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8 栀子花开,茶香飘飘

🎤【嘉宾】史军 (@植物人史军)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 🎙【主持人】段玉龙 资深节目主持人/会弹吉他的科普大V/深夜情感节目退隐主播 ——————— 📖【本期简介】 最近爆火的栀子花茶您喝过吗?作为茶饮界新宠儿,它的收购价格飙升六倍!还引得茶企争相追捧。但您知道吗?这季节限定、香气迷人的花朵,背后竟然暗藏玄机。它能否安全入茶?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是健康的隐形炸弹?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植物学博士史军如何揭开栀子花的神秘面纱。 ——————— 🗺【收听指南】 00:01:24:茉莉花茶的问世与花茶文化的演变:传统工艺的新探索 00:03:31:花卉与茶的结合历程:从茉莉花茶的起源到现代花茶文化的演变 00:06:21:花香稳定性与茶叶搭配:科学探究花卉香气与茶叶调和的要素 00:08:27:花卉的安全性考量:讨论可能含有毒性的花卉以及食品安全问题 00:12:49:香气与场景的关联:为何在不同场景下感知不同? 00:16:56:栀子花的起源:探讨栀子花的起源、分布和栽培历程 00:20:13:科学解析茶叶熏制工艺及栀子花茶能否应对当今市场的挑战? 00:25:03:干制技术革新:如何锁住茶叶的天然香气? 00:28:55:茶香从何而来?探索茶叶加工的科学原理 ——————— ▶同步更新:喜马拉雅

30分钟
30
8个月前

Vol.96 “国际空间站”拆迁安置工作,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嘉宾】庞之浩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主持人】段玉龙 资深节目主持人/会弹吉他的科普大V/深夜情感节目退隐主播 —————— 📖【本期简介】 嘿,朋友们!国际空间站,那个太空老将,要光荣“退休‘’啦!到2030年的时候呀,SpaceX将护送它去太平洋享受“退休生活”。这是为啥呢?因为呀,它设备老旧,维护费贵得吓人,科研使命也快完成了。不过也别急,接下来就轮到新星——商业空间站闪亮登场了,而中国的驻月科研小屋梦也快实现啦! 本期,庞之浩老师将为我们揭秘国际空间站退休内幕,提前剧透未来太空探索的酷炫蓝图! —————— 🗺️【收听指南】 00:04:国际空间站退役倒计时启动,SpaceX引领历史性任务。 00:52:剖析退役背后:技术老化与经济、政治的三重奏。 02:46:俄罗斯舱段的挑战,老化问题对运营成本的影响。 05:03:从天空实验室到国际空间站:退役的教训与必要性。 06:08:地缘政治与太空:美俄关系如何塑造空间站的未来。 07:50: 离轨技术揭秘,SpaceX的创新解决方案。 10:54:SpaceX:重塑太空经济的领航者。 12:21:坠落的艺术:确保国际空间站安全着陆的策略。 14:11:环境影响评估:空间站残骸对地球的潜在威胁。 17:33:商业航天的黎明:新时代空间站的合作与愿景。 19:52:月球空间站:深空探索的新前沿。 24:15:月球基地选址:为人类在太空的长远未来铺路。 ————— 🎧同步更新:喜马拉雅

27分钟
77
9个月前

Vol.97 你说,这种蘑菇吃起来有苹果味儿吗?

🎤【嘉宾】史军(@植物人史军)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曾任《科学世界》杂志副主编 🎙️【主持人】 段玉龙 资深节目主持人/会弹吉他的科普大V/深夜情感节目退隐主播 —————— 📖【本期简介】 角落里,一颗被遗忘的苹果悄然变身,上演了一场自然界的魔术秀——它在果腹中孕育出洁白的蘑菇!这不是童话,而是浙江博主小邓的惊人发现,一场令无数网友和科学家齐齐瞪大双眼的“苹果奇遇记”。这不仅是苹果与蘑菇的邂逅,更是探索自然未解之谜的奇妙之旅。裂褶菌,这位幕后英雄,不仅外形独特,更搭起“菌迷”的沟通桥梁。 “苹果长蘑菇”火爆网络,本期节目邀您走入这场真菌奇遇记,品尝大自然的神秘面纱的味道! —————— 🗺️【收听指南】 01:13:苹果的奇幻变身:蘑菇意外落户 05:23:蘑菇的温床:揭秘湿热气候的魔力 06:15:裂褶菌的奥秘:探索可食用蘑菇的神秘面纱 09:15:科学解码:解锁苹果长蘑菇的自然密码 10:27:生态创新:蘑菇转化废弃物的环保潜力 15:48:裂褶菌的跨界传奇:浙江生长的讨论与思考 20:28:松茸的珍稀之旅:探索珍稀菌种的培育之谜 25:35:真菌的生态力量:自然界的隐形英雄 29:43:真菌与人类:共生共荣的生活交响曲 ————— 🎧同步更新:喜马拉雅

31分钟
32
9个月前

Vol.98 张雪峰都不知道?导弹维修专业就业都干啥?

🎤【嘉宾】梁毅辰(@梁苟胜老师) 航空航天科普大V,西安航空学院教师 🎙【主持人】段玉龙 资深节目主持人/会弹吉他的科普大V/深夜情感节目退隐主播 —————— 📖【本期简介】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的热潮,一个特殊而充满神秘色彩的专业——导弹维修技术,悄然进入大众视野。面对众多疑问和好奇,我们特别邀请了航空业界资深人士梁毅辰老师来解读这一独特专业。导弹并非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它们的维护、检修与保养,竟是一门深奥且必要的学问。 本期节目将揭开导弹维修技术专业的面纱,探索它的学习内容、实际操作流程及未来就业方向。一起来发现,该专业背后隐藏的是技术挑战还是就业蓝海。 —————— 🗺【收听指南】 00:02:03:导弹维修技术:保障导弹可靠性的关键之一 00:04:04:导弹维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00:06:04:导弹维修:危险性与保养的关键所在 00:08:08:机型培训与就业前景:导弹维修技术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00:10:10:长沙航院导弹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与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00:12:13:导弹设计专业:从维修到制造,揭秘就业优势与深造路径! 00:14:15:追寻梦想:导弹设计专业带你探索未知的飞行器设计之旅 00:16:15:航天科技与导弹工程:中国国防建设的关键领域 00:18:21:超越想象的导弹世界:保卫天空的新时代 00:20:22:穿越时空的巨人:钱学森与东风五号导弹的研制历程 00:22:23:导弹与飞机:相互配合的战斗系统 00:24:26:武器搭配与价格差异:了解歼十六和鹰击系列导弹的优劣分析 ————— 🎧同步更新:喜马拉雅

26分钟
46
9个月前

Vol.99 硬核➕颜值,对话原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揭秘国产超级能源碗“海葵一号”

🎤【嘉宾】米立军 原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 🎙【主持人】 段玉龙 资深节目主持人/会弹吉他的科普大V/深夜情感节目退隐主播 📖【本期简介】 南海碧波间,海葵一号璀璨登场!这不仅是技术巅峰,更是能源梦想的启航点。十万吨“超极巨碗”,优雅守护海底宝藏,将石油奇迹温柔呈现。 抗风破浪,稳如磐石,海葵一号以超凡姿态,引领海洋石油工业新潮流。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全球能源探索的璀璨新星。 跟随海葵一号,探索深蓝秘境,感受科技与自然交织的梦幻之旅。在这里,能源的未来正被重新定义,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 —————— 📊【一组数据读懂海上“巨无霸”】 * 亚洲首个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由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安装: * 总重近37000吨,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 * 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可处理原油5600吨; * 按100年一遇超强台风工况设计,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 实现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 * 50多个工种、2100人奋战700多天,完成近60万个零部件、8500多台套设备安装,一次交验质量合格率超99.8%; * 结构集成精度控制在4毫米内,建造工期较国际同类型装备缩短近50%; * 历时17天,拖航距离1300余海里,穿越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运抵服役海域; * 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锚缆进行回接,单条锚腿系泊半径2500米,破断载荷2300吨,相当于1500辆家用小汽车的重量。 * 应用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屹立在324米水深的深海,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来源:央视新闻) —————— 🗺【收听指南】 00:02:02:全球唯一一艘!中国海葵一号:全新理念开发海上油气田 00:04:03:海葵一号:中国自主研制的FPSO平台,节省成本,抗风能力强 00:06:04:海葵一号:中国设计引领海洋工程产业的安全稳定生产问题 00:08:05:突破技术难题:设计巨型油轮的三大难点解析 00:10:19:创新材料聚酯缆:深海一号改革之道,解决海洋工程难题! 00:12:58: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新篇章:海葵一号的精度要求与技术突破 00:15:32:海洋石油工业的未来之路:海葵一号的影响与技术突破 00:18:07:深水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挑战与突破: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00:20:44:“深海一号”FPSO采油平台:创新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00:23:19:技术突破,海上采油新方式:经济、科技、安全的完美结合 00:25:55:未来海洋能源开发:无人平台与海底工厂的结合 00:28:30:海洋能源与传统能源:形成微电网,减少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 🎧同步更新:喜马拉雅

33分钟
97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