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歌》:电影中的音声,一个抽象的幽灵(上)

打开电影dive into movie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而少有人知道杜拉斯作为电影人也同样优秀。她用先锋的电影语言诠释自己的文本,甚至有人说杜拉斯后期的创作已然打破了电影与小说的边界,她的写作是携带着自身独特的电影观念的“复合”。 《印度之歌》就是这样神奇的作品,绝对刷新观众的电影观——又或者这样的作品是“跨界”的艺术。 影片全部贯彻“声画分离”的技巧,由不在场的评论音轨、再现的现场音声等声音元素与如提线木偶般的肢体表演的画面内容共同组成,声音与影像具有多细节的互动,独树一帜的音声不再是简单的话语,而具有了主导作用,从而带动观众的感受,进入这段历史的回声。 片中幽怨、婉转,略带哀愁的呓语让人着迷,这种深层与表层交互式的手法带出很强的诗意追求,并让挖掘人物关系与人物自身心理层面有了更深刻的可能,体现出杜拉斯极致的形式探索。 恰逢杜拉斯诞辰108周年,我们充分地探讨了《印度之歌》的高级之处,分析其形式上声画两个层次如何配合与构建、尤其是音声如何逐步“占据”电影空间,最终达成了超越。这背后又体现了杜拉斯怎样的观念,与她的文学创作又有怎样的关系。 本期节目较长,分为上下两段,下一次将更新下半部分,欢迎关注、收听。

41分钟
70
3年前

《零和一》:两个世界之间

打开电影dive into movie

“剧本我一个字都看不懂,可我真的很喜欢”,来自主演伊桑霍克的心声好似是看完费拉拉新作《零和一》的共鸣。他对着镜头自述像是某种仪式,在仪式这个仪式过后,一个神秘、隔绝与混乱的世界生成了,他带领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游荡一圈,然后再从世界中走出,和开头一样与观众交流。 在影片里,这个充满战乱与隔绝的世界被费拉拉用影像赋予了迷人的气质,伊桑霍克所扮演的军人角色和这个虚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勾连也十分有趣——他像是被这个虚拟世界浓稠地“包裹”一般。另外,费拉拉在这部电影中不断更换影像媒介,不同质感的影像破碎地拼合在一起,让这一世界的构建又出现了某种奇异的特质。 本期打开电影播客,我们进入费拉拉《零和一》的世界,一同探讨这部片子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虚幻世界以怎样的方式带给人“浓稠感”,伊桑霍克扮演的军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冒险”在影像上呈现了怎样质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了费拉拉在该片玩耍的影像媒介实验是否具有完成度、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同样,在成员激烈的讨论过后,我们总结出费拉拉这部片子的“打开方式”,他在其中尝试去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去做。

67分钟
54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