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后感系列】-《云边回望,灼灼桃夭》

林子的睡睡念

贾樟柯导演对于故乡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描述,大意是: 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一个人只有获得了故乡,才能获得自由。 我猜,张嘉佳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有了刘十三。 在我看来,刘十三就是个典型的半吊子小镇做题家,空有大志,奈何才浅,自诩深情,实则偏执,完美诠释了我等升斗小民的生存现状,各种被现实摩擦的情节都太过于真实,以至于时常不忍直视,怕刺痛了自己的同款钛合金狗眼。 他奋斗了整个少年时代,为了离开那个叫云边的小镇,去过上妈妈曾经祝福过他的那种生活。然而山的那一边,触目所及,皆是苟且,几乎要被深重的无力感吞噬。直到,外婆把支离破碎的他,硬拐回故乡。 我们是不是也曾有过那样的至暗时刻?感觉不管做什么都不可能变好了,感觉自己像一摊烂泥一样慢慢的滋长着腐坏的气息,感觉自己就是厄运和废柴的代名词?我们可曾在那样的时刻,默默的呼唤过谁的名字?我们可曾在那样的时刻,幸运的抓住了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代表着自己仍被这个世界需要的那一点点的光亮? 只要一点,就已足够。 刘十三何其幸运,女武神一号王莺莺,女武神二号程霜,女武神三号球球,她们身上的光芒,几乎可以胜过一个太阳系。纵然带着不可弥合的伤也依然善良坚韧,她们的灵魂,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哪怕谢幕,也要浓墨重彩,余音绕梁。 但若有得选,我宁可当牛大田。 少时逃学打麻将装羊腿,大了当社团老大却为爱怒烧赌坊,一张大油皮包裹着单纯的少年心性,可比刘十三那黏黏糊糊的性格讨喜多了。 最重要的是,爱人尚在,梦想也还来得及。已足以称得上人生赢家。 读这本书时,总忍不住哭哭笑笑,后来看到搜狐上有一篇博客,说张嘉佳“写这个故事,他曾一度情绪崩溃,停笔半年,到群马县看雪、五一街昏睡、林芝捡桃花……终究是没法再逃避,又认命回来继续写。”顿时释然,作者都难逃此劫,读者有此情状也就情有可原了。 我的故乡,没有桃花,我在那里长大,却不曾真的了解过它,而那里,也再没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每年和它的交集,就是清明节时去爸爸的墓前陪他说会话。这么说来,我未曾获得故乡,也未曾获得自由。我仍在人世间漫无目的的四处漂游,也不知谁会是那个开着拖拉机把我拽回故乡、帮我重新找回自己的盖世英雄。 但不知为何,我对这个英雄的存在,深信不疑。

9分钟
67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