?抑郁症需要如何治疗?如何关爱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本期提要 本期节目是“城市与社会”系列之无障碍设施与设计。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经历了从“残废”到“残疾人”再到“残障人群”的观念转变,中国的无障碍环境也终于有“法”了。“无障碍,是每个人都被世界善待”,好的无障碍并非只造福残障人士,更能够帮助所有人。 根据2011年出版的《世界残障报告》的数据显示,每个人一生中平均约 11% 左右的时间处于“残障”状态。对于老年人和身体不健全的人来说,卫生间、阳台的高差、单元门口的台阶、药品说明书上的小字、机场无纸化的登机操作台无疑是不小的挑战,而从时间维度来说,我们都会变老,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成员的最大公约数。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哪些方面?你在生活中有哪些“有障碍”的经历?信息无障碍是什么?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无障碍设计】与【信息无障碍】,消除少数派歧视,共建包容多元的社会。 🔎内容剧透 * 1. 城市中“无障碍设施”有哪些? * 2.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有哪些内容? * 3. 从环境建设到信息共享,我们需要哪些无障碍设计? * 4.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何在? * 5. 实施无障碍设施和设计的困难在哪里?硬件、软件,还是观念? * 6. 从“残废”、“残疾人”、“残障人群”到“身体不自由者”的消除污名化,残障人士对应的是健全人,而不是正常人。 * 7. 适老化的家装应该注意什么? * 8. 什么是信息无障碍? * 9. 《马拉喀什条约》对于无障碍信息有何价值? * 10. AI与数字化转型,对无障碍人士更便利,还是更困难了? * 11. 残障的三种类型;永久性、临时性和情境性。 📚知识拓展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共8章,包括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 * 《马拉喀什条约》: 全称为《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该条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该条约有助于进一步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享有文化和教育的权利。《马拉喀什条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领头起草,它的制定明确以《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提出的人权原则为依据,是首部明确纳入了人权视角的版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的核心是在人权原则下划定版权人的权利边界,以便增加盲人等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取图书、杂志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途径。 2022年5月5日,旨在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欣赏作品和接受教育权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正式生效。 条约生效后,“无障碍格式版”的范围将得到明确。无障碍格式版不仅仅是盲文版出版物,也包括大字号版、有声读物以及电子读物、无障碍电影等。与之对应的,无障碍版的受益人群也不局限在全盲或低视力的人群。
🎙本期提要 本期是“生涯发展”系列节目之高考后的人生规划与选择。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是一个特别的人生体验,没有了暑假作业和升学压力,我们得以收获一种期待已久的自由,也将进入新的人生转折点。伴随着父母的逐步退场,迎来志愿填报,开启独立又有集体性的校园生活。“学长学姐”的叮嘱与拿到通知书的“新手大学生”的迷茫与憧憬交织。面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期待和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学毕业时的迷茫是否要追溯到高考志愿填报时? 这一期江江和美羊羊聚焦高考后【生涯规划】,聊聊如何开启面对自主选择的未来。 🔎内容剧透 * 1. 高考后的人生,有哪些新变化? * 2. 高考完的暑假可以准备什么? * 3. 对大学的期待和目标应该是什么? * 4. 大学毕业时的迷茫是否高考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 5. 过来人、老师的话,可信吗? * 6. 选专业,热爱比热门更重要吗? * 7. “逆社会时钟”可以实现吗? * 8. 如何利用大学的自由,开启人生理想主义的篇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